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内注药术的护理配合及安全管理
2011-04-08陈彩芬蔡俊杰张佩华
陈彩芬 蔡俊杰 张佩华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玻璃体内药物注射术是眼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是治疗眼内炎的重要措施,而近几年来随着眼底病药物治疗研究的进展,曲安奈德、Avistin等药物玻璃体内注射治疗逐渐推广。由于玻璃体内注射是进入内眼的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或无菌管理不规范,可能引起术后感染性眼内炎[1];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的安全剂量很小,如药物剂量差错,可能会导致明显的视网膜毒性反应[2]或达不到治疗效果。规范的护理配合和流程管理可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共施行玻璃体内注药术1 361例1 508只眼,均在手术室实施。其中眼内炎抗生素注射322例396眼,眼底病药物治疗1 039例1 112只眼;其中男756例882只眼,女605只眼626例。年龄8~75岁,平均52.6岁。
1.2 结果 本组玻璃体内注药术治疗有效率为85%,随访3个月,未见术后视网膜毒性反应,无球内感染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1)器械与耗品:开睑器、显微测距器、显微齿镊,另备一次性27G针头2个、1ml空针2副、5ml空针2副;备好无影灯,根据需要备手术显微镜;(2)术前备皮:同内眼手术的结膜囊冲洗、皮肤消毒;(3)术前核查 与术者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眼别;询问药物过敏史;查看病历上的药物皮试结果、查对携带的药剂等。
2.2 手术配合 (1)术眼表面麻醉:分别在消毒前、开睑后及注射前结膜囊内滴爱尔凯因滴眼液1~2滴;(2)消毒、铺巾:同内眼手术常规用5%聚维酮碘消毒手术野皮肤,术者穿手术衣后铺洞巾,粘贴带小集液袋的手术贴膜;调节无影灯或手术显微镜的位置和亮度;(3)置开睑器,消毒结膜囊:提供稀释至1%的聚维酮碘液5ml冲洗结膜囊,再予生理盐水冲洗;(4)查对注射药物:与术者双人核对注射药物名称、剂型及剂量,稀释药液名称及注射剂量,并与“玻璃体内注射常用药物剂量与稀释方法”表进行核对;(5)稀释药物:巡回护士对剂量大的药物先用5ml注射器抽取稀释药液进行初步稀释,再用1ml注射器进行逐步稀释,每一步均需双人核对;(6)给药:药物稀释配置完成后,巡回护士口述药物名称及稀释后的剂量,术者核对无误后,将1ml空注射器针头与药物的注射器乳头相接抽取药液,换上27G针头备用;(7)眼内穿刺抽液:1ml空注射器接27G针头行前房穿刺,或从睫状体平坦部进针,抽取适量的房水或玻璃体液,以平衡注药后的眼内压;(8)注药:于颞上象限角膜缘后3.5~4mm睫状体平坦部垂直进针,直视下看到针头后连续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快速拔出针头,用湿棉签压迫数秒;手指测眼压;(9)结膜囊滴药:注射完毕,取出开睑器,滴抗生素眼药。交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注意事项,送出患者,整理用物。
3 玻璃体内注药术安全管理
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是眼科疾病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玻璃体内给药不受血眼屏障的限制,药物作用目标针对性强,可以增加治疗疗效,降低全身毒性反应。但其主要并发症为高眼压、白内障、视网膜药物毒性反应、感染性眼内眼、非感染性眼内炎等。无菌操作和无菌管理的缺陷可能导致发生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而注入的药物用量超出安全用量可引起视网膜药物毒性反应或非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的并发症,而注射剂量不足,则不能保证治疗效果。规范的医护配合和操作、无菌管理非常重要。
3.1 规范手术无菌管理 玻璃体内注射应视同于内眼手术,在正规的手术室实施,按内眼手术常规进行备皮、消毒、铺巾。
3.2 聚维酮碘结膜囊消毒 眼科术后感染的病原体大多是来自患者眼睑及结膜囊内的正常菌群[1]。临床研究证实[3],使用聚维酮碘与眼表面菌落数减少及内眼手术后感染危险下降之间具有相关性。有效消毒隔离措施,对预防感染的发生发挥重要的作用。
3.3 严格无菌操作 稀释、抽取药液以及注射等整个流程都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注入的药物污染。
3.4 医护双方严格操作核查 严格执行用药的三查七对。病人入室时常规医护核查,配置药物前再次查对病人身份、眼别、注射药物名称、剂型、剂量及稀释溶液名称、配置浓度、注射剂量等,配置的每一步均要求双人核对,以保证配置浓度的精确性。为了便于操作的核对,我们将常用的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的剂量及详细配置方法制作成一列表格,张贴在手术间。
3.5 规范药物的稀释配置操作 玻璃体内注射的药物用量很小,而使用的药物是供静脉或肌肉注射的规格,故通常需要稀释上百倍。有研究表明[2],药物稀释中共有3个步骤可能导致误差而导致最终药物浓度的不准确。一是注射器从药物原液中吸取的药液是否准确;二为稀释混合后注射器内的药液是否真正混匀;三为最终保留并拟注入眼内药量是否准确。前两个步骤需我们严格操作把关。抽取加溶液稀释的粉剂或混悬剂药物前,应充分化解并摇晃药液,待混合均匀后立即抽取。避免用1ml以上的注射器抽取小于1ml的液体。我们采用稀释皮试液的方式,使用1ml注射器逐步稀释。准确抽取药液,以双眼与空针刻度的水平位置来查看;每步准确抽取溶液稀释,先使注射器抽进小气泡,然后左右摆动注射器,液体中气泡的上下活动可使药液搅动,利于药液均匀混和。细节化的规范操作,可最大限度保证药物剂量的准确。
4 小结
加强医护之间的有效核对,防止注入药物及剂量差错,规范药物的稀释配置操作,最大限度保证药物剂量的准确,是防止视网膜药物毒性反应,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1] George L.Spaeth原著,谢立信,董晓光,李绍伟,等翻译.眼科手术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2-613.
[2] 于洁,赵环宇,杨昆,等.玻璃体内注药含量的模拟测定[J].眼科,2004,13(2):110-112.
[3] Ciulla TA,Starr M B,Masket S.Bacterial endophthalmitis prophy laxis for cataraet surgery[J].Ophthalmology,2002,10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