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研究述评
2011-04-08江海潮
江海潮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000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研究述评
江海潮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0001)
福利保障机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内涵、制约因素与模式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的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符合长期实施计划经济制度的转型发展大国国情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内涵、内在结构、整体发展思路、原则、具体选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整体落后于实践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实施方案的重现和经验概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问题的研究不足,还需进一步拓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
早在19世纪末,Ravenstein在讨论人口迁移问题时,注意到了不同地区经济福利保障机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产生的潜在影响,但Ravenstein并没有就此深入展开。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该问题研究发展陷入停顿。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些学者开始逐步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保障机制的关系,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发展经济学领域。Lewis、Ranis、Fei、Tadaro、Harris等在二元经济发展框架内发现城乡工资和福利保障机制通过收入渠道调控农村劳动力产业部门转移规模、结构和方向,对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就业产生积极影响。[1-4]此外,二元发展经济学理论还认为,经济发展因素特别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因素,一方面为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就业提供大量就业空间,另一方面还为发展完善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就业的保障机制创造物质条件。二是人口迁移理论领域。Bogue、Lee的推拉理论认为,保障机制因素既可以充当拉力,又可以充当中间阻碍力量,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选择,保障机制的最终推动力与阻碍力作用,既取决于迁入地保障福利水平,也取决于迁出地福利保障水平,还取决于其他经济社会力量的综合推拉作用。[5-6]此后,学术界采用人口迁移理论范式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保障机制关系的理论成果不断增多。Coleman的新古典经济理论、Piore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Massey等的新劳动力迁移经济理论、Stark、Docquier和Rapoport等的相对剥夺理论、Davis 等的网络理论都有涉及。[7-12]三是政府公共服务竞争理论领域。Tiebout、Musgrave在其公共品供给竞争模型中,认为地方政府为获得财政收入而进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质量竞争,将影响居民政治投票和跨区域转移就业。[13]Oates、Schwab 和 Oates、Caplan等进一步认为,居民有限流动条件下,地方政府税率、税基调控公共品供给机制与居民转移就业策略选择之间有双重互动效应,但公共品供给扩张与质量改进依然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有积极效应,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无疑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保障机制。[14-16]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正出现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存量和增量转移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突出瓶颈。林毅夫、周其仁、蔡昉、李强、陈映芳、Wang和刘传江、程建林等认为我国二元户籍福利保障机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17-23]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有力保障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就业,成为战略上实现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政策上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着力点与突破口。因此,阐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内涵,深入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建设的制约因素、模式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提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实践经验,开展理论创新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内涵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把机制的本义引申到不同的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的机制。如引申到生物领域,就产生了生物机制;引申到社会领域,就产生了社会机制。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两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是机制按照功能来划分出来的概念。从机制的功能来分,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系统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理解。Lewis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从经济发展层面理解其内涵,认为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发展因创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巨大空间和大量就业机会而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实际上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机制。[1]景普秋和陈甬军采用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认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保障机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动力机制。[24]王丽芹在讨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长效机制时,直接从社会保障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健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机制是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户籍、土地、金融信贷、财政转移、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保障与支持政策机制。[25]耿永志从法律政策视角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认为农民转移就业保障就是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运行的外部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26]单正丰等从公共政策视角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是有关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技能培训、政治参与、教育与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政策支持机制。[27]李雄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体系是立法、执法和司法三大层面重构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劳动权的综合保障制度体系。[28]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推动“三农”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等等。[29]关信平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降低社会冲突风险和保障农民基本民生。[30]王春光认为,现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阻碍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城市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阻碍农村劳动力与市民融合,扩大了社会就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和不公正,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竞争边缘化进程,极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31]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虽然从不同视角讨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内涵,但没有明确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概念,也没有深入讨论其内涵。理论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是与一般性转移就业保障机制不同的机制,它是指支持和保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的、长远的、起全局性作用的机制,是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规模适度、转移速度合理、转移渠道畅通、转移过程平稳有序的机制,其具体内涵,还需进一步探讨明确。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建立受到诸多宏微观因素的制约影响,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讨论了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社会综合保障服务能力与偏好、家庭个人等因素的制约作用。
