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1)

2011-04-02郭子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药用菌枯枝药用

郭子厚 李 玉

(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

丰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1)

郭子厚 李 玉

(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

为了合理地开发与利用野生大型真菌资源,使整个生态环境朝着一个有利的、可持续的平衡方向发展,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于2009—2010年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在后山、40、47、68干线及周边地区设置标准样地,共采集报道保护区内野生大型真菌 38 科 108 种。其中,大锁银耳(Tremella fibulifera Moeller.)、光亮红菇(Russula nitida(Pers.:Fr.)Fr.)为东北新纪录种,弯柄小菇(Mycena arcangeliana Bres.ap.Barsali.)、耳匙菌(Auriscalpium vulgare S.F.Gray.)、杯瑚菌(Clavicorona pyxidata(Pers.:Fr.)Doty.)、正红菇(Russula vinosa Lindbl.)为黑龙江省新纪录种。标本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

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坡北段,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境内,总面积18 165.4 hm2。地理坐标为E128°58′~129°15′,N48°02′~48°12′,生物地理属于中国东北区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亚区,是我国最早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红松为主的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和珍稀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它保存了我国目前最典型、最完整的原始红松林,为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结果提供了评价的准则。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类型在地理分布上极具原始性,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特殊地段,也为国际寒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和原始“本底”资料。此前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的调查资料散见于文献[1]、[2],但数量颇少。本次对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长期的较为全面地实地采集,并主要以伞菌类为主。本文是调查资料及野外采集的初步汇总,陆续还会有相关报道,以期为保护区建设提供帮助,并为黑龙江省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大型真菌子实体标本系2009—2010年间采自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分别在后山、40、47、68干线及周边地区设置标准样地(10m×10m),样方类型有柞树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和红松纯林。每个月基本采集2次,每次采集时间按大型真菌的发生量而定。

宏观形态观察:观察子实体的外部形态、色泽、菌盖附属物、边缘、菌幕、菌柄着生方式和菌柄附属物,以及菌褶、菌缘的结构,通过形态观察初步确定到属。

微观形态观察:以5%KOH溶液为浮载剂,用徒手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及子实层中的担孢子、担子、囊状体、菌髓等微观特征,通过以上的方法再结合相关资料确定到种。

2 调查结果

根据野外调查所采集的标本,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初步鉴定和整理出的大型真菌隶属38科61属108种。其中东北新纪录种2种,用“**”标示,黑龙江省新纪录种4种,用“*”标示。依据真菌字典第9版进行编排,其名录汇总如下:

1 黄地锤(Cudonia lutea(Pk.)Sacc.),生于林内苔藓间,食药用性不明[3]249。标本采集号:2033。

2 马鞍菌(Helvella elastica Bull.:Fr.),生于针叶林地上,可食用[4]21。标本采集号:8587。

3 棱柄马鞍菌(Helvella lacunosa Afz.:Fr.),生于林中地上,可食用但有记载有毒[3]252。标本采集号:2000。

4 小马鞍菌(Helvella pulla Holmsk.ex Fr.),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林中地上,可食用[5]182。标本采集号:8683。

5波缘盘菌(Peziza repanda Pers.),群生于朽木上,可食用[3]243。标本采集号:4319。

6 红白毛杯菌(Sarcoscypha coccinea(Scop.:Fr.)Lamb.),生于林中枯枝上,有毒[6]211。标本采集号:4417。

7 白毛杯(Sarcoscypha floccasa(Schw.)Sacc.),生于林中落枝或枯枝上,食药用性不明[7]207。标本采集号:2029。

8 碳球菌(Daldinia concentrica(Bolt.)Ces.et de Not.),枯木上群生,为药用菌[8]316。标本采集号:8708。

9 多形炭角菌(Xylaria polymorpha(Pers.)Grev.),多单生于枯枝上,食药用性不明[8]315。标本采集号:4318。

**10大锁银耳(Tremella fibulifera Moeller.),生于针阔混交林地腐朽木,可食用[9]514。标本采集号:4259。

11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 Bandoni et Zang.),寄生于朽木上,可药用[9]514。标本采集号:3266。

12 茶色银耳(Tremella foliacea Pers.:Fr.),春秋季多生于林中阔叶林腐木上,食药用兼有[9]515。标本采集号:2001。

13 胶黑耳(Exidia glandulosa(Bull.)Fr.),生于朽木上,记载有毒[9]512。标本采集号:3193。

14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生于枯枝上,食药用兼有[10]41。标本采集号:8599。

