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转识成智”*
2011-04-07孙全胜
孙全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转识成智”*
孙全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所谓“转识成智”就是由知识到智慧的飞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把经济学的知识转化为哲学的知识,实现地方性知识向一般性知识的转化,从而实现了化理论为方法;又通过对私有财产的扬弃这一途径,把异化的人转化为占有人的本质、自由的人,从而实现了化理论为德性。《手稿》实现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转识成智”。
冯契;马克思;转识成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类一直想通过各种途径达到智慧,其中经由知识达到智慧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这也产生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即知识如何才能转化为智慧。这个问题关系到转识成智的成败,是认识论上的重大问题。本文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例,分析转识成智的过程。
一 知识和智慧的内涵及在《手稿》中的体现
分析“转识成智”问题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慧?因此,正确界定知识和智慧的涵义,是分析“转识成智”问题的首要前提。
什么是知识?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胡军先生在对柏拉图等著名哲学家关于知识的思想分析之后给出了一个知识的传统定义,“知识构成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信念、真和证实。”[1]后来,这个知识的传统定义受到了很多近现代哲学家的挑战,如Noah Lemos就提出了新的关于知识的公式:“S知道P=Df.(1)S相信p,(2)p是真的,和(3)S的信念P是很有说服力的。”[2]这一新的定义在传统的知识定义基础上使用了“有说服力”这个词,其意思是知识不但要得到证实、为真、信念,而且这一信念要给予证据。虽然关于知识的定义仍有很多,但是,我们这里不是以讨论知识的定义为重点,本文重点讨论的是“转识成智”这一问题,所以,本文主要抓住的是知识含义的特征:信念,为真,以便对“转识成智”这一问题进行粗略的分析。
把知识这一简要概念具体到《手稿》中,我们会发现知识包含了经济学知识和哲学的知识,经济学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某个领域的知识),哲学知识是一种普遍性知识(可以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知识)。《手稿》中这种普遍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是相互转化的。这一点在下面还会详细论述。
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人的科学”[3]90而智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什么是智慧?学术界也有很多争论。为了研究“转识成智”问题的需要,本文重点吸取冯契关于智慧的观点,因为“转识成智”是冯先生提出的。冯契认为:“归根到底认识的辩证运动是天与人、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是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4]34冯先生认为:“智慧就是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的真理性认识。”冯先生还认为:“每一时代的智慧要与该时代的文化各领域保持巩固的联系。”冯先生的智慧定义内涵极为丰富,其一,智慧是和文化的各个领域密切联系的,也就是说,智慧不是悬空的东西,知识是和其他领域的知识联系的,知识也可以由其他领域的知识转化而来,这就为地方性知识转化为普遍性知识提供了可能性。其二,获得智慧的途径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理论和智慧不是分离的而是相通的、可以转化的。其实这里冯先生也暗含了智慧含义的两个方面:方法和德性。其中方法可以理解为由地方性知识转化而来的普遍性知识。其中德性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含义是“性与天道的认识”,达到性与天道的人是有德性的人,有德性的人实现着两方面的统一:一方面,人道和天道的统一,人自身生活的环境的规律和法则内化到了人自身,人的行为不自觉地合乎外在的法则和规律,所以这是外部环境(天)和人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另一方面人道和天道的统一内化到了人自身,即人和人自身也得到了统一,智慧不单单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还是一种合乎人性自由发展的真理性认识,所以智慧的人同时也是自由的人,自由的人完全占有了自己的本质,实现着自己和自身的统一。
那么《手稿》中哪些属于智慧呢?笔者认为,根据冯先生的智慧定义,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认为是智慧:一方面包含人的本质在现实社会中被异化,之所以认为这是智慧,是因为这一人的本质的理解突破了地方性知识而成为一般性知识,已经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方法本身是智慧;另一方面包含社会主义中的人对人的本质的复归,这也是智慧,因为社会主义里的人是占有自己的本质、有着自由人格的人;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的人。冯先生的智慧含义的重要一点就是人格的自由,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复归”这一智慧含义和冯先生的智慧含义有所不同:马克思主要是在社会层面上理解智慧的,即在整个社会制度转变的情况下,人成为自由的人、智慧的人;而冯契主要是在个人层面上理解智慧,以培养平民化的人格为目的。然而,尽管层面不同,其二者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的自由。