一是分析了国家发展战略因素的制约作用。谭崇台、王春超、霍生平和苏学愚认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战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发展边缘化有决定性作用:我国长期的城市化、工业化中心发展战略,不仅削弱了农村自身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发展潜力、发展投入,而且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部门、岗位选择和转移就业报酬保障直接受到抑制,各级政府为保障战略目标实现而采取的二元化保障制度和政策,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综合保障投入明显低于城市劳动力就业保障水平。[32-33]
二是分析了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作用。蔡昉、王兴国与张文宏、Kell认为: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整体上受制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也必然不同;2)经济发展因素直接制约了农村劳动力长效保障机制发展供给能力;3)经济发展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需求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34]
三是讨论了政策制度因素的制约作用。政策制度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发展有复杂的影响作用。例如,我国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采用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系列政策制度,不仅从政治、经济、组织、行政、身份上分割了农民与市民保障机制,加快推进了农民市民保障机制二元化,而且还直接从政治、经济、组织、行政、身份上抑制了农民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功能发育,直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歧视性就业保障,削弱了已有保障机制的长效功能。陈映芳、余佳、魏波、吴开亚等等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分别讨论了户籍、土地、就业和金融制度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需社会保障产生的负面制约效应。[21,35-36]
四是研究了政府综合保障服务能力与偏好因素的制约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发展,除了受战略、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政策因素影响外,还受政府保障能力与偏好因素的制约。张国胜认为,农民转移就业综合保障投入规模巨大,各级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培育发展保障机制能力有限,实际保障机制投入资金偏低,政府建立发展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实际意愿不强。[37]周黎安、马斌认为,受现有政治激励机制、行政权力结构、地方经济发展偏好、公共财政体制和能力、政府绩效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及官员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激励明显不足,保障机制建设与发展偏好极低。[38]
五是研究了家庭与个人因素的制约因素。吴开亚与张力利用我国 46个样本城市的实际落户条件数据,发现农民家庭及个人因素与其转移就业保障福利关系密切。农村劳动力因为家庭经济收入、个人教育、转移就业工资收入、个人年龄、性别与转移就业保障偏好的影响,自身参与保障意愿、保障需求类型、保障投入都不同,因此,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难以建立。[39]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模式选择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选择本质上是多边利益主体博弈竞争,多边利益主体博弈均衡决定保障机制的模式选择。学者们主要从两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分析保障机制选择模式。
一是选择理论研究层面,学者们构建系列博弈模型,分析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民与政府、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间保障机制模式选择竞争行为,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的研究成果。Jin Hehui 等利用我国省级面版数据发现,中央—地方财政权利博弈竞争对地方就业保障公共品供给行为作用显著。[40]Alesina和王永钦认为地区间经济发展竞争,以及地方官员之间的政治和经济锦标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模式选择产生难以预料的结果:公民化的农民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模式只有与地方政府官员政治、经济锦标赛激励相容时,才是可能选项。[41-42]王列军结合户籍制度改革经验,指出因为户籍与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保障福利挂钩,各类城市之间、市民与农民之间的户籍福利博弈,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模式选择有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偏向城市居民保障机制模式长期存在。[43]何旭开与董捷深入地分析了农民土地保障新模式,指出了农民转移就业保障机制选择的发展方向:土地换保障。[44]不过,Alston、陈会广的研究则认为,农户家庭分工与兼业化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土地保障机制模式设计因保持路径依赖而裹足不前,土地改革并不能打破现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改革僵化格局,因为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更愿意土地换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而不愿意构建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模式。土地换保障模式事实上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保障功能有限,加上模式实施过程中利益分配矛盾重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换保障机制模式将不可持续。此外,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户籍换就业身份、投资换市民身份交易选择模式,作为一种地方寻租方式和实验选项,理论上证明同样不可持续。
二是实践选择经验研究层面,学者们汇集大量典型素材,从不同视角进行深度剖析不同利益主体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博弈选择,研究文献成果较多。孙中民概括了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居民转移就业的户籍保障机制选择模式:限制性条件与就业保障挂钩模式。Deininger和Castagnini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 Uganda土地保障机制模式及其产生的问题。[45]彭希哲研究农村劳动力市民化转移就业时,提出了渐近式的权利—责任匹配保障机制模式。[46]此外,一些学者,直接结合我国各地保障机制改革经验,提出了中小城镇户籍“农转非”商品化机制和“三投靠”机制、上海与深圳等地实施的“蓝印户口”交易机制、郑州“亲属投靠,购房入户、投资入户和工作入户”机制、重庆—成都“土地流转、转户定居”的土地换保障机制、上海浦东和江苏苏州土地换保障安置、土地换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宅基地换住房机制、土地换农民工就业市民化保障机制等等模式。[29,47-48]目前,广州等城市正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实施积分制保障机制模式,其后续发展效果,值得深入观察。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富有有启发的观点。边保全系统地指出了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就业保障机制体系在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住房、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保障机制体系城乡二元化、保障网络不完善、保障功能不健全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49]
