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升级视域中的邵东县域经济①

2011-04-07

关键词:邵东县邵东县域

刘 军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410076)

产业升级视域中的邵东县域经济①

刘 军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410076)

邵东县城经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升级;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工业生产成绩显著;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其根本原因,一是以政府引导为主,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二是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与协作,完善服务体系;三是打造集群品牌,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四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五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交流。

邵东;产业升级;县域经济

Abstract:The scale of the enterprise is expanding continually and the structure is improv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of Shaodong.The agricultural is on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makes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The tertiary industry is also booming.The basic reason is that the county economy is mainly based on the guided gover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make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The second is depends on the upriver and downstream of industry chain to improve the service system.The third is to build a brand industry cluster for the industry cluster advance.The forth is the increasing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in goods and added values.The last one is to strengthen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fully utilizing the resources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platform.

Key words:Shaodong;upgrade industries;county economy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无交通区位优势、无丰富矿产资源、无中心城市辐射,居于中部内陆地区的邵东县域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飞,长时间居于湖南省前列,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这一经济现象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谢希钢(2005)认为,邵东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他称之为“飞鸟模式”,即以农业为主体,以乡镇企业为两翼发展的模式[1]。而姜灵敏和刘新庚(2006)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邵东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2]2008年,在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论坛中,邵东被视为发展县域经济“民营活县”模式的典型,继续受到广泛关注。今天,县域经济的发展更受重视,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县域经济来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核心,因为它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举措。[3]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是关键。因此,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县域经济,十分必要。基于此,笔者以邵东县域经济为个案,在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邵东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 邵东县域经济产业升级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邵东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09年出版的《邵东统计年鉴》记载:1978年,邵东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7 746万元,人均188元;30年后的2008年,邵东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 074 962万元,人均达11 785元。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5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61.09倍。1997年邵东县域综合实力由37位上升至第6位,跻身全省十强,2008年则跻身五强,位列三甲。邵东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市场改革试点县、湖南省民营经济实验区,由此奠定了邵东民营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地位。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邵东县域经济发展遭遇极大困难,经过县委、县政府的适时调整,邵东县域经济又开始获得新的发展。2006年邵东被评为“省民营经济先进县”,邵东县域经济被视为以民营经济活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2008年,邵东进入中部地区100强县市。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年,邵东县财政收入也增长迅速。197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1 967万元,2008年为62 826万元,增长31.94倍。[3]

这一切表明,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城乡居民不断得到实惠,财富不断增长。在国民经济、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邵东县域经济在产业升级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表现为: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1978年,在17 746万元的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总值为8 929万元,占生产总值的50.31%,超过一半;第二产业总值为5 661万元,占生产总值的31.90%;第三产业总值为3 156万元,占生产总值的17.78%。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为1 074 962万元,第一产业总值达231 967万元,占生产总值的21.6%,第二产业总值为451 11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42.0%,第三产业总值为391 885万元,占生产总值的36.4% 。[3]

2.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经过30年的发展,邵东的农业经济已走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初步的商品经济模式,走出了一条富于特色的产业化新路。具体表现在:发展出富有自我特色的支柱产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得到发展;出现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色产业获得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

3.工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与农业发展相比,邵东工业生产在过去30年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规模企业不断诞生,规模企业贡献不断增大;特色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知名品牌不断涌现。

4.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邵东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始于第三产业即:商业、流通以及服务业,尤其是商业。改革开放之始,敏感的邵东人即以“肩挑手推”起家,走出家门,踏入市场,开辟了小商品市场的一片天空。

二 邵东县域经济产业升级的启示

(一)以政府引导为主,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容器。1995年以来,邵东县城开发区建设快速高效发展,县城面积已由1995年的不足3平方公里发展到今天的近20平方公里,人口由不足5万人发展到15万余人。17个建制镇的建设及集镇建设也颇具规模和特色,1999年湖南省城镇建设现场会即在邵东召开,2008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6%。在交通方面,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并形成了“两纵两横”即东西向的320国道、谭邵高速、娄邵铁路同南北向的1814省道、S315线交织的交通骨架网。邮电建设与通信建设一直处于全省先进行列。如今,加快提质扩容,提升城镇品位,建设“宜居邵东”、“魅力邵东”,已成为邵东基础设施的重点。它对经济发展的潜在推动正在显现。

