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要务 学术呈现
——读《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有感
2011-04-02文/牧人
文/牧 人
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是现时中国社会一系列问题、矛盾和危机激化的产物。如何分析、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面对的重大、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也是新闻学研究前沿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当下,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因群体性事件引发进而酿成社会动乱,导致政权更迭,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新闻学作品《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日前问世,可谓此其时也。该书采用文献究索、个案解剖等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
辩证法思维,博弈观策略
在剖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时,作者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群体性事件,是改革发展中必然要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在改革发展中得到解决。一方面,群体性事件可以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法和方式,提高处理、化解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群体性事件促使政府更加重视民生,更加重视民意,更加关注弱势人群。因此,作者认为,传媒报道群体性事件,一方面要追根朔源,报道群体性事件本身,告知受众事件由来和进展;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受众,对事件的深层原因做客观、冷静剖析,防止和避免在报道和评述群体性事件时,不分青红皂白火上浇油,添油加醋,甚至以讹传讹,传播谣言,为人所用。
作者把博弈观策略引入群体性事件的研究与分析,把事件主体——民众,传播主体——媒介,应对的一方——政府视为博弈格局中互为依存、制衡的三方,从而提出各自相应的策略。在群体性事件中,处于博弈格局中的两个主要方面分别为民众与政府。“官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古人朴素地道出了两方存在的博弈关系。
作者认为,群体性事件解决得好,会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血肉联系,而解决不好甚至激化矛盾,无疑会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会危及政权的稳固。处理得好,将群体性事件消弭在萌芽状态,或在事件进展阶段予以掌控,就会促进政府改进工作,促进问题合理解决,反之亦然。
形而下视野,方法论意义
《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者把学术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中,有的放矢的关注最现实、最紧迫、最民生的问题。辩证地看待群体性事件这一社会现象,同时有着形而下的视野。这样的学术襟抱,绝非小道,实是经世致用的大器。故而虽是形而下的视野,却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
也许与作者是女性且具跨学界、业界的特征有关,该书在一些细节上亦多所关注,既不失学人的独立立场,又体现了一线工作者的成熟历练。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角力的一种自发而无序的表现。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作者剖析国内近年来发生的如贵州瓮安事件、四川万州事件等一系列典型个案,始终以清醒的目光审视这一社会现象,并冷静加以分析,从危机认知、形象修复策略、信息发布技巧、利益表达渠道等方面,为应对群体性事件开出一剂剂良药。
新闻有学乎无学?学界和业界争论了好多年,但在实践上没有什么意义。无论有学无学,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新闻理论要重在宏观上指导日益丰富的新闻实践,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有助于一线新闻从业人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不应成为玄学,弄一大堆名词、符号和复杂的演绎推理,从而成为学院里无的放矢的推导和客厅英雄的品茗清谈。因此,就这个层面而言,毫无疑问,《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新闻学专著《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是中国书籍出版社自去年陆续推出的《传媒与文化创新文库》之一。此书装帧无华,却仿佛学苑里吹来的一股清新之风,虽然从案例选择、体例安排、材料剪裁都不无可斟酌之处,但这样一本针对性、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专著想必会受到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