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象名词
2011-04-01
电力工程技术 2011年5期
(1) 梅雨
每年夏初在江淮流域一带常会出现的连绵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又因为这时空气湿度大,百物极易受潮霉烂,因此又有“霉雨”之称,入梅时间大多在6月6~15日,出梅时期大多在7月6~10日,入梅与出梅最早、最晚可差40 d左右。
(2) 风力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的来向称风向,风的大小用风速(m/s)表示,有时也用风力来表示,通常分0~12个等级。平均风力在6级以上,阵风在7级以上的风,气象上就称为大风,大风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3) 雨量
降雨量是指降到地面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雨量,用积聚在水平面上的深度来表示。降雨量级:小雨指24 h降雨量小于 10 mm,中雨 10~25 mm,大雨 25~50 mm,暴雨 50~100 mm,大暴雨 100~200 mm,特大暴雨大于 200 mm。
(4)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全球气候年际异常变化的最强信号,是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等沿海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海水异常增暖现象,是大尺度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发展和消失,会造成大范围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继而出现全球性气候异常,甚至极端的气候灾害,进而导致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