在简要分析了知识和智慧的定义之后,应当分析转识成智这一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手稿》只是一个手稿,并不是一个正式出版的论著,它并不是完整的体系,一个不成体系的手稿是否有从整本书出发研究转识成智的可能性?幸好马克思本人回答了这一问题,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说:“我打算用不同的独立的小册子来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门著作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个部分的关系以及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虽然马克思后来并没有写这个小册子,但是这足以表明《手稿》是一本有着一定体系的著作,这就为我们研究“转识成智”提供了条件。
二 《手稿》中“化理论为方法”的过程
“化理论为方法”主要说明认识的辩证法如何通过逻辑思维的范畴转化为方法论的一般原理。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因为“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5]所以一直很强调知识的应用。“化理论为方法”可以理解为地方性知识转化为一般性知识,所以,以下对《手稿》的“化理论为方法”的理解渗透了“地方性知识向一般性知识转化”这一观点。
在《手稿》的开始,马克思重点分析了工人生活的状况,这主要是在经济学领域中分析的。马克思首先指出,“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3]7接着,他又花了大量篇幅说明工人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经济学的原因——资本和劳动的分离。但是,马克思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的分析,紧接着马克思由经济学的分析转向哲学的分析。
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马克思经济学向哲学转化的过渡概念,借此,马克思实现了由一般性知识向地方性知识的过度。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本身有四个规定。前两个规定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异化劳动,但其中已经渗透了一些哲学的意味。首先,马克思在追问“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3]50之中,得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同劳动相对立。”[3]52这就是说:劳动产品和劳动相异化。接着马克思又追问了第二个规定:“在这里,活动是受动;力量是无力;……是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3]55这就说明了劳动和劳动者相异化。以上这两个规定都主要是在经济学的框架里说明工人状况悲惨的原因,这几页文字大量使用“工人”、“经济事实”一类的词语,也说明了马克思是在经济学框架里解释问题。但是,这两个规定也渗透了一些哲学的理解,因为异化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哲学的范畴,也可以说,异化劳动的异化这一形式是哲学的。渗透了一些哲学意味的前两个异化劳动的规定为向哲学上“人的本质的和人的关系”的异化的规定提供了前提条件。
异化劳动的后两个规定彻底实现了经济学向哲学的转化,即一般性知识向地方性知识的转化,其转化的方式是通过推理的形式实现的。在作出前两个规定之后,马克思说,“我们现在还要根据在此以前的异化劳动的两个概念推出它的第三个规定。”[3]56可见,马克思是运用推理的形式实现转化的,由劳动同劳动的产品相异化、劳动和劳动者异化向更深层的哲学层面推理,这一推理也是在追问劳动同劳动的产品相异化、劳动和劳动者异化的原因。其追问和推理的结果是得出了异化劳动的后两个规定:其一,“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3]58即人和人的类本质异化。其二,“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3]59即第四个规定:人同人相异化。这两个规定表述的人与人、和人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异化关系已经不再是经济学领域的规定,马克思已经把对异化劳动的理解推广到以关注人的本质和人与人关系为重点的领域,即哲学领域,从而使之成为普遍性的知识。接着,马克思又说“在工人那里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活动的东西,在非工人那里都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状态。”[3]64可见,马克思把异化劳动从人的本质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推广到了非工人的异化,再加上工人的异化,马克思把异化的概念推广到了所有的人,使异化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知识。至此,马克思实现了由地方性知识向一般性知识的转化。
总之,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实现了地方性知识向一般性知识的转化,其中,前两个经济学方面的规定渗透的哲学意味是转化的前提,通过追问、推理的形式实现转化是转化的方式,人的本质和人的关系的异化是转化的结果。至此,马克思实现了“化理论为方法”的过程。
三 《手稿》中“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
“化理论为方法”并不是《手稿》的终结。接着,马克思通过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的论述实现了“化理论为德性”。
马克思首先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6]接着又指出实现人的自由的途径:“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3]86也就是说,人要成为自由的人,必须扬弃异化劳动,而造成异化劳动的原因是私有制。因为正是私有制,才造成了劳动活动与劳动资料、劳动条件的分裂。因此,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复归。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可以说,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也就是人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正是通过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的论述实现了“化理论为德性”。