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供电企业应急体系的建设
2011-03-31王炎源
林 斌,王炎源
(龙岩电业局,福建 龙岩 364000)
1 电网供电企业应急体系的现状
1.1 制度体系
目前,在应急法律规章制度体系下,已经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国家电网公司、网(省)公司和地市、县级供电企业也有配套制定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应急管理工作规定》、《新闻应急工作规定》、《新闻舆情应急工作规定》、《恶劣气候电网运行预警制度》等。
1.2 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已经成立了5个层次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和应急指挥体系。各个层面的组织机构、指挥机构的职责和职能较清晰。
1.3 预案体系
国家安监局、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分别出台了预案管理办法和预案编制导则、规范或指南。省级电力公司也出台了相应的预案编制导则、规范或指南。根据这些办法、导则和规范,各级政府、国家电网公司、网(省)电力公司、地市和县级供电企业各个层面编制了较全面的综合性预案和专项预案。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供电企业一企一案的综合性预案,电网战时预案,关于人身、电网、电力设备、电力建设工程、大型施工机械等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预案,防汛、抗冰、防地震、防台风、防火等自然灾害预案,电网防人为破坏预案,电力技术保障系统的电力通信、远动、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案,以及派生的供电服务、新闻舆情突发事件等预案。此外,还有各种现场处置方案,如,变电站全停预案、母线事故预案、主变事故预案、电网黑启动方案、电网典型事故处理预案、电网功率振荡预防及处理预案等。但预案相互之间的衔接、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
1.4 资源保证体系
大多数供电企业已经制订了《应急队伍管理细则》、《应急物资管理办法》等制度以规范队伍、保证物资的供应。有些地市政府已经出台了有关应急物资征用办法,公布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供电企业建立了专业齐全、组织健全的应急队伍,配置了常用应急装备,大多供电企业整合“常态”物资供“应急”使用。但由于规范、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应急资源保证系统还有工作可以做。
1.5 技术支持体系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发、部署了覆盖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电网防灾减灾系统。该系统是目前福建省电网应急基础应用平台,它与生产管理系统(GPMS)、调度SCADA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调度MIS系统、状态评估系统和各个专业监测系统有机融合,能及时获得电网运行状态信息和预警信息,提高事件驱动方式的在线应急处置机制,有效管理应急队伍等应急资源。系统还提供了应急评估、分析、总结等功能。该系统功能强大,在历次防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应急预案质量亟待提高
(1) 未形成有机关联的预案体系,质量亟待提高。一是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和同层面预案之间的关系没有有机衔接;二是企业预案与地方政府及上下级单位预案、企业综合预案与专项预案、专项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没有做到有机衔接,预案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形成,哪个预案先启动,哪个预案触发下一个预案等,关系不清晰。
(2) 应急预案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预案没有做到全覆盖。虽然各个方面都有了预案,但企业内部预案体系性不强,没有覆盖到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和岗位层面,没有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
(4) 一些应急预案编制后,宣传、培训和演练基本功不足,企业员工对预案认识不到位,有些人甚至将预案认为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的东西。
2.2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继续完善
(1)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从网(省)公司到县级供电企业多有较完善的应急管理机构,但由于电力企业的应急工作机制正处于调整整合阶段,各单位的应急工作管理归口部门和人员设置不尽相同,有些单位设在安全监察部门,有些单位设在生产技术部门,机构设置没有完全统一,内部职责分工也还存在一些不明确的地方,应急工作可能出现不同步、不协调的情况。
(2) 应急工作在电力企业中实际上起步很早,但由于缺乏培训和横向交流学习,熟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人才还较少。
2.3 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有待加强
(1) 各供电企业应急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配置规范。
(2) 各级供电企业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但苦于财力有限,投入力不从心,一些亏损供电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标准低、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不高、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
(3) 各单位虽然已有完备的应急队伍,但没有应急专业培训机构,规范的应急工作培训还有待加强。
2.4 技术支持平台需要继续完善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设有防灾减灾系统。该系统是目前福建省电网应急基础应用平台,在福建省电网多次应急处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有些功能还有待完善,如,系统在面对地震等毁灭性灾害下的生存能力,在突发事件和派生事件的层次启动、处置,在应急收集灾害信息、应急指挥过程,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报工作量,在降低对现场快速处置的干扰等方面,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2.5 应急物资的统筹、经济配置工作需要继续协调
应急工作中要求某个供电企业按照极端严重的灾害进行物资全配置,这是不可行或是不经济的。因为极端灾害事件是低概率事件,对低概率事件进行应急物资单位内部的全配置,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
2.6 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亟待加强
一些人员将事故救援、应急抢修等同于应急管理,出了事故抓救援,而平时不重视应急管理基础工作。造成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掌握应急资源,应急程序和职责不清,以致应对事故难以做到快速、有序和科学、有效,特别是缺乏对应急知识的普及和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
