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轮非织造布工业大发展时代已悄然到来

2011-03-31何建江

产业用纺织品 2011年6期
关键词:织造布纺织品工业

何建江

(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杭州,311241)

新一轮非织造布工业大发展时代已悄然到来

何建江

(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杭州,311241)

2011年是我国非织造布工业攻坚转型的关键之年,经历风雨洗礼后的非织造布工业已经稳步进入“二次创业创新”阶段。随着经济的苏复,新一轮非织造行业大发展已悄然掀起,但新的风险也随之酝酿,建议企业做好准备,在抢抓发展新机遇的同时,应警惕市场转好形势下的新风险。

非织造布工业,产业发展,新问题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逐渐离我们远去,尽管西欧财经依旧动荡、美国经济复苏仍值得考验,但整个世界经济实体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不可否认,经济发展环境正逐步转好,虽有波澜,但波澜不惊,并为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环境,使得整个非织造布工业呈现稳步调整的局势。经历多年经营实践的笔者感到:新一轮非织造布工业大发展已经悄然到来,但大的或新的风险正在形成。今后非织造行业发展之路如何走,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深思、去实践。

1 大发展时代到来的新迹象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数据[1]显示:2008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总产量达606.5万t,同比增长 11.4%;2009 年达 723.5 万 t,同比增长19.2%;2010 年达 801.6 万 t,同比增长 10.8%。其中,2008年非织造布产量达200.2万t,同比增长16.3%;2009 年达241.0 万 t,同比增长20.4%;2010年达270.8万t,同比增长12.4%。从以上数据来看:虽有金融危机因素影响,但近3年来,我国非织造布工业仍以两位数速度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充分显示了非织造布作为新兴产业强劲的生命力和实力。特别在2010下半年及2011上半年,经济形势稳步上升,整个非织造布产业新一轮大发展之势已经开始酝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国内行业升温迹象

从2011上半年整个国内非织造布工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非织造工业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市场活跃,各企业间交易节节攀升,这充分表明金融危机影响已渐式微。从1—4月份各企业的交易量分析,市场局部又出现供不应求的趋势。整个市场走势呈多头并进,如低迷已久的合成革基布市场重新焕发生机,新领域汽车内饰材料市场已经兴起,整个产业发展一片生机,特别是国内的一些非织造布企业,投资信心不减,正摩拳擦掌做足准备,力争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抢抓先机。如海南欣龙无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下半年新上1条1万t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和1条1.2万t纺熔非织造布线;金三发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新材料科技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主攻高档服装材料、汽车用纺织及卫生用纺织等领域,预计第一期工程将在2011年完成;绍兴庄洁无纺材料有限公司在2010年完成2条合计8 000 t采用热黏合、化学黏合工艺非织造布生产线;湖北金龙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计划新增1条纺熔生产线;大连瑞光非织造布集团有限公司水刺线投产在即;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也在行动;甚至新兴企业杭州四茂无纺布有限公司既上针刺线、又上水刺线。从有关纺织机械销售人员交流中获悉,今年国内投资生产线的企业较多,各设备制造商均处于满负荷生产。从中可以透视,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基础规模仍在持续扩大,新一轮大发展已风起云涌。

1.2 外企看好中国市场

据美国无纺布工业协会(INDA)预测:中国非织造布生产每年增长12%,到2013年中国非织造布销售额将达到38.8亿美元,市场潜力相当巨大,吸引了众多国际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世界非织造布前40强在全球新兴地区分布的33个加工厂中,中国就占了15个,而且其规模正在加速扩大。如美国PGI公司计划在苏州工厂再上一条纺熔生产线,预计2012年实现投产,并计划2年内在中国南方地区新建一个拥有多条生产线的工厂。又如东丽世韩——东丽高新聚化(南通)有限公司在中国继续扩大PP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2011年在其二期工程PP纺粘复合非织造布生产线投产的基础上,又计划新增2万t PP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其他诸如日本的Seiren、H&V、窒索等企业也重拳出击,甚至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等也十分看好中国市场,2009年投资的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大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供应到下游的中国加工企业。另外,一些国际知名非织造布设备制造商更是早早完成了在中国的布局,如德国Fleissner、瑞士立达(Rieter)等,销售情况非常火爆,莱芬豪舍的纺熔线订单更是排到了2年之后。

2 产业发展现状

尽管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历史较短,但整个产业发展已经受了多次危机考验: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风暴。从前两次危机中我们察觉到,危机来临时,虽行业短期内受其影响,但从发展的眼光分析,每一次危机过后,产业均能获得一次新的高速增长。此次金融风暴来势凶猛、影响深远,但对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促进作用也将是功不可没的,经历金融风暴后的非织造布工业发展将呈现新气象。

