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治理文化五大理念论

2011-04-08

关键词:修己治国儒家

平 飞

(南昌航空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63)

儒家治理文化五大理念论

平 飞

(南昌航空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63)

儒家治理文化在整个儒家思想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本精神和实践品格,至今具有重要的资鉴作用。整观儒家治理文化,不难发现儒家治理以善治德治为魂、治己以修身正心为本、治民以仁政民生为务、治君以内圣外王为要、治国以礼法刑政为方。儒家治理文化从个体与社会、精神与方略、核心与要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抓住了治理的目标、主体、内容、根本、方法等关键问题,实已兼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儒家 治理文化 德治

儒家治理文化在整个儒家思想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本精神和实践品格,至今具有重要的资鉴作用。整观儒家治理文化,不难发现,儒家治理以善治德治为魂、治己以修身正心为本、治民以仁政民生为务、治君以内圣外王为要、治国以礼法刑政为方。儒家治理文化从个体与社会、精神与方略、核心与要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抓住了治理的目标、主体、内容、根本、方法等关键问题,实已兼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一、治理以善治德治为魂

司马谈论“六家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太史公自序》先秦诸子均重治理之道,而力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积极入世的儒家更甚。儒家的治理以追求善治为鹄的,以推行德治而著称。儒家除了在善恶上直接主张扬善去恶、择善而从外,还特别体现在当德与色、义与利、礼义与富贵、仁义与生死、理与欲、公与私等发生价值冲突时作出道德至上的价值选择,即作出道本食末、重仁道轻富贵、重义轻利、德本财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重天理轻人欲的价值优先决断。

儒家提倡的善治不仅要求“目的的善”,如个体的善、社会的善、政治的善等,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最终目的,显示出泛道德主义色彩;而且要求“手段的善”,主张以德树人与以德治国,把德性规范作为优先手段来考虑;还要求“主体的善”,认为只有治理者本身善,才有可能产生“上行下效”的德风善治效果。儒家创始人孔子既力倡个体“复礼”“为仁”,又力倡“为政以德”,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为政》。只有从人的内心深处唤醒人们的善恶羞耻心,一切治理才真有且最有力量,而且“子帅以正”是“孰敢不正”的重要前提,因为上正则下方可效正。孟子反对霸道力主王道,否定暴政提倡仁政,指出“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3]《离娄上》,于是力倡要学“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3]《尽心上》,达到“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3]《公孙丑上》的效果,同时还要求深明“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3]《公孙丑上》以及“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3]《离娄上》的道理,特别关注治理主体的道德思想素质。

儒家的善治指向每一生命个体,就是要培养个体道德高尚。孔子讲为仁由己,孟子讲尽心养性,荀子讲修身积德,董仲舒讲仁义在我,朱熹讲穷理灭欲,陆九渊讲发明本心,王阳明讲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无不倡导个体在道德境界上超越自然生命不断努力提升。善治指向最高权威人物,就是要诱导君主道德圣明。孔子讲君君臣臣与老少安怀,孟子讲格君心之非与一正君而国定,《大学》讲诚意正心与修齐治平,董仲舒讲“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4]《董仲舒传》,等等,无不彰显帝王君主的外王事功需要以内圣德性为前提。善治指向广大民众百姓,就是要教化人民道德守礼。孔子讲见贤思齐,孟子讲恒产恒心求放心,荀子讲事天地敬先祖隆君师,等等,无不强调“民心教化”在“民为邦本”中的极端重要性。善治指向整个国家社会,就是要促成社会道德和谐。孔子讲正名安人,孟子讲民本仁政,荀子讲礼法王制,董仲舒讲德主刑辅,朱熹讲天理化育,等等,无不谋划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的德性措施。要之,儒家在治己、治君、治民、治国等方面无不力求善治。

二、治己以修身正心为本

儒家治己要在修身正心。身心关乎个体心性和生命成长,治己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做成这样的人”的问题。在儒家看来,治己是为了“我”“自”“己”做“圣贤”、“仁人志士”或者“君子”,而关键也在“我”“自”“己”“求诸己”来实现。任何一个“身”“心”合一的“我”“自”“己”不管是在“群”时还是在“独”时都要挺立个体主体性,如道德主体性(仁义礼信忠等)、认识主体性(学知智等)、行为主体性(为人为学为教为政等)。每一个“我”“自”“己”通过挺立人心、培育人格、展现人性、经营人生、成为人才、贡献人类,尽力真正做一个人心健全、人格独立、人性丰满、人身健康、人才卓越、人文关怀的大写的人,真正做一个能“自做主宰”的“仁智勇”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我”“自”“己”。

