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公民道德素质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

2011-04-07李辽宁丁天全

关键词:道德素质受访者海南

李辽宁,丁天全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海南省公民道德素质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

李辽宁,丁天全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的实施,为海南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需要物质环境的改善,更需要精神文化的提升,需要人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在这种背景下,提升海南公民道德素质,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题中应有之义。

公民;道德素质;海南省;现状调查

任何一项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都离不开民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而公民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参与政策实施的质量和水平。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海南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同时对海南公民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民的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开发和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为起点和目的,并以人为根本的动力。”[1]提高海南公民素质不仅可以为海南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是应对各种挑战、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新形势下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状况及其提升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 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道德内容的阐述,本文将此概念操作化为社会公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家庭道德素质几个方面,增加了网络道德素质和主人翁意识,以了解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状况。

2.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2010年7月至9月,课题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广泛的实证调研。研究采用多段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调查样本,按地理方位的不同,分别在北部海口市、东部琼海市、西部儋州、南部三亚市和中部五指山市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45份,回收有效问卷1 0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7%。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了卡方检验。

二、基本情况

(一)总体状况

受访者对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的总体评价一般数据显示,认为当前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状况“很好”(9.4%)和“比较好”(19.0%)的受访者占28.4%,认为“一般”的占51.3%,有20.3%的受访者认为“较差”(15.1%)或“很差”(5.2%)。公众对当前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状况评价比较好的比例不到三成。可见,当前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状况堪忧。从受访者的年龄来看,中年人的满意度相对较高(40.6%);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满意度越低(在“很好”和“比较好”的选项中,受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下的占54.3%,研究生仅占7.2%);从职业来看,军人的满意度最低(16.7%);从收入情况来看,满意度最低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群体(15.4%),明显低于平均水平(28.4%)。

(二)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素质。

1.总体认知:近半数人认为“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最重要 当问及“您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公德中哪一方面最重要?”时,45.0%的公众选择了“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交叉分析表明,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政治面貌和收入,与其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认为“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最重要;党政机关人员、中共党员、月收入3 000~4 000元的群体选择“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比例最高。受访者普遍认为,海南公民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的意识很差,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翻栏杆现象比比皆是,摩托车、电动车占机动车道横冲直撞者随处可见,城市交通险象环生,由此导致的车祸新闻频频见诸报端。

2.遭遇抢劫:公民处理问题日趋理性,但从众心理比较严重 在社会公德中,见义勇为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数据显示:在回答“遇到有人遭到抢劫,您会怎么办”的问题时,66.6%的受访者选择了“报警”,排在首位;17.8%的受访者选择了“挺身而出”,10.7%的受访者选择了“先看周围人怎么做,再作决定”,极少数受访者(2.0%)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

进一步的交叉分析表明,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政治面貌与其选择行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选择“报警”的女性(75.5%)比男性(60.3%)高出15个百分点。从年龄来看,年龄越大,选择“挺身而出”的比例越高,以60岁以上受访者比例最高(30.0%)。从职业来看,“挺身而出”的选项以军人比例最高(50.0%),学生最低(11.0%),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的选项中教师比例最低(0);从政治面貌来看,紧急关头除了“报警”选项之外,在总数第二多的选项“挺身而出”中,比例最高的是中共党员(26.5%);从收入来看,收入越高的群体,选择“挺身而出”的比例越高,收入最高的群体(5 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30.4%),其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的比例也最低(0)。

3.公共设施:近半数公民不够爱护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数据显示:受访者选择“很爱护”和“比较爱护”的占52.0%;选择“不太爱护”和“很不爱护”占48.0%。调查结果反映出公众在对待公共设施问题上明显不足。据媒体报道,2010年海口被人为破坏垃圾箱近2 000个[2]。这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对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

交叉分析表明,受访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与其对爱护公共设施的评价存在相关性。从年龄来看,年龄越小,越不满意;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满意度越低(在选择“很爱护”和“比较爱护”的选项中,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群体的比例为:65.7%、65.3%、57.3%、53.4%、36.5%、25.0%);从职业来看,军人的满意度最低(33.4%),农民的满意度最高(67.0%)。

