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词汇翻译的受众心理分析及其翻译策略

2011-04-08谭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缩略原语音译

谭淳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永州 425100)

网络词汇翻译的受众心理分析及其翻译策略

谭淳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永州 425100)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各种各样的网络英语新鲜词汇层出不穷,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当这些新兴词汇加入汉语词汇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给予它们适当的翻译,以便使其很好地渗透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丰富我们现有的语言表达。本文试从分析网络英语词汇特征入手,特别剖析了网络受众这个较为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探讨了几种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网络词汇;受众心理;翻译策略

网络现今已成为一种时尚、便捷的高速信息载体,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与无限可能。词汇作为语言的一个基本单位,直接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的最新发展信息,而网络英语新鲜词汇的出现,在极大丰富了英语词汇,充实了词汇语义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时尚新概念,拓宽了人民群众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合理引入这些词汇,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

一、网络英语词汇特征

拥有着高智慧和高创造力的新新一代一直是网络英语的拥护者和传播者,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也一直是他们的最爱。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传媒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速时代,人们更倾向于迅速传播信息,特别是在网络这个媒介上,人们更渴望摆脱四平八稳的传统表达规范,单一的词汇表达不再受到青睐,各种数字和表情符号都可以信手拈来,任意排列组合,尽情表意传情,词汇形式由此变得丰富多彩。总结下来,网络英语词汇构成大致呈现出以下特征:

1.缩略简单明了

高效和便捷可以说是网络交际的一个最大特点。它要求上网交流的人必须拥有迅速搜索和精准传达海量信息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时间,人们为了高速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就不自觉地慢慢养成了一种使用缩略语的表达习惯。缩略语是网络英语的一种常见构词手段,它们具有造词练达、使用简单的显著特点。其构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首字母缩略。如: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美籍华人,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全美篮球协会,DINK(Double Income,No Kids)丁克族,LOHAS(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乐活族等。这些词汇现已被大众广泛接受,并形成了固有的表达。

(2)剪接缩略。如:Nevertiree(Never Retiree)永不退休的人,Workaholic(Work Alcoholic)工作狂,Cewebrity(Web Celebrity)网络名人等。某些词汇过长,而现代生活节奏又太快,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矛盾,剪接缩略应运而生。

(3)谐音缩略。如OICQ(Oh,I Seek You),CU(See You),IC(I See)等。谐音缩略生动活泼,为网络语言平添了一抹亮色。

2.旧词新义盎然

旧词包裹新义是指一个词在新时代和新环境的使用中获得了全新的意义,与此同时,旧有的表述形式衍化出了一个新词位,这也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征。网络空间自由开放,网络使用者充分发挥自己独有的想象力,通过对旧词的灵活变换,完全可以创造出巧妙惊艳的新新词汇,网络受众也完全可以心领神会。如:Release原意为“释放”,现具有了“新产品、新唱片、新书等的发布”的意义。Function的原意为“功能”,现在计算机用语中有了“函数”的最新含义。Resolution原意为“决心”,同样现在计算机语言中,“分辨率”成了它的常意。

3.修辞形象生动

网络英语中的许多词汇不仅附加了特定的感情色彩,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活泼生动。如Bubble Economy(“泡沫”经济),Flesh Search(“人肉”搜索),Copycat(山寨)等。

二、网络词汇翻译的受众心理分析

准确再现原语语言信息是翻译的核心问题。翻译一般又可分为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文学翻译。如果说非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的话,那么文学翻译往往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在尽量再现原语语意的同时,还能让人产生相关联想和美学感受。网络词汇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这两种翻译的连体。基于网络英语词汇的几大特色,网络词汇翻译还应特别重视其受众独特的心理特点。网络受众在对译名的选择和接纳方面,概括起来呈现出以下几大心理特点:

1.简单方便心理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音节过长的词汇不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自然不受这个速食时代的欢迎。因此,在翻译网络词汇时,应尽量遵从语言经济原则,迎合大众追求速度的简单方便心理。既实用,又保留原语色彩,必要时完全采用原语表达,有时可以起到“语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MPC( 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多媒体个人电脑)、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这些原汁原味的洋面孔在刚刚进入汉语家族之时,受众很可能出现过某些理解困难,但经过时间的洗礼,现已被广泛接受。相比那些冗长拗口的汉语全称,简单又方便,交际实效更高。

2.追新求酷心理

网络世界是一个张扬个性的世界,网络用户大多是一群充满朝气的新新人类,他们年轻,文化素质较高,好奇心理较重,更容易也更偏向接受新鲜事物,有型耍酷可以说是这个受众群体的时代标签。

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 hacker一词,其原意为“热衷电脑的人或企图不法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的人”。如果对其进行直译,显得干瘪生硬,也没有传递出原有的真实含义。现如今广为流传的“黑客”翻译在准确传达原语语意的同时,还凸显出了一种“神秘阴险”的基调,很酷很给力,极大满足了大众的追新求酷心理。