3 应急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3.1 应急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
(1) 快速、准确地取得电网各类设备静态和动态运行参数、电网故障信息、气象等自然灾害预报信息,及时判断灾害事件的发展变化趋势。
(2)快速、有效地监测和评估电网各类风险,快速组织应急抢修队伍和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快速采集应急过程中大量的分散的上行信息,为指挥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以有效实施应急指挥。
(4)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重大灾害发生时,仍然可以正常稳定地运转。
3.2 应急体系建设的目标
一是建立责任主体明晰、覆盖全面的法规、标准制度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国家电网公司、网(省)公司、市级电业局和县级供电企业四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应急预案体系。四是常态与应急结合,有效整合现有应急资源,特别是对应急队伍、应急专家、应急装备和物资体系的建设,力求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层次建设、协调调配和体系性较强。五是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功能齐全的应急工作机制。六是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救援、应急处置、培训演练、资源配置的技术平台保障系统。
4 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侧重点和方法
4.1 抓住工作主线,进一步完善预案体系
预案体系是预先编制的“框架”,对有序、高效、快速组织应急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近几年应急预案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应急预案,特别是制订供电企业预案的体系结构非常迫切。应根据电网供电企业突发事件发生和演变的规律制定覆盖全面、层次结构关系严谨、启动关系明确的应急处置预案。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预案和其构成要素的数据库,动态掌握预案编制、执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使企业、部门、班组之间,综合、专项和现场处置预案之间,上下、左右之间,均能相互衔接,成为有机的整体,真正发挥应急预案整体效能,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水平。
4.2 坚持常态与应急结合的原则
应急体系与常态体系本身是密不可分的。应急体系中的组织保障体系、应急队伍体系是与常态体系基本同位的,应急物资体系、预案体系等也是在常态工作体系下派生出来的,内容基本相同。要搞好应急工作首先要理清常态工作体系与应急体系的关系。一是要通过或结合常态系统开展应急队伍的培训。常态时,应急队伍人员就是常态中各个工作岗位中的人员,其常态工作内容、职责与应急时是基本相同或性质相同的。二是要培养扩充其他应急人员。应急时,完全靠常态人员是无法满足应急状态下的人员需求的。为此可以将平时承担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外包的人员作为应急储备人员,常态时与他们签订应急协作协议,加强对他们的应急常识培训,从而达到在最少的成本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三是确立常态物资在应急时转为应急物资的制度,构建三级物资保证体系。应急的性质决定其所处置的对象为低概率事件,按照低概率事件全额配置应急物资根本不可行,甚至可能会拖垮一个企业,因此,确立常态物资与应急物资调剂使用的制度、建立常态与应急物资转化平台显得非常重要。或者,按照常态与应急物资一体化建设原则,将2类物资系统进行归一化,常态物资就是应急的基本物资,以此为应急物资体系的第1层;在此基础上,根据应急专业的不同再配置一定数量的专门应急物资,此为第2层;第3层,按照扩大应急的原则,进行社会动员,建立应急物资社会供给机制,按照常态物资供应体系建立应急物资供应体系,与常态下物资供应商签订应急物资供应协议,明确有关责任。四是应急处置与常态工作具有相容性,编制应急措施和方案时要参考常态处置措施。
4.3 进一步完善应急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电力企业与政府、电力企业兄弟单位之间、电力企业上下级之间横向联动、纵向整合的应急指挥系统,有效协调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应急资源的整合。二是完善应急处置中政府与企业的协调机制,固化形式,充实内容,建立应急工作联络员制度,政府层面定期召开应急工作会议,最终建成政府与企业交流、协调、研究应急工作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平台。三是建立电力企业与物资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应急时期物资、装备供应渠道,确立相应的制度并给予固化。四是建立电力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区域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协调机制,平衡地区间应急力量,实现救援资源(队伍、装备)共享,自主开展应急救援协调配合。
4.4 建设政府与企业应急工作体系
加强政府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建立政府与企业应急互动工作机制,提高政府与企业应急协调工作水平。事故主要发生在企业,但往往会影响到周边地区、其他企业、其他行业,一些重特大、复杂事故单靠企业自身力量很难有效遏止和处置,需要相关社会力量的支援。每一个企业都按照低概率事件的最大的危险源配备应急资源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加强政府应急体系建设是做好应急工作的关键。政府层面体系按照国家—省—地市—县—乡镇建设,供电企业按照国家电网—网省公司—地市供电公司—县级供电公司—乡镇供电所,建设层次对应、统一领导、协调互动、职责清晰的应急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掌握和协调社会资源和企业专业处置的能力,使应急工作成效达到最大化。
4.5 把企业应急管理与隐患排查和监控相结合
隐患排查是电力企业长期和常态化的工作,在隐患排查的同时要加强应急管理,在应急管理中要涵盖隐患排查、监控工作。一是对短时间消除不了的、经常性发生的隐患要制订针对性应急处置预案;二是企业在规划、编制本单位应急工作、预案体系的时候要针对本企业的隐患特点进行;三是企业的应急管理支持平台要将电力企业已有的监测控制平台接入。
4.6 防灾减灾应急平台的完善工作
对已经建设的防灾减灾应急平台要持续改进。政府层面尽快出台《应急支撑平台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规范》,统一平台体系建设的数据交换界面,确保实现政府各级应急平台与各行业应急平台之间以及集团企业内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统一的应急指挥和应急数据共享平台,提高应急处置的高效性、经济性。
4.7 开展应急管理规范化工作
通过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促进应急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制定应急管理基础体系的标准框架,编制详细的评分细则,对达到规范化工作要求的通过评估和验收给予评定,利用1~3年的时间逐步完成应急管理的规范化工作。规范化工作可以从应急体系的几个方面按照权重比例合理确定分值。
5 结论
应急机制和体系的建设是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是高效、快速开展应急处置,全面提高电网供电企业安全运营水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