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养选拔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几点思考

2011-04-11蒋明理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实绩高素质领导

蒋明理

(贵州省人大常委委员会,贵州 贵阳 550004)

关于培养选拔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几点思考

蒋明理

(贵州省人大常委委员会,贵州 贵阳 550004)

本文认为培养选拔高素质领导干部要深化“五个认识”,走出“五个误区”,解决“五个问题”,处理好“五个关系”。

培养选择;领导干部;探究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当前,我国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去落实,中央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确定的发展目标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去实现。为此,笔者就如何培养选拔高素质领导干部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要深化“五个认识”

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造就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要进一步深化五个方面的认识。

首先,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的需要。正确的政治路线需要正确的组织路线作保证,组织路线的核心问题是干部问题。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正是由于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久经考验、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才最终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党已经胜利完成了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替,有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有了根本保证。但是也应看到,我们党是一个有13亿人的大国里的执政党,还必须继续下大力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也无论国内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党和国家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需要。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党制定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综合国力也将得到极大提高。这是我国人民长期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这个理想能否变成现实,决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情,而是要依靠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其中尤其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才能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三,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干部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基本路线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根本路线。不坚持这条基本路线,“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党为了找到这条正确的路线,一直探索了几十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只有及时选拔大批优秀领导干部,并让他们担当重任,充分发挥领导骨干作用,才能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四,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干部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根本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这是百年大计。只有把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办好了,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第五,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坚持正确政绩观,老老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实践表明,党政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和关键所在。只有大力培养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才能为推动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要走出“五个误区”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在选任领导干部工作中,也形成了一些陈旧的思维模式和用人观念。因此,要培养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破除各种陈规陋习,走出选用干部的五个误区。

误区之一:论资排辈。持这种观点的人总认为“姜是老的辣”,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等等;选用干部不看德才表现,既不注重政绩考核,也不考虑是否有真才实学。而以资历深浅、年龄大小、任职长短和文凭高低“划线”,只要“达标”的就给予相应的职务或职称,反之则被打入“另册”,让他们“靠边站”,没有学历者更是难得“登堂入室”,因而助长熬年头、混资历的思想。于是乎,几十年的“媳妇”才熬成“婆”,致使干部队伍趋向老化,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

误区之二:求全责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工作容易得罪人,干事业就要担风险,搞改革难免有失误。因此,选拔和任用干部时,只能看其主流、看其本质和发展方向,扬长避短,用其所能。但是,有的部门和单位领导则把德才兼备理解成十全十美、完美无缺,因而对那些在改革和建设中因缺乏经验而出现过失的干部,不是为其承担责任、排除非议,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支持他们大胆工作,为他们撑腰壮胆,做他们的坚强后盾,而是说三道四、评头品足,甚至“攻击一点,不及其余”,以致发生“枪打出头鸟”的悲剧。

误区之三:照顾平衡。俗话说“五个手指不一样齐。”同样,干部的成长并非“齐步走”,而是像“赛跑”一样,有的成才快,有的成才慢。因此,早成才者早任用,晚成才者晚任用,这才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但是,有的单位在强调大胆起用优秀干部的同时,却往往偏重平衡照顾,说什么“要提大家提,免得不好平衡”、“提了他不提别人摆不平”等等,不敢坚持原则,更不敢“冒尖”、“破格”提拔优秀干部。这样做,不但埋没和浪费优秀人才,而且影响了干部积极性的发挥。

误区之四:舍近求远。有的单位一方面不惜血本,采取制定优惠政策、公开招聘等方式,对外地人才你争我夺、拼命引进,甚至挖其他单位的“墙角”;而另一方面却对本单位甚至身边的优秀人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有甚者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指责他们这也不是那也不行。于是,出现接来“媳妇”赶走女儿的尴尬局面,“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屡见不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那里成了一句空话。

误区之五:只上不下。按照德、能、勤、绩、廉的标准,定期对干部进行考核,并视其政绩大小,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是我们党采取的一项改革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要措施。而今眼目下,有的人却片面地认为,“下”只是老干部的事情,似乎与青年干部“无缘”。于是,干部一旦提拔上去后,只要不犯大错误,即使工作再平庸,群众意见再大,也就不好让他“下”了。结果,干部的选用成为了“猎人骑虎──上去容易下来难”,致使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官不能民,“官多兵少”,效率低下。

三、要解决“五个问题”

古人说:“常格不破,大才难得”。得才者兴,失才者衰;振兴之要,唯在用人。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全面小康的今天,各项工作能否开创新局面“关键在人”。为此,在培养选拔领导干部中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紧迫感问题。在培养选拔优秀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问题上,一些领导同志在思想上仍然缺乏紧迫感。有的认为,自己的年龄不大,还能对付一阵子;有的认为,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对选拔干部工作不积极,更不着急。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志对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没有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对此,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不实现干部四化,不只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而且“可能要亡党亡国”。所以,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领导干部,不仅具有战略性,更具有紧迫性。

