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原市小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011-04-01陆红梅关传

东北水利水电 2011年12期
关键词:松原市水坝径流

陆红梅,关传

(1.南崴子灌区管理局,吉林 四平136102;2.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130021)

1 项目背景

松原市主城区位于前扶大桥~龙华大桥之间,枯水期水位一般在129.2~129.5 m之间,两岸堤防间水面占有率仅能达到20%,河滩及江心岛大部分裸露在外,与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的发展及不协调,尤其每年春秋两季大风天气,满天扬尘,空气质量极差,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松原市壅水坝工程的建设任务是通过新建的壅水建筑物,壅高水位,形成较大水面,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亲水平台;用生态的、科学的、多样性的绿化配置,起到调解区域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满足松原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在河、湖中或岸边设园林、亭阁、艺术性绿化、不同结构的岸线布置和形态各异的桥梁,以充分发挥河、湖的自然景观和人主课景观功能,塑造松原“三江水城”的城市形象,促进发掘松原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增强城市魅力,快速拉动松原市经济发展。

2 自然条件

2.1 气象

第二松花江流域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晴冷温差大,冬季严寒而漫长。按气候分区,上游为长白山寒冷湿润区,中下游为温和半湿润区,其特点是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南北差异大,且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坝址区年降水量为423.1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95.3 mm。年平均气温4.5℃,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温-37.8℃。春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历年最大风速29 m/s,相应风向为SSW,平均风速为3.5 m/s。流域内实测最大冻土深达2 m以上,积雪期30~90 d,封冻期多达150 d。

2.2 径 流

第二松花江流域径流补给主要为大气降雨,水汽多来自太平洋和流域西南方向的暖湿气流,径流量(深)和降水量时空分布密切相关。流域上游的头道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800 mm,二道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26 mm,相应的径流深为525和375 mm,丰满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750 mm,年径流深为320 mm。丰满水库以下降雨及径流明显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0~700 mm,其年径流深约为90 mm。由此可见,流域内降水径流分布不均匀。

径流与降水量一致,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年际变化较大,据扶余1951—2005年径流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流量为525 m3/s,最大年平均流量为961 m3/s(1986年),最小年平均流量221 m3/s(1978年),最大年平均流量与最小年平均流量比值为4.35。

3 工程规模

坝址位于第二松花江下游松原市城区段,前扶大桥下游约4.5 km处,距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坝址约32 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1783 km2,河道长790.6 m,河道平均比降0.05%。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本次设计的壅水建筑物位于城市防洪段,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工程总投资3.026亿元。

4 工程效益

4.1 直接效益

工程直接效益为生态环境效益,松原城区沿第二松花江而建,近年来坚持“拉`大框架、改善环境、增强功能、提升品位、突出特色”的原则,集中力量建设了沿江开发、城区道路、污水处理、管输燃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了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交通、通讯、给排水、绿化、美化等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初具规模,城市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社会和谐进步,投资政策宽松优惠。

壅水坝的建设,最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在形成的水体的影响下,可改善当地的局部气候条件,使区域温差缩小、最高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将对松原市城市形象、市区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为将松原市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型城市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到2020年,沿江风景带整体景观趋于优化,生态格局趋于稳定,松花江水环境改善明显。城市游憩空间系统得以完善,沿江地区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宜人、景观丰富的绿色游憩廊道和生态廊道,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优化城市生态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工程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4.2 间接效益

4.2.1 旅游效益

以壅水坝及其上游形成的湖面为依托,在河、湖中及岸边建设园林、亭阁、艺术性绿化、不同结构的岸线布置,形成游憩性公园,增设游船等水上娱乐设备及设施,形成河、湖、岸边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一体的清水绿化带,为满足人们亲水愿望提供必要的设施和平台,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生活创造优雅、闲情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魅力,吸引周边及外地游人,促进当地文化、娱乐、餐饮等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壅水坝建成后,加宽了城区段江道水面面积,改善了松原市水环境,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人工湖,成为松原市的水上乐园,对松原市创建生态型园林城市、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丰富了松原市旅游产品体系,并提升其整体竞争力,这势必会促进松原市的旅游业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预计松原市2020年旅游收入45亿元。预测工程建成后,旅游效益将占松原市旅游年收入的0.8%左右,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估计到2020年工程的旅游效益将达到3600万元。

4.2.2 土地增值效益

根据《松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年),松原市中心城区将形成“一心两翼、三区五片”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方向为沿江发展。用地选择以松花江为轴,主要包括4个区块,分别是江北城区的西北区块、江北城区的东北区块、江南城区的西南区块以及江南城区的中部区块。壅水坝工程建成后,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极大地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沿江两岸土地价值,为松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奠定基础。沿江两岸共有土地60 hm2,初步估算,壅水坝建成后,两岸土地可增值45%左右,总增值效益为7652万元左右,工程分摊的土地增值效益约为50%,为3826万元。

猜你喜欢

松原市水坝径流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雅鲁藏布江河川径流变化的季节性规律探索
变化环境下岩溶区流域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形形色色的水坝
筑水坝
世界上壮观的水坝(下)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松原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和措施探讨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为什么水坝下部修得比上部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