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概念及其形成动力因素浅析
2011-04-11游振华李艳军
游振华,李艳军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管理论坛
产业链概念及其形成动力因素浅析
游振华,李艳军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近年来,有关产业链研究显著升温,但学术界对产业链定义及形成动因还没有形成一致认识。文章从企业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给出产业链定义,然后分别从内因和外因分析产业链形成的动力因素。其中,内部动力因素包括 “降低交易费用”、“风险规避”和 “创造和利用社会资本”;外部动力因素包括 “区位优势”、“技术进步”以及 “政府产业政策”。
产业链;内部动力因素;外部动力因素
目前,关于产业链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大都着重强调企业之间价值关联、技术关联、产品关联,而忽视了这些关联产生的机理。加强产业链形成机制的研究既可以为企业之间关联现象提供理论解释,又可以为企业自身发展以及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产业链形成的内在动力因素和外在动力因素的分析对其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对产业链概念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简单回顾
(一)产业链概念综述
产业链 (Industrial chain)的概念源于西方,其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他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工业生产是一系列迂回生产的链条”[1]。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并强调企业之间前后向联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此后,产业链的概念在西方逐渐演变为生产系统 (production system)、商品链 (commodity chain)[3]、生产链 (production chain)[4]、价值链 (value chain)[5]、增值链 (value-adding chain)[6]、全球商品链 (global commodity chain)[7]等概念。
根据蒋国俊 (2004)考证,国内“产业链”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学者姚齐源、宋武生于 1985年发表的文章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模式——区域市场”中[8]。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产业链的研究显著升温,均从各自研究角度对产业链进行了定义。李心芹、李仕明 (2004)等从企业价值增值角度看认为“产业链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个产业中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9];龚勤林 (2004)从部门关联角度认为 “从本质上说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有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的形态”[10];芮明杰、刘明 (2006)从价值关联角度给出的定义为“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和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11];陈朝隆、陈烈、金丹华 (2007)从企业关联角度认为“产业链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以产业关联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所形成的链网状产业组织系统”[12];刘贵富(2007)综合了前几类定义后给出了一个比较综合的定义,他认为“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13]。
(二)产业链形成机制综述
国外更多的是基于较微观层次对供应链联盟成因进行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对产业链形成的研究很少。Hamel(1989),Olive(1990),Galaskiewicz(1995)认为由于企业自身资源有限,不可能有完成整条供应链生产和销售的能力,但是通过企业之间建立非竞争性合作联盟就可以很好的克服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有限的局限性,双方合作达到各自的目标[14]。MichaelDietrich(1999)对企业联盟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在交易成本基础上引入了 “管理效应”;他认为当市场管理效应大于公司交易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且高于公司管理效应时,企业之间的联盟就必然会发生[15]。
国内对产业链的形成机制研究也不多。蒋国俊站在产业集群角度,从供给和生产出发对产业链形成的原因进行解释,他认为集群区内产业链的形成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当今国内外激烈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网络竞争而非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二是为了灵敏反应顾客需求;三是产业链本身有突出的优点,与分散和随机的市场交易相比,产业链缓和了协作关系中固有的问题,同时又能避免增加纵向一体化的不灵活性以及管理上的复杂性[16]。龚勤林认为产业链形成有三个途径:一是同一若干专业化分工属性的产业部门在空间的集中,出于拓展市场关联和降低交易费用考虑而联合集结形成产业链;二是不同区域的各层次专业化部门为加强前、后向联系,突破边界限制,走向区域产业链式一体化;三是从某一成熟产业部门在市场需求条件下衍生出其他产业部门,逐渐相互连接形成产业链[17]。邵昶、吴金明认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作用的机制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他们从供需链、价值链、产业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解释了产业链形成的内在规律[18]。
二、产业链概念的提出
对产业链概念本质理解是对其形成机理研究的前提,由上所述可以看出理论界对产业链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学者对产业链的定义都是站在各自研究需要的角度上给出的,这些定义虽正确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如下:首先,产业链这一概念囊括甚广,定义起来比较复杂。从国内文献看,学术界在一点上已达成共识即产业链必须涵盖不同企业、不同产业甚至是不同地域。这就使得研究范围变得极其广泛,范围的扩大必然会给研究带来难度。其次,虽然近年来对产业链的研究显著增多,但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文献来看,国外与之相关的研究大多基于微观视角,比如 “供应链”、“价值链”以及 “价值增值链”,对中观或者是宏观层次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国内可供参考的文献也不多,即便有涉及也大多以实证方法研究某一具体问题,很少从理论视角对产业链进行探讨。最后,从哲学角度看,人类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产业演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链这一组织模式也将越来越普遍,对这一客观组织模式的认识也将越来越深刻,因此,产业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
本文认为产业链组织的形成固然是企业基于价值增值、分工协作、产业内自身考虑和选择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作为一种特定社会组织,其行为的最终目标还是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这一法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对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中,因此,本文给出产业链概念如下: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企业或产业部门为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而与其他企业或产业部门围绕不同中间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进行横向或纵向合作、联盟而形成的动态网络组织。这一概念的涵义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产业链能使这个组织中每一个企业或者是产业部门得到比他们各自存在更高的长远利益;第二,产业链功能的发挥是以组织中成员相互进行中间产品的生产和交换而实现的;第三,产业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网络组织,并非静止的,当某一内在或是外在条件发生改变时,产业链自身会进行动态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三、产业链形成动力