邵东30年经济发展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宽松环境的营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改革伊始,邵东就冲破了“长途贩运是不是投机倒把”,“农民能不能进城”,“街上能不能摆摊”等思想藩篱,支持农民经商、办企业。1986年,邵东出台了发展经济的“五扶持”、“十允许”、“五放宽”,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一时邵东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排头兵。1992年,邵东又适时提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商品市场,年销售额达40亿元,成为湖南的一大经济景观;1995年,又因势利导,大力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民营经济表彰大会,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带动了邵东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县域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跻身全省五强。1997年底,为了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邵东又适时提出“以商转工、工商联动、科技兴县”的经济发展思路,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的发展格局,强力推动了邵东县域经济的发展。2002年,邵东县委、县政府开拓创新,实施“兴工旺商”发展战略,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经济发展营造新的空间。到2007年底,全县过亿元的工业企业10家,占全邵阳市的1/3;90多个商品市场聚集数以万计的经营户,交易总额超过145亿元;世界500强企业德克士及中国百强企业国美电器、步步高、大汉集团已落户邵东。除了政策上的扶持、引导外,邵东县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经济发展秩序等方面的工作也有目共睹,成绩斐然。

(二)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与协作,完善服务体系

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幸存的企业也举步维艰。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中国目前已经到了比较优势转型升级的时期,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以及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面对压力,中小企业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应对。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分工与专业化也逐渐深化。正如 Shelp(1984)指出:“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把它们黏合起来的灰泥。”[4]Riddle(1986)也认为,“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服务业是经济的黏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 ,是刺激商品生产的动力。”[5]人类社会经过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相应的经济活动也由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业为中心。大量经验研究表明,现代经济增长靠的不是投入资本,不是重工业的发展,而是依靠效率的提高。从当代重要的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工业化后期的英国和美国,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主导产业,并不像霍夫曼预言的那样是资本品工业或重工业,而是服务业,尤其是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他后起工业化国家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对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多年来,邵东县一直突出市场升级、园区建设,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打造现代商贸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深化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与协作,使产业不断升级,经济得到不断发展。

(三)打造集群品牌,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

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园区建设,重视经济的集群效应。2008年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统计显示,园区经济占县域经济比重的三成以上,园区建设已成为县域经济建设的重点。园区经济,具有集群效应,能积极培育产业内中小企业的竞合关系,做到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的共享,从而减少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各方面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整体提高,加快产业升级。近年来,邵东在县域经济建设上坚持“园区兴工”,已建成16个工业园区,形成了以县城工业园和仙槎桥、火厂坪、周官桥等乡镇工业基地为主体的工业布局,入园企业2007年达225家。县城东部生态产业园开始规划筹建。坚持做大支柱产业,着力推进产业链整合,组建行业集团,打火机、小五金等传统支柱产业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围绕皮具、服装、鞋业等10个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效应,2007年产值均已过亿元,注塑打火机、扳手、皮具制品、牛仔服等产品销量不断扩大,并通过外贸出口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园区内新增规模企业77家,全县已达128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6家。工业产品逐步由“邵东销”转向“邵东造”,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全县注册商标总数900余件,拥有伟特家具等9个省名牌产品、“海王”等10个省著名商标,连年被评为全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园区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促进可见一斑。

(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

现代企业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从理论上来分析,科技投入规模与济规模之间应该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般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Af(L,M),其中A代表科技发达水平,相当于乘数,在其它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仍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因此政府首先要保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政府要保证增加对科技的投入,落实科技投入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鉴于地方财政实际支出普遍高于决算支出的现象,县级财政性科技投入要按占财政实际的比例确保到位,经济状况较好的县(区)按不低于1.5%的比例到位,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制范围,抓重点投入,把有限财力用在加快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抓集约投入,切实改变政府科技经费的条块分割、分散重复投入的状况。同时加强科技经费,提高科技投入效率的监督管理。2008年,邵东安排了100万元资金,设立了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投入;技改企业73家,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4.04亿元。政府准备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发展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优势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应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政府统筹规划,安排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对企业建立的博士后流动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给予资助。

(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邵东县域经济与外界的交流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在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中,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由于身处内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邵东县域经济与外界的交流尤显重要。邵东率先在全省建成并开通了县级中小企业网站——中国中小企业网湖南网邵东分网,免费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和宣传,为邵东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谢希钢.论中小企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的发展——“邵东模式”的实证研究与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5(8).

[2]姜灵敏,刘新庚: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邵东经济现象对我国内陆经济发展的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8).

[3]唐文利.试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J].商业经济,2005(7).

[4]邵东县统计局.邵东统计年鉴2009[S].2009(9).

[5]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 ”作用[J].财贸经济 ,2004(2).

责任编辑:卫 华

County Economy in Shaod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es Upgrading

LIU Ju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2000)

F723

A

1674-117X(2011)01-0079-03

2010-08-30

刘 军(1972-),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邵东县邵东县域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元旦献诗
Four Folk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民俗四则)
邵东:教师两天献血近10万毫升
明年要订《文萃报》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邵东县:烟花爆竹“打非治违”进行时
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