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与教育的联姻
——艺术教育普及化的新尝试
2011-04-08蒋琴
蒋 琴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 音乐舞蹈系,湖南 长沙 410100)
京剧与教育的联姻
——艺术教育普及化的新尝试
蒋 琴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 音乐舞蹈系,湖南 长沙 410100)
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机构不健全、师资不足、开课率低等。为了更进一步发扬传统艺术、普及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表演能力,国家正式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
艺术教育;京剧;传统艺术文化
2008年2月底,中国教育部对外宣布,将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国粹京剧进课堂试点。《智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经典京剧唱段将正式进入中小学生课堂。每个试点省市将遴选10所小学和10所中学作为试点校,试点后将逐步在全国推开。由此可见,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已经步入中小学生课堂,这正是教育界实行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在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当,教师专业不完全对口等原因,导致中小学艺术教育既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也没有突出中小学的特点。一方面,中小学艺术教育缺少艺术特点,艺术教育不“艺术”。审美性是艺术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审美性一旦丧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就无法体现出来,很大程度便成了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艺术教育不受重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艺术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的科目,常常受到排挤并落得长期为他人作嫁衣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中小学艺术教育又缺少中小学的特点,普通教育不“普通”。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普及教育,而不是专业艺术教育,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中小学艺术教育朝专业艺术教育偏离倾向。在高考的指挥棒仍然发挥着魔力的今天,给艺术特长生加分、艺术高考生降低录取标准,又将会把中小学艺术教育引向何方。
国家这次推行京剧进中小学生课堂,正是在整个教育界实行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大大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新课改提倡学生的学习应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过渡,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它的唱念做打、它的舞台服装等就蕴涵了多学科的内容,又属于美术课的内容。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京剧接受品德教育、感受艺术之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寓教于乐。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习和继承这样一门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次所选用的京剧片段中的一些语言和形象,透露出热爱祖国、团结抗敌、孝敬父母、勤俭朴素、乐于助人等品质,无形给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一种潜在的道德影响。
一 实施京剧艺术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意识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今,许多孩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远逊于流行文化。传承文化,是教育承担的一项重要功能,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它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并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集中华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经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它博大精深、历史悠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艺术代表。在中小学课堂开展京剧艺术课,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京剧艺术里包含丰富的历史、地理、人文知识,有精彩绝伦的表演,经久不衰的乐曲,这些都将激起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追求,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 实施京剧艺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这次确定的曲目,考虑到各个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选择的曲目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既有唱的,也有念的,而且低年级的以现代剧为主,离时代不远,并且朗朗上口、易于掌握。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报灯名》,离学生们的生活比较贴近,并且充满童趣,对他们来说就有种亲切感。
实施京剧艺术教育首先是让学生了解京剧。教师可以从京剧的形成、发展、历史沿革出发,对剧中人物、剧情发展、表演艺术家生平做详细的介绍,将学生逐渐引入到京剧的欣赏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作用。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京剧音乐的时候,有必要让学生看到录像、听到唱腔、见到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儿念白和走台步、甚至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爱好,选择一两个易学、易唱、易做的唱段,让学生学唱、学做……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与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很明显,这对提高学生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和表演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三 实施京剧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教育的本意在于,它不是要培养应试的工具,而是培养一个完整、健康的人。但是现实社会,就业压力通过大学传到高考,再从高考传到初中、小学,在应试的重压下,很多人会质疑:京剧进课堂对要面对应试压力的学生来说是否会成为一个负担?会不会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呢?这种想法是多虑的,京剧课不会增加音乐课学时,而是纳入原有的音乐课程之中,并非在中小学中另外增加一门课程;不是考试科目,只是考察科目。学生们学习京剧比学习其他科目的灵活性大一些,不用一定要全部精通,可以掌握一些京剧知识,了解一些名曲片段,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从素质教育角度看,京剧进课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如何提高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素质教育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感受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培养广阔的文化视野。而京剧艺术丰富充实了音乐艺术教育,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这些方面来看,京剧艺术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尽管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许多的问题。比如:师资、课时安排、经费、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剧种是否单一等等,但作为艺术普及教育的新尝试,这无疑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把京剧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国家课程体系,说明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加大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力度,这将大大推进艺术普及教育的进程。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滕守尧.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次昭.艺术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责任编校:张京华)
G652
A
1673-2219(2011)01-0166-01
2010-10-10
蒋琴(1978-),女,湖南永州人,长沙师范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