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高校外国语院系教改和发展的去同质化刍议──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记
2011-04-07郑淑明
陆 干,傅 利,郑淑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专业高校外国语院系教改和发展的去同质化刍议──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记
陆 干,傅 利,郑淑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01)
解读了建国后60年两次高教革命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更迭,与其说是学术的碰撞毋宁说是策略的调整。第二次高教革命与第一次高教革命相比最突出之处在于“去同质化”,即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系。分析和比较了建国前后的高校尤其是专业高校外语教学的状况和特点,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做了深入的阐释,为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找到了起点。随着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迈进,外语学科逐步做大,向外语学院提出了包括改革语言教学以及文化、交际等课程设置的一系列建议,组成新式的文理交融知识系统。
专业高校;外语院系教改;去同质化;文理交融
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2009年末教育部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改纲要》)征求意见稿,2010年初提交在京召开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代表审查,同时上网向全国公示并广泛征询意见。同年5月5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个《教改纲要》;7月29日公布正式文本,进入实施阶段。《教改纲要》是一部涵盖我国教育系统各层次、各类型学校在21世纪2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和建立人才强国战略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保证今后50年内建成中等小康国家具有历史意义。学习之余,不揣孤陋,凑集点滴心得,作为理工等专业高校外语院系实施《教改纲要》组织教改和发展的一点参考意见。
一、《教改纲要》中“高等教育”的解读
《教改纲要》第一部分第七章“高等教育”以建国60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理论在高教领域的更迭为线索,厘定今后十年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可以说,这个文件应是对我国百余年现代教育的思辨,具有实证性、务实性和精确性等特点。现就这一章的学习做如下解读。
(一)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
《教改纲要》提出在今后十年内的发展目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目标如此之具体,要求如此之高,时间如此之短促,回顾我国高校百年尤其是建国后高校60年的发展历史,厘清是非,总结成败,应是继续开展高教改革的出发点。
(二)两种教育理论在中国高教史中的百年更迭
旧中国的高校全盘西化,高教接受通识教育理论和“学术自由,办学自由”的治学理念,以自主办学、各凭实力和毕业生质量挣得排名。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国策的改变,1952年教育部组织了第一次重大的高等教育改革——院系调整,实际上是从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的转轨,是一次高教革命。全国高校重新整合了结构、布局和教师队伍,明确划分了综合性院校和专业性院校,并新建了一批专业院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等一律收归国有,全面实行教育国有化;政策性地向理工等专业院校倾斜,加大了学制的革命化,尤其是学习年限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1954年国家确定6所院校为全国重点院校。1984年重点院校扩大到15所。1996年实施重点建设百所大学的“211工程”。1999年启动“985工程”,选择9所实力较强的院校作为突击队冲击世界名校排行榜,给予重点支持,以后这类院校数量陆续增加为38所。
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于国家实力迅速增长,为加速人才建设,教育战线发动了第二次革命,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教育指导理论从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倾斜,高校数量较30年前猛增一倍多。高教体制改革后,学科更加细化,并建立一批新学科,甚至新建了一批院校,与国际文理学术发展接轨;理工与文法合流,加强了文理交融,有利于相互促进。这个新体制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保存了自身的特色,高教综合性与专业性截然分家,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很大改进。
(三)高教理论和策略分析
