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如何落地生根?
2011-04-03张勇
○张勇
企业文化如何落地生根?
○张勇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看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持久的推动作用,并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企业感到企业文化难以落地,影响了企业文化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笔者通过走访和了解一些企业,试图对当前企业文化落地难的原因及应对之策作初浅探讨。
一、企业文化落地难的原因
(一)没有全员参与,缺乏大众化
在制定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视觉系统、行为规范时,没有充分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有的单位干脆把员工置之事外,只是聘请外面的咨询机构,或者由单位某个部门秀才捉笔“闭门造车”,这样弄出来的企业文化体系,自然是一孔之见。下发给员工讨论时,也是草草了事,没有在企业各个层面,从下至上,从上到下,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这种没有让员工全程参与的企业文化自然得不到全体员工的认知、认可,企业文化落地无疑是一句空话。
(二)没有企业特色,缺乏个性化
制定企业文化时,没有下功夫深入挖掘企业的历史积淀,总结提炼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内涵,而是盲目模仿,照抄照搬人家的东西,用空洞的口号、华丽的词句装饰企业文化。如将企业精神表述为团结、务实、拼搏、进取、创新等几个词汇的排列组合,根本反映不出企业历史传统、独特风格和企业追求。这种没有文化根基、没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当然不能给员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也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还有一些企业文化追求时髦,搞得很复杂,员工懂不了,不好理解,中看不中用,谈不上融入员工心中。
(三)没有长远规划,缺乏系统化
企业领导、企业文化部门缺乏全局意识、长远目光,对企业文化建设艰巨性、持久性认识和估计不足,没有制订长远的战略规划。有的甚至年度计划也没有,以致企业文化的宣传落地工作缺乏计划性、系统性、科学性。一会儿搞理念系统,一会儿搞视觉系统,一会儿搞行为规范,东一榔头西一棒,好像猴子捡芝麻丢西瓜,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四)没有相互融合,缺乏一体化
有的企业就企业文化搞企业文化,没有渗透到生产经营,没有融入到企业管理,形成“两张皮”的脱节现象,成了“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企业文化。另外,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部门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部门的事,或是党群部门的事,因而不重视、不主动积极配合去抓紧落实。企业内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机制和格局,单凭企业文化部门或党群部门单打独斗,人员有限、精力有限,因此,推进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没有管理支撑,缺乏制度化
很多管理者认为,只要企业文化建设好了,规章制度就是其次的了。因此只关注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训、渗透、传播,却忽略了企业文化相关制度的建设,没有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监督、评价、反馈等相关机制,缺乏可控性、规范性,造成企业文化越俎代庖的现象,以企业文化约束员工日常行为。殊不知,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有力制度的支撑,企业文化建设就缺乏强大的执行力,难以落地。
二、企业文化落地的对策
(一)发动全员参与
人是企业中的核心要素,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企业文化是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文化,企业文化因为有了全员参与才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有了全员参与才能落在实处,才会有意义。如果没有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企业文化无法落地时,更不能把责任推到员工素质上,把落地寄托到员工培训上,而是要从根源上查找无法落地的原因,要站到员工的角度去看企业文化建设的弊端,毕竟,只有全体员工都身心参与才能形成真正的文化。因此,搞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深入基层,到员工当中听取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员工,依靠员工,让员工感受自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人,从而在行为上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塑造企业个性
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由于企业的历史传统、体制模式、员工素质存在着差异,以及企业所处行业不同等原因,企业文化必然具有不同特色和个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部,企业文化也会呈现出丰富的个性。所以,要真正开展好企业文化建设,就不能仅仅依赖咨询公司的筹划,更不能凭空编造一些远离企业实际的呐喊式口号,造成曲高和寡、知行分离。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之初,最重要的是深入基层、深入每位员工的内心,挖掘历史的沉淀,探寻原始的积累,帮助员工辨清是非,指导员工提高认识。牢牢把握企业历史、现状、未来的实际情况,重视挖掘提炼和归纳整理出企业鲜明的文化内涵来,走一条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三)循序渐进推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容易出成绩的基础工程,是一项相对务“虚”的工作。需要的是埋头苦干而不是急功近利,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的积累和一代一代的传承,而不是立竿见影和轰动效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长期、持续的投入、建设、创新、改进和优化。要发扬锲而不舍、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推进。
(四)融入生产经营
企业的中心任务是搞好生产经营,使企业不断壮大发展。游离于生产经营中心,企业文化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将企业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规范、约束作用。从强化员工岗位行为的养成做起,从管理流程的源头抓起。引导员工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逐渐养成安全、文明、规范操作行为,树立精细化、精益化的思维观念。充分调动管理过程中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互动,实现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科学发展。
(五)实现制度管理
规章制度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是,没有文化支撑的制度难以得到成功的实施,反之,没有制度作保障的文化,就会流于形式,徒有虚名。只有让二者相互融合,虚实结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因此,在推进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企业要将企业文化内容形成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这就是变无形为有形,变柔性为刚性,形成规范化、人性化的约束机制,为企业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通过制度的规范化,让员工明确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了解哪些行为是必须禁止的。通过制度的规范,增强员工服从与执行意识,使员工行为发生改变,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 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厂)
(责任编辑 楚 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