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监测及管理应对
2011-04-11刘敏姬李伟东
刘敏姬,李伟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监测及管理应对
刘敏姬,李伟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辐射和影响程度较为广泛和深刻、政治敏感性较强但易受情绪和环境影响、舆情信息在网上传播速度极为快速、网络舆情信息的难辨性等特点都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只有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机制,改革创新高校管理,才能面对校园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保持校园稳定、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校园网络舆情;监测;高校管理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一定数量的学生在校园网络上反映的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对校内外公共事务的某一问题带有倾向性的总体意见或看法。随着校园网络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舆情给高校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高校管理层可以从网络舆情信息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但另一方面,不良网络舆情也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贻误学校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引导,对于维护校园稳定、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
中国舆情网(PubTopic.org)在对全国高校BBS进行抽样调查后,认为作为校园网络的学生交流平台,高校BBS除了拥有BBS的交互性、时效性、虚拟性、共享性、自由性、个性化、多样化等一般特点外,还有时间的连续性、主体的“领袖性”、资源的特殊性、话题的集中性等特点。[1]而高校网络舆情则具有四大特点,即舆情制造主体的特殊性、舆情制造主体的少数性、网络舆情影响的迅捷性和广泛性、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性和目的的多样性。[2]刘毅分析认为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交互性与即时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丰富性与多元性,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的特点。[3](p74-81)我们认为,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中都表现得特别突出,但是,由于大学生主体与高校环境的特殊性,高校校园网络舆情还具有与其他群体网络舆情相比较显得更为突出的特点:
(一)网络舆情辐射和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
由于上网方便,网络媒体设立成本低,网络服务器租用方便,以博客、网络论坛、即时信息为典型代表的web2.0技术的普及,手机3G业务开展带来的手机上网方式的拓展,使所有高校学生几乎都被“网”笼罩,学生们网络交往的参与面较为广泛,受网络影响影响较大。有部分学生还建有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在获取网络信息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自己在网上的话语权。特别是微博结合手机使用,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现场直播新闻事件,这些都悄然改变着校园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和学生的社会交往方式。同时,学生们历经高考后进入大学校园的交往热情、青年人对事物的好奇心理在极为便利的网络交往方式中得到实现和满足。校园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对“网”中学生的辐射和影响程度较为广泛和深刻。
(二)网络舆情政治敏感性强但易受情绪和环境影响。
高校学生群体思维敏锐,政治敏感性较强。他们对网络中的相关信息高度关注,喜欢参与并发表见解,表达并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需求。他们既关注国内外局势、国家宏观政策,也关心学校的改革发展,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但是由于学生个体需求不同,成长背景、知识、观念的差异,也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并未完全定型,他们对政治的关注程度和需求程度缺乏稳定性,易受舆情环境和个人情绪变化的影响,对网络舆情信息内容把握不准,观点也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主观性,甚至容易被人利用。如近年来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中美军机相撞事件、钓鱼岛撞船事件、“家乐福”事件、日本人珠海买春事件等在高校学生当中激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三)网络舆情信息在网上传播速度极为快速。
高校学生较多关注学校的教学、收费、管理、后勤、考试等涉及他们自身利益及师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问题,经常就这些问题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相关态度。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诸多形式表达的网络舆情信息,其即时点对点、点对多及多对点的传播方式使之具有传播广、传播快、影响大的特点。高校一旦发生学生关注的群体性及其他容易引发他们关注的事件,网络信息将以极快的速度作出反应,扩散并放大事件影响。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学校软件和硬件建设却又相对滞后,由此造成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酿成影响校园稳定的集体罢餐、罢课等群体性事件及师生食物中毒、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如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事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程春明在课堂上被砍杀事件、广州大学城206人中毒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广西师范大学评估“美女秘书”事件、武汉科技大学开设“风水课程”、厦门大学首设“高尔夫球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张鸣事件、复旦大学陆德明嫖娼案等都是典型事例。