新中国建国后,高校由通识教育转轨为专业教育,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了大批应用人才,为现代化工业和农业奠定了基础。不过,历时越久远越显示出在培养人才长期效应方面的缺失。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指向:学科划分日益细化、新学科的派生和创建与旧学科的交替和淘汰周期日益缩短,科研纵深日益增大,学科交叉跨度日益拓宽,培养如《教改纲要》所要求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和引领学术发展的高级人才和高端人才,正是这一发展的风向标。不难看出,专业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显示出先天不足,培养出的人才缺少“后劲”。温家宝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提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恐怕需要从两种教育理论及其形成的两种教育体制的比较中寻求答案。当然,比较时不要忘记历史大背景,教育理论是为国家的方针和政策服务的。美利坚合众国建国后约百年,正是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对高级和高端科技人才的需要,催生了通识教育理论面世。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C.W.埃利奥特说:“我们这所大学认识到,在文学和科学之间没有真正的对立,一致认为不应该在数学和古典学或者科学和纯粹哲学之间做出简单狭隘的取舍。……通识教育最终延伸到专业教育之前。一所大学不会十分关心知识的应用。……在思想和行动的各个领域真理和正义都是超越功利的。”[2]
其核心理论在于既是基础知识,就不应分科;基础知识是知识之母,专业教育应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埃利奥特的这段话,与其说是学术的,毋宁说是策略的。
(四)高校教学体制的改革
《教改纲要》要求“……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学分制”是西欧高校通行的一种用量化单位代替时间长度计算学生获得的知识,不仅科学、准确而且学习时限的弹性大,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旧中国的高校和新中国的高校都曾采用学分制,不过和“学年制”结合运用,称“学分—学年制”。学分制的弹性自然要受到学年制的限制,学习年限一般不可以提前但可以滞后。
“学制”是指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四者之间的衔接和关系。高教由精英教育转轨为大众教育后,教育理论体系向通识教育倾斜,基础知识学科与纯知识或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文理交融更为合理。西欧高校一些通识教育学院不设专业课,普通大学甚至专业大学也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选修课又分限选课、自选课、跨院系选修课和全校选修课,增强了学制的弹性和文理交融的机制。其实,这也是埃利奥特的首创。今天,西欧高校专业划分较粗,教学组织的基层就是系,但学生可以有主修科和辅修科的选择,自由度很大,可选任意一个主修科,或主—辅双修,或两个主修科,甚至可以读双学位。学制弹性大,把“因材施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这一教育原则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选拔高级人才和出息高端人才。
(五)高校教学发展的方向
建国后,高校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后30年,带来了新的问题,也带来了新的变革。这要求教育工作者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创造适合中国现状的新教学体制。《教改纲要》中的“克服同质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指出的正是高教改革和发展的起点。
二、外语在我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语言是工具,属基础知识教育学科。由于中国历史所形成的特殊条件,外语和母语(汉语)一道进入了基础知识课程系列。顺便说一句,如果要检讨建国60年来高教语言教育的话,恐怕忽视大学生的汉语(母语)教学是一大失误。
(一)外语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百多年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为促使新学的兴起,学习西欧先进科学文化的学堂取代了两千年来以国学为中心的落后教育体系,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新学堂和洋人开办的西式学校的建立,外语被确立为中国的国民基础知识教育的地位。外语(主要是英语)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起初沿海发达城市小学即设英语课,以后英语课在全国所有初级中学里逐渐普及。即使在旧中国的大学,不论什么专业(除英语系外),基本英文(相当于今天的公外课)和基本国文同样列为一年级学生必修课,二年级以后改为选修课。新中国建立后,虽然50年代曾掀起俄语热,但“文革”后的30年英语还是恢复了第一外语的地位。
(二)旧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历史评价
在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议论:旧大学毕业的老教授外语都很棒。言下之意,大学的外语教育今不如昔。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结论却有些以偏概全,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其一,教会学校虽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但教授直接用外语传播的却是现代科学文化,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和外语两方面都会高于当时的中国大学,不过,这些人才不见得都是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而且其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庸才,庸才是不会留在大学里的,有今不如昔观点的人不见得能看到。
其二,旧中国大学的现代学术是依赖国外引进的,所以,除文史学科外,教授绝大多数都有留学经历和博士、硕士学位。教授上课没有汉语教科书(因为专业性强、销量小,学校和出版社都不肯承担出版任务),靠手写的讲义讲述外国学来的知识,推荐的参考书目基本上是外文原版,讲课夹杂外语乃是常态,一些专业术语甚至学术定义和论述,难免要引用原文。那些吃不得辛苦的学生就只好靠课堂笔记混个及格分数,外语水平就不敢恭维了,遑论外语水平之高。
