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字经》的“中和”观念

2011-04-09王锦坤

关键词:三字经观念文化

王锦坤

《三字经》的“中和”观念

王锦坤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影响甚大的蒙学读物,700年来深受群众的欢迎,其中隐含的“中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影响深远,对于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字经》;中和;文化价值

《三字经》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内容广博,文字简练,流传甚广,影响甚远,700年来一直受到推崇,被誉为“蒙学之冠”“千古一奇书”“袖里通鉴纲目”。《三字经》1000多字,多处投射出“中和”观念。“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字经》的流传有助于“中和”观念的传播。在改革开放时代,《三字经》至今仍魅力不减,充满生机与活力。如何立足当今,继续弘扬、挖掘、合理利用,从中汲取有效因子,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三字经》有关“中和”观念的内容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1]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环境的不同,性情才有了差异。

2.“三纲者,君臣义,夫子亲,夫妇顺。”[1]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这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也就是说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这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夫为妇所规定的三从四德相比,更多的是和谐的意义。

3.“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1]“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季变换循环往复。在地理方位上,“中”是东西南北的参照系,没有“中”也就无法规定东西南北四方;“中”就是适中,万物在天地之中就能生长,人与天地合一就能和谐。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属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原理加以归纳,它们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相生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克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和合会通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1]这是对“三才者,天地人”内容的进一步解释。仁、义、礼、智、信,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仁是爱人利物;义是公正合宜,是正当的行为;礼者理也,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智是慎思明辨的能力;信是诚实不自欺,亦不欺人的态度。“紊”就是乱,不是一种常态,是非正常的状态。

5.“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1]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臣子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都是应该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6.“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1]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子思,“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儒家的中庸之道,认为能“致中和”,即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7.“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1]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篡夺,就是采取非正常手段所得,这也是儒家所排斥的。

二 “中和”观念的内涵及其形成脉络

在中国,“中和”观念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丰富的内涵。许慎《说文解字》:“和,相应也,从口禾声。”由此看来,“和”的本义就是相应。

中和观念在西周时期就已产生。《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也;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2]“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不同事物相配合在差别中达到的平衡,在矛盾中实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同”是差别的消失,是相同的事物累积在一起,这样只有量变不会产生质变,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晏子论乐,丰富了“和”的内涵,把“中和”与政治、伦理联系起来了。原文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燂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2]晏子强调了对立两极的统一与和谐,所谓“和”就是把这种对立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像宰夫调味那样,善于“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做到了“不过”与“无不及”,就是“美”之“至矣”。晏子论乐把音乐上的“和”与道德上的“和”沟通了,和谐的音乐可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君子听了能够“心平德和”,也就是能使人的心境处于平和正常的状态,能按正道而行,有助于人的道德素养的提升。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大道具有唯一性,这个唯一性将逐渐被认识和体现出来,唯一之中产生了或分裂成了对立面,成为二。二者互相斗争互相结合,产生了下一代的第三样事物。从此万象万物源源不绝,万物背负阴气,拥抱阳气,通过阴阳两气的作用,以求达到和谐。[3]

《论语》中多次提到了“中和”观念。比如《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以和为贵,并把对“和”与“同”的不同取舍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表现了重和去同的价值取向。“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周文化是“人道尚中”的,“中行”是处理人事的准则,就是不偏不狂,它要求处理事物做到恰到好处,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朱熹注:“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4]

《孟子·公孙丑下》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思想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箴言,就是“圣人感人心”的演绎。

《礼记·中庸》设想了“太和”景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4]朱熹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4]按照《礼记·乐记》的说法,“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未发之前藏于中,不偏不倚。受到外物的感发之后,才情动于中。动于中,就可能出现“过”或“不及”的现象。而情感“中正”“适中”,就可得以和谐。自然界是由天地组织的统一体,一切自然现象,都包罗在这个统一体中。天地万物的生息,四时阴阳的变化,都处于一个各安其位而又相互制约的运动过程中,自然界这种和谐统一的运动,则是万物萌生的本源。[2]儒家以“协和万邦”为理想,保持“中”道,不偏不倚,不狂不狷,就是达到和谐的手段。

《乐记·乐礼》说:“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乐记·乐论》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乐”之“大”,是终极之“大”,无始之大,是那个绝对的音乐本体。“大和”是天地本源性的和谐,是音乐形式和谐之根源。从道的角度及于天地之本,从生命的角度,及于心灵之本,这就是《乐记》和谐美学的哲学理路。将道德的“必须”消解在“当然”的审美感受中,消解在天地的“必然”节奏中。[5]《乐记·乐本》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5]音乐与政治相关,审音可以知政,可以知时代之治乱兴衰。李泽厚先生说:“‘乐从和’追求的不仅是人际关系中的上下长幼、尊卑秩序的‘和’(上下和),而且还是天地神鬼与人间世界的和(天地和),它所追求的不仅是人间关系的协同一致,而且是天人关系的协同一致。”[6]

三 “中和”观念的当代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中和”观念,在当代具有实用价值。“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和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7]

中和观念的根基与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主要是农业,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历朝政府实行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基本国策,对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业经济依靠的是天时、地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赖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生产和生活。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是从事农业生产者的期盼。小规模的家庭生产,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反应在社会结构上,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家族结构,思想文化上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诸多因素反映到价值观念体系中,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重视家庭、宗族和社会的和谐,避免不和谐因素的发生。

朱熹认为每个人的人性中皆有至高无上之理即“太极”,“太极”中首要的是仁义礼智信,人性就是天理,也就是所谓“道心”。每个人的人心本来就是“道心”,只因为“人心”——人欲所蔽,“太极”或“道心”才不能全然显示。圣人是“人性本明”之人,即“太极”完全显示之人,要做圣人,就得“存天理,灭人欲”。[8]

以中为度,中既是和,是儒家和谐观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文化中,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援阴阳五行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以至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的容忍和吸收,都是世人皆知的历史事实。中国文化在各种不同价值系统的区域文化的冲击碰撞下,逐步走向融合统一,表现了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重和去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7]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三字经》对自然环境的关心和重视,既折射出人类杰出的生存智慧,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理念。”[9]西方现代化的过程,在天人相分的引领下,把自然看作是人类征服和攫取的对象,过分的对大自然索取,造成了能源的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现代性的反思,西方似乎陷入了绝境,纷纷向东方文明寻找疗伤的依据。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关系,是一面现代人学习的旗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为当代人服务,借鉴西方的经验和教训,让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走得更有生机和活力。

[1]朱子律.国学启蒙[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

[2]朱恩彬.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

[3]王蒙.老子的帮助[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78.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张世英.天人之际[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万师.论《三字经》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作用[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01).

ClassNo.:G12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赵洁婷 宋瑞斌)

OntheHarmonyandBalanceConceptPresentedinThreeCharacterPrimer

Wang Jinkun

Three Character Primer is a popular readings which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uring 700 years, it is popularized among the masses . The harmony and balance concept is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has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The concept also has a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

Three Character Primer; harmony and balance; cultural value

王锦坤,在读硕士,四川师范大学美学专业;讲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芜湖。邮政编码:241002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研项目“当代文化转型背景下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研究”,项目编号:ZL201015

1672-6758(2011)02-0004-2

G122

A

猜你喜欢

三字经观念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维生素的新观念
年味里的“虎文化”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谁远谁近?
健康观念治疗
朗朗韵味话经典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