(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1.总体认知:近八成的受访者对于周围的人的职业道德持肯定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77.40%)认为周围的人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17.0%的受访者选择了“不管其他事,只做好分内事”,负面的评价只有4.0%。这些数据表明,大家对周围人的职业道德评价总体上是积极的。

不过,在访谈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受访者认为,当前海南公民比较普遍地存在“不爱学习、不思进取”现象,其结果是“服务态度很好,服务质量不高”的奇怪逻辑。一位受访者介绍:“我们到三亚凤凰机场接机,问服务员浙江来的飞机什么时候到,服务员说没有这个航班。后经反复查阅,发现有从杭州到三亚的该航班信息,但该服务员竟然说不知道杭州是浙江的,险些耽误大事”。这一案例折射出海南部分公民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2.公民对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关系的理解:集体主义原则被大多数民众所认可 在实际生活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反映其职业道德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有17.4%的受访者选择“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有55.6%的受访者选择“先考虑集体利益再考虑个人利益”,有10.5%的受访者选择“先考虑个人利益再考虑集体利益”,只有2.0%的受访者表示“不管如何,先考虑个人利益”,有14.5%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

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有25.2%的中共党员表示“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在“先考虑集体利益再考虑个人利益”的选项中,比例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共青团员(61.1%)和中共党员(53.4%),可见,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体现了先进性。值得注意的是,在14.5%“说不清”的选项中,共产党员占12.0%,共青团员占13.4%,无党派人士占16.1%,其他党派人员占45.5%,显示出较多的道德困惑。

3.市场诚信度:满意者不足1/4,总体情况堪忧 市场诚信度是反映社会职业道德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对海南的市场诚信度评价不高。在1 000位受访者中只有52位“很满意”(5.2%),185位“满意”(18.5%),两项合计仅占23.7%;“不太满意”者有 150 位(15.0%),91 位“不满意”(9.1%),两项合计为24.1%。此外,有497位受访者选择了“一般”(49.7%)。

相关性研究表明,共青团员群体对当前海南市场诚信状况的满意度最低(21.1%),其不满意度最高(27.6%),中共党员的满意度也不高(23.5%);相对而言,对诚信状况满意度最高的是民主党派人士(36.4%),其不满意度也最低(23.4%)。可见,共青团员和中共党员对于市场诚信度的期望值更高。

4.公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态度和效率的评价:满意度不到一半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鲜明体现。其中,政府的办事态度直接体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也体现了政府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状况。数据表明,受访者对政府公众人员的办事态度的评价普遍偏低,表示“满意”和“很满意”的不到一半(48.7%),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53.1%)。

在不同职业群体中,党政机关人员满意度最高(43.3%),学生的不满意度最高(29.7%)。从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满意度最高(34.2%),不满意度仅为17.9%;共青团员的满意度最低(21.3%),其不满意度最高(30.1%)。从收入来看,月收入4 000~5 000元的受访者对政府办事态度的评价满意度最高(43.2%),满意度最低的是月收入500以下的受访者(19.6%);不满意度最高的是月收入5 000元以上的受访者(39.3%),其次是月收入500以下的受访者(31.4%)。可以看出,收入最低和最高的受访者对政府部门办事态度的评价都很低。通过访谈发现,受访者对当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态度和效率评价不高,主要是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不满。一位受访者表示,“找机关工作人员办事很难,上班的时候找不到人,到家去决不能空手”。有一位来自机关的受访者指出,部分公务员拿着国家的俸禄,工作敷衍了事,自己在外面做生意,用的却是单位的电话和传真等资源,令人气愤。

(四)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

1.家庭道德:“尊重长辈”最重要 数据显示:在1 000位受访者中,42.5%的受访者选择“尊重长辈”,30.3%的受访者选择“夫妻和睦”,排在第二;13.5%的人选择“关心爱护后代”;另有7.9%的受访者选择了“邻里和睦”,3.2%选择“其他”、2.6%的人选择了“说不清”。可见,就家庭道德的内容认知上,“尊敬长辈”的传统家庭伦理观还是人们坚持的核心,“夫妻和睦”和“关心后代”的伦理观紧随其后(30.3%和 13.5%)。

