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译学大辞典》编撰纪实
2011-04-02方梦之
方梦之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72)
历时五年,《中国译学大辞典》(下称《辞典》)由全国150余位学者协力编撰完成,于今年1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笔者任主编。这是我国译学界大协作的产物,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译学界的成就和风貌。
《辞典》吸收了历年来国内外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特别是我国翻译研究在新时期蓬勃开展——继承、引进、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辞典》共收词条1900余条,采用通用的或权威的术语(英汉对照),以明确的概念,汇集译论的各种流派和观点,点明国内外前辈译家和当代译家的方法和技巧,勾勒出中西翻译史的粗线条,罗列翻译学科的要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汇合点,以促进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编者广泛地收集译学的常用术语,并对之作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梳理工作,根据术语的单义性、简明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编撰本辞典。
《辞典》由译界前辈林煌天先生和著名学者杨自俭教授任顾问。2006年初,《中国翻译词典》主编林煌天先生得知笔者要编《中国翻译大辞典》,来信表示支持。信中说:“我很支持你主编《译学大辞典》。等你把编撰纲要寄来后我一定认真提意见。我很希望有一本新的更能反映近几年国内外译界研究成果的大辞典。”不久,我把编撰纲要草案寄给林先生,他果然认真地提了意见。同时,笔者请杨自俭教授当编纂顾问,他鼓励我,并谦虚地说:“我对你的学术追求和壮志表示钦佩和支持,当然我也愿做些力能所及的工作。你请林先生和我做顾问,我不敢推辞,但我怕不能为词典增光,心里颇有些压力。”杨自俭教授一开始就要我注意译学术语的系统性和理论化问题。他说:“如果这方面较弱,即使内容再丰富,那也只是资料性辞典。”在听取了林、杨两位的意见后,《辞典》编撰纲要(包括学术背景、编辑方针、辞典功能、读者对象、条目分类、词条格式、编辑委员会、组稿方式、时间表等方面)于2006年2月交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4月,该社将《辞典》列为重点选题。5月开始组建了包括林、杨两位顾问在内的编委会。编委会网罗了大陆各地以及港澳台的一批著名教授,为编纂词典奠定了学术基础,也为译学界的大协作做了准备。
《辞典》分四大部分,以译学术语为核心组织编写。
一、 译学术语的“一般词目”,细分27类:一般概念、现代译论、传统译论、翻译标准、翻译主体、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翻译类别、口译、语言、文体修辞(两者中有空格者归在一个类别,下同)、语言学 符号学、语法 语篇、词汇 语义、哲学 逻辑学、思维科学、心理学、文学 美学、文化、语用学 交际学、信息论 相关学科、词典 语料库、翻译教学 翻译批评、翻译产业 机器翻译、翻译史、国外人物、国内人物等。语言学是翻译研究依赖最甚的学科,翻译研究中的大量术语来自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为了避免语言学词目臃肿,《辞典》把有关语言学的词条再分成五类:“语言学”、“语言”、“文体 修辞”、“语法 语篇”及“词汇 语义”。相反,为了保持各类词条的平衡、精简类别,又把两门外围学科、两种范畴合为一类,如“哲学 逻辑学”、“文学 美学”、“语用学 交际学”、“词典 语料库”和“翻译产业 机器翻译”等。《大辞典》的分类编目不是学科体系上的严格的分类,多从辞典的功能出发。准确而便捷的查检是词目分类的通则。
术语是某一特定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术语的系统化、规范化水平往往代表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译学术语是构建译学体系的要素,是译学进步和走向的一面镜子。半个世纪以来,现代翻译理论研究从无到有、拔地而起,完全可以从术语的积累过程和术语体系的建设中看出端倪。《辞典》整理出一整套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其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规律和定理的基本概念。从译学的术语体系可以看出,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在走向它的严密和深邃。
半个世纪以来,翻译研究经过“多重转向”(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由语言学途径而至多学科途径,由多学科途径转向文化研究。文化转向完成后,后语言学途径复又兴起,多种途径的综合研究受到重视。随着“多重转向”,新的范式和途径渐次引入,新领域、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不断产生。贝克等在她们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第二版前言中说:“第二版着力反映本学科研究的关注点”(Baker & Saldanha 2009)。本学科研究的关注点也正是《辞典》编者用心所在。那么,哪些途径是值得关注的呢?新途径产生新概念,新概念需要用新术语表述。其中,新世纪以来的后语言学途径、生态学途径、社会学途径、认知途径、哲学途径等引发了译学术语的新的增长。比起2004版拙编《译学辞典》来,《辞典》词条从1100条增加到1900余条。增加的部分主要反映这些方面的新成果。此外,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翻译技术及翻译研究语料库是新世纪发展得较快的学科分支,《辞典》也选收了其中的一批术语。还有反映我国翻译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如“翻译专业”、“翻译专业硕士”、“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和“翻译培训”等。新世纪我国翻译市场发育,翻译服务行业兴起,翻译产业的一批新兴术语应运而生。