翻开《论语》,可见孔子及其弟子言修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宪问》)、克己(克己复礼为仁,见《颜渊》)、由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见《颜渊》)、为己(古之学者为己,见《宪问》)、求己(君子求诸己,见《卫灵公》)、行己(其行己也恭,见《公冶长》),言己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见《雍也》)、己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颜渊》)、我欲(我欲仁,斯仁至矣,见《述而》)、我不欲(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见《公冶长》)、我爱(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见《八佾》)、于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述而》,言吾从(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见《八佾》)、吾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见《述而》),言内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里仁》)、内自讼(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见《公冶长》)、毋自辱(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见《颜渊》)、躬自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卫灵公》),等等,将自我主体性的挺立放到了一个简直无以复加的位置。

治己只有落根在“我”“自”“己”的主体性上,才真正抓住了根本。正是这个自我主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追求、自我忧患、自我体认、自我践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创造、自我受益的“我自己”在其中起“内在决定性”,治己才能真正实现“内在性超越”。圣人贤人、仁人志士、彬彬君子的人性丰满表现为身心、知行、仁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道德自我的挺立在其中又处于核心地位。挺立道德自我,要遵守一系列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可见孔子阐发了一整套道德观念,包括善、道、德、礼、让、仁、爱、义、知、勇、忠、恕、孝、弟、慈、庄、敬、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温、良、俭、中、正、和、直、达、忍、耻、慎、节、威、志、权,等等。《中庸》提出了“诚”,《孟子》还阐发了“良知”,《礼记》又出现了“天理”,后来还有一些道德新观念。儒家认为,只有生命个体在身心、知行上体现并遵守以上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人的德性、能力才可得到圆满发展。

三、治君以内圣外王为要

荀子说:“君师者,治之本也。”[5]《礼论》修己固然是每一个“我”“自”“己”的事,但每一个“我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社会,掌握一切权力的“王”或“君”的修己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天下、整个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尽管君主的修己最终也需要通过君主自我来完成,但君主的修己始终需要臣民的不断劝谏和提醒,特别是帝王师的教导。宋儒真德秀说:“朝廷者,天下之本;人君者,朝廷之本;而心者,又人君之本也。人君能正其心,湛然清明,物莫能感,则发号施令,罔有不臧,而朝廷正矣。”[6]卷一帝王君主们内则正心为圣,外则勤政为王,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个体修己,历来受到特别关注。

儒家经典《大学》阐发的内圣外王之学虽然可以指向每一个个体,但最重要的是指向主宰天下的帝王君主。宋儒真德秀的《大学衍义》把《大学》看作是一部帝王为治为学的书,可谓一针见血。他认为《大学》讲的是“帝王为治之序”与“帝王为学之本”,其实,“为学”也实以“为治”为核心内容。在他看来,“格物致知之要”可一分为四,即明道术、辨人才、审治体、察民情;“诚意正心之要”可一分为二,即崇敬畏与戒逸欲;“修身之要”可一分为二,即谨言行、正威仪。帝王君主内圣治己关键就在要知道术之正,要懂用人之法,要持敬戒之心。如果把真德秀在《大学衍义》中的“齐家”与明儒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的“治国平天下”的合起来,可见儒家外王治世的丰富内容。真德秀《大学衍义》列“齐家之要”4目(14子目),即重妃匹、严内治、定国本、教戚属。明儒丘浚《大学衍义补》列“治国平天下”12目(119子目),即正朝廷、正百官、固邦本、制国用、明礼乐、秩祭祀、崇教论、备规制、慎刑宪、严武备、驭夷狄、成功化。[7]仅从这个目录就可以看到,外王事业包罗万象,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外交、宗教、民族、民俗、历法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容。

帝王君主的内圣外王之学可谓独特的伦理政治学或政治伦理学,不管是“治己”还是“治世”,务求“德治”与“善治”是其基本的价值诉求,正所谓“三纲”贯内外。“八目”以“修身”为枢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目指向每一生命个体,立己“内治”以成“圣”;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目指向群体社会人类,推己“外治”以为“王”。“三纲八目”立足于“一己”、“一身”之修养,立足于个体的“仁智勇”,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意味,体现了对人的地位、力量与价值的高度肯认。“三纲八目”以“一己”、“一身”的“德”与“善”为中心,着眼个体与秩序、道德与政治、心性与事功、治己与治世,闪烁着道德理性光辉。