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婚姻状况对家庭道德的认知有相关性,未婚者认为“尊重长辈”最重要(19.3%),已婚者和离异者都认为“夫妻和睦”最重要(分别为38.3%和23.3%),同时,受访者的年龄、职业与其对家庭美德的看法有相关性。从年龄来看,年龄越小,越认为“尊重长辈”重要;年龄越大,越认为“关心爱护后代”重要。从职业群体来看,农民选择“尊重长辈”作为最重要的家庭道德的比例最高(50.0%),军人认为“夫妻和睦”是最重要的家庭美德(44.4%)。

这一研究结果很有意义,它表明不同的职业群体、年龄群体、婚姻状况对于家庭道德的不同理解,每一种理解都与其具体的家庭状况相关。这启示我们,在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沟通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需要深入不同的家庭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关于“孝”:当代公民在尊重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主体意识更加凸显 虽然人们将尊重长辈放在家庭道德的核心,但是“孝”的内涵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受访者选择“用自己的成功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比例最高(42.8%),其次是“关心父母的生活”(40.3%)。相比之下,很少有人选择“传宗接代,延续香火”(1.2%)和“完全服从父母的意见”(1.4%),另外有1.7%的受访者选择了“说不清”。可见,当代公民的主体意识很强。

相关性研究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受访者对“孝”的理解有相关性。从年龄群体来看,青少年更加趋向于从自己的成功来理解“孝”,他们选择“用自己的成功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比例最高(57.4%);50~59岁的受访者则认为“关心父母生活”最重要(53.2%)。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孝”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关于“用自己的成功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的选择随着受访者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关于“关心父母生活”的选项随着受访者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传宗接代,延续香火”选项中,农民群体比例最高(5.2%)。

(五)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用来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网民比较注意网络文明。其中,32.7%受访者选择“非常注意”,49.1%选择“偶尔注意”,两项合计为81.8%;选择“从不注意”占5.6%;另外有12.6%的受访者选择“从来不上网”。

进一步研究表明,年轻网民对网络文明的注意程度更高,来自城市的受访者对于网络文明的注意程度(84.0%)高于来自农村的受访者(74.0%),在“从来不上网”的选项差异较大,农村的比例(20.0%)明显高于城市(10.6%);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与网络文明的注意程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注意网络文明,研究生注意网络文明的比例最高(96.4%),小学程度的比例最低(40.7%)。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农民(41.4%)“从来不上网”,还有很大的普及空间。

(六)主人翁意识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离不开公民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因此,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十分重要。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是公民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支持度;二是游客在遇到困难时,公民的态度。

1.公民对“您对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态度”的选择:74.5%的受访者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持支持态度 数据显示:有74.5%的受访者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持支持态度,20.7%的受访者持一般态度,而持不支持态度仅为4.8%。这些数据与海南省统计局的调查数据(95.74%持支持态度)[3]有较大的出入。通过访谈得知,那些对建设国际旅游岛持“一般”或“不支持”态度的受访者认为,至少就个人而言,这一政策的实施带来的正面效果并不明显;相反,负面效果很突出,比如物价上涨得很厉害。有一位公司职员表示,现在农民可以通过卖地获得高额补偿,但他是外地人,没有地可卖。作为工薪阶层,除了固定的工资以外,没有多少额外的收入,工资本来就不高,物价上涨,生活压力更大了。如何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使民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生活质量,这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2.公民对“当游客需要帮助时,您会怎样做”的选择:绝大部分人选择给予帮助 数据显示,受访者中有27.5%的人选择“很积极地帮助”,65.7%的人选择“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两项合计达到93.2%,只有1.1%的人选择“与我无关”。可以看出,海南民众的主人翁意识较强,传承了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的传统美德。