参加这部分词条编撰的学者最多。如张美芳教授和她的博士生编写的功能翻译词条,王宏印教授和他弟子的传统译论、翻译史词条,郭建中教授等的文化与翻译词条,穆雷、王斌华教授的口译教学词条,王克非、黄立波教授的语料库与翻译词条,陈宏薇教授的社会符号学翻译词条,曾利沙教授的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翻译词条,杨晓荣教授的翻译教学词条以及贺显斌等教授的现代译论词条……还有更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浓缩成简练的文字提供词条。
二、 “译论百部”是从近两千部(套)现当代中外译(论)史、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批评与实务研究、翻译教程等著作(不包括外论译介与外论研究类著述)中遴选出来的。“译论百部”的收选原则是:时间上古今兼有,略古详今;地域上中外兼收,以中为主(含港澳台地区作品);内容上理论与实践、道技艺兼收,流派兼容,文学与科学翻译兼顾;类别上笔译、口译、机译并重;各语种兼收,以英、汉为主。在具体选材过程中,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学术性强、具有开创性或原创性、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影响的代表作,尤其是名家名作。国内著作自马建忠论译始至2008年。国外著述以当代为主。
根据以上原则和考虑,从中国和西方译学著作中分别挑选出70部和30部进行介绍与述评。国内著作中,有以“翻译学”(含“通论”、“概论”)冠名的理论著作、各类“翻译史”(含“简史”、“史稿”、“史论”)著述、各种翻译专论、翻译名家研究著作、翻译批评与翻译鉴赏著作、翻译文论集和翻译教程等。30部外国译论中,涉及英、美、法、德、前苏联、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以色列等国家著名翻译理论家的著作,其中大部分已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我国重印再版。
词条的撰写内容包括:出版信息(中英文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出版年份)、写作背景、主要内容、观点、特色以及影响、评价等。在具体撰写过程中,编者力求用历史观、辨证观、发展观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介。对于“译论百部”条目的选择,虽二度征询多方意见,但由于资料来源的限制,编者与撰写者的学术视野与水准有限,在书目的挑选上判断欠准、顾此失彼还在所难免,对具体著作的评述恐有失偏颇。
编委佘协斌教授负责“译学百部”的编撰。对于这项工作,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出力最勤。在院长屠国元教授的亲自参与并支持下,全院10余位翻译方向的老师分别投入了书目选别和条目的编撰、校核和审定等工作。“译学百部”一度成为该院的一个集体项目。这一部分除了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集体参与外,在国内书目的词条中,有一部分出自所选著述原作者之手。
三、 “译学百论”系论者个人词条,共103条。编者的初衷是集中展示百余位论者的译论建树,反映现当代国内外翻译研究的理论要津和重要流脉,勾勒出现代译论史的大致流向。论者由三部分人物组成:我国已故现当代翻译研究著名人物31人;现今活跃在我国译坛的翻译理论研究者38人以及国外现当代代表人物34人。词条着重介绍论者在翻译研究中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兼及论者的教育学术背景、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其他学术贡献。编者在确定论者名单之前虽然做过文献检索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应收未收者显有人在。人物词条要求“评介结合;以介为主,寓介于评”的原则,体例、人名、纪年前后统一。对于当代人物,特别要防止空泛之言或溢美之词,力求公正、客观,突出人物的翻译思想和学术成就,更好地体现学术性。
这部分撰稿者达三四十人之众,其中有研究西方翻译史的专家、有专治某一译家的研究者、有条目主人的学生或至亲等。虽然对人物词条的撰写有统一要求,无奈写者手笔各异,根据上述要求,编者对这部分的文字处理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对于活跃在我国译坛的翻译理论研究者,其词条绝大部分经本人分别过目,即使是《辞典》编撰期间离世的资深学者,如金隄、沈苏儒、刘重德、杨自俭等,生前也亲自审定,甚至亲自操刀修订各自的词条。
四、 附录包括:中国历年翻译大事记、我国出版的翻译研究和教学书目(包括港澳台书目)、音序词目表、国内外翻译期刊表和参考文献。
中国历年翻译大事记(自汉至2008年)相当于一部极为简要的中国翻译史,对历史上的翻译大事提纲挈领,概述其要。顺其流脉,可见我国翻译史源远流长,翻译文化积淀之深厚。
