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2011-04-11曾丹王体正

湖北社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内化教育者道德

曾丹,王体正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养成教育: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曾丹,王体正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养成教育是指对未成年人加以管理、教育,让他们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养成教育的内因在于调动未成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德育的内化过程;在外因方面,当前市场经济、网络环境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都对未成年人养成教育提出了挑战。要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功效,加强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养成教育;道德教育;自主意识;道德实践;未成年人监管

养成教育是指对未成年人加以管理、教育,让他们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未成年人良好道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道德形成的最终归宿在于“行”,即达到知行合一,形成良好的外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养成与养成教育

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对于养成的思考,所谓“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即指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但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则是需要主观努力的。正如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当代教育家王炳照先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如何做人”。[1](p22-24)

在近代,叶圣陶进一步发展了养成教育的思想。他指出,教育往精深处说,也许可以写成巨大的制作,但就粗浅处说,“养成好习惯”就可以说明它的含义。林格也认为,在正确的认识到与正确的行为之间,有一座叫“习惯”的桥梁,而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构架一座优质的“桥梁”。[2](p8,15)

将前人的研究加以总结和概括,简言之,养成教育就是指未成年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养成教育与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紧密相关,与德育的有效性密切联系。养成教育从行为训练着手,结合多种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知、情、意、行,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

养成教育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与训练活动三个要素。教育者指家长、全体教师、社区和其他人。只有当教育者都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家庭、社会为两翼,在各种时空条件下构架起养成教育的基本体系。

养成教育是一个“外化”与“内化”结合过程。具体而言,“外化”指教育者将教育目标具体化,通过语言、行动对未成年人加以外在教育。“内化”则指通过训练活动,将接受的教育信息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上。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只有重复多次的训练活动才可能取得效果,因而,对其进行养成教育,要做到不断反复、循序渐进,渗透到思想行为的各个方面。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体健全人格的基础,是成人成才的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良好的习惯是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它不断增值,人在一生中都享受着它的利息”。养成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未成年人养成优良习惯,摒弃不良习惯。关鸿羽认为,养成教育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它使少年儿童终身受益,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3]养成教育及其对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培养,已得到广泛认同。

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看,3~12岁是个体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在未成年时期形成好的习惯,个体会长久受益;反之,则会贻害终生。因此,对于未成年人进行养成教育,对其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二、养成教育的内外部因素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养成教育的内因在于调动未成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德育的内化过程;在外因方面,当前市场经济、网络环境和西方文化的冲击都对未成年人养成教育提出了挑战。

养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德育的关键在于激励未成年人的内在因素,让道德认知在他们身上发生内化。马克思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推动作用。德育层面也是如此。未成年人德育的关键在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德育的客体转变为主体,德育于是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可以说,道德内化是未成年人形成良好品德的必经途径,既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的归宿。

在未成年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实行的所有教育手段,都要调动起未成年人的内因,才会发挥功效。因此,德育过程应该是双向的,教育者与未成年人之间应当形成双边交流。尤其是学校,未成年人在接受学校德育之前,已经接受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影响,并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认知。如果学校德育的开展形式与未成年人已有的道德规范相适应,那么就能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反之,则收效甚微。从养成教育的角度而言,只有把外在的教育与未成年人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才能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从内化的实现途径来看,教育者应当首先设法丰富未成年人的道德体验。也就是让未成年人置身于切实的矛盾,如娱乐和学习的矛盾、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等当中,让他们深刻感悟到解决现实矛盾所需的道德要求,形成生动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其自觉学习的动力,自主实现内化过程。其次,还应当创造条件,让未成年人在无人监管和指导之下亲身体验生活,让他们形成自主克服困难、严格要求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要具有较强的抵抗不良思想的能力。同时,应逐步指引他们形成认识自身缺点与错误、并加以自觉的调控和改正的能力。这些都是以未成年人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和道德意志为基础的,教育者可以借助一些具体的教育活动达到这一目标,如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榜样教育、团结互助教育以及意志教育等等。一旦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内化需求,他们就会进入道德认知的良性循环。道德内化的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德育工作者应不断扩展丰富教育形式,以实现更好的效果,为未成年人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尽管道德内化是德育工作的重心,但是未成年人毕竟心理、思想远未成熟,其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如果仅将德育过程建立在其自主性基础上,寄希望于其内在因素发挥作用,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然而,这只是阶段性的特征。从长远来看,德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大众的道德品质也会提高,社会道德因而实现进步。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所以,对于品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是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4](p89-90)与欧美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相比,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入现代信息社会之后所发生的,这种经济上的后发地位,不可避免地给自身带来各种文化冲突、思想碰撞和繁杂信息的冲击,民众的心态不稳定,会造成种种道德失范现象。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心理尚未成熟,如此复杂的环境将给他们的德育过程造成重大的冲击与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未成年人养成教育所面临的又一重大外部因素。互联网正使得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也给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以及娱乐创造了新的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非常重要的校外活动场所,通过点击鼠标,未成年人可以轻易地接触芜杂的社会现实,这对传统德育方式提出了有力挑战。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养成教育的网络环境,是当前的一大难题。

