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企业如何应对?
2011-04-10Article杜放光
文 Article_杜放光 董 速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博客用户规模达2.21亿,手机网民人数增至2.23亿。这意味着,平均每三四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拥有博客。
网民数量的突飞猛进,凸显出网络媒体的诸多优势: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获知天下事,方便快捷;无需实名,便可利用网络发表言论、开展监督……2009年1月,《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联合进行网上调查,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接踵而至的是,真相,在网络舆论的拷问中浮出水面;丑行,在网络监督下无处遁形;命运,因网络舆论的关注而发生逆转;正当权益,因网络舆论的声援得到捍卫……互联网,正由少数网络发烧友的娱乐工具演变为社情民意的表达广场,其爆发出的强大舆论力量令人敬畏。同时,作为一块加速膨胀的思想阵地,网络舆情也必将给企业公信力带来巨大的挑战。
正视“成长的烦恼”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供电企业从“计划”走向“市场”,从无序走向规范,电网建设和员工素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非凡的成果。
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关系国计民生的供电企业拥有覆盖全国的电网,服务数以亿计的客户,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定存在自己的软肋,如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履行社会责任相比,电网结构和电能质量与人们的用电需求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同时,随着社会飞速发展,高科技产业陆续兴起,客户的用电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客户对电能质量、供电连续性的要求甚至达到苛刻的地步。一旦客户的维权意识与网络结合,随时都有可能引发舆论危机,局面将变得难以预测和掌控。
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董事长和CEO进行过专项调查,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换言之,企业出现问题并不意外,出现负面事件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不当的应对策略,使其负面影响被放大。
令人担忧的是,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证券时报》网络舆情监测室发布的国内企业舆情应对排行榜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大多不及格。
联系一系列危害大、影响力强的企业危机事件,从康师傅的“水源门”、王老吉的“添加门”到中石化的“天价吊灯”,可以看出,在各种危机的考验中,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暴露出诸多不足:一边是网络舆论事件风生水起,另一边却是部分企业对网络传播的规律浑然不知、应对乏术,反而助推了事态的恶性发展。有鉴于此,企业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牢牢把握主动权和引导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初现端倪 突出两个“快”字
“谎言已走了半个世界,真话才开始动身。”马克·吐温的经典语录而今戏剧化地演绎为网络时代应对舆情的一大弊病。
过去,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件的关键。然而,在以微博客、QQ群、论坛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面前,此经验明显乏力。在现实操作中,很多人还是按照传统的组织体系层层请示,在原地待命中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滞后、被动,成为企业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两大顽症。因此,牢记两个“快”字,紧抓话语权,成为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必备能力。
快识别。一场危机的发生相当于患一场病,总会有发病前或萌芽时的预示信号。若可以有效地监控和处理,就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
在此,我们回顾一下武汉汉口供电公司的一则案例。2008年3月,《楚天都市报》接到举报,武汉汉口供电公司某外包施工队施工时翻新旧电缆,变卖新电缆,记者来到现场调查,并拍照取证。在场工作人员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上报汉口供电公司。该公司迅速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与记者沟通,取得信任和理解,最终以客观的报道避免了一起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
危机管理的精髓在于花少量的钱和精力去预防,而非花费巨大地去治疗。因此,企业要尽可能多触角地感受外部系统的“阴晴圆缺”,将全员参与、专业检测、客户反馈尽握手中,早发现,早报告,早分析,早预警,这些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经济损失与形象损害的前提。反之,突发事件发现不够及时,预警程序不够健全,处置不够彻底,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
快反应。危机发生后,由于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往往形成“信息真空”,此时,企业必须及时、主动、公开地来填补“信息真空”,否则就会被各种猜测、谣言所淹没。速报事实,让自己成为媒体的第一权威信息源,已成为当今许多企业领导的共识。2008年4月,《陕西农民报》记者陈某因联系有偿新闻未果,便调唆群众到750宝鸡变电站闹事,并在网站论坛发出所谓“750国家电网雇佣公安人员打村民”的虚假信息。西北电网公司立即展开网络舆情影响调查,组织专人与相关网站沟通联系,登门说明事实真相,于当天删除了虚假信息和帖子。同时,该公司向陕西省委宣传部作了专题汇报,陈述该工程对促进西北地区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恳请媒体进行正面宣传,维护了国家电网公司的良好形象。
