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安全文化,培养安全习惯
2011-03-31张慧芬
张慧芬
(锡林浩特供电局,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电力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手段不断优化,设备质量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周期也不断延长。安全管理的实践证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要求时时、处处监督企业的每位员工遵章守纪,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必然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出现漏洞、出现安全隐患。只有通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
1 安全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识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它体现为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安全文化是传统意义上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的一种升华,把安全提升到意识形态领域,注入了文化的内涵,融入到文化的氛围中,使安全不再是说教,从而对员工形成滋养、熏陶、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再只是印在纸上、贴在墙上,而是逐渐成为员工的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首先应从生产实际出发,不断归纳、总结、提炼,再用于安全生产实践中,并对生产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电力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实践经验。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内容。
2 如何开展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2.1 强化领导者责任意识
安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企业在安全工作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责、权、利对等原则。因此,从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到企业内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都对企业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予以明确。责任意味着应该做对、做好的事情一旦出错,就必须接受相应的后果。在管理体制中,责任是中心,权力和利益是支撑。企业内部人的责任是有大小的,相应的权力也有多寡,但每个人承担责任的大小相对于利益是对等的。
可以说企业文化是领导者倡导的文化,这是因为领导者个人素质会影响企业文化风格的形成。领导者处于权力中心,有资源支配和利益驱动的能力,可以有效地组织和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因此,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素质,要对安全工作的规律性有更好的把握力、洞察力和推动力。
2.2 完善现场作业条件和提高文明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的物化形态,主要表现为生产作业环境、工艺设备、管理机构、安全设施等。要改善安全物化状态,概括起来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 加大投入,改善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从现场实际看,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水平的先进与否,作业环境状况的优劣,安全设施是否完善规范等,是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为文明生产打造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
(2) 提高生产组织水平,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活动,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工艺流程与操作环节等要素组合的结果。只有使这些组合达到高度协调,生产作业才能在安全、顺畅的轨道上运行。因此,提高企业生产组织水平,制订组织措施,使各类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佳,是确保生产安全的关键。
2.3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安全价值体系
安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因此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突出制度建设应是题中之义。涉及安全工作的制度有许多,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制度建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有3点。
(1) 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非常完善的,电力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和落实上,许多基层单位做得还不够。企业应在落实已有制度上下大功夫,确保制度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发挥约束、调整、控制的作用。
(2) 制度创新。电力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安全管理模式也应根据生产经营的不断变化而作调整,安全规章制度也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巩固、创新和提高。
(3)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以安全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主要包括:生产安全是社会职业人的个体需要;个人安全是家庭幸福的要素;安全生产体现企业的良好形象,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4 提高安全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安全生产专项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调动广大职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丰富安全工作的措施,提高安全工作的层次,以及推动安全文化向群众性的方向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电力企业应采取措施把安全生产各项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1) 始终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追求实效性。电力企业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树立“隐患不除,事故终究要发生”的安全理念,开展以“反违章、除隐患”为主题的“百日安全活动”,查找安全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层层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结合日常工作和事故案例,组织员工参加规章制度培训,引导员工自觉遵章守纪。加大反违章工作和隐患排查力度,认真排查各类隐患,加强风险预控,实现安全生产闭环管理。在开展安全活动中注意克服短期行为,统一部署,以长远的眼光规划好各时期的阶段目标,确保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2) 强化安全监督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电力企业应根据检修、基建计划,严格执行现场到位监督制度,现场到位持卡监督,实现对安全生产的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监督。
(3) 丰富安全生产激励方式,确保“责、权、利”三到位。企业要调整生产一线人员的奖金基数,使其高于其他工作人员,做到收入向生产一线倾斜,保证生产一线人员的安全职责与收入对应。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确定多项生产指标,进行考评奖励,激发员工为安全生产立功尽责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良好势头。
3 安全文化铸就安全习惯
安全文化说到底就是企业职工的行为方式习惯的选择和行为结果的统一,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抓住问题的本质,就可以抛开烦琐的“文化”定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造就安全的行为结果至关重要。安全文化应该有自己的产品,这个产品就是安全稳定的局面和企业经济效益。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形成要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要靠制度的约束和意识的培养,即外在的灌输和内在的升华。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企业思想政治部(宣传部)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企业文化推进职能。安全文化工作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事事讲。这是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是企业党政工团组织和全体员工都应该坚持的。
对安全工作不怕老生常谈,这在心理学上是有道理的。外界反复的信息刺激、暗示和从众心理,对个体的行为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要使企业每个人养成安全工作的良好习惯,成为自然的条件反射,这种宣传和灌输是少不了的。当然,宣传工作要符合自身的规律。如何入耳、入脑,听得进,记得住,又赏心悦目,是有艺术审美要求的。宣传千篇一律、形式刻板、空洞无物,甚至大话、废话连篇,造成逆反心理,就会适得其反。现实中,人们对企业文化工作有一些误解,认为宣传仅仅是对企业形象的“包装”,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包装”往往关注外在形式(审美倾向),而宣传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注重的是对企业内在品质的揭示。只要形式多样、内容贴切、手段新颖、功夫到位,宣传形式和内容做到“新、奇、特、趣”,宣传就能发挥威力、产生作用,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形成人们的安全习惯。这样,安全工作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身体、生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