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简评
2011-04-03冷卫国
冷卫国
《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简评
冷卫国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一直是古代文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然而,对歌诗的研究却在近年来才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任半塘《唐声诗》、王运熙《乐府诗述论》等著作早就导其先路,但是,歌诗研究在近年才引起学界的真正注意,并召开了该领域的专题会议。最近出版的《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刘怀荣、宋亚莉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一书,是该领域的一部力作。就笔者所见,该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全面确立了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内容架构。论述系统而全面。该成果分为上、中、下三编,对魏晋南北朝歌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上编按照历史分期,把该时期的歌诗分为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北朝三大阶段,全面论述了不同历史阶段歌诗的创作、表演及艺术特征。中编以个案考察的形式,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活动、朝廷礼乐、帝王爱好、特定的礼乐——葬礼与挽歌的创作等诸多方面的联系。下编则从艺术生产的角度对歌诗创作与消费、表演的互动关系作出了深入的阐发。
二、详实地勾稽了魏晋南北朝歌诗资料。魏晋南北朝的歌诗资料散落在正史、文学总集、笔记、别集等诸多典籍之中,作者对上述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比对和梳理,而表格的运用进一步彰显了文献资料之间的联系。例如对梁武帝其他歌诗创作对梁代诗人的影响的图表说明(P127)、对宋、齐、梁、陈文人拟作鼓吹曲基本情况的统计(P278)等等,无不精审得当,显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扎实的文献基础。
三、灵活运用了马克思的生产-消费理论。诚如作者所言,对歌诗的研究,从文学生产的理论视角来看,歌诗艺术的生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仅要受到音乐发展整体水平,包括乐器的制作、乐工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制约,还必须有歌唱艺人的投入;不仅离不开乐府官署的组织协调、民间艺人的精诚合作,更离不开从历代王室到贵族,乃至民间广大的消费者的参与。”(P2),正是因为作者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所以,书中对与表演艺术相关的诸多要素,例如歌诗的创作主体(作者)、表演者(艺人)、文化消费、表演的场所(如葬礼等)、乐器演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然后条分缕析地得出自己的结论。统观该成果的全部论述,在理路方法上作者运用了马克思的生产-消费理论,然而作者将这一理论运用得灵活而具体,诚属难能可贵。
该课题在研究思路上,拓宽了文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将非文学的诸多因素纳入了研究视野,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学的研究,这在研究方法上对当前的文学研究无疑是有典型的启示意义的。
四、对歌诗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的还原和阐释。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该书第十二章“邺下后期的公宴雅集与建安歌诗之关系”,通过对当时流行的清商三调具有“慷慨”、“悲凉”的音乐特点,联系到建安文人的情感及其歌诗创作,从而证明建安歌诗“慷慨悲凉”的审美特征与音乐具有内在的高度契合,在对前代文献仔细考辨的基础上,通过层层推导的严密论证,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对一些浮根游谈之说,无疑起到了廓清摧陷的作用。第十四章“创作背景与表演要求对清商曲辞的制约”一章,确立了荆、扬民间情歌是认识清商曲辞早期形态的基点这一认识,从而系统地梳理了南方情歌的创作方式与清商曲辞的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与契合,并且以开阔的思路,沿源讨流,将清商曲辞的影响下探到唐代的绝句以及戏曲的发展方向等等,这样的研究方式和思路,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总之,该成果是目前国内外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方面第一部系统而深入的著作,作者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理论思辨与文献考释的结合,所得结论坚实可靠,可成一家之言,其研究理路也具有借鉴意义,值得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相比于以前的成果而言,该书对当前的诗歌研究推进了一大步,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的学术自觉。如果仅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歌诗文本及时代背景的历史考察,对作者生平交游的考订等等,不能不说是有局限性的。该书从艺术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这一视角入手,揭示了长期以来为学界所忽视的一个基本的事实,这就是歌诗文本仅仅是歌诗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只有重视歌诗生产与消费的完整过程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对诗歌文本才能做出准确的解释。这一认识的学术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魏晋南北朝歌诗的研究领域。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