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民众青睐三甲医院

2011-04-04廖新波

决策 2011年6期
关键词:联合体联体家庭医生

■廖新波

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最近开展了一次电话调查。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市民关注医改,而对医改措施则贬褒不一:家庭医生受欢迎程度高、医疗联合体支持率低、便民措施深得人心。

受访市民希望加大医改宣传力度、减少不合理收费、提高社区医院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公立医院“控制”了大部分的医疗资源的同时,没有留出适当的空间给民营医院,因而民众没有选择地一味涌向大型的公立医院。

调查中,有74.6%的受访市民对本轮医改表示关注,其中表示非常关注的占22.8%。对选择医院的倾向,逾四分之一(25.3%)受访市民回答“无论什么情况都去三甲医院”,还有4.5%是“初诊选择三甲医院,再次配药的时候去社区医院”,即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市民把三甲医院作为就医首选。

造成这种就医习惯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近一半受访市民担心社区医院的医生水平低(47.6%),其次是觉得社区医院医疗设备差(13.5%)、药物种类不全(11.9%)。

对于医改措施,此次统计调查显示,市民贬褒不一。有75.4%的受访市民对家庭医生制度表示赞同,仅10.5%对家庭医生制度不看好,原因是对家庭医生的医术没信心。看来,家庭医生的推广和实施应建立在提高社区医院医生的医术和素养基础上。

“医联体”的设想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市民有序合理地就医,但近七成(69.8%)受访市民不赞成“医联体”。在这些不赞成“医联体”的市民中,有46.9%认为“医联体”会使自己失去选择医院的自由,2.6%担心会延误病情,还有12.2%则认为会享受不到好医院的资源。

调查报告认为,在社区医院首诊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再推出“医联体”比较稳妥。让市民对社区医院建立起足够的信任之后,再逐步过渡到在指定医院看病。

什么是医联体呢?其实这只是一个新时期的新叫法,由来已久。过去的公费医疗制度就是“自由选择”与“区域划分”相结合;香港就是按区域划分,叫“联网”;欧洲也有类似的“区域医疗”——家庭医生制度。

目前,上海搞的所谓医联体就是区域医疗联合体,将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由一所三级医院带领,与区域内若干二级医院以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成的一个“联网组织”。目的是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而非一味涌向三级甲等医院。

上海的“区域医疗联合体”早在天津已经有所尝试,不知道现况如何。可以说,这种制度是对文革前和其他国家现行的制度一种整合和改良,方向是好的。市民所感觉的就是一种对大型公立医院的信任,希望能够获得仿版和更多的优质医疗。

但是,与一些主张市场经济自由化的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反动”。他们会认为这是公立医院的一种垄断。

有时候,我还真的认为,公立医院“控制”了大部分的医疗资源的同时,没有留出适当的空间给民营医院,因而民众没有选择地一味涌向大型的公立医院。

一个大胆的设想,假如我们先不说医学科研的发展,政府把主要的投入放在二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情况又会如何呢?

如果说要照顾到科研的发展,我们是否对教学医院,不管它是公立还是私立,在科研部分通过真正的招标给予重金支持呢?

猜你喜欢

联合体联体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工程联合体小议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