其三,旧中国的外语课程是作为素质教育重点放在中小学。周有光老先生曾说:“我们那时候,中学时代就能很好的应用英文了,中学毕业出来就可以达到ABE(Adult Basic Education)成人基础教育水平了。”[3]①周有光老先生将通识教育的内容总结为两个方面:一为基础知识,或者说,用以获取更高层次的纯知识的知识,特别是语言知识,不是纯知识,而是工具知识;二为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品德。其实,过去除了大城市里的极少数著名中学外,大部分高中生是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但是,旧大学在理论上却认同这个观点。基本英文与基本国文同样列为一年级的必修课,实际上都属于文学欣赏课,或者说,语言的综合性训练课。这样的课对大多数尚未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帮助不大,何谈水平提高。
三、新中国专业高校外语教育变革和发展历程的回顾
新中国建立60年来,各专业院校外语教育所经历的改革和发展过程可以说大同小异。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外语学科为例,经过两次教育革命,导致教育学制发生两次深刻的变革,外语课在此期间所受的冲击比任何一个学科都大。这段历史赋予哈工大的外语教育四大特点,成为这次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的出发点。
(一)英语取代俄语的基础学科地位
哈工大原为前苏联在中国修建中长铁路时的附属教育机构,俄式学制教学,俄语资源丰厚。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哈工大随中长铁路归还中国,在当时的国情下,引进苏联专家保持用俄语教学,曾设立大学预科专门学习俄语两年,一时间师生员工的俄语水平迅速提升,俄语课在当时上升为基础知识课程之首。以后虽然取消了预科,哈工大的学制与全国取得统一,俄语的传统还是继承了下来。实际上,各门专业课都采用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不存在高年级学生专业外语瓶颈的问题。1977年“文革”结束,大学恢复正常秩序,公共外语课由俄语改回英语,于是一时间英语教师荒遍及全国大中学校。虽说当时哈工大师生的外语水平一落千丈,但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外语在基础知识教育中的地位却没有动摇。经过十多年经营,一支以英语语种为主的外语教师队伍逐渐形成、壮大,教学和学术水平正在节节攀高。建国30年后,哈工大的外语从基础部分离出来成立外语部,继而发展为外语系。新世纪开始,在第二次教育革命中再次上升为外语学院。公共外语,现在主要是英语,在哈工大的基础学科地位同样是稳固的。
(二)教师队伍发展的畸形
建国后两次高教革命伤筋动骨最大的就是外语,先是俄语在大学公外中上升为第一外语,旧中国遗留下的教师和毕业生失去了英语优势和西欧学术知识体系,不得不从头学起。在这次高教革命中,哈工大由于历史背景不同,从整体上来说影响不大。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接着三年灾荒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折腾,中国教育走向濒临崩溃的边缘,大学已经没有外语教育了。1977年中国从灾难中重新站起来,大学恢复正常秩序,前苏联的专业教育暴露出许多缺点和缺陷,加上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高等教育体制开始向通识教育倾斜,公外由俄语改回英语。一时间英语教师荒遍及全国大中学校,俄语教师不得不经过短期培训仓促登场改教英语。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各大学终于培育出一支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师队伍。哈工大的外语教师队伍的发展有些畸形:其一是队伍由中青年组成,缺少老年教师的组合,显得学术上即使不说欠缺学术带头人至少也是缺少识途老马,教学经验的传承断档,这或者可以称为教育伦理的缺失现象。其二是中青年教师队伍学历高但缺乏学术历练。从学校课堂获得的知识没有经过学术应用、融通和整合,不能说对某门学问已经登堂,更谈不上入室。哈工大外语学院现有教师近200名(主要是英语教师),其中获国内外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0%以上,这个百分数还在逐年上升,其余的教师绝大部分获硕士学位,但能开专业课的教师较少。
(三)专业院校外语院系的新形势新任务
旧中国的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文理融通的实现是体现在整体教育效果之中,一个大学的文法理工农医等学院都是独立的,各学院一年级生的外语教学虽由文学院外文系科开课,但只是借力,外语后续教育如二外、英语的深化学习就只有跨学院选修了,而且局限于文学。有的大学成立新生学院,兼有基础部的功能,但任务只是阶段性的。换句话说,旧大学的教育设计是把基本英文和基本国文同等对待,对两种语言在专业中的应用并不认为有后续教育的必要,经过一年基本英文的综合性训练,进入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应该说是顺理成章。新中国建国后,建立了独立的理工等专业院校,自然也成立了自己的为本专业服务的外语教学系统,但也仅只限于基础外语教育。建国后的前30年,哈工大的公外课集中在基础部,公共外语主要是俄语,公外语结束后学生进入外语应用阶段,专业教师一般科技文体俄语娴熟,自然形成双语教学,学生在转入专业俄语学习阶段一路顺风顺水,不存在所谓专业外语瓶颈问题,学校也没有把学生的外语继续教育纳入培训计划。
建国后30年,公共外语改为英语为主,英语师资虽然有所下降,但完成教学大纲还处在水平线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高年级生外语继续教育却出现瓶颈,影响了学习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学术与国际接轨。究其原因,在于专业教师的外语多半先天不足,无力实现双语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外语继续教育的后天失调。这是我国高教史上外语教学缺失的一大后遗症。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未能与外语教师同步发展,虽然国家和学校在评职上对外语要求做了硬性规定,可惜没有有效措施跟上,也没有看到专业教师是高年级学生外语继续教育不可取代的教师,是外语教师队伍的外延成员。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公外教师使用生活或文学两种文体(语言形式)的语言教授外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对于专业外语(科技外语)无能为力。另一方面,理工等专业院校发展迅猛,向研究性大学发展,与国际高教接轨,冲击世界名校的排名,自然要求外语教学系统相应升级做大,不仅教学机构升级,由工具知识教学向外国语言学专业学术研究攀升,并开设相应课程,满足师生学术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是我国高教史上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动向。