在经济学家看来,任何一种经济现象的背后都有其理论支撑,“产业链”这一经济现象也不例外。“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三大基本假设之一,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自然也是一个理性的 “经济人”,有其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到由多个企业组成的联系和中间产品的交换网络中,这便是产业链形成的内在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受内因和外因作用,并且内因起主要作用,因此事物的发展也不可能离开外因。产业链形成的外在动力是指当外部环境出现有利于企业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时,企业便会加以充分利用,这些外因诱导并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产业链的形成。
(一)产业链形成的内部动力
内部动力,即决定产业链形成的内在驱动因素。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其经营行为就是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追求低的交易费用、低风险理应成为企业经营行为的主要考量。同时,随着企业自身不断地发展,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交易和合作变得频繁、紧密,这样企业便可以从中获得几倍于自有社会资本的社会资本。因此,笔者认为 “降低交易费用”、“风险规避”和 “创造和利用社会资本”是产业链形成的内部动力因素。
1.降低交易费用因素
交易费用理论的提出大大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并直接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形成。科斯 (Coase,H.R)在其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研究了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并讨论了企业的边界,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指出“交易费用”就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是获取准确市场信息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从而创立了交易费用理论。其后威廉姆森 (W illiamson)在科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指出 “交易费用”包括事情订立契约的费用以及事情解决问题和改变契约或者是退出契约的费用。
科斯指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配置资源的机制,企业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而市场则是以交易方式配置资源。当两种机制配置资源的费用相等时,企业与市场达到动态平衡;任何时候,只要两种机制配置资源的费用不等都会导致企业边界的扩张或者是收缩。威廉姆森 (W illiamson)更进一步指出由于人的理性以及其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市场交易的过程比较困难并由此带来了交易成本的增长,以至于在这一条件下采取企业这一资源配置方式会比市场机制有效率得多,这样就促使了企业的横向和纵向延伸。
本文所定义的产业链是指不同企业或产业部门为了追求自身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而与其他企业或者是产业部门进行中间产品交换的动态网络组织。组织之间中间产品的交换既非纯市场交换也非企业内部交换,但产业链这种组织却同时具有企业和市场的特性,这使得交易费用理论对解释产业链的形成有一定的说服力。如果说市场和企业处于组织模式的两个极端,那么产业链这种组织就是位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无数种混合的网络组织。组织中的成员因为中间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可以使组织中所有成员共享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好处。在这一利益诱导机制下,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主体就会自动加入到与之相关的产业链组织中。
2.风险规避因素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之中,由于外界的环境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中,变化则意味着“风险”,企业未来不确定性的发展状态是企业行为的基本特征[19]。在一个以完全市场交换为主的市场里,企业会面临着如下风险:第一,生存风险;企业自身资源的有限以及认识能力的不足决定了企业对市场上产品需求的变化、技术更新缺乏足够了解,这将使企业面临退出市场或难以生存的风险;第二,交易的不确定性;企业进行市场交易是随机的,不知道下一个交易对象是谁以及是否还会发生交易,这样企业就会面临产品销售不出去的风险;第三,交易对象机会主义风险;机会主义是指经济主体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而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的倾向。在以完全市场交换为主的市场里机会主义难以避免,因为交易对象的不确定使得行使机会主义可以迅速获利但不会受到交易对象的惩罚。
产业链这种网络组织中也存在着风险。Das和 Teng(1999)等人提出在企业联盟的管理中存在两种风险,一是绩效风险,二是关系风险或者称道德风险。绩效风险是指在充分合作的情况下产业链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风险来自于合作之外的因素,比如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合作者能力的缺乏[20]。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产业链内部和外部随时都面临新的和意想不到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产业链中每一个成员的反应很可能不一致,这就导致产业链本身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关系风险主要是源于产业链中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具体表现为成员合作被动、对产品关键技术有所保留以及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由此影响整个产业链运行效率。此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可能会因为利益暂时分配不均引起其成员为获得更多利益不惜损害其他成员的利益。产业链利益分配问题是产业链正常高效运行的核心,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产业链是不可能持久运转的。
虽然绩效风险是导致产业链不稳定的内在风险,但是相对单个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而言,绩效风险要小得多。面对外在环境变化,单个企业抗风险能力要比产业组织网络小得多。对于道德风险,完全可以对产业链成员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比如在产业链运转的过程中建立一种沟通互信的机制,该机制至少要做到使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深入了解,特别需要涵盖“一切为了终端顾客、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的理念。实际上随着契约制度和惩罚机制的不断完善,产业链成员道德风险的控制甚至是规避将成为可能。因此,企业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将会以某种形式联合在一起组成产业链。
3.创造和利用社会资本因素