(四)网络舆情信息的难辨性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
高校言论自由充分、学术自由气息浓厚,各类观点和不同价值观异彩纷呈。而网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网络舆情信息渗透着庞杂的内容,除一般舆情信息外,网络推手(或“网络水军”、“网络打手”)跟帖的信息时常冲斥网络,加之网络交往瞬时性、超时空性的特点,网络舆情信息往往难辨真伪。受不良网络舆情信息的影响,网络舆情容易造成学生群体性的盲从与冲动。另外,网络交往的便利性,使网络成为群众串联和建立组织、商量行动计划的重要工具。在网络舆情信息中,伴随网络谣言的不断增多,经常出现混淆视听、滋生事端的现象。此外,一些网络舆情信息迎合不健康心理的需要,常常引发不良的现实舆情,贻害校园风气,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严重影响学校的稳定局势。如2003年流行非典型性肺炎(SARS)时,北京高校学生在网上极速传播这一疾病的恐怖,造成学生恐慌心理,大批学生“逃离”校园。
(五)网络舆情煽动性强且控制难度大。
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公共领域,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在网上充分交合、碰撞,网络舆情信息的主题通常较为分散、导向也并不明确。分析包括电子邮件(e-mail)、即时通讯(oicq)、电子公告牌(bbs)、博客(blog)、播客(podcast)、微博(microblog)在内的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我们发现,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匿名化、多元化、多极化相互交织的特性使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成为信息的撰写人员、传播人员和评论人员,里面少有技术、文字的审查,图文并茂,缺乏法纪道德的束缚,具有相当强的煽动性且难于控制。依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靠IP追踪的当事人确认技术较难实施。因此,一些别有用心的谣言传播者、混乱制造者在网上相当活跃,若疏于监控,流言蜚语冲斥网上以至网下,这对高校管理、校园稳定不能不说是个麻烦。
二、建立并完善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机制
校园网络舆情是一种信息多元、综合多方影响的结果。只有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机制,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分类、研究,挖掘和推断其中所含网络舆情的内容、指向、强度和产生的原因,才能掌握对网络管理和现实教育工作的主动权;才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发现他们对学校的意见、情绪和态度,从而让教育者、管理者及时改进教育方法和管理办法,解决问题,化解各种利益冲突。同时,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也是网络时代加强校园综合治理,维护校园稳定、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方式和重要途径。
机制,即有机运作的系列制度的总和。监测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制度。所谓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机制,就是高校有机运作的监测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系列总体制度。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和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我们认为当前建立并完善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机制应该在建立如下制度的基础上。
(一)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的领导与组织、经费保障制度。
领导与组织制度就是对监测工作专门的领导配备与工作机构设置及运作的系统性制度,要求在校级领导中明确专人(一般是党委书记)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从学校一级的党委领导、宣传部门负责人、校园网络部门负责人、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直至学生主要干部在内,成立专门的领导委员会,负责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管理规划和做好具体监测与应对实施方案,针对校园网络危机事件进行决策应对、统一指导。
领导委员会下面成立日常工作机构,置于党委宣传部门,作为其下属常设机构。做到既保证工作责任的落实,又保证工作管理层级分明、高效、有序。保障制度主要是经费保障等若干制度,包括工作场地和工作设施配置等在内的工作条件保障,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还应该包括领导的到位和工作人员的报酬等保障。领导与保障制度是其他制度建立和运作的前提。
(二)网络舆情信息监测队伍建设制度。
队伍由专兼职人员组成,兼职人员包括网络技术人员、各级管理干部和广大师生代表。要求信息监测队伍既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又要熟悉网络信息采集技术,善于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能分析提炼、及时报送处理舆情信息。为了保证队伍的稳定,领导工作委员会应该保证专职人员的待遇,对兼职人员采取激励措施。作为信息监测常设管理机构的党委宣传部门,要定时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严格工作纪律,增强工作能力。
(三)网络舆情信息处理及应急制度。
网络舆情信息处理制度指监测人员及时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分类和分析后报送领导,领导下达工作指示及时传达给监测人员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执行等一系列做法形成的管理制度。为保证这一制度的有效运作,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以有效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处理网络舆情信息目前主要是以法律法规和纪律的形式约束网络言论和网络行为,并辅以科技的手段,如网络信息阻断和过滤技术中的协议还原技术、路由过滤技术和网关过滤技术等,清理不良网络舆情信息。在校园网络管理中,通常按照IP地址管理办法,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数据库和IP地址使用逐级责任制,实行BBS实名制管理,实现对网管理与对人管理的统一。除法律法规和纪律约束、技术管理外,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信息的自我管理也非常重要,如通过论坛“版主”和“把关人”的工作,清除疏漏于技术管理的不良网络舆情信息。当然,草木皆兵的做法是不行的,“应在一定程度内容忍网络空间的无序性和网络文化的消极性。”[4]一些高校不主动挂设BBS或者遇事即关闭的做法都不足取。过激的干扰和过度的控制都不利于网络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舆情信息的有效监测。在出现特殊重大的校园群体性事件或校园其他突发事件的时候,学校应该有完整的应急预案、应急制度予以应对,做到及时准确研判网络舆情并作出妥善处理。在舆情信息应急处理中,疏导是重要的方法。“舆情疏导是一个对话沟通、平抑民怨、理顺情绪、排解矛盾、解决问题、凝聚民心、将不良舆情化解和转化的过程。”[5](p67)高校管理中要及时注意抓住不良网络舆情的苗头,利用有影响力的师生“网络领袖”对网络舆情进行积极疏导,通过网上网下新闻发言人等公布事件真相,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注意宣传相关政策。
