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主要猪病及综合防控措施

2011-04-09洪厚成

湖南畜牧兽医 2011年3期
关键词:猪病圆环猪只

洪厚成

(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畜牧兽医水产站,湖南 平江 414500)

夏季主要猪病及综合防控措施

洪厚成

(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畜牧兽医水产站,湖南 平江 414500)

由于夏季持续高温、高湿,猪的许多疾病都容易发生和蔓延,极易对养猪业构成威胁。特别是猪瘟、蓝耳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腹泻性疾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等,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加上混合感染性疾病增多,给兽医人员对其诊断,防治添加了一些困难。下面介绍一下夏季主要猪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希望能给广大户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 猪病流行形势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流行,其中有些猪场发病非常严重,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主要表现为母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怀孕母猪大范围流产、母猪或生长肥育猪有较高的死亡率,产房小猪和保育猪亡率较高,对母猪的发情和公猪的质量也有较大影响。猪瘟仍是危害生猪产业的重要杀手,但临床表现非典型化占据主流,1个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本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当易感猪群受到传染时,即引起急性暴发,最先发病的猪呈最急性经过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甚高。

1.2 猪2型圆环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目前除个别地区外,我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有猪2型圆环病毒病感染的相关报道,猪2型圆环病毒病对猪的机体的危害是深远的,不仅表现在对机体多个系统的病理损害,也表现在对猪生长的各个阶段的危害。大家最重视和最常见的猪2型圆环病毒病的危害是所谓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表现为断奶后小猪的喘气、呼吸急促,毛松、毛长、渐进性消瘦、苍白或黄疸,腹泻,生长缓慢等;另外一个最常见的是在保育猪后期和生长猪甚至大猪阶段的皮炎肾病综合征,病猪全身,包括背部、腹部,特别是耳根有大量突起状的红色或紫黑色疹块或斑点。多发生在由春季转入夏季或秋季。有时伴发有消瘦,生长缓慢等。但是大家对猪2型圆环病毒病造成的种猪的繁殖障碍的认识不够。猪2型圆环病毒病感染后公猪表现为精液质量差,母猪的繁殖力也降低,包括发情率降低,复配率增高,木乃伊、死胎等,产仔数少,有时低至6~7头/胎。同时母猪的子宫炎的增加也与猪2型圆环病毒病的感染造成的抵抗力降低有关。生长肥育猪的呼吸道疾病和消瘦的问题,很多情况下与猪2型圆环病毒病的感染有直接的关系。

1.3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当前猪场最危险的细菌性疾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条件性疾病,许多猪场都有它的存在。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很快,而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却相对滞后,饲养环境条件恶劣,疫病日益复杂,猪群健康水平下降,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为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条件。事实上,不少猪场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本病,只是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复杂疾病所掩盖而被忽视或造成误诊误治使之得以流行与蔓延。可以说,本病已成为当前猪场最危险的细菌性疾病而不为部分养猪朋友所关注所认识。2~4月龄的猪都可能发生感染.但以5~8周龄的断奶保育仔猪最为多见.以致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猪群的死淘率因之而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时哺乳仔猪也会发病,尤其是免疫水平较低的初产母猪产下的仔猪更易感染。发病率一般在10%~l5%不等,致死率约为50%,当混合感染严重时则死亡率会更高。无明显季节性,但常于恶劣环境条件下多发。猪丹毒病死灰复燃,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其中3月龄以上的架子猪发病死亡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尤以夏季高温炎热、多雨时季多发,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2 猪病流行特点

2.1 非典型疫病的出现。如温和性猪瘟,其发生可能由于猪群长期免疫,猪体基础免疫水平较高,猪瘟病毒受压毒力发生变化或由于母猪体强毒的持续性感染,而导致疫苗免疫效力下降。

2.2 病原的多重感染和混合感染是当前疫病流行的主要特点。猪群发病往往不是由单纯的一种病毒或细菌所致,八成以上是由2~3种或3种以上的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所造成的,临床上呈现病情复杂化。病原体包括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及寄生虫等。霉菌毒素和环境、气候、饲养条件的改变及各种应激等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了疫病流行,加重病情。目前疫病多表现为综合征的形式,如混合感染综合征、高热综合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呼吸道病综合征、皮炎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等,均为多重感染而引发的典型疫病。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猪场发生综合征的形式不同,常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主要是呼吸道病死猪,而且控制难度很大,损失惨重。

