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学思考
2011-04-11阮洪
阮 洪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学思考
阮 洪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循环经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充分运用了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主要解决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环境污染的控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经济学视角看,循环经济理论触发了对稀缺、效率、产权和市场等经济学核心问题的再认识,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循环经济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了思路。
循环经济;经济学;稀缺;效率;产权
一、循环经济对稀缺的再认识
1.传统经济学对稀缺的不同观点。
“稀缺性”是传统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学共同研究的一个问题,但是它们研究的焦点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1](p1)即关注具体资源的稀缺与配置,而后者关注整体资源的稀缺与再生。传统经济学对资源和环境的的稀缺认识不足,认为“那些市场上难以计量的东西,如环境服务、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等即使很重要,但由于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就无法进行经济分析。”传统经济学只对资源和环境可纳入市场核算的经济价值部分进行核算。至于环境和资源因破环与消耗导致的供给稀缺,可通过市场规律和资源价格上涨做出反应,资源替代品的出现会缓解稀缺矛盾。其实,资源和环境作为社会公共财富,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人们对公有的东西总会倾向于滥用。长期以来,环境与资源未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适用于市场的交换。环境与资源的产权边界不清晰,相关的制度安排不健全,致使环境与资源无法通过市场体现其价值,市场对其调节存在失灵的问题,其稀缺性被普遍忽视。
有观点认为,通过科技的创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能有效地解决环境与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替代品解决稀缺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新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时滞,人们对资源与环境的消耗速度,可能远超技术创新带来的维持水平。目前,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都有着多层的严实的专利保护,并以此提升国家竞争力。就征收碳关税而言,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在貌似公允的做法背后,包藏企图利用自身在环保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垄断巨大市场经济利益的野心。碳关税有可能形成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因技术落后,在生产出口碳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对环境和资源造成进一步破坏。所以,有必要承认环境与资源的稀缺性,将其纳入市场要素加以分析。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本着环境与资源国际共有的特点,各国之间应消除对立,加强实质性环境友好技术的研发合作,加快节能环保领域专利技术的转让与交流。
2.从生产函数的角度看稀缺性的迁移。
按照保罗·萨缪尔森的观点,经济增长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总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Q=A·F(K,L,R)
其中,Q为产出,A为技术水平,K为资本投入,L为劳动投入,R为自然资源投入,F为生产函数。传统经济学考虑增长核算时,根据不同因素对产出的贡献,常将资本投入K和劳动投入L看作内生变量,将自然资源投入R视为外生变量,认为自然资源的供应是无限的。土地是常量,故可忽略不计。人类在农耕社会,自然资源丰富,人与人之间更多表现为体力的竞争,劳动力在当时为稀缺要素。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土地开发加快,租金上涨,土地成为稀缺要素。同时,资本所购买的机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部分替代了劳动力的使用,资本相对劳动力变得稀缺,资本投入作为增长要素的重要性得以体现。到了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却日益严峻,承载经济系统的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不再是无限的。市场价格开始体现自然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在此种背景下,往往需要将总生产函数中的自然资源投入R作为内生变量处理。”[2](p76)资源的稀缺意味者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内生增长理论将科学技术视为内生变量来解释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进入生产函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人们开发富有的替代资源解决稀缺问题。
循环经济学认为,地球就像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其生存基础是以不断消耗的有限生态资源和有限环境容量为前提的。我们已处于一个资源整体稀缺的时代。如果不解决稀缺性的问题,地球这只人类赖以生存的飞船,就会因燃料耗尽而自行毁灭。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基于对稀缺性的再认识,提出了“太空船经济理论”以及“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更加重视自然环境要素的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理性经济人”对稀缺的认知缺陷。
传统经济学所谓的理性经济人,是指“会计算、会创造、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或者说是一个追求本位利益最大化的人。“理性”通常指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考虑的是效用的最大化。理性经济人也讲利他,但利他非其本性,利他只是工具或途径,通过利他实现利己的目的。对资源稀缺的认识上,理性经济人从个人本位的角度,只考虑个体的短期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同一代人当前的社会利益。社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非经济人关心的问题,理性经济人对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不予考虑。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赚取利润,对企业应具有社会良心,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说法较为排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格不能正确而灵敏地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和稀缺程度。作为产权约束硬化且以逐利为目的的企业,基于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往往会选择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生产经营模式。最终造成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危机并存的不利局面。理性经济人对稀缺的认知缺陷助长了企业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程中的不可持续行为。