(四)大学生源引发英语水平发展的不平衡
“因材施教”是一条正确的教育原则,高考把大学分为一、二、三、四表学校,把中学划分为重点校和普通校,这是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必须接受的现实。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法恐怕不是策略性问题而是教育理论问题。
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去同质化”就是启发创新
第二次高教革命最突出之处是“去同质化”,即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教体系。
《教改纲要》指出,“克服同质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去同质化”就是启发创新。哈工大经过第一次高教革命后20年,发展为一所研究型的理工科大学,目前拥有理、工、管、文、法、外语、社科等各类学科共21个学院,办学方针是“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综合性大学提升学术层次、扩充院系,是为了知识互补,向人文和纯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而专业高校提升学术层次、扩充院系,则是为了文理交融,向本专业学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哈工大的外语从基础部的一个教研室发展为外语部、外语系以至外语学院,是为适应学校的发展而做大。理工专业院校的基本性质不变,外语学院只是原来外语教研室、外语部、外语系的放大,机构、教师队伍、学术研究必须围绕学校发展的需要而提高。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创举,也是中国高教的特色。
(一)重点加强公外第一外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根据哈工大自身的性质、任务、特点和具体情况,首先应将公外(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确立为重点改革和建设的基础课程。本科生的公外课着力点宜于放在核心英语(Core English)或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上,教材的选择向文学倾斜,主要采用英语文学经典和科普名著,如有条件可请专业教师兼任。文学文体属形象思维,科普文章属逻辑思维,两种文体在语言文化知识上都有很大的包容性,有利于对学生外语的综合训练、拓宽思路,文理交融。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建议推广“听说领先的教学方法”。这是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和心理学认知过程的学习方法,这项改革按今天的师资状况也是可行的。在讲课方式上,旧中国的英语课过于粗放,教师的随意性大,把语言综合训练课当做文学欣赏课;今天哈工大的公外英语课则是把重点偏向语言知识的传授,课文按语言学分类拆分讲授,似乎显得过于细致,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在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方面,建议突破课堂界限,占领学生的业余时间,寓教于乐,增设公外专用图书馆、参考书室、外刊阅览室,经常举办外文文艺性和学术性的集会和活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科学手段,传播西方文化,制造外语环境。这些活动一定要交由学生会去组织管理,不可由教师包办,即使电影、电视的视听指导也要由学生担任,教师可以从旁协助。要给有外语天分的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发挥才能的机会。中国高校的外语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具备双语能力的科技人才,不像香港大学实施完全西化的教育,为欧美高校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队伍。两者之间应该有根本的差别。
(二)与理工各专业合力打造双语专业课堂
把外语继续教育纳入计划,与理工各专业合作,重点解决中青年教师外语的先天不足,高年级学生专业外语的瓶颈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建议学校改变目前对专业人员的考评模式,把双语教学能力列为专业教师的重要考评项目,并取得全体专业教师的认同。
(三)逐步扩大弹性学制,建立新的学科组织
外语学院要利用学制的弹性设置各类选修课,尤其是全校选修课;允许跨专业转学,实施主副学科双修制、同时主修两个主科、双学位制等。此外,建议吸收专业教师参加组建科技翻译系,主管培养各学科科技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必顾虑科技专业内容。翻译系主要教授英汉比较语言学、科技文体学、科技英语术语构词、科技英语常用句型研究、科技英语文章格式化的体例和分类研究、科技英语写作、英语摘要及变体写作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经典英汉科技文章选读和翻译、翻译练习或专业英语教学实习等。培养理工各学科的科技翻译是理工等专业院校外语学院的专利,因为学习科技翻译专业的生源都必须是理工科专业的师生。其实,这个系还可以肩负培训英语授课的师资(包括在职的年轻教师)和为社会培养科技翻译人才。承接学校对外宣传的翻译任务,例如《哈工大报》(英文版),作为翻译系和全校师生的翻译训练平台。其次,建立对外汉语系招收外国留学生,一方面是为打入国际高教市场,把对外汉语学科纳入学校的学位教育;另一方面为中外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便于交流融通,互利双赢。
(四)各外语科系的创新和发展