2.3 细菌性疾病的危害有加重的趋势。一方面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状况恶劣,细菌性疾病有所增多;另一方面兽医治疗细菌性疾病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穿梭或交叉用药,而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谱及耐药性越来越强,此外,饲料中尤其是高档饲料中,添加大量高档抗生素,有的甚至加至治疗量,导致一旦猪群发生细菌性疫病即到宣告无药可治的地步。由于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而导致其疗效下降,危害加重。

3 猪病发生诱因分析

3.1 夏季持续高温多湿,蚊蝇昆虫繁殖迅速、活动频繁,病原体易于生长繁衍,传染性强、机会多;多数养猪户的圈(舍)低矮、简陋,通风、降温条件及环境卫生差,消毒制度不健全等。

3.2 高温引起采食量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降低。

3.3 养殖户采取的防疫措施不到位,特别是防疫意思淡漠,免疫程序不规范。

3.4 饲养管理不当,在开放或半开放的猪舍饲养的猪,过热的环境温度易使猪产生热应激,干扰肌体的正常代谢。在密闭猪舍,往往由于通风不良,造成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养殖户饲养水平低,不重视青绿多汁饲料等维生素类物质的添喂,导致猪体抗病能力弱。

3.5 对病死畜禽随意处置、乱丢乱抛、甚至非法出售或夹杂进入食品流通渠道,都会造成病原的扩散、恣意蔓延。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正确诊断,确认猪病的种类和发生规律

在猪病众多而复杂的情况下,正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猪病的首要任务,单凭现场的了解情况、观察症状、剖检病猪作出判断不是十分不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仍是猪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它是对确定病原体和病原体感染状况的客观依据。这样才能找出疫病发生规律、疫病的种类、分清主次,提出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4.2 全方位推进生物安全体系

建立和应用生物安全体系是一个猪场管理策略,通过它来尽可能的减少引入致病性病原的可能性,并且从现有环境中祛除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是一种系统的、连续的管理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猪的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方法,生物安全体系包括控制疫病在猪场中的传播,减少和消除疫病的发生等。使猪只生长处于最佳状态,提高肉品质量,减少猪病的发生。

4.3 降低或避免猪群的应激因素发生

猪场热应激就是猪在超过舒适温度条件下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严重的热应激对猪的危害较大,可以表现出公猪精子质量差,繁殖母猪流产,早产,产仔数少,肥猪生长缓慢等,可以通过减少应激源,物理降温,营养调节等措施来应对这一变化。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卫生;猪舍、用具及环境定期消毒;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降低氨气的浓度,以保证和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按照不同日龄猪只的要求,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供给营养全价、均衡的饲料,以保证猪只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猪只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注意防暑降温。

4.4 做好预防免疫接种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结合本场实际,综合猪的年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疫苗的性质、类型及季节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使用高质量的疫苗,重视疫苗的保存、运输、疫苗的稀释,以确保免疫的效果,减少损失。

4.5 建立科学、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

根据猪只不同阶段的疫病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药物进行保健预防,全面提高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母猪产仔前后、哺乳仔猪、仔培猪、育肥猪4个阶段,以及转群时使用,以预防猪群外源性和内源性细菌继发感染、抑制体内病毒数量及其活性和预防各种疾病通过胎盘传播的作用,可以辅助提高妊娠质量、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6 及时控制疫情扩散

当发生疫情时,做到正确诊断,要早防早治,对症用药。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口服葡萄糖及抗菌药物,以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可用早期发病猪群康复猪只(一般是20天以后)的血清,用于新发病猪的紧急治疗,每头猪注射5mg,每天2次,连用2天。

S834

A

1006-4907(2011)03-0023-03

10.3969/j.issn.1006-4907.2011.03.0011

2011-04-18

猜你喜欢

猪病圆环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