我国出版的翻译研究和教学的万卷书目,昭示着翻译学科的庞杂、博大与精深。作为当代新兴学科,翻译研究新理踵出,名目纷繁,卷帙浩瀚。书目汇总了近代以来至2009年的绝大部分有关翻译研究或翻译教学的出版物,特别是近30年来的出版物。
最令编者烦心的乃是所附的数以千计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研究者对情报吸收能力的体现,是释义的思想来源和依据,是词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词条内容的连续性、继承性,便于读者了解词条内容的来龙去脉。读者可以借此扩大学术视野和学术深度。因此文献工作是编者着力甚重的工作,凡有所涉,均需前后映衬,一一呼应。这一工作看似简单,但时遇阻梗。经常遇到的境况是撰稿者提供引文信息不全或不确。有时版本情况复杂,作者交叉引用,可能造成混乱。如著名的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有不同版本。该书最初于1990年由Bassnett和Lefevere合编,由Pinter Publishers出版,1998年再版。1992年Lefevere又独编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并加上副标题:ASourcebook,由Routledge出版公司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根据1992版本引进重印此书,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这一思想是在1990年的版本中提出的,应以此为起点。又如,2001年Nida在Benjamins公司出版ContextsinTranslating一书。同年他也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非引进)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inTranslating《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两书的书名不一,但Benjamins版完全重复上海外教社版的第二部分,一字不差。由于同一作品有不同版本,撰稿者引用Nida的原话可能出处不一。对此,不知底里的读者可能会生发疑窦。又如,新世纪以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分别先后引进数10本国外翻译理论原版书。这样,同一引文有的作者引自原版,有的引自国内引进版,不同作者提供的出版信息可能不一。这类问题在文献标识上必须逐个解决。
《辞典》所涉学科多样、体系纵横、文献浩瀚。参考文献的统一和正确标识是学术研究规范的体现,也是衡量学术著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编者努力做到引文有出处,文献格式一致,各标识项齐全,包括作者、书(文章)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等信息均一一列出。在文献工作中,要同样罗列十篇百篇或许不难,但要千篇一律就不是件容易事。直到2010年3月8日在校对清样时责编还发现两条文献漏收。经反覆查证,只找到一条,只好在正文中删除有关文字。严谨的编者是不应该忽视每一条文献信息的正确性的。我们发现,Mona Baker主编的《翻译研究百科全书》第二版(2009)除了因内容调整而增加大量文献外,同时也纠正了第一版中个别文献标注项的瑕疵或不足(详见方梦之2010)。这正是严谨的编者所应为。
《辞典》从筹备、征稿、编订、修改、整理、增补,校勘、印制直到面世,度过了五个春秋(2006-2010)。数度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终成正果。这五年是我国翻译事业大步前进的五年:本科翻译专业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翻译硕士开始招生,本硕博翻译教育教学终成系列;多种翻译系列教材成套出版;涌现出许多翻译科研的重要成果。可以感到欣慰的是,凡此种种,《辞典》虽不能概其全,但在后期校改过程中不断有所增补。
就像《辞典》凝聚着许多译学术语一样,它也凝聚了一大批译学同道的努力与付出。为了促成这部辞典,海内外贤达毕至,群策群力,纷纷伸出援手,为辞典供稿者达150余人,他们主要来自我国大陆,傍及港澳台,远及新加坡。五年之中,真有“天涯何处无芳草”之感。撰稿者学术有专攻,涵盖了翻译研究的各个领域。涓涓细水,汇成大河。加上编辑同仁细致和缜密的审订和匡正,终于成就了这件盛事。在此,特别要向海内外各撰稿人及关心本辞典的友人和读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辞典》出版发行之日,也是笔者心生惶恐之时。其一是词典总是滞后的产品。本《辞典》脱稿于两年前,而近两年来,翻译研究又有所推进,翻译研究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术语仍在不断产生。对此,《辞典》虽在编校过程中适量增补,但还不足以全面反映新的进展。其二是我等能力有限,定夺犹恐不当,选材未必精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指正,以便今后有机会改进。
Baker, Mona & Saldanha, Gabriela (eds.). 2009.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Z].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方梦之.翻译研究的全息扫描——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第二版)评析[J].外语研究2010(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