三、面对校园网络舆情挑战的高校管理改革
校园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了学生对高校管理层不断上升的较高期望,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对高校发展的深层思考与历史责任。我们应该顺应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利用网络舆情相关信息,以务实的作风创新高校管理。
(一)以理性、有序的方式积极推进高校民主管理。
以网络参与、网络监督等为代表的网络民主实践在网络政治中的影响日益突出,网络舆情是网络政治的衍生物,尊重网络舆情并做好网下工作,推进高校民主管理进程是应对网络舆情挑战的重要措施。“网络政治具有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与廉价性的特点”,[6]高校学生追寻民主、自由的愿望远高于社会一般群体,他们参与网络政治的热情很高,校园网络舆情体现了他们对高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倾向性态度。高校管理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尊重学生民主权利,体现公平、正义、合理、透明的现代政治理念,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保护学生的网络参政热情,保障学生对学校公共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认真解决现实问题,及时化解各类存在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消除不良网络舆情、调动广大学生发展自我与建设发展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交往虽然扩大了学生对高校管理的参与,提高了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但如何有效地引导和节制这种参与、有效监测和引导网络舆情,保证高校民主管理的理性、有序推进,也是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以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理念进行高校管理。
高校是创造知识、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特殊社会组织,高校管理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科学性,具体工作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当前网络发展的时代环境,更好地促进高校自身功能的实现。各校在管理中既要尊重高校管理和高等教育的科学性,又要在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和适应网络社会特殊性带来的新变化中探索自身管理的特色,不断增强决策、管理的透明度,认真提高管理的民主化水平和管理的质效;既要尊重学术权,让学术权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又要发挥行政权在管理中的功效,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序运转;积极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教授治校理念的实践,从根本上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科研层次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提高管理干部运用信息网络能力。
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信息的有效沟通、协调和掌控。加强高校管理,就应该加强对高校管理所涉及的不同领域,包括网络领域的信息有效沟通、协调和掌控。提高运用信息网络能力,是面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挑战的高校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网络,克服管理决策后正面反馈信息过多,修正决策的负面反馈信息过少的管理系统弊端,建立较为完善的决策指令和决策效果信息反馈机制。同时,对于高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类较大事件,学校应该有一套舆情预警机制,以备出现负面影响后能有效应对,及时进行网上和网下的新闻发布,更好地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如2003年2月清华大学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农园餐厅相继爆炸案件,学校在处理中就较好地发挥了网络的作用,及时在网上公布事件真相,最终师生们情绪平静,校园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井然,同时也防止了此事件在社会上的误传。为加强校园管理,学校还应该加强网络舆情研究,做好日常实战演练,及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提出解决问题和有效引导舆情的对策。
(四)积极整合并发挥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稳定中具有“稳定思想,把握方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7](p73-7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领域。引导校园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也将会大有作为,其中,重要的方法在于整合网上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用正面的声音、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掌握网上主导权,为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建设校园网站,丰富校园网站的内容和功能。然而,观察国内大多数高校校园网站,发现它们只是停留于张贴新闻、通知和广告的层面,网络丰富的交往功能并没有得于运用。