15 林地蘑菇(Agaricus silvaticus Schaeff.:Fr.),散生于林地上,可食用[11]515。标本采集号:2002。

16双环林地蘑菇(Agaricus placomyces Peck.),散生于林地上,可食用,但也有记载有毒,可抗肿瘤[9]216。标本采集号:2003。

17 紫褐蘑菇(Agaricus rubellus(Gill.)Sacc.),散生于林地上,可食用[9]219。标本采集号:2004。

18 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ex Fr.),生于林中草地上,可食用[11]651。标本采集号:3647。

19 疣盖囊皮伞(Cystoderma granulosum(Batsch.:Fr.)Fayod.),夏秋季群生或单生于林地上,可食用[9]203。标本采集号:4103。

20 高大环柄菇(Macrolepiota procera(Scop.:Fr.)Sing.),林地散生,可食用[9]202。标本采集号:4068。

21 褐顶环柄菇(Lepiota promineus(Fr.)Sacc.),夏秋季生于草地上,可食用[9]195。标本采集号:4556。

22 平田头菇(Agrocybe pediades(Fr.)Fayod ex Singer.),生于腐熟的稻草上,可食用[12]522。标本采集号:3462。

23 棒瑚菌(Clavariadelphus pistillaris(Fr.)Donk.),单生于阔叶林中地上,食药用未知[3]217。标本采集号:4321。

24 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Bull.:Fr.)Fr.),丛生于地上,有毒,可药用[6]122。标本采集号:3629。

25 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Mull.:Fr.)Gray.),春秋季生于林缘、路边,可食用[9]226。标本采集号:3463。

26 晶粒鬼伞(Coprinus micaceus(Bull.)Fr.),生于春夏秋三季阔叶林中树根部地上,可食用[10]50。标本采集号:3440。

27 喜湿小脆柄菇(Psathyrella hydrophila(Fr.)Quél.),生于林中地上,可食用[6]133。标本采集号:3600。

28黄褐丝膜菌(Cortinarius decoloratus Fr.),林地单生或散生,外生菌根菌,食药用性不明[9]259。标本采集号:2005。

29 粘柄丝膜菌(Cortinarius collinitus(Pers.)Fr.),生于针叶林下,可食用[9]258。标本采集号:2006。

30 韧黑伞(Naematoloma sublateritium(Fr.)Karst.),秋季丛生于混交林上,可食用[6]142。标本采集号:4598。

31 簇生黄韧伞(Naematoloma fasciculare(Pers.:Fr.)Sing.),夏秋季丛生于腐木桩旁,有毒[9]246。标本采集号:4543。

32 黄丝盖伞(Inocybe fastigiata(Schaeff.)Fr.),生于林缘地上,有毒[9]282。标本采集号:4132。

33紫晶香蜡蘑(Laccaria amethystea(Bull.ex Gray)Murr.),散生于林中地上,可食用[6]73。标本采集号:4115。

34 头状秃马勃(Calvatia craniiformis(Schw.)Fr.),单生于林地上,幼嫩时可食,成熟后可药用[9]549。标本采集号:2008。

35 小马勃(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sch.Pers.),林地散生,可食用[13]666。标本采集号:2007。

36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林地单生,可食用[13]663。标本采集号:3576。

37梨形马勃(Lycoperdon pyriforme Schaeff.),林地单生,可食用[8]301。标本采集号:4535。

38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Vahl.:Fr.)Karst.),群生于阔叶林下,食药兼用菌[5]85。标本采集号:2030。

39 冬菇(Flammulina velutipes(Curt.:Fr.)Singer.),丛生于阔叶树干或伐桩上,食药兼用菌[6]70。标本采集号:8739。

40 干小皮伞(Marasmius siccus(Schw.)Fr.),生于落叶松针叶林地腐朽木,食药用未知[6]91。标本采集号:3420。

41 硬柄小皮伞(Marasmius caryophyllus(Bolt.:Fr.)Fr.),林地群生,可食用[6]87。标本采集号:2010。

42脐顶小皮伞(Marasmius chordalis Fr.),群生于林地上,可食用[14]310。标本采集号:2011。

43污黄小皮伞(Marasmius epidryas Kuhn.),单生或群生于林中地上,食药用性不明[3]108。标本采集号:4736。

44雪白小皮伞(Marasmius niveus Mons.),生于腐木上,食药用性不明[9]173。标本采集号:2013。

45 蒜味小皮伞(Marasmius scorodonius(L.:Fr.)Fr.),春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内枯枝落叶层上,可食用[3]112。标本采集号:6993。

