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网络优化支撑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1-04-01

电信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运营商工具优化

方 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80)

1 引言

近些年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各移动运营商网络部门的竞争焦点均集中在无线网络质量上,而无线优化人员的技术能力、优化管理水平和优化支撑系统的建设则是无线网络质量比拼的关键。其中优化支撑系统是在下述两个要素的积累和完善下而不断演进和壮大的,其一是优化方法和分析规则的不断积累,其二是优化管理流程的逐步精细化。这两个要素应该是移动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这两个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优化支撑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优化支撑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可侧面反映出运营商的优化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2G网络运营时代,优化人员使用的工具手段以OMC-R、路测仪表、信令仪表等设备为主,设备供应商也会专门开发针对本机型的优化工具,如爱立信的MRR、CTR等。另外,优化人员往往会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开发一些小工具,如Excel宏。这些工具对于解决投诉、开展专项优化非常有效。但是它们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数据源单一、扩展性较差、不便于大范围推广等。随着优化工作的集中化管理需求以及对优化生产环节的管理需求变得迫切起来,电信运营商集团公司、省公司管理层面需要频繁地组织大范围网络评估和优化。因此,建设综合的网优支撑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近几年,各大运营商已纷纷组织了省级无线网络支撑系统的建设,该系统被称为无线网络优化平台(下文简称“网优平台”),部分运营商还在总部建设了总部级的网优平台。各运营商的系统定位基本一致,即总部层面是以网络整体评估和分析为主、以局部区域专项分析为辅;省公司层面是以网络优化生产支撑为主、以优化管理为辅。但不同运营商之间又有定位上的差异,例如有的运营商的网优平台以考核为主,有的则以生产为主要定位。

本文总结了网优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要点,同时就平台应用推广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2 系统规划建设中需要关注的几个要点

作为一套综合性软件平台,一定要在规划上给予特别重视,规划者既要考虑业务需求还要考虑管理流程。下面几个要点可供参考。

(1)功能定位要准确

网优平台和专项工具的受众和应用场景是有差别的。专项工具目的性强,数据通常可直接从设备上提取,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较强,适合于现场测试和快速优化调整。而网优平台涵盖的数据全面,数据获取周期较长,适合于大数量的评估和分析以及固化成熟的分析规则。因此,优化平台和专项工具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网优平台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为专项工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数据管理与呈现要灵活多样,但要保持数据的“原汁原味”

实际优化分析时往往会涉及不同类型数据(如性能数据、资源数据、无线参数等)的综合查询、分析,以及自行定义新的分析指标。也就是说优化人员会根据不同的优化目的,对分析的指标、生成的分析报表进行灵活的定义与组织,而固化报表生成软件显然无法满足优化需求。同样,数据之间的关联查询与钻取也是很重要的。优化人员总希望查询最为“原始”的数据,如原始参数名称、性能指标与厂商私有计数器之间的映射关系等,因此,网优平台对原始数据尽量不要作归一化处理。

(3)能够向用户自动“推送”信息

优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撰写各类分析报表,以某省公司为例,他们的优化人员每月要写4份例行报告,涉及120张表的分析,从报表的查询、整理、导出形成Excel到粘贴到Word需要3个人工作4天。而这些工作要是在网优平台中提前定制好,系统定期生成并发到优化人员的邮箱,优化人员从上述工作解脱之后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分析深层次问题上。另外,优化人员日常关注的报表以及网优平台自动发现的问题,都可以主动推送给用户。也就是说,对于常规性、周期性的任务,要尽量固化下来,由平台将运算结果推送给用户,以提升优化工作效率。

(4)能够对局部问题深入分析

优化工作往往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所以优化平台一定也要遵循该思路来设计,特别是涉及到“问题小区”等局部问题分析时,要能够为优化人员提供足够的信息(包括与问题小区的“问题”相关的性能指标、无线参数、配置数据、测量报告等)协助分析,同时最好能够把后续解决问题的规则固化下来。否则,平台就会流于表面,仅能起到整体评估及考核管理的作用。

(5)可快速支撑优化专题

对于优化生产而言,通常来说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优化重心,这一时期的分析规则和经验要逐步梳理成优化规则并在优化平台上固化下来,这样也便于在全国范围内分享这些优化经验。所以,网优平台在数据库设计、软件模块设计时要考虑扩展性,开发商可以根据最新需求将分析规则快速地IT化并部署在全网。

(6)与流程系统结合,便于优化工作规范化

在大型企业中凡是与实际工作流程相关的软件系统往往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对于无线优化而言,每一项优化工作如果用IT系统串接起来,每一个人的工作就可以成为优化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那网优平台一定会成为最为常用的工具了。这样不但利于系统的应用推广,同时可以推动优化工作的规范化,便于提升全网的优化管理水平或落实新的优化管理思路。

3 系统建设和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结合在网优平台建设和应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优化支撑系统建设和应用。

(1)软件功能无法完全满足优化人员的需求

目前开发商研发软件系统的依据主要是技术规范。规范编制团队由运营商省公司的优化人员组成,如果规范在编制、评审环节中存在疏漏,使得规范描述需求不够全面和准确,则很容易将用户的实际需求隐藏或者歪曲。另外,软件开发人员往往不熟悉优化业务,他们对规范的理解也可能会产生偏差。因此,在需求规范编制中特别要重视需求描述的方法,尽量保障细节清晰,可以配以GUI界面设计进行需求直观化呈现。

