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2011-04-08赵建玲

关键词:教学计划学分制新建

赵建玲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对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赵建玲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本文基于对高校学分制的内涵及本质特征的分析,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学分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新建本科院校需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实施导师制,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学资金投入的力度,以保证学分制的有效实施。

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首创于19世纪末美国的哈佛大学,20世纪初引入我国,由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率先施行。教育部于1978年提出,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至今,国内许多高校均在进行学分制改革。新建本科院校改专科阶段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为学分制,是顺应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实现其培养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内涵升本的必然选择。

一、学分制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并以取得最低学分衡量学生对某一培养目标在学业上达到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从本质上来看,学分制适应了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弹性化要求。弹性学制、选课制和目标管理制度是学分制的本质特征。

(一)学制的弹性化

学制的弹性化就是学生学业的完成不是用修业年限来限制,而是由所修课程取得的学分来衡量。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学校就允许学生提前或延迟毕业。学制的弹性化是学分制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具体体现。因为学生不仅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还有来自学生个体需求的差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修读门数必然导致学生修业年限的差异。一方面,优秀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修读完规定学分而提前毕业;另一方面,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也可能导致修业年限的延长,学生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可以提出休学申请去赚回学费,然后返校继续修读。因此,采用弹性学制就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差异。目前,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一般规定本科生的修业年限为3~6年,有的甚至延长到8年。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还可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位。因此,学分制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学制的弹性化也为遇到各种困难需要中途休学的学生再次进校学习提供了条件。[1]

(二)以选课制为基础

选课制是建立学分制的基础与前提。学分制的主要特征是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可以自己选课。学生在柔性化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及其它个人因素,自主地选择课程、授课时间、任课教师、修读方式以及修读门数等,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极大的学习自主性。

(三)强调目标管理

学分制强调目标管理,而目标管理主要以考试成绩来进行学籍管理和衡量教学结果,考试合格便可获得相应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学分制目标管理模式对管理过程控制相对宽松,在每学期的修读门数、上课时间、上课教师、是否听课等环节的选择上,学校则赋予学生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但是需要对目标管理的质量评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等提出严格要求。[2]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现存问题

(一)学分制管理粗放,弹性不足

根据目前的招生政策,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还在实行按专业招生,学生转专业的几率很小,这就造成“专业一次定终身”的现象,为学分制实施造成一定困难。虽然规定了修业年限为3至6年,但因为毕业总学分标准较高,多为160~180学分左右,学生要顺利拿到毕业所需学分基本需要四年时间;同时,总学分基本平均分配在既定的各学期之内,每学期只能在一个基本框架内进行“必修”和“选修”,这就使得弹性学制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实施学分制的本质是实行选修制,这就要求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比例要适当,学生有足够的选修空间。然而,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课内总学时偏高、必修课比例偏高、选修课比例偏低的问题,这就造成学生选修空间不足,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还有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教学资源不足,不具备实施主辅修制和第二学位的条件,这就限制了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它感兴趣的专业,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二)学生选课盲目,缺乏有效指导

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造成选课制不能顺利实施,表现为部分学生盲目选课。这些学生由于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课程体系、知识结构等缺乏了解,导致学生不能独立设计符合社会要求的自我目标模式,难以优化选择学习方案,从而使学生在选课中缺乏明确目的、忽视知识的系统性,导致盲目从众、攀比,选课随心所欲,甚或有的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存在功利性,选课避难就易,避重就轻,形成“凑学分”的现象,导致所学知识体系不完整、知识结构割裂,影响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目标管理跟进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的痕迹,学分制目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管理设施缺乏保障。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由于长期实行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缺乏对学分制目标管理的清晰认识,目标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对教学结果的认定缺乏有力依据,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一些教学管理人员由于习惯于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对学分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分制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加之,新建本科院校资金短缺,导致信息工程建设跟进不足,实验室设施、实验师资、实验室管理滞后,实践性教学环节严重脱节,这些均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有效保障。

(四)教学资源紧张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资源紧张,制约着学分制的有效施行。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教室、实验室资源不足,导致教学时间分配困难。同时,这些新建院校升本时间不长,存在着师资水平较低、高水平师资短缺的问题。一些教师缺乏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较单一,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缺乏研究,不具备一专多能、不断开课的能力,造成课源不足。教学时间分配困难和课源不足这两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选课受限,成为制约学分制有效实施的瓶颈。[3]

三、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措施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在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中,借鉴国内外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有益经验,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顺利实施学分制,首要环节就是要改传统的学年制教学计划为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降低课内学时学分。其次,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需要的必选课和自选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克服“重必修、轻选修”的思想,减少必修课的比重,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重。第三,以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以满足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选择教师的需要。第四,改变单一专业方向,实行双学位制和主辅修制。通过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构建跨学科的复合型知识体系,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在修读本专业的的同时再修读一个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筹码。第五,建立重修重考制、免修免听制和奖励学分制。学分制下,学生可以对一门课程多次重修、重考,记载最高一次考试成绩;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学掌握某门课程的知识,在开学前申请免修,考试合格即给予学分;学生还可以申请免听,考试合格后给予学分;对于在教学计划之外学有成效的学生,学校还可以在总学分内拿出一些学分作为奖励学分。

(二)实施导师制,加强选课指导

由于学生对选修课程的选择存在着盲目性、功利性或重视不够等问题,为了使学生在安排学习过程中克服片面性和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必须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的选课、学习以及生活。没有导师制的学分制只能是一种劣质的学分制,只有配备高水平的专业导师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来科学构建知识结构、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并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加强教学管理,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制度

学分制下选课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教学管理工作上的难度,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选课的不同,其课表及时间安排也存在极大差异。因此,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理念,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为宗旨,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在管理手段上,要充分利用信息与网络资源做好学生选课、教学安排、学籍管理等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学分制对教学管理手段提出的新挑战。

学分制强调目标管理,重视教学结果的认定。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需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建立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教学检查制度、学校和院系教学顾问组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管理干部听课制度、学生教学信息网反馈制度和考试评价制度等,通过建立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可有效保证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多方筹措,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各方面的投入需求都很大,因此,对教学经费的投入捉襟见肘。而学分制的实施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资队伍、实验教学设施、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及后勤保障系统等方面的建设都需要经费保障,因此,在国家、地方财政拨款明显不足、学费收入增长潜力不大的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需拓宽教育经费来源的渠道,可考虑将产学研合作、社会捐赠收入等作为办学经费的重要补充渠道,以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分制的有效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1]杜才平,金凌虹.浙江省内四所本科院校学分制改革现状及其启示 [J].台州学院学报,2007(1):55-58.

[2]何独明.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的特征及实施途径 [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9(6):85-89.

[3]李江.浅析高校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文史博览,2007(2):52-53.

New Insights on the Credit System Reform of Newly Founded Universities

ZHAO Jian-ling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0,China)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credit system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insufficiency in the reform of credit system of newly founde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of the credit systemreform.The newly founded universities need toincrease theelasticity ofthe teaching plan, implement tutorial system,strengthe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eaching capital investment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newly founded universities;credit system;reform;thinking

G642.475

A

1674-7356(2011)02-0038-04

2011-03-22

赵建玲(1967-),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学分制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