46 枝干微皮伞(Marasmius ramedlis(Bull.)Fr.),枯木上群生,食药用性不明[3]111。标本采集号:2009。

47 小白侧耳(Pleurotus limpidus(Fr.)Gill.),生于枯木上,可食用[14]344。标本采集号:3277。

48 灰鹅膏菌(Amanita vaginata(Bull.:Fr.)Vitt.),林地上单生,外生菌根菌,有毒[9]102。标本采集号:2016。

49 橙盖鹅膏(Amanita caesarea(Scop.:Fr.)Pers.ex Schw.),生于阔叶林或混交林地上,有毒[9]82。标本采集号:4612。

50 豹斑鹅膏(Amanita pantherina(DC.:Fr.)Schrmm.),生于白桦林地上,有毒[12]501。标本采集号:4072。

51 白毒鹅膏菌(Amanita verna(Bull.:Fr.)Pers.ex Vitt.),生于阔叶林地上,有毒[9]103。标本采集号:3959。

52 灰光柄菇(Pluteus cervinus(Schaeff.)Fr.),林地上单生,可食用,但口感较差[9]107。标本采集号:2017。

53 狮黄光柄菇(Pluteusleoninus(Schaeff.:Fr.)Kumm.),生于阔叶树腐木上,群生或丛生,在日本记载可食用[9]108。标本采集号:3982。

54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生于针阔混交林地腐朽木,食药用性不明[5]135。标本采集号:3287。

55 翘鳞伞(Pholiota squarrosa(Pers.Fr.)Quél.),丛生于阔叶树倒木上,可食用[8]132。标本采集号:4606。

56地鳞伞(Pholiota terrestris Overh.),群生于林地上,可食用[8]134。标本采集号:4614。

57 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Fr.)Quél.),夏秋季丛生于阔叶树干上,可食用[8]123。标本采集号:4494。

58 黄鳞环锈伞(Pholiota flammans(Fr.)Kummer.),夏末至秋季丛生于针叶林树桩基部,可食用[9]250。标本采集号:4282。

59 长根奥德蘑(Oudemansiella radicata(Relh.:Fr.)Singer.),林地群生至簇生,食用菌,有降血压作用[8]50。标本采集号:2014。

60 亚白杯伞(Clitocybe catinus(Fr.)Quél.),生于落叶松针叶林地土壤,有毒[6]60。标本采集号:3613。

61 杯 伞(Clitoybeinfundibuliformis(Schaeff.:Fr.)Quél.),生于林下落叶层上,可食用[9]153。标本采集号:4359。

62 毒杯伞(Clitocybe cerussata(Fr.)Kummer.),生于林间地上,有毒[9]151。标本采集号:2018。

63 大杯伞(Clitocybe maxima(Gartn.ex Mey.:Fr.)Quél.),生于林地上,可食用[9]154。标本采集号:4138。

64 堆金钱菌(Collybia acervata(Fr.)Gill.),枯枝落叶上散生至群生,可食用[6]57。标本采集号:2019。

65柠檬黄蜡伞(Hygrophorus lucorum Kalchbr.),生于针叶林地上,可食用[6]34。标本采集号:4313。

66 变黑蜡伞(Hygrophorus conicus(Fr.)Fr.),生于针阔叶混交林地上,有毒[6]32。标本采集号:4022。

67 金粒蜡伞(Hygrophorus chrysodon(Batsch)Fr.),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红松阔叶林地上,可食用[6]31。标本采集号:4589。

68 紫丁香蘑(Lepista nuda(Bull.:Fr.)Cooke.),群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可食用[9]179。标本采集号:4400。

69 白香蘑(Lepista caespitosa(Bres.)Sing.),生于山坡林地草丛中,食用或慎食[9]177。标本采集号:3637。

70 纤柄小菇(Mycena filopes(Bull.:Fr.)Kummer.),地下枯枝上单生,食药用性不明[14]319。标本采集号:4607。

71 碱性小姑(Mycena alcalina(Fr.)Quél.),生于落叶层上,食药用性不明[14]319。标本采集号:2015。

72 洁小菇(Mycena pura(Pers.:Fr.)Kummer.),群生于林内地上,有毒[15]82。标本采集号:4254。

*73 弯柄小菇(Mycena arcangeliana Bres.ap.Barsali.),群生或丛生于林中地上,食药用未知[9]119。标本采集号:4397。

