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和"通鉴":城市史研究中的悖论
2011-04-01◎刘荣
◎ 刘 荣
"资治"和"通鉴":城市史研究中的悖论
◎ 刘 荣
在城市史研究中,"资治"和"通鉴"本该是一对并重的关系,但是很多时候两者反而形成了悖论.在具体的城市史研究中,重视其"资治"作用,忽略其"通鉴"作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对城市史的研究进行综合考察,并以失败和成功两方面的案例来说明,在城市史研究中,"资治"和"通鉴"是可以得到有机结合并且达到最佳状态的.
城市史 资治 通鉴
城市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21世纪初,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总人口的半数,城市人口问题再次迈进城市史的前沿.中国的城市规模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城市数量在增加,相应地,城市史的研究也发展迅速.
乔尔.科特金认为,"如果说上海、广州、北京和其他数十座城市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新的房地产开发能够代表晚近现代化的话,中国的城市传统的深厚根基也不可小觑.她有别于欧洲和美洲城市建设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其延续性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文明都无法与之媲美."①中国城市的延续性有目共睹,城市史的研究也是历史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人对于都城、城市的记录和考察,《洛阳伽蓝记》、《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均可归入广义的城市史著述.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史研究起步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1926 年,梁启超发表《中国都市小史》、《中国之都市》等文,实开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史研究之先声.新中国建国初期,城市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洛阳在汉唐的形制变迁进行研究(阎文儒);或对古代城市兴起与发展进行系统探索,或对近代上海城市功能进行资料梳理和初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建立在民国时期研究水平的基础之上,指导思想上有不同,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城市史研究有了新的面貌.文革十年,城市史的研究和历史学的总体研究一样,处于停滞的状况.改革开放之后,在经历了十年动荡之后的国内,一片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局面,城市史的研究也被人们提上了日程.建国初期,中国城市化水平仅有10.6%,当时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29%,欧美发达国家则超过60%.从1950年到1978 年,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化率缓慢增加到18%.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城市化率的历年统计数据,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0%.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数量迅速增多,规模扩大,城市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比重日益加大.与此相应地,城市史的研究也是成果迭出,不断进步.熊月之等概括为"中国城市史研究异军突起,发展很快,相当繁盛,表现为研究人员众多、研究对象广泛、研究成果繁富与研究方法多样.它通过对单体城市、城市群、城市与城市关系、城市与乡村关系的研究,分析中国城市的功能、结构、地位、作用、精神与特质,既参与、回应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史的研究,也具有中国自身特色."②熊月之作为一位城市史研究的专家,对目前的城市史研究总体上是持乐观态度的,就总体而言,城市史的研究势头也是喜人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城市史研究中存在一个痼疾,那就是"资治"和"通鉴"的严重脱节,在许多时候,二者甚至发展为一对悖论.
一、城市史研究中"资治"和"通鉴"的失衡
宋代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目的是为君王提供鉴戒,也为世人树立一个为臣为子的典范.史学的资治和通鉴功能向来是史家公认的."资治"是着眼于当下,为决策者提供建议与顾问;"通鉴"则纵观古今,既连接历史与现实,也从中吸取教训借鉴经验.城市史特别是近现代城市史关注的是城市本身,如城市的形成发展、城市的改造更新、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城市的文化变迁等等.城市史研究是在以城市为主体、以城市为主导的视野下进行的.研究一个单体城市或是群体城市的历史,首先而言,对这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对于许多城市而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是其比较中意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虽然听上去有贩卖历史文化之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依托城市的必然有许多高校基地和专门进行城市史研究的学者,他们在开展城市史研究的时候,对所在城市进行研究,首先有该城市提供资金保障,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比较容易.这么一来,在研究中是很容易出成果的.反过来,其研究成果也较好地指导了城市的发展战略.
但是,一旦城市史的研究过分得被一些利益关系所左右,这些群体或是个人对于所在城市的研究,在许多情况下,出发动机就是不纯粹的,研究成果也可能会失实失真.历史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实事求是,但是很多时候,城市史的研究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偏颇方面.以前一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山东省临沂市斥资15亿打造诸葛亮故居"的事情为例,就可以看出本该有着独立的学术性的城市史研究被扭曲到何种地步.
