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邯郸文化在小游园建设中的应用

2011-04-10朱建华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游园造园邯郸市

朱建华

(邯郸市园林局,河北 邯郸 056002)

1 邯郸市小游园建设概况

优美宜人的街心小游园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和谐共处;亦能提高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双重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建设“绿色古城、宜居邯郸”,构建功能完备、物种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邯郸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展现历史文化内涵紧密结合起来,紧紧把握生态和文化两大主题,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河岸增绿、庭院添绿、广场铺绿、屋顶布绿,精心构建林园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连,层次丰富、品位高雅、文化底蕴深厚的园林绿化景观。这其中,作为绿地景观建设的得意之笔——小游园,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便利的绿色空间,而且还能在休闲娱乐之中受到邯郸文化的熏陶,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文化游憩地 百姓小游园”。

2 小游园建设的3个时期

邯郸的小游园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早期的代表如街头、桥头、街旁的小块绿地;进入90年代后,小游园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2000年,以人民路沿线8处游园的新建、扩建为开端,大力实施城市街头游园建设;近几年,在强力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建设进程中,秉承“以人为本、功能齐全、巧妙布局、各具特色”的设计理念,先后建设完成了100多个小游园,使该市的小游园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3 浅析邯郸文化在小游园建设中的应用

3.1 风格多变,多彩名片

这些遍布城区的游园绿地大小不一,风格迥异,或时尚大气,或精致小巧,或古朴幽雅,或浪漫唯美。以其特有的生态景观和浓厚的“文化味”,形成了独具邯郸魅力的“多彩名片”。例如位于人民路和滏河大街交叉口东南角的罗敷园,是该市改建较早的几个游园之一,取自“罗敷采桑”的历史典故;与其一路之隔的荀子园,则是为了纪念赵国历史人物荀子,以荀子劝学的名人古典来启迪莘莘学子。在邯郸,像这样把赵文化中的各种传说、典故、人物与现代园艺手法相融合,充满文化气息的游园,比比皆是。不仅如此,位于东环路与丛台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小游园,则把邯郸十大文化脉系之一的太极文化巧妙得融入到园林建设中。园子并不大,但布局颇为巧思,整体以植物造景烘托,以园林景观小品点睛。在太极园的东部,设置了一座神形兼备的写意石雕——一位打太极拳的老者;在西部,则是以阴阳太极图案为内容,铺成了一个小广场,通过自然弯曲的通幽小径相连,形成了文化与绿化相融、赏景与健身相通的景观效果,烘托出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太极文化氛围。每日清晨,伴着园内的啾啾鸟鸣,市民们悠闲地打着太极拳,动作舒展优美,神态飘然自若,可谓街头一景。立足民生,服务百姓,建百姓的园林,这是邯郸城市绿化小游园建设方面的根本之所在。游园的面积并不大,犹如百姓的后花园,但却承载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2 文化点题,生态造园

文化点题,生态造园是邯郸小游园建设的最突出的特色。在其他城市建设中,“游园”并不稀奇,但给人感觉总是“千城一面”,而邯郸则不然。作为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它不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是闻名中外的成语典故之乡,“邯郸学步”妇孺皆知,“黄粱美梦”千古悠悠,“胡服骑射”厚积薄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文化积淀,邯郸在园林建设方面,巧妙地将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如十大文化脉细之首的“赵文化”与现代园林相融合,运用多种造园手法、造景元素,充分展示古赵之都所具有的厚重、从容、大气、进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气息。一座座小游园有了文化的“魂”,仿佛一张张“文化邯郸”的绿色名片矗立在城市街头,诉说过去,展示现在,迎接未来。

在城市出入口,“胡服骑射”等铜雕,展现这座城市曾有的辉煌;在街道,人们可以看到“一字之师”、“毛遂自荐”等石雕、浮雕、景石;在广场上,主要街道节点,就连“将相和”、“二度梅”等典故中的人物也成为小游园的文化主题,用五色草制作的高大植物造型也不忘讲述与这座城市有关的成语典故。此外,不仅在造园手法、素材选用、园景命名上使新建游园与周边环境彼此融合、相得益彰,还将游园周边的独特环境也考虑在内,比如在联纺路周边的游园,就会加入纺织元素,在铁路以西建设,就会体现钢铁行业的特征。

近几年,邯郸市已建成游园绿地320个,这些游园如珠落玉盘般镶嵌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与公园、广场等共同构成邯郸市完备的游园绿地系统,为市民提供生态优美、宜居舒适生活环境,为市民休憩、娱乐、健身提供了便捷多样的园林空间,为建设生态宜居邯郸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游园造园邯郸市
游园小问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游园——畅妈手作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游园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