我国作为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需要从循环经济学的角度认识总体资源的稀缺性。“每代人对资源只有使用权和保值增值的权利,而没有亏损权。”作为企业要改变粗放经营和污染环境的增长模式,对反应资源稀缺的价格信号做出及时反应。
4.基于对稀缺再认识的生态经济学。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通过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将生态和经济作为有机整体,主要研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的问题。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强调用生态规律指导人的经济活动,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在生态系统中,人的经济活动不能超越资源承载能力,否则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的恶性循环,要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只有维持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符合自然生态的和谐性、可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基本规律,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3](p34)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主要操作规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通过这种循环利用模式,把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限度。彻底改变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
二、循环经济对效率的再认识
1.帕累托效率标准的局限性。
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帕累托最早提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帕累托效率又称为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不使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这种状态被称为效率的最佳状态。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帕累托效率标准,强调人的一切行为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一切经济活动是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通过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效率理论所隐含的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哲学思想严重对立。
当前,我国经济规模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GDP排到世界的100位左右。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难以支撑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帕累托效率所指的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一方福利的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
传统的线性粗放型经济增长,付出的环境与资源的成本,不是只有人受益而无人受损。按照科斯的逻辑,经济外部性可通过产权交易使其内部化,达到一定程度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由于环境与自然资源作为公有的公共物品,具有代际共有和国际共有的分配属性。环境的破环以及资源的过度利用,是以牺牲后人以及他国的福利换来的。同代人产权的高效率,并不意味着子孙后代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一国产权的高效率,也不意味着他国经济福利的最大化。通过帕累托改进,虽然在改变现有资源配置和调节市场方面,有利于减少福利的损失。但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代际产权、国际产权的分配特性,仅把资源的稀缺性局限在代内产权分析,舍弃了资源代际共有产权制度的安排,会加剧了环境危机,限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外部不经济问题会使资源配置效率受损,难以实现帕累托优化配置。帕累托效率标准因其局限性,不再适应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的需要。
2.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率目标。
市场机制中人们在作经济决策的时候,不会主动考虑生态的承载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往往无视碳排放以及自然界固碳能力的失衡等生态影响,造成长期经济效率的下降。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是提高生态效率,“生态效率”的提出,有助于协调与解决资本的短期效益与环境的长期效益之间的矛盾,使得经济决策能充分兼顾生态的承载力。
生态效率是指增加的价值与增加的环境影响的比值。相对于经济的增长,循环经济关注的目标是生态效率的提高。199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给生态效率定义为:“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竞争性产品和服务,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程度与资源消耗强度,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上。”生态效率关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与环境效益,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输出与环境影响之间的比值关系。生态效率的提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环境压力的增长,直至环境压力趋向零增长。这改变了经济与环境压力同步增长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从生态效率的角度看,在衡量经济发展的价值量 (即GDP总量)时,应该考虑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生态效率要体现两者之间的比值,体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但通常人们将GDP视为衡量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公认指标,对经济增长的理解局限于物质财富的线性增长,割裂了与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联系。生态效率的计算涉及环境的影响,改变了GDP对经济增长真实尺度的扭曲。生态效率指标中包括了抑制自然资源消耗(DMI)和减少环境负荷(DPO)两要素。“基于DMI、DPO和GDP的生态效率指标可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度量指标。”可以推算出,生态效率的资源效率指标=GDP/DMI,环境效率指标=GDP/DPO。