事实上,无论是突发事件还是公共危机,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时间紧迫,企业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事情进行判断、认识和评估,除了在主流媒体发出权威的声音外,还要在这些媒介上利用技术手段引导舆情,如建立企业网站、博客、QQ群、电子邮箱,论坛跟帖,利用手机短信发布信息,迅速取得话语权,满足媒体和受众的知情权。
坦然应对 坚持“六字”方针
“2009年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曾就当年10个“舆情热点事件”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进行评估和排名。上海市交通行政执法部门“钓鱼执法”因抛出一个企图掩盖问题的调查报告,导致汹涌的网络舆论穷追不舍,成为排行榜上最有损政府公信力的事件;而重庆打黑风暴则本着对公众坦诚和开放的姿态,公开、高调、透明地打黑,及时公布最新情况,最终赢得舆论的认同和支持。
不难发现,舆情当头,捂就犹如纸包火,捂得越紧,火就越猛烈。提高应对能力的关键是坚持“坦诚、完备、互动”的六字方针。
首先,态度要坦诚。对于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依据的批评性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和靠前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表态有理、有力、有节,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通过新闻发布、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解答。
江苏无锡“带电村”的应对经验值得借鉴。2007年,有谣言称江苏无锡附近因建变电站和高压线路致使某村房屋、树木、家具等样样带电。报道发出后,谣言甚嚣尘上。事发后,江苏电网公司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邀请13家中央驻宁新闻机构和省级主流媒体现场体验专家检测过程。经过细致测试和科学分析,确定村民用的测电笔制作原理存在缺陷,实际电压远小于国家安全标准。这种做法既消除了谣言,还传播了输变电设施不会影响健康的科学知识。谣言止于公开,透明赢得人心。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公开,越是坦诚,越能得到理解,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越有利。
其次,内容要完备。在进行信息公示时,不要天真地认为自己能够理解,普通公众也能够正确理解。如果公开的信息在自说自话或对事实的解释没有坚实的论据支撑,即便公开了,也不足以消除广大受众的曲解和误读,甚至会导致公众质疑声不断。
遗憾的是,杞县“钴泄露”事件印证了这一道理。2009年7月,有媒体报道了河南开封杞县“钴60被传泄露事件”,尽管当地环保局、电视台和杞县县长一再澄清,群众却不管不顾,纷纷奔向周边县市避难,在当地上演了现代版的“杞人忧天”。面对热点网络事件,政府和主流媒体仅仅发布信息是不够的,还要及时回应公众质疑,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生产安全、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以及环境污染等敏感事件进行权威的解释和细致的沟通。“没有泄露”、“没有危险”之类的话语仅是一个简单结论,所执依据、论证过程都暂付阙如。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神经高度紧张的民众来说,这样的信息就显得单一无力,缺少动态变化,很难说服人、安抚人。
最后,要注重互动。在速报事实的基础上,企业还要着力于“双向反馈”渠道建设。舆情发生后,绝不能只注重单向发布信息,更要注重信息发布后公众的反馈意见,有效、快捷地与公众沟通,形成信息环流,直到达成共识。否则,不仅新闻发布的作用发挥不出来,还会影响企业的公信力。譬如,在华中电网公司调度中心大楼建设中,周边居民误解,多次到工地聚众闹事。华中电网公司主动与媒体沟通,召开媒体通气会,耐心解答所有记者的疑问,并采纳记者建议,将大楼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升到支持2010年上海世博会电力调度的高度。同时,发布专家意见稳定人心,多次回访居民,与居民保持密切沟通,这些举措成功保障了大楼工程的顺利实施,维护了企业的形象。
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优于“扬汤止沸”
如今,经历了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企业在应对方式上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或及时披露真相,或坦诚认错,或耐心解释。但在应对舆情方面,有一个原则不容忽视,即快速解决问题比忙于处置舆情更重要。
舆情的出现,既是自身工作不足,又折射出行业积弊。仅仅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以及化解矛盾、维护权利的初衷远远不够,还要找到根源。然而,时下一些企业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却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结果造成应对被动,影响了企业形象。总结近几年舆论引导工作,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把网上引导舆论和网下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网上网下成为互为推进的有机整体,一同布置,一同实施,共同应对。
2010年年初,一居民小区物业公司搭车收费,私自将小区居民照明电价每千瓦时抬高一角钱,该小区居民纷纷在论坛发帖质疑。当地电业局闻讯后立即向小区居民解释了物业搭车收费的问题。但群众并不买账,问责的帖子依然“漫天飞舞”。无奈,该局多次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到小区物业公司做协调工作,使电价降到规定标准,这才得到群众的认可,平息了这场风波。由此可见,群众关心的是最终的结果,是自身利益能否得到维护,而不是任何解释说明。
还有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临时用电管理舆情,最常见的处理结果是通过处理一两个人来达到平息舆论、挽回不良影响的目的。而事实上,处理违规人员只是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手段,而若要彻底解决问题,还必须深查问题的根源,到底是认识上的误区还是暗藏着利益链,是监督的漏洞还是执行的缺位……只有找准症结,狠下猛药,才能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彻底铲除舆情滋生的祸根。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观念和矛盾的碰撞与冲突,企业突发事件陷入网上舆论漩涡的比例和频率也将会更高、更快。成功化解危机,争取社会和客户的理解,扭转和提升企业形象,有赖于提高企业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加剧了提高这种应对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