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与《红楼梦》的比较中看《京华烟云》的文学价值

2011-04-1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林语堂

蔡 蓓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 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 年8 月至1939 年8 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1]。这部长达70 余万字的作品向西方读者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是对中国社会全景式的描述,被称为是与《红楼梦》一样的百科全书式文学经典作品。 然而,这部书在国内引起关注和研究却是近几十年的事,并且国内学者多从文化传播功能和翻译策略等角度进行研究,严重忽略了其文学性。 需知,一部小说能获得这么多读者的认可,绝不仅仅因为它很好地向外介绍了中国的“异域风情”,可以用来讲授翻译策略,其根本原因只能在于它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这两部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在给《京华烟云》写的书评中这样说道:“一九三八的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 ”[2]3这部小说就是后来的《京华烟云》。从创作初衷上,可以说,《京华烟云》是脱胎于《红楼梦》的,而从艺术形式上,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前者深受后者的影响。 从《京华烟云》文章的布局、结构和人物的设置及细节描写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红楼梦》的影子。 但林语堂绝不是依葫芦画瓢、简单机械地模仿曹雪芹,相反,他借鉴了《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创作出一部目的在于把中国介绍出去、弘扬中国文化,而不是揭露社会疟疾、批判社会的一部中国近代史诗般的文学巨著。 本文试从与《红楼梦》比较的角度探讨《京华烟云》的文学价值。

1 从《京华烟云》与《红楼梦》的相似点看其文学性

由于《京华烟云》深度借鉴了《红楼梦》,所以这两部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前者对后者借鉴之处正好体现了它的文学价值。

1.1 文章结构相似

《红楼梦》一书以宝、黛、钗的爱情为经,以四大家族由兴到衰的过程为纬,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一幅封建社会生活的画卷,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 《红楼梦》在结构上的价值,是其最终寻找到了中国长篇小说可以全面描写社会生活的表现方式, 这一方式可以称作为家族描写模式。 因为在宗法制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作为一个活动单位,由于它与国家同构,所以,它对社会内容的涵纳,十分自足充盈。 又由于家族是由不同个体构成的,它本身也就成为个体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样, 家族实际完成了双重建构:向外,与社会相联系,使家族成为社会的缩影,描写家族,也就意味着描写社会;向内,与个体相联系,使家族成为不同个性生命存在的温床和战场,描写家族,也就意味着描写个体。 因此,用家族作为基本的叙事单元,网络化地囊括社会生活的内容,并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是十分恰当的。 所以,家族描写模式,以家族的兴衰作为结构的线索,不仅显得不枝蔓、不芜杂,并且内在的空间十分阔大[3]。

毫无疑问,《京华烟云》借鉴了《红楼梦》的写作结构:它以姚木兰的生活为经,以姚、曾、牛三家在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这30 多年间的生活为纬, 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描写了近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在这部书中,依托人物和家族的生活,作者穿插了种种中国特有的风俗民情和文化生活,最典型的就是通过木兰的婚礼讲述中国的婚嫁传统和仪式,甚至包括其中使用的器具;通过曼尼的婚礼介绍了中国冥婚的传统及其意义;通过曾家3 代同堂的生活模式讲述了中国“几代同堂”家族生活的传统。 正因为所有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书中人物的身上,所以读来合情合理、贴切自然、毫不啰嗦,避免了那些介绍中国文化的教科书那样满篇罗列的毛病,令人读罢爱不释手,更在不知不觉间全盘接收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 这就是作者采取这种写作结构的好处。 既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又洋洋洒洒、流畅隽秀,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巨著。林语堂写作此书,旨在向西方人介绍中国。 他的女儿说:“关于中国的书犹如从门外伸头探入中国社会,而描写中国的书却犹如请你进去,登堂入室,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叫你同中国人一起过日子,一起欢快,愤怒。 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宣传力量很大。”[2]P2能够把别人带进来就是成功了。 把别人带进来,还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进而欣赏,那就是更大的成功,同时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具有较高价值的体现。

1.2 人物设置相似

《红楼梦》 一个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对人物生动细致的刻画。 全书共975 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棱角分明,性格饱满,而其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更是给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遗产。 红学家、文学家研究这些人物的论著就数不胜数了。 平民百姓之中所有读过这本书或者看过改编的电视剧的人更对之无不如数家珍。 林语堂就曾经说过:“发现中国人脾性的最简易的办法,是问他在黛玉和宝钗之间更喜欢哪个,如果喜欢黛玉,他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如果喜欢宝钗,他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4]由此可见,书中人物已经不仅仅是书中的人物了,他们早已活生生地跳出来,活在百姓的心中,甚至化作许多人心中美的代表了。

林语堂认为,《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哪一部成功不在于复杂人物之描写? ”所以在写《京华烟云》的时候他就着力如于[5]。 《京华烟云》全书“重要人物有八九十,丫头亦十来个”,也有着《红楼梦》的影子。 虽然人物众多,但他们在林语堂的笔下也个个都形象饱满,特别是对女主人公姚木兰的描写,更是倾注了作者许多心血。 姚木兰这个“道家女儿”跃然纸上,成为一个理想的现代女性代表,矗立在读者心间;国内也有许多学者从多角度分析、解读这个女性角色,为我国的文学宝库增加了光彩夺目的一笔。 即使在现代,姚木兰这个形象也具有她的时代意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角色是足以永生的。 而永生的人物形象就会赋予小说永恒的生命。一部作品之所以伟大, 正是因为它的人物形象可以永生,可以历经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新而不断被阅读、被注解,这就是它的文学价值所在。