三、循环经济对产权的再认识
1.传统经济学对产权的认识缺陷。
阿尔奇安对产权的定义是,人们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使用资源的权利,或者说人们使用资源的适当规则。由于人们长期忽视对环境和资源的稀缺性的认识,致使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共有财产,缺乏明晰的产权,也无法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产品或商品进入市场流动。故市场不能反映其价值。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或低效原因,在于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而产生的外部性。按照科斯定理,只有通过当事人之间的产权交易才能使经济的外部性内部化。这种内部化是以外部性的存在为前提的。根据标准的产权理论,边界清晰、最有效率的产权形式只有私有产权。然而,“即使按科斯产权交易逻辑来使外部性内部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帕雷托效果,但若考虑到后代人的权利,这种产权安排也未必是可取的。资源、环境代际产权、国际产权的分配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与科斯定理是相悖的。”[2](p78)
2.资源与环境产权的代际性和国际性。
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要求建立自然资源的代际产权及国际产权。产权学派的产权观,首先,忽略了未成年人及后代人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产权,造成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负外部性。当代人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谋取经济福利,对生态环境形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影响了后代人的切身利益。必须重新认识自然资源与环境产权的代际性。其次,自然资源与环境产权具有国际性。自然资源与环境作为地球家园不可分割的公共品,一国在对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外部性具有跨国影响及传播特征。笔者认为,资源与环境的国际产权与代际产权相比较,前者更早被引入市场机制。一国对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影响,将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约束。以碳关税为例,我国从09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通过以后,曾明确反对以此限制贸易。但是实施碳关税大势所趋,发挥碳关税倒逼机制作用,构建低碳化社会,能增强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京都议定书》加入国,到2012年后,将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未来随着国际统一碳市场的形成,抵消配额的使用,对于建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国际产权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循环经济对市场的再认识
在市场机制下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成本与效率原则,可以促使人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循环经济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资源与环境成为公共品。资源与环境因产权难以界定成为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无偿性和整体性等特点。非竞争性是指资源与环境作为公共品,个人对它的消费不影响别人的消费。非排他性是指对资源与环境的消费无需付费,即假定生态环境中的资源是无偿的和无限的。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公地悲剧、牧童经济现象由此产生,即认为资源可以被过度使用,环境可以被任意破环,废物可以随意倾倒,由此形成生态危机,引发环境灾害。
2.外部不经济。“外部性”又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对旁观者经济福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有关各方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获得相应的报酬的基础上的,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这种影响可能给旁观者带来福利的损失(成本)或福利的增加(收益),前者可称之为“外部不经济”,后者称之为“外部经济性”。
“经济学对污染的定义可表述为外部不经济,也就是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2](p79)为了解决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无法控制的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干预,主要通过收取排污费,让外部性内部化。“庇古税”重视排污治理,强调征课税金或罚款,使企业减少排污,对受污染者给予补偿,但本质上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倒U形的库兹捏茨曲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就需改变这种损害环境的末端治理模式,对污染物的治理和综合利用贯穿于整个生产流程,把资源环境的消耗限制在其阈值内。笔者认为,外部不经济的消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企业的环保效益不足以抵消环境成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落败,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所以,需要政府干预市场,方法之一是建立“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评价体系”,通过该体系的认证,企业不仅可获得政府对其生态产品的补贴,而且还可获得有社会责任消费理念的消费者的支持。
3.市场不完善。在现有的市场体系中,资源与环境的市场发育不健全,价格体系严重扭曲,资源与环境被无偿或低价占有和使用,这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原因。随着自然资源进入生产函数,有必要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与资源产权不清、无法定价的问题。首先,要把环境的承受、修复能力,即环境容量纳入价格体系。排污权交易、排污收费和许可证制度等措施,都在于将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第二,建立自然资源的定价机制。在自然资源的使用中,市场要传递有效的价格信息,避免资源类产品价格远低于成本的现象。第三,政府除了税收干预及创建市场,还可以通过绿色采购,优先采购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供应商,明确政府绿色采购的指标与措施,培育循环经济市场。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闫敏,高辉清.从循环经济看传统经济学的缺陷[J].现代经济探讨,2006,(1).
[3]黄英娜,张天柱,颜辉.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J].环境经济,2004,(8).
F123
A
1003-8477(2011)10-0070-03
阮洪(1967—),男,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周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