74 棕灰口蘑(Tricholoma terreum(Schaeff.:Fr.)Quél.),生于林下,可食用[6]105。标本采集号:4737。

75 红磷口蘑(Tricholoma vaccinum(Pers.:Fr.)Kummer.),夏秋季群生于云冷杉林地上,可食用[15]72。标本采集号:4134。

76 赭红拟口蘑(Tricholomopsis rutilans(Schaeff.:Fr.)Sing.),生于腐木上,有毒[6]107。标本采集号:4281。

77小鸡油菌(Cantharellus minor Peck.),单生于针阔混交林中地上,食药用兼有[3]214。标本采集号:4406。

78 污胶鼓菌(Bulgaria inquinans(Pers.)Fr.),阔叶树枯枝上单生至群生,毒菌[3]218。标本采集号:3481。

79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 Fr.),生于枯枝上,白色腐朽菌[8]256。标本采集号:4304。

80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m(Bull.)Pers.),生于阔叶树干、伐桩或倒木上,可食用[8]232。标本采集号:4509。

81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ramosum(Bull.ex Merat)Latellier.),生于云冷杉枯立木或倒木上,可食用[8]233。标本采集号:4613。

82 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cabrum(Fr.)Gray.),单生或群生于林内地上,可食用[8]172。标本采集号:2020。

83 橙黄疣柄牛肝菌(Leccinum anrantiacum(Bull.).),夏秋季单生于林中地上,可食用[6]5。标本采集号:3671。

84橙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 Pers.),枯枝上单生,外生菌根菌,含微毒,幼时可食,孢粉有消炎作用[9]555。标本采集号:8619。

85 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L.:Fr.)O.Kuntce.),生于松林或混交林地上,可药用[3]20。标本采集号:4002。

86须瑚菌(Pterula multifida Fr.),生于阔叶树林中枯枝落叶上,有毒[8]209。标本采集号:4240。

87 扁芝(Ganoderma applanata(Pers.)Karst.),枯树上单生,可药用[6]171。标本采集号:2023。

88 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L.:Fr.)Fr.),生于树干上,可药用[8]264。标本采集号:2021。

89 淡黄木层孔菌(Phellinus gilvus(Schw.:Fr.)Pat.),生于阔叶树树干上,可药用[9]477。标本采集号:4295。

90 毛嘴地星(Geastrum fimbriatum(Fr.)Fisch.),阔叶林地上单生,孢粉药用有止血、消炎、解毒作用[9]541。标本采集号:3991。

91 尖顶地星(Geastrum triplex(Jungh.)Fisch.),夏秋两季雨后生于林地上,可食用[8]297。标本采集号:8584。

92 冷杉枝瑚菌(Ramaria abietina(Pers.)Quél.),丛生于针叶林下腐殖质上,可食用[3]223。标本采集号:3659。

93 蓝色伏革菌(Corticium caeruleum(Schrad.)Fr.),生于针阔混交林地腐朽木,食药用性不明[9]411。标本采集号:4246。

94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Ito et Imai.),生于榆、槭等腐木上,食药兼用菌[8]228。标本采集号:2024。

95 云芝(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L.:Fr.)Quél.),朽木上群生,药用菌,有去风湿、化痰、疗肺疾的功效[6]174。标本采集号:2022。

96 桦革裥菌(桦褶孔菌)(Lenzites betulina(L.)Fr.),生于枯树枝上,药用菌[6]181。标本采集号:2026。

97 香栓菌(Trametes suaveloens(L.)Fr.),生于阔叶树干上,白色腐朽菌,药用菌[9]449。标本采集号:2027。

98硫色绚孔菌(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Fr.)Murr.),枯树上单生,幼嫩时可食用,药用能调节肌体,抵抗疾病,抗肿瘤[6]180。标本采集号:2025。