3.轻松诙谐心理

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压力较大,有时会对传统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而一些轻松幽默的特色词汇则会让他们眼前一亮,自然产生一种亲近心理。

例如“spend-more-than-earn”一词,如果直接翻译成“花的比挣得多”,明显既啰嗦,又没有任何生趣。如果稍做修改,将其译成“负翁”,轻松诙谐的效果立即跃然纸上。“负翁”谐音于大家都很熟悉的“富翁”一词,同时又与其相对,生动活泼,有力地传递了原语的意义。

三、网络词汇翻译策略

鉴于网络词汇翻译的独特受众心理,笔者认为其翻译策略可以归纳为音译、直译、意译、音译和意译结合。

1.音译

音译是一种突出语言功能的翻译策略,指采用与汉语发音相同或相近,直接从英语对译过来的词,翻译效果很鲜活。比如我们很熟悉的fans一词,原意是“风扇;狂热爱好者”,现已常被翻译成“粉丝”,风靡于各大媒体和年轻人的对话中。该词轻松活泼,风趣幽默,与食物巧妙地交融在一起,很好地满足了大众追新求酷心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另外,在翻译某些专有名词,特别是商标名和品牌名时,适时地采用音译策略,能够有效避免翻译尴尬。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我们现在比较喜欢的一款香皂品牌Nice(纳爱斯)就译得非常柔美,让人有一种马上与其水乳交融的欲望;汽车著名品牌BMW(宝马),暗示了汽车优越的奔跑性能,可以即时激发出消费者强烈的购车冲动和驾驭冲动。

2.直译

直译,是指在不违背原文文化的前提下,在汉译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做到内容和形式相符。如果原语语意本身就很明确,且直译后活泼形象,我们就应该考虑直译。现在有很多直译通俗易懂,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比如:E—mail(电子邮件)、update(更新)、menu(菜单)、upload(上传)等等。Blacklist直译为“黑名单”,大家现在都知道它不是指黑色的名单,与颜色没有任何关系;

Firewall直译为“防火墙”,可以说与“火”也没有任何联系。但这两个词的直译都相当形象,传神地表达了内在的精髓含义。

3.意译

意译是指直接根据英语词汇的意思来翻译。当直译意义不是很明确,或不利于大众流行时,就需要适时意译,这时主要考虑的是英语原词的指称意义,而不是最初意义。例如我们现在上网就基本上会用到的explorer,该词的原意是指“探测器”或“探险家”,而在网络里却是指一种文件阅读器,现在已被普遍译成“浏览器”,清晰地阐明了其功用。

4.音译和意译结合

音译和意译结合,是指在音译中既保留原词的语音特征,又体现原词的指称意义,以谐音又谐意的方式达到功能相似。如internet一词,如果直译,就是“网际网”,原始译名“国际互联网”,更像一个泛指名词而非特指名词,而且译名过长,不利于大众传播,后改译为“因特网”,具备了特指含义,且读起来铿锵有力,满足了大众追求简单方便的心理,现已广泛流传开来。

四、结语

语言纪录着时代变迁,更承载着社会文化。网络英语潮词的大量涌现,在丰富英语词汇和充实词汇语义的同时,也给人民群众提供了许多时尚新概念,拓宽了知识结构。为了让大众更好地接收这些词汇,帮助充实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翻译转换。在翻译网络词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后有一个较为特殊的受众群体。相关词汇的译名也只有较全面地顾及到这个群体的独特心理特征,才能产生预期的语用交际效果。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翻译这些网络与计算机词汇时,不能忘记最根本的准确性要求。笔者在文中特别要强调的是,网络词汇翻译,不仅应该准确真实,更应该具有生活化特点,利于广大群众的接受与应用。因此,网络英语词汇的翻译需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心理特点,要注意满足受众追求简单方便,喜新求酷和追求轻松诙谐的心理,实现翻译价值的最优化。

[1]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2-31.

[2]刘国枝.从hacker的定名看网络词汇译名的受众心理[J].上海科技翻译,2003,(2):60-62.

[3]李忠晔,王宏宇等.电子商务与网络英语[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4]汪格培.英语新词追踪[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103-105.

[5]王君.因特网上的英语新词汇及其特征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171.

[6]杨干福.论因特网英语的特点及意义[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74

[7]杨金菊.网络英语词汇特点初探[J].嘉兴学院报,2002,(2):69.

H059

A

1673-2219(2011)04-0169-03

2010-12-05

谭淳(1982-),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校:何俊华)

猜你喜欢

缩略原语音译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你知道IL Y等缩略式的含义吗?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填字游戏:缤纷每一天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
论当下缩略形式的网络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