进一步的研究文献表明: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远未完善,长效保障机制远未建立。现有机制存在严重的结构缺陷,保障机制二元化、保障制度不配套、保障机制碎片化、保障功能不完善、保障网络行政分割、整体保障低水平、保障覆盖面极其有限等等;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有着十分复杂的结构:劳动力就业权益保障机制、职业病医疗与救助机制、就业申诉机制、劳动力就业仲裁机制等等,但相互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学术界尚未理顺也未达成共识,存在不少争议,而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应有的结构成分,学者们依然没有头绪,因而现实机制发展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3)现有保障体制与机制缺陷已经影响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城乡统筹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融合和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正义,极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4)必须深化改革,特别是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就业保障制度,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建立现代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快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50]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整体发展政策制定思路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三种主张:1)保障机制城乡一体化、一元化主张;2)保障机制差别化、梯度化和分阶段城乡一体化主张;3)保障机制城乡非一体化主张。[43,51]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具体发展政策措施方面,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王丽芹、马德生建议创新保障机制,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着力建立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削弱户籍福利保障功能;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流转市场化;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公共保障能力;创新劳动力市场机制以建立农民、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制度;[52]谢丹等主要从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出发,建议政府统筹领导,深化改革,扩大财政投入,完善落实“三条社会保障线”,促进公共服务保障均等化;[53]李雄、吕蕾与彭荣胜、严安认为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就业保障法制化建设;[54]李爱红则建议加强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刘小年、罗明忠总结了广东农民工积分入户机制政策经验和广东惠东县莆田村村民变工人机制实施政策,建议实施有差别、循序渐进的积分制政策措施。[55-56]
五、评价及展望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极其巨大、转移过程极其漫长、转移空间极其广阔、转移行为极其复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建设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域的焦点课题之一。已有文献表明,学者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深入地讨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基本内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体系构成和功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建立过程中的制约因素、选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等,研究成果丰富,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研究还有不足之处。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符合长期实施计划经济制度的转型发展大国国情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国内学者关于国外理论成果对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关注不够,理论研究局限性较为明显。二是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内涵、内在结构、整体发展思路、原则、具体选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未能深入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问题。三是相关政策措施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实施方案的重现和经验概括。事实上各级政府出于各种利益平衡的需要,对于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显得小心翼翼、犹豫不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的建设难以深入发展。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机制问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拓展。
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有三:一是进一步开展深度的理论研究,包括推进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和创新性,使理论研究更成熟、更科学,提高理论解释转移就业保障机制一般实践问题的能力;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转型经济大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保障机制理论,进一步考虑我国经济社会的特殊元素,完成转移就业保障机制理论本土化改造,使理论能有效指导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践。二是深化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保障机制内涵、内在结构、整体发展思路、原则、具体选择模式等主要问题的研究,着力化解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实矛盾。三是深入总结我国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典型经验,从实践中提出更符合国情的保障机制。
[1]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139-191.
[2]Rains G,Fei C H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533-565.
[3]Todaro me,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69(1):138-148.
[4]Harris John R,Todaro,M P.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60(1):126-142.
[5]Bogue D J.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New York:The Free Press of Glence,1959.
[6]Lee E S.A Theory of Migration[J].Demography,1966(3):269-274.
[7]Coleman D A.Demography and Migration in Ireland,North and South[C]// Ireland North and South :Perspectives from Social Scien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69-115.
[8]Piore M J.Birds of Passage:Migrant labor and Industrial Societie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9]Massey D S,Arango J,Hugo G,et al.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 Appraisal[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3,19(3):431-466.
[10]Oded Stark,Robert E B,Lucas.Migration,Remittances And the Family [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8,36(3):465-481..
[11]Docquire F,Rapoport H.Remittances and Inequality:Adynamic Migration Model[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dity,2010,8(2):197-220.
[12]Davis D,Stecklov G,Winters P.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rom Rural Mexico:Disaggregating the Effects of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J].Population Studies,2002,56(3):291-309.
[13]Tiebout M,Charles.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416-424.
[14]Caplan B.Rational Irrationality and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Political Failure[J].Public Choice,2001,107:311-331.