三、提升海南公民道德素质的对策建议

公民的道德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既与个体自身的生活方式相关,也与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相关。因此,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需要多方面的齐抓共管和长期努力。海南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发布了相关的文件[4],但是显然效果不佳。目前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生活价值观教育,引导农民健康生活方式。在访谈中发现,一些农民靠出卖土地获得高额补偿以后,不知道如何投资理财,而是用这些钱进行高额消费,经常出入豪华歌舞厅、酒吧,买豪华车辆,甚至赌博、吸毒,像这样下去,这些农民用养家糊口的土地换来的补偿,很快就会坐吃山空。到那时,他们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全难免会带来影响。对此,政府部门应及早规划,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第二,加强公务员群体的作风建设,提升民众对政府部门的认同度。鉴于当前民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评价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当务之急就是要改革机关干部的考核方式和内容,提高“干群关系”在干部考核中的权重。应拓展政府机关与民众之间交流的渠道,增强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并建立反馈机制,把群众的满意度评价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凸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

第三,加强对窗口行业的督查,以此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把对旅游窗口单位的360度评价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可以按月份或季度对旅游窗口行业进行评价,以评价促监督,并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对评价优秀的单位进行表彰,对评价低劣的单位予以惩戒,以此来优化海南的旅游环境,使海南真正成为让游客放心、玩得舒心的旅游胜地。在此基础上,把旅游窗口单位诚信建设的经验进行推广,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诚信档案和诚信考核体系。

第四,加强正面宣传,以多种方式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一是在媒体上大张旗鼓地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二是组织“国际旅游岛文明礼仪知识大巡讲”活动,深入机关、社区、企业、学校和农村,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三是借鉴外地城市做法,对不文明行为在媒体上进行实名曝光,形成人人争做文明人的局面;四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人人都是形象大使”的理念,真正使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每一位海南公民“自己的事情”;五是加大志愿者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劳动中,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健康的环境。

第五,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说教层面,往往很难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道德的权威。就城市风貌而言,当前海南要下大力气整治车站候车、行人过斑马线、非机动车辆中的不文明行为。可以从城市交通治理着手,借鉴其他城市的做法,比如建立交巡警平台(重庆)、应急综合指挥中心(深圳)等,这样既可以整合资源,将刑事执法、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服务群众等职能有机融合,加强社会治理,又可以促使人们逐步形成遵守秩序的习惯,提升文明素质。在公共设施方面,应加强市政、环保、城管等部门的协作,深入各社区,定期对所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进行督查,做到责任到人,杜绝“有人建无人管”的现象,真正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便民作用。

第六,加强学校教育,培养新时期的文明公民。在全省各大中小学开展“做文明的海南人”教育活动,把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融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之中。正如本次调查中有些受访者认为的那样:最基本的要从教育抓起,特别是新一代的海南人。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都要抓教育。毕竟这批人是海南未来建设的主力。与此同时,要通过新一代来影响老一代人的行为,老一代人一下子接受新观念是比较难的,新的一代人就比较快。通过开展以上活动,培育公民文明行为,放大精神文明创建的整体效应,逐步实现“文明之岛,美好生活”的愿景。

[1]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7.

[2]史晓晖.海口今年以来人为破坏垃圾箱近2 000个[EB/OL].[2010-07 -20].http:∥news.sina.com.cn/o/news/roll/p/2010-07 -20/144420718939.shtm l.

[3]程娇.95.74%海南民众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N].海南日报,2010-09-20(1).

[4]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塑造国际旅游岛人文环境的实施意见[N].海南日报,2009-07-31(A5).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Hainan Citizens’M oral Quality and Promoting Strategy

LILiao-ning,DING Tian-quan

(Marxism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Destination offers Hainan both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serious challenges.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 Destination needs the improvements not only in material environments but also in spiritual culture and people’smodernization.Thus,themoral condition of Hainan citizen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in which,to promote the moral quality of Hainan citizens plays an integrant part.

citizen;moral quality;status survey

D 648.3

A

1004-1710(2011)06-0007-05

2011-05-16

海南省社科联规划项目(HNSK10-67);海南大学2009年科研项目(hd09mx106)

李辽宁(1969-),男,湖北武汉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靳香玲]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受访者海南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