(五)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针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
分析一些高校在管理中出现的被动网络舆情及处理突发事件中出现的被网络舆论所左右的现象,我们认为重要的教训在于缺少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管理层或是手忙脚乱,相互埋怨,不知如何是好,或是对事件的议论采取回避态度、对事件的真相采取遮掩态度。如果学校有较为成熟有效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或管理中出现其他问题后就会自动将舆情管理纳入科学的管理轨道之中,避免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在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要及时、坦诚、口径一致、公开透明地披露信息并争取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表态。这一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也决定了校园突发事件处理的成败。
(六)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高校的管理干部原先大多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是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高校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较为欠缺,一些同志对管理工作是边干边学,对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工作更是关注不够、了解不多,谈不上有所作为。有些干部对认为不利管理的网络舆情信息采取一律删除的办法,以为删除了就万事大吉,其实这样做是欠妥当的,因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源头在网下,只有源头问题处理好并科学引导网络舆情,才有可能扭转网上的不利局面。我们还要看到,“网络舆情虽然重要,但是,了解它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整个社会舆情”,[3](p144)并且,“掌握网络舆情是为了更好地凝聚民意、引导民意,充分发挥网络民意的积极作用”。[8](p43)只有努力提高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加强管理干部与师生在网上与网下的沟通,积极疏导情绪,提高管理的亲和度,才能更好地把握校园网络舆情,有力地促进高校管理改革的发展。
在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方面,英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专家迈克尔·夏托克在其《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中认为,“对这批人员的培训并提拔他们到重要的岗位和提拔年轻的学术人员一样重要。首先,对他们的选拔应该很精心(而不是通过一次面谈就草草决定);第二,他们的专业或学术背景和资历应该具备能够与这里学术界的同事平起平坐、协调工作的水平;第三,他们为提升所做的准备工作应该包括与政策相关的工作和与日常行政事务有关的工作,每两三年调换一下工作重点;第四,他们的工作环境应该充满了活力,并鼓励主动性和发表不同意见。”“这些行政人员越是缺乏学术信心,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对学术生活的需求就越漠然置之。对学术世界越缺乏理解就越会导致行政方式和学术文化的割裂,从而危害到学校本身;在一所大学中,如果这两个群体之间丧失了信任,大学在不得不进行决策,特别是在必须作出基于信任的迅速的决策时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9](p198)迈克尔·夏托克对大学管理者的论述非常值得我们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借鉴。
总之,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呈现出与其他群体和其他领域舆情相比较显得更为突出的特点,给高校管理与校园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把握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机制,在推进民主管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提高管理干部运用信息网络的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针对校园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高校管理。
[1]高校BBS网络舆情的四大特点[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313760100o6bz.htm l.
[2]高校BBS网络舆情的四大特点[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4313760100o6c2.html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陈月生.社区居委会舆情疏导机制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6]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7]高岳仑.论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高校稳定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8]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9][英]迈克尔·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G647
A
1003-8477(2011)10-0171-04
刘敏姬(1974—),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李伟东(1971—),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员,法学硕士。
2009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研究项目 “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与校园稳定研究”(项目编号:09sjyy031);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建立和保持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的方式和方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JDSZ2060)。
责任编辑 张 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