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研究*

2011-04-08马宏丽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毕业生大学

马宏丽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1)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研究*

马宏丽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1)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评价一个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质量,关系到这所大学的声誉和生源。积极开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有利于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障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该文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结合多年就业指导的经验,对开拓就业市场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出几点策略。

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

1 开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必要性

20世纪 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性人才配置,大学毕业生就业由政府“统包统销”,学校只管培养人才,在就业方面对政府过度依赖,没有竞争压力和优化动力。从 9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行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进行“双向选择”[1]。大学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桥梁,培养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才能生存与发展。有较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大学,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1999年我国开始了第一次高校扩招,2003年出现了第一次就业高峰。随着大学年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同时待业的毕业生人数也急剧上升。据统计 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 631万,待业人数也比往年都要高,大学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大学为了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保障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高校必须再次开拓就业市场。

2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 近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大幅调整,较大幅度地改变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能力、素质。但是,大学教育还没有完全适应这样的变化,大学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而且,国家针对社会需求相应地进行了高考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不同院校由于办学特色雷同、所设专业相似等情况,导致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碰撞比较严重,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大难题,不利于整个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

2.2 大学就业市场开拓资源不足 开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势必受到成本的制约,学校考虑诸多因素,在开拓就业市场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现象。一个大学如果投入不到位,指导老师少,没有完善的建设,就非常难掌握充分的就业信息,对毕业就业指导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就业指导工作如果不够系统化、全面化、经常化,就业信息方面未形成体系,更加无法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作用。大学生就业的基础工作是把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和需求信息介绍给毕业生,把毕业生的信息推荐给就业单位,如果基础工作不做好,就业工作就很难开展。

2.3 网络信息技术利用不足 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已经成为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校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向外界传递信息。如今全面开放的环境下,使用网络传递就业信息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但是有的学校及有关部门存在着对网络信息技术重视不够,工作岗位供需双方不能充分了解对方实际情况。因此,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网络建设,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管理就业信息,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就业市场开拓的一个重要环节。

2.4 大学生创业指导不足 教育部鼓励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同时国家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者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而且还可能给其他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拓宽就业市场。但是,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意识,自主创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绝大部分毕业生不敢尝试。学校更倾向于传统的就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重视不够。

2.5 就业单位与毕业生的诚信缺失 一些用人单位经常在媒体上刊登招聘广告,名为招聘,实则替自己做广告。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大学毕业生单纯、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聘中空许诺言,避重就轻[3]。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只是想利用毕业生试用期廉价劳动,一旦过了试用期就找个理由把他们打发了。据了解,大学生到岗后,单位承诺的待遇不能及时兑现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合同欺诈等行为也使求职者感到防不胜防。

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们在就业过程中希望尽早落实就业单位,急于求成,匆忙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如果后面发觉有更加满意的单位或职位,可能存在毁约的情况。有的毕业生不急于签订就业协议,而是同时承诺多家用人单位并与之签订就业协议。也有的毕业生签约后又重新寻找工作或考研且不与签约单位说明情况。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承诺缺乏信用。

3 开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议

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结合河南工业大学多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针对就业市场开拓就业途径。为就业市场中的供需双方提供准确、及时的需求信息,提高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

3.1 找准目标市场,特色办学 大学应该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各个学校找准目标市场,定位就业圈子,有特色的办学,各行其道、各就其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有序的竞争局面,因为各个高校就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各有特色地处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为毕业生择业创造良好条件。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粮油食品专业为特色的工科类院校,充分发挥其优势,在粮油食品领域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发挥着主导地位。

3.2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首先,学校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利用以往毕业生的良好声誉吸引用人单位。同时,学校经常与已取得成就的校友联系,通过他们来带来用人单位,同时用人单位对本校的毕业生更加青睐。其次,必须利用多种途径对学校进行宣传活动。学校有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广大用人单位。通过宣传活动,用人单位更加了解学校,了解毕业生,进一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毕业生。

3.3 掌握就业形势 大学应该积极“走出去”,主动向就业市场中的用人单位介绍学校的专业设置、特色以及毕业生情况。同时,加强与一些人才中介组织和地方性人才市场的合作。通过与人才中介组织、地方人才劳务市场签订协议。学校为他们推荐毕业生,他们专门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开设服务项目,举办专场招聘会。“走出去”的方式,可以与有较强的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城市达成协议,在就业方面进行合作。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城市集中在南方,如广州、深圳以及其他沿海城市,学校主动与这些与城市的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2]。同时,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些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加大了对吸收和引进人才方面的力度,所以中西部地区也是不错的就业市场开拓地区。

3.4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节约市场开拓成本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快捷灵活地利用、传播和运用信息是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各高校为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纷纷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就业网站发布就业信息。“网上供需洽谈会”、“网络招聘会”等无形市场应运而生,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样不仅避免了许多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奔跑,无法顾及学业,所用成本费用高的现象。而且,高校在就业工作方面降低了筹备招聘会等事宜的成本,减轻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学校利用网络迅速快捷、成本费用低、信息量丰富的优势,克服现场招聘会带来的各种弊端,开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趋势。

3.5 帮助有能力的毕业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也许还可能带动其他同学就业。学校努力为在校学生的创业提供机会。河南工业大学对每届的新生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鼓励同学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邀请有关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成功人士来我校开展讲座。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心态,职业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意识。各个大学积极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创业大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有能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帮助,指导他们创业就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同学创业的同时也是帮助更多学生就业,也是拓宽就业市场的一种形式。

3.6 加强诚信教育 学校杜绝弄虚作假的就业推荐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采取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措施,使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努力诚信做人踏实做事。高校还应该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教育学生不能随意毁约,让他们认识就业形势,保障高校的信誉。同时,学校必须对就业单位和人才市场进行严格把关,维护学生的权益,防止学生上当受骗。

综上所述,当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一大难题时,学校积极地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就业市场不仅需要开拓,也需要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共同来维护。因此,大学在培养出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同时学校与就业市场的各用人单位及劳动力市场应该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市场需求情况。

[1] 常万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0(08):55-56.

[2] 刘洪采.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9(13):10-11.

[3] 何伟琴.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及其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2010(24):465.

G 473.8

A

1008-9276(2011)02-0221-03

2010-12-15

马宏丽 (1963-),女,河南省新乡市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河南工业大学,课题编号:fDY:2009010。

[责任编校:蔡秀连]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毕业生大学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