二是台阶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台阶就是一段实践过程;经过一个台阶,干部就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因此,在培养和选拔干部时,承认每个干部的成长都要有一个过程,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但又不能唯台阶论。要“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过时的观点,创造一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这才能大胆破格提拔。”我们只有既坚持台阶论,又搭“轻便的梯子”,尽快把那些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大胆地破格提拔起来,让其“挑大梁”,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三是经验问题。对经验要辩证地看。第一,经验是相对的。“经验够不够,只是比较而言”。第二,要正确看待经验。年轻人尚处在成长、发展时期,对他们不仅要看到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更要看他们的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四是资历问题。论资排辈的做法是一些地方干部工作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所以,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指出:“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力”。因此,在选拔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时,不能把看重资历同干部标准混为一谈,也不能把文凭高低与实际工作能力相提并论。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一方面要帮助年轻干部尽快熟悉情况,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多做思想工作,关心、爱护年轻干部,支持和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使之脱颖而出、健康成长。

五是优点、长处与缺点、短处问题。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思想,不能求全责备。既要看到一个人的长处,又要看到一个人的短处。第二,要历史地看。一个即使是很好的干部,也是一分为二的,应该着重看他的大节、主流。第三,要全面地看。既要看一个人讲得如何,又要看他做得如何;既要看一个档案中的“静态”素质,又要看他在实践中的“动态”素质,即工作表现和实绩情况。第四,要发展地看。不仅要看他的昨天,更要看他的今天和明天。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干出一翻事业来。

四、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坚持以实绩为主,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是党对干部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在培养选拔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政治表现与业务成绩的关系。所谓工作实绩,是指一个干部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按照自己的职责和分工,经过本人的奋力拼搏、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工作成绩,而决不是违背上述原则通过其他方式所取得的那种所谓“业绩”。在一般情况下,实绩是一个干部德、能、勤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干部德才的主要依据。但是,考核、评价一个干部的实绩,又必须与考核一个干部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有机而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德与才、勤与绩、廉政与勤政的统一。如果我们不注意一个干部的政治态度、政治表现,只看到了他在某一些方面的“业绩”,便予以肯定,甚至加以提拔重用,那样势必使我们的干部考评工作失去正确的方向。回顾历史,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而惨重的,必须牢牢吸取。

二是要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我们知道,人类的社会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不可偏废,更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干部的实绩,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业绩,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因此,在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时,强调或忽视哪一方面都是不妥当的。比如,考核、评价一个党务干部,我们既要考察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做的工作,又要注意考察其所做工作是否积极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又如,考核、评价一个行政管理干部,我们不仅要考察其抓生产管理的实绩,还要看其是否注重抓好所在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如果把实绩片面地理解为物质上的体现,就会把干部引向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甚至放弃精神文明建设,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歧途。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三是要处理好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的关系。一个干部能否取得工作实绩,实绩的大小,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通过主观努力取得的,但是客观环境的好坏对其实绩的取得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两个干部能力水平相当,但由于工作环境、条件的不同,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往往大相径庭。在这两种情况面前,如果单纯依据一时的效益去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就很难对他们的德才情况及工作态度作出准确的结论。因此,考察干部实绩,既要了解其主观努力的程度,又要了解客观环境对其实绩的影响,决不能为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对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务实、努力工作,虽然在短时期内尚未做出显著业绩的干部,不能轻易加以否定,尤其对那些事业心很强而又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更不能用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作结论。

四是要处理好个人作用与群体力量的关系。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活动只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集体的配合和群众的支持。一个部门(单位)或地区的工作成绩,往往取决于领导班子的讨论、研究、决策、指导和监督作用。离开了领导班子的同心同德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即使是个人的能力再强,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更不可能建功立业。因此,在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时,必须弄清个人在集体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恰如其分地评估本人的实绩,既不能把集体的功劳完全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群众的发明创造说成某个领导者的功劳;在强调集体、群众的实践作用的同时,也丝毫不能否定干部本人在其中的积极作用,更不能抹煞他的工作实绩。

五是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实践表明,一个干部要想取得一时实绩并不难,而难的是既注意当前利益,更考虑长远目标的实绩。譬如,急功近利,杀鸡取卵,不顾长远利益,搞“短期行为”,都可能取得表面的或一时的显赫成绩。但是,这种成绩越大,也许对整个事业的发展危害也可能越大。我们需要的是那种既有远大奋斗目标,又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既努力搞好当前的工作、生产,又能积攒后劲、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领导干部。因此,在考核、评价干部的实绩时,一定要坚持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高度去观察处理问题,既看他们工作的现实成绩,又看他们对长远工作的目标奠定的良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让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脱颖而出,使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select high quality cadres,we have to know five consensuses,get rid of five misleading guidance,solve five important issues,and settle five relationships properly.

Key words:cultivation and selection;cadres;exploration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Cadres

Jiang Ming-li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of Guizhou Province,Guiyang,Guizhou,550004)

D262.3

A

1008—6772(2011)01—0022—03

2010-12-28

蒋明理(1951-),男,贵州余庆人,贵州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政治与经济。

猜你喜欢

实绩高素质领导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 学以至用出实绩
善用“小事”谋“实绩”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让实绩主导“上”“下”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