四、治民以仁政民生为务

儒家治世的核心是治民,治民是固本的要务。具体说来,治民要在民生、民产、民事、民教、民害等方面着力,通过重民生,不断得民心,最终固民本。

首先要重民之生。人民是诸侯三宝之一。孟子反对战争,宣判“善战者服上刑”[3]《离娄上》,因为好战者无异于“率土地而食人肉”,不把百姓的生命当回事。直接杀人是无视百姓生命,让民饿死同样是无视百姓生命,正所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3]《梁惠王上》。生命何其珍贵,不尊重生民性命,最终只会失民心,反革其命。

其次要制民之产。得民心关键是要民有恒心。与专门“劳心”、“食志”的士不一样,百姓要有恒心必须有恒产,道德教化需要以经济恒产为基础。恰如孟子所言:“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3]《梁惠王上》孔子的“富而后教”思想表明,富民是国家治理的头等大事。通过富民政策,确保民有恒产,百姓才有可能存养善心,民心才会归顺。

再次要新民之教。重视教化是儒家的最大特色。孔子不仅强调“富而好礼”、“富而后教”,而且从治国的高度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8]《学记》。孔子一生以经典施行教化,认为“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8]《经解》。孟子曾考察三代的学校与教育,力主大兴教育,教化民心,培育“王者师”:“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3]《滕文公上》比较“政令”与“教化”可知,善政只能得民财,而善教才能得民心:“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3]《尽心上》

最后要除民之害。人生在世,必须和人身之外的自然、社会、思想打交道。当老百姓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危害、思想毒害时,设法为民除害,是治民的最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人分别在为民除自然灾害、社会危害、思想毒害中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为民除自然灾害,大禹是代表;为民除社会危害,周公是代表;为民除思想毒害,孔子是代表。《孟子·滕文公下》归纳得很精准:“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民害得除,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就可以得到保障,民心自然归顺。

五、治国以礼法刑政为方

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现实追求,实现这个追求需要以礼法刑政为方,其中,“以礼治国”是根本方略。在中国古代,礼的内容无所不包,据《仪礼》、《周礼》、《礼记》所载,礼有十多种,如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宾、军等,涵盖了宗教、政治、道德、军事、文化、外交、民俗、体育、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礼’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为其他任何民族所无。其他民族之‘礼’一般不出礼俗、礼仪、礼貌的范围。而中国之‘礼’,则与政治、法律、宗教、思想、哲学、习俗、文学、艺术,乃至于经济、军事,无不结为一个整体,为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总名。”[9]13

礼的内容不仅无所不包,而且其作用也几乎无所不能。礼内在地交织着人神关系、人际关系、政治关系,具有神圣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发挥着宗教、政治、伦理、社会、教育五合一的功能,支配着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和行动,贯穿在整个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和多方面,正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8]《曲礼上》。儒家以礼治国,通过将儒家的核心理念作为制度精神渗透在各种礼制中,无所不在地作用于社会生活并发挥着切实的功能。

尽管孔子充分认识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2]《为政》,渴求“无讼”[2]《颜渊》,但也还“听讼”,认为“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2]《子路》。荀子隆礼重法,认为“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5]《性恶》。董仲舒虽然力倡“任德教而不任刑”,认为“刑者不可任以治世”,但也在“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10]《玉英》的论述中给予了“刑”“狱”一个“末”的位置。必须始终指出的是,儒家采取“礼法刑政”的方法来治国,其中仁政礼治是第一位的,正可谓“道德至上”,政法刑罚乃是不得已而为的举措。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4]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5]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6]真德秀.大学衍义.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7]丘浚.大学衍义补.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8]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邹昌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

On Five Major Confucian Ideas of Governing and Cultivation

(by PING Fei)

Confucian culture of governing and cultivation has outstanding position in Confucian thoughts,which shows Confucian spirit of humanity and nature of practice.Confucian culture of governing and cultiv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virtue-oriented way,self-cultivation of both body and mind,benevolence to people,being both sage and king,and ruling by ritual and law.Confucians take into serious consideration the target,subject,content and method of governing and cultivation,which is filled with both value-centered reason and instrument-centered reason.

Confucians;Confucian culture of governing and cultivation;rule by virtue

平飞(1971—),男,江西九江人,哲学博士,南昌航空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副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文化”(06JA710015)

2011-06-17

B22

A

1000-5455(2011)06-0015-04

【责任编辑:赵小华,王建平】

猜你喜欢

修己治国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修己”与“安人”——“中庸”内涵辨正及其伦理原则探析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