作为一代名相和智慧的化身,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自古便为世人所称颂,人们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武侯祠在各地都有分布,如河南南阳武侯祠、湖北襄樊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陕西勉县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武侯祠、浙江兰溪武侯祠等.这些祠堂各有特点,有的在他的耕读故地,有的在他曾途经之所,有的在他的后代繁衍之地.这其中真正比较有名的武侯祠,共有三处:一在四川成都,这是蜀汉京城;二是河南南阳,据传是诸葛亮故居;三是湖北襄樊(古襄阳所在地)隆中,据传是诸葛亮隐居处.而围绕诸葛亮的文化争夺,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河南南阳与湖北襄樊(古襄阳所在地)两地之间,争论的焦点,也主要是"诸葛亮躬耕地"的归属:到底是在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樊.因为,《三国志》上说:"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阳都,据考证就是现在山东临沂的沂南县.由于史书的记载比较明确,临沂市沂南县是诸葛亮出生地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不仅仅是对诸葛亮的争夺,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争夺,争其出生地、故居、衣冠冢等等.
纵观当下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对这些历史名人或是历史遗迹的争夺似乎成为其第一要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2个.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1.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2.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3.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 5.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6.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7.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在具体的城市史研究中,围绕着历史文化名城而开展的占了多数,大多是以某一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无非是围绕着该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论述,最终得出该城有着何种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结论.何一民等早在2000年就曾指出,城市史的研究,"从城市结构的各层面看,经济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城市文化、城市社会、城市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并多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③究其缘由来说,还是对城市史研究的"资治"功能的过分关注.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按照上面的七条标准来衡量,几乎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可说是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所有的城市都可以打造为历史文化名城,这么一来,只会导致一种后果:从城市史的研究方面来说,其学术性丧失殆尽,最终沦为城市发展的宣传机器;从城市发展来说,所有的城市都走了同一条道路,丧失了一个城市本该具备的特色.
毫无疑问,历史学所谓"资治"的功能就是要为现实提供帮助,通俗地说,要有用.但是,说来说去,历史学是否就只剩下"资治"这一重功能了.城市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文明发展为线索,勾勒出城市是怎样萌生、发展与逐渐成熟的进程,并揭示出这一进程即人类社会架构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与变迁的规律性与阶段性."④城市是文明与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城市发展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因此研究城市史不仅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城市的兴起发展的兴衰史,而且要提升到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来思考.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研究城市史,"通鉴"功能不应该被人有意或无意地忽视.
二、从扬州东关街看史学研究的"资治"和"通鉴"
"资治"是要为现实服务,要为城市发展献言献策,发掘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城市能够在更加规范有序并且是创新的道路上前进,不至于出现所谓的"千城一面"的现象."通鉴"就是不仅仅要立足于一个城市,而且要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对全局进行一个综合的考量,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城市的衰落进行探索,更对城市中的各种社会关系集团进行揭示.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整体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文明被城市文明取代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愈演愈烈的城市住房问题、城市失业人口问题、城市犯罪问题,这些被学者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城市病的存在是城市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考察历史上的著名城市,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疾病、犯罪、腐败、战争,直至最终城市的衰落甚至是消亡.对现实的资治,对过去的通鉴,在这个点上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的城市在许多方面向西方国家的城市靠近,比如国内研究美国城市史的学者就以美国的"城市更新"来类比中国的"旧城改造".但是,以西方城市发展为参照系,照搬西方城市发展的思路,在中国是明显行不通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城市化一直走的是和西方国家不同的道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地大物薄"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所谓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国走的是一个明显的反城市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才真正地迈开脚步.但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全局一样,城市化的过程也过于急功近利,过于不切实际了.如何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这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重视的问题,也是值得所有城市史的研究者都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城市是一部活的历史,是一首流动的史诗,它联系着过去和现在,它传承着文明与骄傲.城市史研究就是要透过城市的历史去关照现实与未来.将城市历史研究与现实城市发展研究相结合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并开始受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举城市史研究中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近些年,人们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关注较多,历史街区则较少被人重视.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城市除了各种各样的建筑之外,历史街区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历史街区必然值得人们更多的关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两者的思路,在很多时候是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的一个最重要的主体是政府部门,鲜少其他利益集团的参与.历史街区的发展动力往往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市场策划、经济发展目标的贯彻、旅游业和文化活动的推动去实现场所的更新和历史街区的复兴.城市利用历史街区发展旅游业,活化了历史文化资源,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避免历史文化完整性的衰退,历史建筑和文化资产通过旅游业使商业化的利益得以实现从而避免毁坏.在这里,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与商业化运作就被提上了日程.