西方文化的冲击是未成年人养成教育所面临的又一难题。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西方文化随之舶来。西方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感官享乐为主的消费文化,即以刺激大众的感知系统来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当中不可避免含有较多的色情、暴力成分,这种低品位的文化对于中国民众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未成年人首当其冲。[5]德育工作者应当针对这一形势,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基础,借助养成教育,逐渐培养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与习惯。

三、加强未成年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未成年人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功效,加强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一)培养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

未成年人是德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然而,不能将他们看成是完全被动接受者,为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在加强道德观念、意识的教育之外,还需要增强其主体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在道德行为规范化的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在于坚持体验式教育。

对未成年人进行体验教育,就是指设定一定的教育情境,让他们通过主动参与,获取直观的教育体验,这种教育有助于未成年人强化对道德意识的理解。体验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特定的德育情境设置,使未成年人在“身临其境”的实践中取得一定的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在体验教育当中,未成年人扮演一定的角色,这种角色既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在体验教育的过程中,未成年人借助对社会角色的认可以及对社会角色义务的承担,获取直观的道德经验,这是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践行能力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

体验教育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就教育主体而言,既可以是青少年,也可以是儿童,其中,儿童主要是在游戏过程中接受体验教育,青少年的体验教育则可采用多种形式。就教育载体而言,既可以是家庭,也可是学校和社会。以家庭为载体的体验教育,其主要内容是与父母亲人相处、与邻居往来,从中体验亲情和友谊,并养成尊老爱幼、诚实正直、团结礼貌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修养。以学校为载体的体验教育,其核心在于让道德教育走入未成年人的生活当中,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能力。体验教育应当与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让他们在其中体验分歧与争论、成功和失败,从而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顽强的毅力以及合作与竞争的精神;同时,体验教育也应与未成年人的日常交往活动紧密联系,让他们在交往活动中培养交往能力,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从而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最后还要与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相联系,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展开对应的道德教育。

以社会实践开展的体验教育,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平台。主要做法就是将未成年人德育植根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比如,组织他们参与环保宣传等公益性活动、为社区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帮助等社会性服务工作等,从而使他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体验当中养成遵纪守法、勤劳刻苦的道德品质,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体验教育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近些年来,未成年人德育在体验教育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并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比如,井冈山市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对未成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他们亲眼看一看“金丝被”(稻草所做的被子)、“桐油灯”,亲口尝一下“红米饭、南瓜汤”,从而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当年红军的艰苦,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天津市河西区则在教学当中以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学校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古诗词朗诵、民族音乐欣赏以及历史人物和事件演讲等活动,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教材中所蕴涵的传统美德以及革命传统得到深入地挖掘。[6]总体而言,体验教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需要广大教育者因时因地开展具体、有效的教育活动,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体验教育。

(二)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活动。在教育方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最重要途径。在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只有让他们将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他们经过亲身的实践体验,才能形成丰满和深刻的道德认知。陶行知所主张的生活教育理论就非常重视在干中学,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之收获。[7](p223)因此,要调动未成年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自主学习、教育和发展。

开展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应当针对不同年龄的对象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应当内容鲜活、形式新颖,以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比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可以包含公益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和社会调查等社会活动。活动教育的开展,应当因地制宜,比如组织未成年人参与“手拉手”、“扶残助疾”等公益活动与社区服务;依托“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和其他传统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行纪念、庆祝活动;组织他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遗址遗迹,开展野外调查等。总之,借助于丰富的活动,可以深化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得以升华、道德意志得以锤炼,逐渐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活动教育可以与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既可以发展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也可以使他们从中自觉受到良好熏陶。

(三)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和监护。

针对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的特征,除对其进行教育之外,还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护,为其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创造一个有利的外在环境。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和监护,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学校和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管理基本到位,而家庭方面的监护、管理还存在不少缺陷。特别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对孩子过于娇惯、放纵,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道德行为和习惯。因此,家庭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父母在未成年人养成教育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严格有效的家庭管理有利于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传统教育强调严格的家庭教育,所谓“养不教父之过”。相反,如果家庭管理缺失,对未成年人一味的娇惯与纵容,在其出现坏习惯的时候不及时加以制止,则会严重影响其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行为的形成。未成年人判断是非能力较弱,其行为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行为,家长的监督尤为重要。家长应当明确告诉未成年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教育他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习惯时候予以鼓励,在其出现坏习惯苗头时及时加以制止与纠正,防微杜渐,避免恶习的蔓延。事实上,绝大多数家长可以做到前者,却很难做到后者。家长要认识到,应当“为之计深远”,尽管批评和惩罚在短期内会使孩子受委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才是真正对他们的爱护。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给未成年人树立榜样、以身示范的同时,着重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督和管理,这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基础。

[1]王炳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6).

[2]林格.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关鸿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力量[N].青少年报,2006-06-18(4).

[4]詹万生.学校德育文库:外国德育(二)[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5]姚新勇.全球化时代与青少年教育的尴尬[DB/OL].http://www.youth.cn/qsnyj/200610/t20061012_426592.htm

[6]周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4-04-03(2).

[7]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G41

A

1003-8477(2011)06-0172-03

曾丹(1982—),女,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体正(1951—),男,湖北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张豫

猜你喜欢

内化教育者道德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