[15]Fan Cindy C.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 and 2002 Census Comparisons[J].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05,57(2):295-311.
[16]林毅夫.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28-243.
[17]Russell Smyth,Qingguo Zhai,Xiaoxu Li.Determinants of Turnover Intentions Among Chinese off Farm Migrants[J].Econ Change Restruct,2009,42:159-209.
[18]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流动[J].管理世界,1997(5):81-100.
[19]蔡 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44-51.
[20]李 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21]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231-256.
[22]Wang F L.Brewing Tensions While Maintaining Stabilities:The Dual Role of The Hukou System In Contemporary China[J].Asian Perspective,2005,29(4):85-124.
[23]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的研究[J].2008(9):48-57.
[24]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37-44.
[25]王丽芹.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长效机制探讨[J].商业研究,2007,366(10):145-148.
[26]耿永志.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城镇化转移的长效机制[J].新疆财经,2007(1):33-35.
[27]单正丰,季 文,陈如东.农村劳动力迁移中的两级遴选机制与群体分化—农村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公共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9(6):54-60.
[28]李 雄.劳动权保障与制度重构——以“农民工”为视角[J].现代法学,2006,28(5):111-118.
[29]周 勇,李春江,张 涛.基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视角的农村人口城市化:重庆模式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26-79.
[30]关信平.完善我国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15-22.
[31]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社版),2006(5):5-15.
[3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81-94.
[33]王春超.收入差异、流动性与地区就业集聚——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1):10-17.
[34]王兴国,张文宏.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173-179.
[35]余 佳,丁金宏.中国户籍制度:基本价值,异化功能与改革取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0(1):23-32.
[36]吴开亚,张 力,陈 筱.户籍改革进程的障碍:基于城市落户门槛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1):66-75.
[37]张国胜.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发展大国的视角与政策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9(4):56-79.
[38]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39]吴开亚,张 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0(6):58-85.
[40]Jin H Y.Qian Y Y,Weingast B R.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Federalism,Chinese Styl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9-10):1719- 1742.
[41]Alesina A,F R Campante Tabellini G.Why is Fiscal Policy often Procyclinal ?[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8,6(5):1006-1036.
[42]王永钦.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9(1):4-16.
[43]王列军.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和下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J].江苏社会科学,2010(2):59-65.
[44]何旭开,董 捷.农村土地保障模式创新:保障与效率共赢[J].经济体制改革,2008(2):93-96.
[45]Deininger K,Castagnini R.Incidence and Impact of Land Conflict in Uganda[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2006,60(2):321-345.
[46]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复旦学报(社),2009(3):1-11.
[47]杨玉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2(7):31-33.
[48]刘学功,王轩.基于中原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0(4):39-41.
[49]边保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成因及其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10(2):82-83.
[50]徐 行,张立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社会保障机制研究[J].西安财政学院学报,2008,26(5):64-67.
[51]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J].浙江学刊,2001(5):72-77.
[52]王丽芹,马德生.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障碍、路径与机制创新[J].农业农村与农民,2011(3):67-69.
[53]谢 丹,袁洪斌,熊德平.政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关系、机制与行为选择[J].农村经济,2006(1):113-115.
[54]严 安.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转移就业的主要路径——基于江苏省盐城市的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2):59-63.
[55]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与户籍改革:对广东积分入户政策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3):46-53.
[56]罗明忠.村民变工人: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内转移及其推进——广东省惠东县莆田村得经验研究 [J].农业经济问题,2011(3):46-53.
Literature review on security mechanism of rural labor employment transfer
JIANG Hai-chao
(Business School,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China)
The relation between security mechanism and rural labor employment transfer is complex.Academics have achieved rich fruits in the field of security mechanism of rural labor employment transfer,mainly including a series of papers and works related with the basic theories of security mechanism,the determinants and the model of mechanism development,the main shortages,however,the study on this issue is far from perfectness: the study on basic theory,especially the research results relating with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is relatively inadequate,the research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curity mechanism,such as the connotation,internal structure,overall development concept,principle,model choice of the mechanism,has not yet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the related study is behind the developmental pace of rural labor transfer,the study on long-term effect of rural labor employment transfer is inadequate and needs further discussed.
rural labor,employment transfer; security mechanism
F323.6
A
1009-2013(2011)05-0031-07
2011-08-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085);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09YBA060);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09B036);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E50870)
江海潮(1971—),男,湖南隆回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李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