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3]80这句话的重心落在了积极的扬弃上,而扬弃的对象是人的自我异化。人的本质异化、人和人异化、劳动和劳动产品异化、劳动和劳动者异化使人不能成为人,所以异化是必须要加以扬弃的,这种扬弃并不是消极的扬弃,而是一种积极的扬弃。何谓‘积极的扬弃’?就是使人的本质的复归建立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3]80其实质也就是对异化的否定和对异化的成果(异化得来的财富)肯定。正是基于积极的扬弃,共产主义才实现了人向人的本质的复归,即人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人向人的本质复归之后,人真正成为自由的人,真正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复归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3]81首先,马克思认为:“这种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81虽然马克思描述的是整个社会的状况,但是也折射出了在这种社会之下的人实现了人和自然界、人和社会的统一,不再是一种异化的关系。其实质正是冯契所说的性与天道的统一。其次,得到自由的人不但与外部世界(社会、自然界)实现了统一,而且还和人自身实现了统一,“这种共产主义,……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80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由于没有了私有财产关系,已经没有了人同人自身的异化,人真正占有了自己的本质,成为自由的人,所以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人自觉地遵从认识的必然规律,遵从必然规律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自由和必然真正融为一体,也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而存在和本质统一、自由和必然统一正是一个自由发展的人即一个有德性的人所必须达到的境界。由此可见,存在和本质统一、自由和必然统一实际上就是性与天道的统一在人自身的内化。总之,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人自身的统一的人是自由的人,也是性与天道统一的人,即有德性的人。这时,就能“把握人与自然无所不包的道,“也就是贯穿于自然、人生之中无不通也、无不由也的道”,[4]413从而能“会通天人、物我达到与天地合其德,获得真正的自由”。[4]413
冯契指出:“人类的总目标就是要达到自由和真、善、美的境界,使自然成为适合于人性发展的人化的自然,使社会成为自由个性的联合体,使精神成为真、善、美统一的自由人格。”[4]110马克思《手稿》中“化理论为德性”过程,为我们描述了未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图景,其通往德性的途径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但是这一途径只是理论性的,还没有提到通往德性的途径需要实践,马克思虽然提出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3]92但他没有深入论述劳动诞生历史的过程,更没有认识到实践对人类历史的作用。这也是《手稿》的一大局限性,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7]实践的概念只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才提出,在《手稿》里并没有以完整的概念形式出现。
总之,《手稿》通过把经济学的知识转化为哲学的知识,实现地方性知识向一般性知识的转化,从而化理论为方法;又通过对私有财产的扬弃这一途径,把异化的人转化为占有人的本质、自由的人,从而化理论为德性。当实现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转识成智”。
[1]胡军.知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2.
[2]Noah Lemos.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Knowled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7.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陈科华.传统士大夫的生存困境及人生选择——屈原、贾谊与孔子的生存方式比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On the Process of“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in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SUN Quanshe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 China)
“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is the leap from knowledge to wisdom.Through turning the economic knowledge into philosophical knowledge,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developed local knowledge into general knowledge and transformed theories into methods.By developing and discarding the private property,it turned the alienation men into occupiers and free men and theories into virtues.Therefore,the Manuscripts realized“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to some extent.
Feng Qi;Marx;turn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B023
A
1674-117X(2011)03-0029-04
2010-12-01
孙全胜(1985-)男,山东临沂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责任编辑: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