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方法探讨

2011-04-09丁建中王恺斌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免疫学陷阱比喻

王 超,龚 权,丁建中,王恺斌

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医学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涉及各个领域,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发展极其迅速,是医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但在理论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免疫学名词繁多,内容抽象,初次接触免疫学知识,学习、记忆都非常困难。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免疫学内容,既使其掌握免疫学知识,又提高他们对免疫学的兴趣,是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免疫学知识的一些特点,总结了些许方法,介绍如下。

1 口诀法

学习的一个必要阶段就是记忆,在教学中,有很多基础知识因为零碎、分散很难记住,却因为重要不得不记,学生对此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靠机械记忆。而记忆的过程是痛苦的,学生如果学习兴趣不高,不去主动记忆,则会长期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记不住也理解不了,这样的学习效率是极低的。如何长时间的记住知识点,这就需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规律,把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再创造。如果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将本来抽象无意义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意义,将没有关联的知识点用某种方法串联在一起,记忆的痛苦将大为减少。同时由于活跃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体会到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会主动进行学习记忆。

实践表明,把一些免疫学知识中枯燥、复杂的知识点编成生动活泼的口诀,让学生领会掌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述两类MHC分子结构时,根据MHC I类为—个跨膜区,肽结合区两端封闭结合内源性抗原;而MHC II类分子有两个跨膜区,肽结合区两端开口结合外源性抗原。我们编出一个口诀“Ⅰ类分子一条腿,只能呆在家内面;Ⅱ类分子两条腿,可以跑到家外面”,形象说明了两类分子的差异。同时学生还能举一反三的联想到“两端封闭则呆在家内,两端开口则跑到家外”,通过口诀一下就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继续讲述MHCI类和II类分子分别将抗原提呈给CD8或CD4细胞时,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个口诀,很多同学立刻就想到“I×8=II×4”,一下子就记住MHCII类分子是将抗原肽提呈给CD4T细胞,而MHCI类分子则将抗原肽提呈给CD8T细胞。

通过巧妙形象的口诀、生动的讲解,学生很容易记住知识点,同时也能将书本前后的相关知识加以比较领会、理解记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学生自编口诀记忆知识点,寓教于乐,学生将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2 陷阱法

免疫学概念太多、抽象,正面讲述免疫学概念后,多数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理解[1],导致学生是越学越不知老师所云,最后失去学习的心情和兴趣。此时不如反其道而行,故布疑阵,先丢出一个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甚至是很荒唐的概念,必然使学生很感兴趣想一探所以,然后再娓娓道来,逐步释疑。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先从反面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设置陷阱问题诱导错误,使学生在错误结论中进行反思,从而受到启迪,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讲抗原的异物性时,通过正面的讲述后学生记住了异物性是抗原的重要性质,然后提出“脑组织、眼内容物是异物么?”这个陷阱问题,结合学生给出“不是”的错误回答,引导学生针对这种错误的结论进行分析,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抗原异物性概念。再比如学习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时,通过正面的讲述后然后提问“人体内的结石分子量很大是抗原么?”这个陷阱问题,结合学生给出“是”的错误回答,指出学生的错误在于没有深刻理解抗原除了分子量要大,还需要化学性质是有机物。这种诱使学生“中计”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中计”后恍然大悟,“中计”后的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会思考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记忆。因此对于学生普遍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可以先整理归纳错误出现的原因,在课堂上巧妙设置“阱”,等着学生来“陷”。 在学生掉入“陷阱”后,接下来我们要让学生在“陷阱”里仔细考虑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掉进“陷阱”。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发动学生多思考,充分进行讨论,把掉进“陷阱”的原因找出来。学生通过在“陷阱”里面的积极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走出“陷阱”,当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陷阱”并成功脱困,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此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探索,找出正确答案,并且让学生在经历“出错、思辨、改错”三个步骤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分析知识的本质属性,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从而达到对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对类似问题也能够很好解决。

3 比喻法

将复杂问题表述清楚,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利用比喻。比喻法将抽象的免疫学知识比作成学生平时所熟悉的事物,用最浅显的话语叙述出来,常常可使深奥的内容浅显化。其前提是教师将理论吃透,然后才能以浅显、直观、形象的比喻讲出来。比喻的这种优越性,能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和理解力,并起着组织、整理和巩固概念的作用,避免学生因烦琐的文字而对免疫学概念造成记忆混乱。

比如在讲MHC的遗传特点时,学生在学习MHC基因的多基因性、多态性及多样性时,难以理解,同时也容易混淆。此时采用比喻方法,将MHC基因比作为一组数字型彩票,每个数码对应于一个基因座位(多基因性),而每个数码又有很多个随机数字可以选择,就相当于每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多态性),这样就可以有非常多的随机组合(多样性),讲到这里学生自己就可以联想推理出随机选出一组数字和大奖数字相吻合的几率非常小,那么对于无血缘关系的个体所有MHC基因完全相吻合的几率也几乎等于零,顺理成章的理解了MHC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法医学鉴定等内容。因此,巧妙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讲解,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再比如学习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时,将活化过程比作是放鞭炮,最先点燃的是C1q,它是个六聚体,结构上像六根火柴棒聚在一起,必须要点燃两个以上的火柴头才能燃烧起来(2个以上C1q头部与Ig结合才能被激活),C1q的燃烧就点燃了第一个鞭炮,而前一个鞭炮(补体成分)点燃了就可以引燃下一个鞭炮(后续的补体成分)点燃。

通过用比喻将枯燥的免疫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从百思不解到茅塞顿开,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大大的提高。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可引用的比喻非常多,熟练运用比喻法将能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免疫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法常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其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2]。其特点是围绕问题编制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有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针对医学免疫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授课方式分为两种,基础免疫学部分采用大班授课模式教学,临床免疫学部分采用CBL分组讨论的模式教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枯燥理论教授方法,以典型的实例或病例引导教学,首先让学生以6~8人为一组对病例进行分组讨论,发掘临床实例和各种相关疾病中所隐含、潜在的免疫学知识;在学生对疾病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老师通过对疾病的分析,引出其中的免疫学知识,提出所学课程的核心问题。CBL教学法使学生感觉所学知识不再是抽象枯燥的内容,而是可以运用于实际病例的利器,这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索取,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及教师的讲解,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和全面。

5 讨论

孟子提出“教亦多术矣”,就是说教育有多种方式方法,而讲究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教学的艺术。免疫学是一门发展极其迅速、涉及面广的前沿学科,新知识、新概念和新理论层出不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无一遗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免疫学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及授课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合理搭配使用,以简单实用性为原则,尽量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讲述清晰明了,着重于教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让学生对免疫学的基本骨架有明确的认识,为学生今后的自学、充实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协同合作以及人际沟通的能力。培养具有较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能力培养是全方位的,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缺陷,不可能完美地完成。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至于使用何种教学方法,不应拘泥于某一种,教师要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必先吃透理论知识,在教学前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好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现代化医学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坚持钻研教学艺术,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彩贞.免疫学概念教学方法点滴[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83-84.

[2] Jane J.Case-based learning and reticence in a bilingual context: perceptions of business students in Hong Kong[J].System,2003,31(4):457-469.

[3] 谭刚,覃能武,王振富,等.病案分析法在中枢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4):68-70.

猜你喜欢

免疫学陷阱比喻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稿约
比喻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比喻最爱
陷阱
什么是比喻
陷阱2
陷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