扬州城是一座名闻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更能凸现扬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马监巷内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在东关街西头有香火很旺的财神庙和广储门街口的砖砌圈门,拱门上还镶嵌有"盛世岩关"四个大字.总而言之,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说,东关街都可称得上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街区.从2000年开始,扬州市将东关街的保护与开发提上了日程.首先献计献策的是扬州的一批学者,他们对东关街及其附近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详尽地考察之后,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与开发策略.扬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古城保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6 年,又组建了名城建设有限公司,使古城保护工程更易于操作;2007年,成立了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从事名城保护理论研究,并发行《中国名城》杂志,在理论上对名城开发保护提供鉴戒.也正因为首先是城市史的研究者参与了政策的制定与决策,扬州东关街的开发与建设是十分成功的.2006年的时候,东关街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人们惊艳于其古色古香的建筑,也流连于街区各种各样的老字号商铺.在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史的"资治"功能完美地实现了.研究者不仅仅是对现实的考量,并且对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研究,诸如公共关系、环境问题之类.决策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也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鉴于古,而通于今,才会得到利益的最大化,才能促进城市和城市史的双赢.
三、"资治"和"通鉴"的结合点
"资治"和"通鉴"功能的实现,要求城市史的研究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坚持历史学的实事求是原则.城市史研究,首先来说,属于历史研究,史学的求真求实原则是其首要原则.城市史研究者需要依托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城市群来开展研究,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有自己需要坚守的东西,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人云亦云,迷失了自己."历史学,以求真为灵魂的历史学,归根结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不断探究的勇气."⑤
其次,注重考查历史上的城市化问题.乔尔.科特金的名著《全球城市史》,考察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城市,他认为这个城市世界从发轫伊始,就带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尽管它们可能远隔重洋、相距万里.当年"孤独的文明"阿兹蒂克帝国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与公元前数千年兴起的古巴比伦城同为上古城市文明的奇葩,它们之间毫无联系,却具有惊人的相似特征.1519年前后当人们发现这一现象时曾轰动一时.那么,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科特金高度概括为六个字:神圣、安全、繁忙.如欲成为世界名城,必须具备精神、政治、经济这三个方面的特质,三者缺一不可.只要有一个薄弱环节,都会损毁其基础,甚至最终导致其衰亡.这就告诉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城市的发展有其共通之处.考察历史上城市化的问题,相应的,可以为现实的城市化提供借鉴.
最后,关注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重视城市历史研究与现实城市发展研究相结合,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史研究者的一个共识,这也是城市史研究的魅力所在之一,历史研究不能够也不应该脱离现实而存在.不同的城市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城市研究者应该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使命感和历史透视感,城市史的研究者应该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关注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那些课题,从而有助于寻找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城市史的研究才能够走得更远.
注释:
①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
②熊月之,张生.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史林,2008,1.
③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4.
④何一民.历史时空之城的对话:中国城市史研究意义的再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6.
⑤田颖.论求真--历史学存在之灵魂.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
The Paradox in the Study of Urban History
Liu Rong
Both "Comprehensive Mirror" and "to Aid in Government" should be attached equal importance to regarding the study of urban history, but most of the time they form a paradox. In the practice of urban history research, researchers more or less think highly of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Mirror" over "to Aid in Government". From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study of urban history, the author considers both failed and successful cases and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mprehensive Mirror" and "to Aid in Government" could and will combine perfectly and achieve the best balance.
urban history; 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C912.81
刘荣,扬州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方史学史和城市史研究.
(责任编辑:卢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