数据之间的关联检索不方便,也不够灵活。软件功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也间接说明优化分析方法和分析规则提炼和总结的还不够完善。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起用户与开发商之间的沟通机制,让功能完善的需求能够快速落实到软件中。

(2)数据质量需提高

优化人员反馈较多的问题是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软件性能的问题,如无线参数采集周期较长。这一类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资源的投入,包括软件架构设计、硬件环境准备、验收测试、数据质量的核查、开发商的售后服务、软件的版本更新等,上述各环节均需要人员和资金的大量投入,同时需要一套完整的数据核查流程给予制度保障。

(3)反馈的问题经常“石沉大海”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开发商的响应及时性问题。当优化人员使用网优平台中发现了软件功能或数据质量问题时,一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很容易放弃该软件。因为,他们有很多可选的工具,如自行开发的工具、设备商的工具以及专业优化厂商开发的工具。所以,对于平台的维护单位和开发单位,一定要建立起问题的收集和响应机制,让用户能够随时地反馈问题,而且要在一定时间内将问题解决情况反馈给用户。目前,运营商省公司对于平台的使用推广与维护管理投入滞后,开发商对于市场份额不同的省投入资源也很不均衡,需求响应周期也不同,对客户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各方给予大量的资源投入。

(4)系统与管理流程结合松散

网优平台建设之初,并没有与优化管理流程系统“串接”。也就是说用户的工作并没有绑定到平台上。因此,优化人员发现平台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反馈的需求得不到及时响应,就会很方便地找到替代工具来完成分析工作。也就是说用户放弃使用网优平台的损失很小或者没有。

(5)用户使用网优平台的驱动力不足

前几年,运营商对于优化工作的管理是以考核为主要目的,并没有深入到优化工作的各环节。首先,集团层面对于优化工具的需求就不迫切。其次,运营商省公司对于网优也主要是面向优化结果的管理,一部分优化工作是委托代维公司进行,优化人员主要从事优化管理工作。所以,运营商省公司优化人员并没有动力去使用网优平台开展生产工作。对于地市优化人员而言,主要工作是处理投诉、保障指标,他们已经熟练使用OMC或自行开发的小工具,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使用网优平台。

4 系统建设下一步工作要点探讨

前文对网优平台规划建设中的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本节将对平台建设的下一步工作要点进行探讨。

(1)要确保数据先行、分析规则先行

优化工作对基础数据的完备性、准确性要求很高,因此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提前进行基础数据准备。当系统上线之后,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数据质量核查,进而要努力做到数据质量核查的日常自动作业化。

如果说数据质量是系统应用的基础,那么优化分析规则应该是系统的灵魂。优化平台的一个使命就是固化优化经验,通过系统部署来推广这些经验。因此,在系统应用中,要不断地对分析规则进行整理和优化。在管理层面,同时要推动网优平台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以提升数据“权威性”。

(2)以平台为抓手,推动各阶段无线优化策略的实施以及应用效果评估

优化平台是IT系统,其主要职责是为优化人员服务,通过固化的优化分析规则提升优化效率和网络质量。为此,在平台的应用中,一定要基于平台快速落实各阶段的优化策略,进而对优化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因此,下一步应在确保平台顺利运转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平台的优化生产能力和专项分析能力。

(3)逐步构建网优平台“运营”[1]机制

网优平台归根结底是一套软件工具,为了让它产生生命力,能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服务,需要从各层面运营和管理它,这也类似于运营无线网络。否则,若某一个环节出问题,平台就可能瘫痪。例如,设备升级后,新入网的数据没有纳入平台就会制约应用。对于网优平台,应从设备升级、采集接口升级、数据质量核查、新需求完善、培训与应用推广、问题反馈、客服等多个环节同时入手,让平台“运转”起来。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投入足够的资源保障数据质量,这是平台应用推广的关键。

(4)要推动平台与优化流程的结合,逐步推动优化工作的规范化

网优平台已经尝试与流程管理系统建立接口,提供了诸如问题小区自动派单、无线参数审核工单等优化流程的支撑。无线优化工作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优化方法、优化算法,还涉及优化的管理问题。前文提到的基础数据质量问题,原因之一就源于管理环节的缺失。

对运营商而言,运营商省公司的优化管理方式往往具有差异性,为了提高集中优化的水平,需要推动优化工作规范化。IT系统的一个责任就是落实管理层的思路和方法,因此,网优平台应该进一步加强与流程的结合,通过流程将优化“串”起来,把网优平台打造成优化人员的工作平台,这样可以逐步推进全国各省的优化规范化,从长远看应能够实现优化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运营商的优化管理水平。

(5)要处理好“大系统”与“小工具”的关系

“大系统”与“小工具”是互补而并非替代关系,应该发挥优化平台的基础数据平台功能,推动基础数据层面的数据开放,快速集成优秀的专项工具,让应用“百花齐放”。为了弥补大平台欠缺灵活性的不足,也可以考虑为一线优化人员开发便携版的优化终端软件。

5 结束语

网优平台的全面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从集团到省,再到地市,每一级的项目经理需要身体力行,亲自使用网优平台进行网络分析,在应用中发现网络问题、在分析中发现数据问题和软件功能问题,总之,一定要“以用促用”,让平台逐步产生生产力。

1 李跃.集中管理——网络时代的电信企业管理创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 段志强.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无线网优平台运营体系.通信产业网,2011

猜你喜欢

运营商工具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