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活血方对阳虚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2011-04-09颜琼枝

河北中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温阳阳虚心血管病

王 瑱 颜琼枝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72)

温阳活血方对阳虚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王 瑱 颜琼枝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72)

冠状动脉疾病;急性病;内皮缩血管肽类;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2007-02—2009-02 ,我们运用温阳活血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4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对血管内皮素(ET)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依据

1.1.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和“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2]确诊。

1.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3]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确诊。

1.1.3 入选标准 年龄18~75周岁;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者;中医辨证为阳虚心血瘀阻者;署知情同意书者。

1.1.4 排除标准 ①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射血分数<35%);严重的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②年龄<18岁,>75岁者;③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④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造血系统严重的原发病、精神病患者;⑤严重心律失常(快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⑥近2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⑦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我院中医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7例,女23例;病程5~15年,平均(8.0 ±0.5)年;年龄 45 ~75 岁,平均(67.21 ±7.47)岁。对照组40例,女22例,男18例;病程5~13年,平均(8.0±0.4)年;年龄 46 ~75 岁,平均(67.1 5 ±7.28)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温阳活血方。药物组成:附子5 g,赤芍药、白芍药各15 g,当归9 g,生蒲黄9 g,枳壳6 g,桔梗6 g,炙甘草3 g。气虚明显,气短、乏力加黄芪15 g、党参15 g;瘀阻心脉,胸痛剧烈加三七粉,每次2 g冲服,或加降香3 g;痰壅气滞,胸痛及背加瓜蒌15 g、薤白9 g、石菖蒲9 g。每次1剂,由本院制剂室用上海泰格实业的-JY-真空袋煎包装机,煎成100 mL真空包装2袋,每次1袋,分早晚2次服。

1.3.2 对照组 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20080331)0.1 g,每晚1次口服;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370)5 mg,每日3次口服;辛伐他丁(舒降之,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40082)20 mg,每晚1次口服。并进行扩冠、降脂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1.3.3 疗程 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测定ET的变化。

1.4 观察项目及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观察治疗前后ET变化情况,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检测仪器为GC1200放射免疫分析仪。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40 例,治疗前 ET(73.91 ±24.34)ng/L,治疗后(61.1±14.12)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T明显降低。对照组40例,治疗前ET(72.82 ±19.21)ng/L,治疗后(70.23 ±20.12)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ET无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T明显降低。证实温阳活血方具有降低ET水平的作用。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也是冠心病常见的表现形式。我们是以“阳微阴弦”和“血瘀”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提出易损斑块及其所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以阳虚毒瘀为主要病机。温阳活血方中附子振奋阳气,通行经络,为君;蒲黄活血化瘀,畅利血脉,枳壳、桔梗一升一降,疏畅胸中气机,更与蒲黄气血兼调,气行血行,血行瘀除,为臣;当归、白芍药为佐,一取阴中求阳之义,另取兼制附子燥性之用;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其具有正性肌力、强心、抗心律失常及抗炎镇痛作用[5]。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为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作为影响因素之一的ET不仅存在于血管内皮,也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对维持基础血管张力与心血管系统稳态起重要作用。ET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引起的血管收缩、心肌缺血、代谢紊乱和细胞增殖是与血管损伤有关疾病的共同致病因素,其有强大的正性肌力作用,并且缩血管、升血压效应还可反射性引起心率抑制,造成心肌供血不足,而且还可诱发心肌细胞糖超载、心律失常及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目前,大量研究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ET合成和释放明显增加,或血管对ET反应性亢进,都可能促进上述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6-7]。而应用ET抗体或ET阻断剂则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故近年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ET的研究备受关注。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服药1个疗程后ET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1个疗程后 E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温阳活血方降低ET水平,从而达到治疗阳虚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目的。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2]王阶,陈可冀,翁维良,等.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0):585-589.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12

[5]阎爱荣,张宏.附子的药理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9):745-746

[6]于白莉.膈下逐瘀汤和人参山楂饮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30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135.

[7]刘旭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ET、CRP水平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09Z):29-30.

R349.21;R543.305.31

A

1002-2619(2011)07-0994-02

王瑱(1981—),男,医师,学士。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2011-01-18)

猜你喜欢

温阳阳虚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