2 从《京华烟云》与《红楼梦》的不同点看其文学性

《京华烟云》虽然是拟《红楼梦》而作,却有它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这部作品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加入了新的时代背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2.1 时代背景不同

《红楼梦》 是一部控诉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虽然写在清朝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却着力描写了在繁荣、清平表象下隐藏的腐朽、没落和衰败的迹象,更描写了在这样的世界中成长起来的扭曲变态的人和人们无谓的抗争。 它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 书中的人物几乎都没有好下场:贾宝玉出家,林黛玉含恨而死,薛宝钗空守闺房,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飘零败落(按曹雪芹原意)。 读《红楼梦》,思考的是社会的悲哀,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悲哀。曹雪芹没有指出一条光明大道,他只能按宿命论来给这个世界安排一个结局。 这种悲哀是无望的,是被无限放大的人类共同的悲哀。

与《红楼梦》不同,《京华烟云》描写的是20 世纪初近代中国经历的种种磨难, 其中的历史事件包括义和拳运动、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的笔战、青年人左倾和抗日战争爆发[6]。 当时的中国人民受着种种剥削和压迫,受战乱、政乱之苦,许多人居无定所,生活颠沛流离;中华民族更是充满内忧外患、岌岌可危。但它却并不是悲观无望地控诉。在种种社会悲剧下,有孔立夫的为国而执笔讨伐,有阿满的为国捐躯,有牛素云的觉醒而后牺牲。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觉醒和抗争,最终它以人们高唱战歌开赴对日抗战的前线而结尾。它不是一部悲剧,因为它不能变成悲剧。林语堂在给郁达夫的信中写到:“为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的勇男儿,非无为而做也。”[7]从写作初衷来看,它同样是作者用拳拳的爱国心写成的一部激励国人战斗的小说。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一部小说除了可供消遣、可引人深思外,还应该给人以希望。 《京华烟云》不仅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茗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的进步作品。

2.2 人物性格不同

《京华烟云》里的人物也是模仿《红楼梦》而设置的。 林语堂在给郁达夫的信里曾说,“全书人物, 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贾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5]。 不仅如此,其中有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命运也与《红楼梦》中人物极为相似。 例如红玉,她体弱多病、敏感、多疑、落落寡合的性格特点简直就是林黛玉的再现,而最后她自尽而死的结局也同林黛玉悲愤而死相似——都是为情而终。

即使如此,《京华烟云》中的人物与《红楼梦》中的人物也不尽相同。 可以说,《京华烟云》中的人物更多地带有林语堂本身的审美观、世界观,而且还有为了宣传中国文化而塑造的中国女性的典型。 纵观《红楼梦》中人物,因为是栖身封建社会的名门望族, 所以几乎都是受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叛逆也表现在不求功名、不做八股文、不奉承权贵。 因为没有大的社会变革和冲突,所以人物使的是“小性”。 而在《京华烟云》一书中,因为时代变了,封建社会已经被新的社会代替了, 所以书中的人物大多具有时代气息,例如孔立夫、陈三、牛黛玉等,都是不满现状、为国奋斗的好青年形象,这种形象有着极大的社会意义。

在众多人物当中,姚木兰是最夺目的一颗明星。 虽然这个人物脱胎于史湘云, 但却是林语堂心中完美女性的化身。林语堂曾说过:“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姚木兰是道、儒结合的一个近乎完美的文学典型。 她深受道家父亲的影响,把 “When you yourself are right, nothing that happens to you can ever be wrong”(正身自持,则外邪不能入侵)当做自己的人生哲理[8]。 她具有道家超凡脱俗、清静无为的特质。 她虽出身富贵之家,却向往自然,希望返璞归真、不依赖金钱,用真心体验生活、安排生活,故被称为“道家女儿”。 同时,她又深受中国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熏陶,成长为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贤妻良母。姚木兰超脱了湘云的洒脱,这种向往自由的心态和个性的洒脱不仅仅属于性格范畴,更是一种深层哲学心理的外在显现。姚木兰洒脱,是因为她相信“道法自然”,这是道家感召的结果。而这种超脱世事的心态在小说的结尾也转化为爱国情怀:她同意自己的儿子参加抗日战争,并在逃难的路上收养孤儿。 这个举动显示了她民族精神的觉醒,虽然要“道法自然”,但国家战事已起,爱国情怀必被激发,她的洒脱就表现为不计代价为中国养育新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姚木兰成了近代真正的大家闺秀的代名词。

3 结语

《京华烟云》能够引起国内外人们的兴趣,恰恰证明了它本身就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能在近代中国和外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小说。它具有的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比较分析《京华烟云》和《红楼梦》,这两部长篇小说虽然创作语言不同、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同、主题不同,但是却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京华烟云》这部作品,也能更清楚地发现《京华烟云》文学价值所在。

[1] 程霞. 《京华烟云》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策略[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4): 84-85.

[2] 林语堂. 京华烟云[M]. 张振玉,译.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

[3] 刘锋杰. 承继与分离——《京华烟云》对《红楼梦》关系之研究[J]. 红楼梦学刊,1996(3):220-248.

[4] 林语堂. 无所不谈合集[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6.

[5] 万平近. 林语堂评传[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273.

[6] 林春香. 《京华烟云》与《红楼梦》比较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2008(1):91-94.

[7] 施建伟. 林语堂研究论集[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72.

[8] 林语堂. Moment in Peking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8.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林语堂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红色京华
烟云几许著苍山
探访林语堂故里
京华清明记忆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茶山烟云
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