APP下载

语块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2011-04-11张智雄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语块短语译者

张 律 张智雄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语块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张 律 张智雄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本文探讨语块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语块,翻译,翻译教学

我国对于语块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笔者在教学中试将语块的输入和输出模式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一、语块的定义及分类

(一) 语块的定义。语块(chunk) 也被叫做预制语块、词语板块、词汇短语、词块、程式词汇等。指的是预制的一串连续或非连续的词或其他成分[1]。最早对语块进行研究的Becker提出,语言的记忆和存储、输出和使用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而那些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板块结构才是人类交际的最小单位[2]。之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块进行了研究,并使用了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语块。其中 Lewis(1993) 称其为词语板块 (lexical chunks)[3];Wray(2002) 则把预制语块 (prefabricated language chunks)定义为: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4];另外,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Nattinger&DeCarrico(2002) 使用了词汇语法单位或词汇短语 (lexicogrammatical unit,lexical phrases) 这一术语来定义语块[5]。

(二)语块的分类。由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块进行了研究,语块的分类因为其研究视角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学者们较认可的分类方式有Lewis在其专著The Lexical Approach(1993)根据搭配的固定程度对语块进行的分类,将语块分为如下单词和短语(words and phrases),如student,focus on,高频搭配 (frequent collocations),如commit suicide,惯用短语 (institutionalized utterances),如固定表达 It’s nothing to do with me;半固定表达 It’s important for me to…,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这一类词汇仅指书面语词汇,它们通常作为篇章组织的手段,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另外,现阶段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是Nattinger&DeCarrico(1992) 的四分法。Nattinger&DeCarrico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把预制语块分为四类:(1) 多元词语块(polywords):指功能多,像单个词项的短语,可分为规范类(cononicial)和非规范类(noncononicial),如:for example。(2)习俗语语块(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 ions):通常指作为独立话语,相当于句子的词汇短语,包括谚语、格言和交际套语等形式,说话者可以用来整体存储的语言构块,如:No pains,no gains.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等。 (3) 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s):这类词汇允许有词及词组范畴的变化,是指由某些固定结构形成的框架式短语,人们可根据需要替换相应的词,如:as__as,我们可在横线上填上其它词,形成新的短语。如:as well as,as soon as等。(4) 句子组构语块(sentence builders):指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的词汇短语,例如:It is hard to…,I am with…等。

二、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语块作为语言的半成品,有较为固定的语法结构限制,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语用环境,在翻译过程中为使译文更贴切原文,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地道性和美观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语块的使用使译文更准确。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在用英语进行翻译时并没有用英语思维,而是首先用汉语思维,然后再逐词逐句地翻译成英语。因此,这些句子和表达方式往往会带有汉语痕迹,从而导致翻译中出现不和规范或不合英语习惯的畸形英语。主要体现在译者在翻译句子时使用的错误搭配,以及常使用的“Chinglish”。如“Watch out!”(当心,小心),由于疏忽,译者会逐字译成“看外面”。加大语块输入模式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者减少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的机率,大大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二)语块的使用使译文更地道和贴切。译文更贴近原文是指译者不论在进行中译英,还是英译中的过翻译过程中选择语块是否地道,贴切。一方面,因为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们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差别,加之应用者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不够,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很难达到本族语者对特定语境中当前使用的词汇的敏锐度,使得译文选词不够地道,从而降低译文的质量。另一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块游刃有余地驾驭能力能使译文更贴近作者的主旨。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第二单元课后翻译练习为例:

(1) 比如,青少年希望在外待到深更半夜,但是当第二天早上要起床上学时,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译:For example,teenagers want to stay out till all hours of the night,but when it comes to getting up in the morning in time for classes,it’s a different story.