*99 耳匙菌(Auriscalpium vulgare S.F.Gray.),生于松树、云杉等落叶松的球果上,食药用未知[9]422。标本采集号:3656。

*100 杯瑚菌(Clavicorona pyxidata(Pers.:Fr.)Doty.),群生或丛生于腐木上,可食用[9]393。标本采集号:4287。

101 多汁乳菇(Lactarius volemus Fr.),林地单生或散生,外生菌根菌,可食用,抗癌[9]380。标本采集号:3996。

102 辣味乳菇(Lactarius pipertus(Fr.)Gray.),生于针阔混交林地上,可食用[8]195。标本采集号:4759。

103 黑乳菇(Lactarius picinus Fr.),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可食用[8]194。标本采集号:8760。

*104 正红菇(Russula vinosa Lindbl.),林地散生,外生菌根菌,可食用[9]364。标本采集号:4241。

105 臭黄菇(Russula foetens Pers.:Fr.),夏秋季群生或散生于松林或阔叶林地上,有毒[9]349。标本采集号:2029。

106 叶绿红菇(Russula heterophylla(Fr.)Fr.),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杂木林地上,可食用[9]350。标本采集号:4763。

**107 光亮红菇(Russula nitida(Pers.:Fr.)Fr.),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地上,可食用[9]355。标本采集号:4227。东北新纪录。

108 毛韧革菌(Stereum taxodii Lentz.et Mckay.),生于阔叶枯立木上,白色腐朽菌[9]408。标本采集号:2028。

3 讨论

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进行了2 a的野外调查,报告了其中采集的大型真菌标本150份,经鉴定共计108种,隶属38科。

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度与样地选择、森林生境、季节变化等有着密切关系。本次调查所采集的大型真菌主要分布在地段开阔、地势相对平坦、光照充分、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土壤肥沃的地点,其中以后山、40、47、68干线等为主要样地。此外,大型真菌丰富度还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季节变化明显,4、5月份和9、10月份大型真菌资源相对较少,6—8月份大型真菌资源比较丰富,种类较多。大型真菌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部分大型真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如:木耳、猴头菌等为味美可食的食用菌;硫磺菌等药用菌,不仅能调节肌体免疫力,抵抗疾病,还有抗肿瘤等功效。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真菌资源,但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无相关的系统资料和相应凭证标本,应该加强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建立资源库并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1] 戴玉成,徐存宝,刘春静,等.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多孔菌[J].中国森林病虫,2001,1:3-5.

[2] 毕湘红,魏霞,邓勋.黑龙江省天然红松林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与资源评价[J].林业科技,2006,31(5):26-30.

[3] 刘旭东.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2[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 应建浙,藏穆.西南地区大型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 潘学仁.小兴安岭大型真菌志[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6] 刘旭东.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1[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7] 邵力平,项存悌.中国森林蘑菇[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7.

[8] 李玉,图力古尔.中国长白山蘑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 图力古尔.大青沟自然保护区菌物多样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

[11]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12] 袁明生,孙佩琼.四川蕈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3] 毕志树,郑国扬,李太辉.广东大型真菌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

[14] 李茹光.吉林省真菌志[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5] 谢支锡,王云,王柏.长白山伞菌图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Investigation on Wild Macrofungi in Fenglin Nature Reserve,Heilongjiang Province

/Guo Zihou,Li Yu(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Changchun 130118,P.R.China)//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1,39(7).-130~133

Macrofungi;Resource survey;Fengl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Q949.32

1)国家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70005)。

郭子厚,男,1986年12月生,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玉,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教授。E-mail:yuli966@126.com。

2011年1月5日。

责任编辑:程 红。

A survey of wild macrofungi was carried out during 2009-2010 in Fengl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aiming to exploit and utilize wild macrofungi resources rationally,and to make the who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ve in a beneficial,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direction,thereb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economic,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Standard sample plots were set to collect macrofungi samples.A total of 108 species of 38 families were recorded in the reserve,including two new record species(Tremella fibulifera Moeller.and Russula nitida(Pers.:Fr.)Fr.)from northeast of China,and four new record species(Mycena arcangeliana Bres.ap.Barsali.,Auriscalpium vulgare S.F.Gray.,Clavicorona pyxidata(Pers.:Fr.)Doty.and Clavicorona pyxidata(Pers.:Fr.)Doty.)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All samples are deposited in the Herbarium of Mycology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药用菌枯枝药用
枯枝下的“刺”客
鸟落枯枝
“青风杯”《食药用菌》2021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我国食药用菌栽培方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安惠 坚定食药用菌梦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不是枯枝,是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