自Burt 1992年首次研究企业社会资本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解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企业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企业内外部网络中,对其经营业绩有影响的潜在和实际的资源的集合[21]。社会资本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通过交换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实际上,社会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辩证的过程,产业链中成员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换中间产品时就形成了社会关系网络;同时这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交换的发生,也加强了产业链成员之间的合作,提高了他们之间的信任。在社会体系中,交换是资源组合的前提,因此,产业链成员间通过中间产品的交换,资源得到了重新的组合[22]。企业加入产业链能提供给自己更多资源选择和利用的机会,尤为突出的就是智力资本的利用,智力资本是镶嵌于产业链网络组织中最为活跃的隐性社会资本。
毫无疑问,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由于其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智力资源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获取新的知识是企业保持创新力的一种有目的追求,加入产业链中可以使企业短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智力资源。产业链这种动态网络组织给其成员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网络智力资源库,让其成员共享知识资源、分享经验,从而加速了成员自身的发展。产业链这种特性不断的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同时新企业加入又不断扩大和发展原来的产业链。因此,产业链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网络组织。
(二)产业链形成的外部动力因素
外部动力因素是指在产业链形成过程中起推动作用的因素。本文把 “区位优势”、“产业技术进步”以及 “政府产业政策”看作产业链形成的外部动力因素。例如,区位优势是由企业所处外在环境相比较而形成;技术进步特别是产业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虽然产业内也可以产生技术革新,但是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往往是新技术的接受者,因此把产业技术看做产业链形成的外部因素;在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政府产业政策会直接影响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主导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会孕育新的产业链。
理论上即便是不存在这些外在因素,产业链也会存在,只是形成过程比较缓慢;这些外部因素的存在会大大加快产业链形成的速度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深化产业链结果,使其形成的网络组织更为复杂。
1.区位优势因素
经济活动都有明显对劳动力、自然资源、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地理位置等经济优势区域的偏好。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教授邓宁于 70年代末将企业优势、内部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提出了一个更一般和广泛适用的理论模式,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现象,这一模式一般被称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指出区位优势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和间接区位优势,前者指东道国某些有利因素所形成的优势,后者指本国某些不利因素所形成的东道国相对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由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投人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状况、生产要素成本、运输成本和通讯成本、基础设施状况、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范围、市场状况和金融制度、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程度、文化环境的差异程度、贸易障碍等[23]。由于各企业所处的国家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相对区域优势,也存在着一定的资源短缺。为了解决企业自身资源不足,企业可以通过纵向兼并即控股上游或下游企业,或者是通过横向扩张来弥补资源不足。但是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纵向兼并或是横向扩张不仅成本巨大,而且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那么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签订合约来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资源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资,降低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区位优势为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资源流动不存在障碍时才成为非必要条件,即区位优势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2.产业技术因素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灵魂和基础,产业技术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最终形态,可以广义的理解为人类变革、控制和利用自然的人工机制。产业技术通常被划分为生产流程技术形态和产品技术形态[24]。从一定层面上看,产业链源于链环之间的技术关联,是一种技术链。产业链成员之间使用不同生产技术生产中间产品并将之相互交换,这种交换背后的实质即是技术关联。
产业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动态调整的直接动力。任何一种新产品的开发或新生产工艺和流程的改变都会引起原有社会分工体系的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门类,进而刺激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引起产业结构扩张和复杂化,导致原有产业链的收缩或扩张。比如汽车的发明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使人们远距离旅行和货物的运输成为可能,于是形成了汽车工业、拉动了机械加工、钢铁、石油、橡胶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同时,汽车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横向产业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这说明产业技术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原有产业链的垂直延伸和横向的扩张。再比如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空间联系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拓展了产业链的空间跨度,使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产业链组织成为可能。全球著名的运动品牌耐克公司把新产品的研发设在欧美时尚大都市,把生产和加工交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亚洲诸国,再统一打造各地区的销售连锁网络。这样,耐克鞋公司利用了全球各地区差异、比较优势的不同打造了跨国界的产业链,使得这样一条产业链具有极好的竞争优势,支撑其全球第一运动品牌的称誉。
3.产业政策因素
产业政策 (industrial policy)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措施。产业政策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25]。