哈工大外语学院的英语、俄语、日语三个系,是因为学校的研究型大学性质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从外国语言、文化、交际三方面为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师开设知识性和学术性课程,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其各分支学科和发展各语言学科的中外对比研究,既要跟上国内外外语学术发展的主流,又要向科学和技术倾斜,要向研究生和导师倾斜。此外,充分利用哈工大丰富的科技资源,发展新兴语言学科,如机器翻译、计算机语料库学、网络语言研究等。
总之,中国现代高教史是一部学习外国先进教育理论、治学经验和兴办新学的百年史。《教改纲要》是新中国建立60年两次高教革命思辨的总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无优劣之分,也不是什么绝对真理,只不过是西方历史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在中国两次高教革命中,与其说是学术理论的碰撞,毋宁说是策略的更迭。中国高等教育两次革命的最大不同是第二次革命的“去同质化”,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系。专业高校的外语院系承担的任务是新形式的文理交融,在所有学科中起着领先作用。
[1]朱永新,马国川.中国教育,从原点再出发[J].读书,2011,(7):17.
[2]牛可.通识教育和大学之“塔”[J].世界知识,2010,(1):64.
[3]周有光,马国川.今日中国的大学与大学教育[J].读书,2010,(10):19.
[责任编辑 张莲英]
Discussion on Preventing Homogenization from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A postscript after Reading“An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Medium-Long Term Planning for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2011—2022)”
LU Gan,FU Li,ZHENG Shu-m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alternation of lib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two revol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during the 60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It holds that the alternation showed strategic adjustments rather than academic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educational principles,a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revolution of higher learning,the highlight of the second revolution of higher leaning consists in its“preventing homogenization from education reforming and developing”,in other words,creating a new educational system of higher learning with Chinese features.Then,it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situations an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esp.in tho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and,taking HIT as an example,finds out the starting points for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Finally,it offers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on educational structure to be reorganized,reform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curriculum provision and so on to establish a new knowledge system of blending liberal arts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moniously.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educational reform of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s or schools;preventing homogenization;liberal arts blended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061.5
A
1009-1971(2011)06-0143-06
2011-09-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HIT.HSS.2009016)
陆干(1927-),男,江苏镇江人,教授,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对比语言学研究;傅利(195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语用学、美加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郑淑明(1965-),男,安徽金寨人,MTI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从事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