例(1) 汉译英中,“for example”为多元词语块,“all hours of the night”即指的就是汉语中的“深更半夜”;在翻译“当…时”,译者采用“when it comes to…”这个句子组构语块代替“when”更为贴切;后面“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翻译成“it is a different story”更贴近原文,更地道。

(2) No matter what people are saying to you,remember that sometimes“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译:不管人们对你说些什么,都要记住有时“观其行胜于闻其言”。

例(2) 英译汉中,“no matter what”对应汉语语块“不管…都…”,而“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作为习俗语语块,汉语中亦有习语语块“事实胜于雄辩”与之对应。然而,译者在此处并没有盲目地用汉语习语语块进行翻译,而是根据上下文,贴近原文作者的主旨,用“观其行胜于闻其言”来对应“不管别人对你说些什么”,使译文的前后两句在风格上不突兀,协调一致,充分显示了译者驾驭语块的能力。

(三)语块的使用使译文更具审美观。译文的“雅”一直是译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因为它使得译文更丰满,让人印象深刻。语块的使用能让译文更错落有致,更值得回味。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单元课后语篇中译英翻译练习为例,

(3) 很难想象我们的先辈们没有现代技术带来的这么多方便,那日子是怎么过的。那个时候只有一小部分人享受一些舒适条件。大部分人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接收教育的特权了。然而,许多人责怪现代技术,说它带来了很多问题。他们想减慢进步的速度。但是谁也不能阻止时代的前进。

译:It is hard to imagine how our forefathers could do without so many conveniences that moder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Back then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enjoyed the comforts of life.The majority didn’t even have sufficient food,not to speak of the privilege of being educated.However,many people blame modern technology for creating so many problems.They want to slow down the rate of progress.But no one can put the clock back.

从例(3)可以看出,“It is hard to…”属于句子组构语块;“so many conveniences”,“a small proportion”,“so many problems”均是译者采用的短语架构语块;而多元词语块有“brought about”,“do without”,“not to speak of”,“slow down”等;“But no one can put the clock back”中有译者使用的习俗语语块,译者用“put the clock back”(倒行逆施)来表达“阻止时代的前进”。正是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使用了多种不同种类的语块,将原文翻译得层次分明,既准确的同时,又体现了“雅”,让译文充满美感。

三、语块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一)发挥教师指挥棒的作用,指导学生加大语块的输入。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经有六年左右的英语学习经验,在英语表达上已形成自身特有的模式,要让学生树立对语块学习的感性认识,提高对语块的敏感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应以语块教学为主线,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从课文着手,关注词汇表中的语块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积极地从各类英语材料中找出多元词语块,习俗语语块,短语架构语块及句子组构语块,达到增强学习者的语块意识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设计一些练习用来强化学生对语块的拼写、语法结构和语义搭配的掌握。但应注意在针对重点语块进行练习时,要让学生注意某些此项的限制或幅度,反复练习,促进吸收,同时可采取语块听写、小组表演、小测验、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语块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背诵语块,督促学生积累语块,加大学生语块的输入。

(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自主运用语块输出的能力。翻译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语块从输入到输出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要有持久的耐心和恒心。而大多数习得者即便拥有大量的语块,面对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仍旧会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明白纵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块的输出过程也应给予习得者帮助,如在平时的翻译训练时,应帮助学生迅速进入翻译的语境中去,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迅速提取相对应的语块信息。提高学生对翻译的自信心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运用语块输出的能力。另外,在学生翻译失败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点评,并鼓励其进行再次尝试,培养学生愈挫愈勇的精神。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对翻译的兴趣和积极性。

[1]Wray.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袁卓喜.试论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与启示 [J].外语界,2009, (5):83-89.

[3]张蓉.预制语块习得与口译质量的关联 [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9,(1) :54-56.

Abstract: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positive ways in translation based on chunks, it is believed that chunk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chunks;translation;translation teaching

Chunks and College Translation Teaching

Zhang Lü Zhang Zhi-xio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

H002

A

1008—6772(2011)01—0153—02

2010-12-25

张 律(1980-),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张智雄(1980-),男,汉族,湖南湘潭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块短语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诠释学视域中的语块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