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 “缺陷”,比如市场失灵等。有时政府会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干预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或降低“市场失灵”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例如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对产业链形成的作用主要是基于以下原由:第一,宏观层面的政策若是着眼于打破原有地域、人员、资金的封锁,营造好的投资环境等将会大大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强地区经济活力。交易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活力的增强均会促使企业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产业链的形成。第二,产业政策若是针对某一地区、某一产业而言则会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同时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该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的横向合作,加快产业链的形成。各地的产业开发区升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招商引资政策等都属于产业政策范畴,这些产业政策都促进了区域产业链的形成。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M].北京:商务印馆,1994.
[2]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3]Hopkins T K,Wallerstein I.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economy Prior to 1800[J].Review,1986,10(1):157-170.
[4]Dicken P.Global Shift:Transforming the World Economy[M].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Ltd,1998.
[5]迈克尔·波特,陈小悦.竞争优势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Johnston C,Lawrence P.Beyond Vertical Integration——the Rise of the Value-adding Partnership[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7/8):94-101.
[7]Geriffe G.The Organization of Buy-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How U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ds[M].Westport,CT,Praege,1994.
[8]杨公仆,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 [M].北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9]李心芹,李仕明,等.产业链结构内行研究 [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4,(4):60-63.
[10]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 [J].经济学家,2004,(3):121-123.
[11]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 [J].工业经济研究,2006,(3):60.
[12]陈朝隆,陈烈,金丹华.区域产业链形成与演变的实证研究——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 [J].经济地理,2007,(1):64-65.
[13]刘贵富.产业链基本内涵研究 [J].工业技术经济,2007,(8):95.
[14]B Ramaseshan,Puay Choon Loo. Factors Affecting a Partner's Perceived Effectivenessof StrategicBusinessAlliance:Some Singaporean Evidence[J].InternationalBusiness Review,1998,(7):443-458.
[15]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 [M].王铁生,葛立成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6]郑美群,等.社会资本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作用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2):73-74.
[17]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 [J].经济学家,2004,(3):121.
[18]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 [J].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37.
[19]汪洋.我国民营企业管理风险理论成因及其控制 [J].现代经济探讨,2004,(10):6-11.
[20]T K Das,B-S Teng.Managing Risk in Strategic Alliances[J].Academic Management Review,1999,13(4):50-62.
[21]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 [J].重庆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4,(1):37.
[22]刘春全,李仁刚.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8,(2):64.
[23]王珍.区位优势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运用[J].南昌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5,(3):38-39.
[24]李贤沛,胡立君.21世纪中国的产业政策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5]王伯鲁.对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探析 [J].攀登,2000,(6):14-15.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Industry Cha in and Dynam ic Factors of Its Integration
YOU Zhen-hua,L I Yan-jun
(School of Econom ics and M anagem ent,Centr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 uhan430070,China)
In recent years,researching on the industry chain is significantly warming,but the academic has not yet reached consensus understanding on the defini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industry chain.Thispaper definites the industry chain based on the enterprises’pursuing long-term interests’maximizing and analyzes both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dustry chain.The internal dynamic factors include“lower transaction costs”,“risk aversion”and“the creation and use of social capital”;the external dynamic factors are made of“regional advantages”,“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government industrial policy”.
industry chain;internal dynamic factors;external dynamic factors
F062.9
A
1007—5097(2011)01—0100—04
10.3969/j.issn.1007-5097.2011.01.023
2010—03—15
中国种子产业链价值创造与利益分配研究 (70873047)
游振华 (1983—),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投入品;
李艳军 (1963—),女,湖北仙桃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
[责任编辑:程 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