2.1 产业发展的方向已经明确

《纺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把水利、交通、建筑、新能源、农业、环保和医疗等七大领域作为我国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发展方向,这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发展机遇。以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为例,在目前的医疗卫生材料中,非织造产品占了65%,近几年更是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据有关方面预测,2011年全球一次性非织造布卫生材料和医用纺织品市场销售额将超过50亿美元。再如汽车内饰材料,在日本,采用非织造材料做车顶表面装饰十分普遍,超过70%的车顶装饰采用非织造材料,欧洲也超过50%。我国是世界上汽车生产大国,但汽车装饰采用非织造材料目前尚不足30%。由此可见,行业新规划的七个方向给各自产业链带来了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非常值得非织造布企业去开拓。

2.2 产业总量向规模型企业集中

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的非织造布工业,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市场秩序均在持续调整:一些产业龙头企业继续扩大规模,一些优秀的非织造布骨干企业得到了锤炼成长,而一些落后的、高能耗低产出的小作坊逐步被淘汰出历史的舞台。中国行业研究院结合我国非织造布企业近两年的销售额、产量、科研基础条件、产业链、创新能力等综合评价,在对“2009—2010年非织造布产业的全球比照”[2]中分析指出:广东俊富、浙江金三发、大连瑞光等10家企业,2009年非织造布总销售额约为42.13亿元,约占国内非织造布行业产值的7%,最有望在3~5年内陆续跻身于“全球40强”。在全国范围内,目前行业内已形成了多处产业集群,如浙江天台、绍兴厦履、湖北仙桃、山东潍坊德州等。通过辐射,一些产业的区域优势正在逐步形成,这对我国整个非织造工业向良性方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产业发展质量正在转型提升

2010年我国非织造布工业能走出阴影得以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是国内扩大内需的拉动;二是出口的带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数据[3]显示:2006—2010年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出口总额从46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增长约161%;进口总额从22亿美元增加至27.7亿美元。可见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快增、进口慢涨。特别是在2008年,进口总额开始大幅下滑,到2009年出现8.8%的负增长。其中虽有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受阻等因素,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内在自我创新转型,向更高档次攀登、更广领域延伸,并逐步替代原被外企占领的高端市场,而且这种势头正在逐步扩大。这充分表明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创新转型的能力已在起作用,并正在转化成一种新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也看到,业内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带头关注品牌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并自我搭建平台,通过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方式,不断孵化新产品、新技术及新专利。这些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带动整个非织造工业由“量”向“质”的提升,这符合当前我国非织造布工业极需由大变强的发展趋势。

3 产业发展中的新问题

据预测,非织造布工业大发展将是现阶段整个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表现和特征,但在产业形势转好的大背景下,发展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3.1 产业化进程中的泡沫问题

当前非织造布发展空前,投入更是超前。大量热钱涌入,大量生产线投入,产能的汇聚释放与市场的有序扩张不成比例,蜂拥而上的项目已在形成新的人祸。一是随着我国非织造布装备技术的提升,降低了进入非织造布领域的“门槛”,使得大量民营资本如雨后春笋般地涌入这个领域,规模小而散、生产线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我国非织造布工业的健康发展,也扰乱了整个市场;二是一些偏向性政策或偶然性情况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如2008年限塑令的出台实施,2009年H1N1流感的爆发,加速了企业投资纺粘熔喷设备,拔苗助长了这一产业的发展。为此,一方面,我们要警惕大好形势下的骤然降温;另一方面,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几年里,一些低档、同质产能将逐步面临淘汰。

3.2 通货膨胀及银根紧缩问题

当前原料市场仍处于高位振荡阶段,特别是粘胶、锦纶等,均持续走高。自2010下半年原料出现疯涨,企业对市场的把握很难从规律上下手。以涤纶短纤为例:2008年7月11日,当石油位于历史最高价 147美元/桶时,涤纶短纤市场价为11 650元/t;2010年11月12日,当石油位于87美元/桶时,涤纶短纤市场价却飙升至19 800元/t;2011年5月12日,当石油位于98美元/桶时,涤纶短纤市场价为12 850元/t。这种产业链间价格的严重错位,很难让人预料和想象,市场已越来越变得魔幻。而另据有关机构预测:2011年棉花将进入一个“2.5时代”(机构预测2011年棉花均价在25 000元/t左右)。近期棉价虽有波动,但仍处于高位,这直接影响到粘胶的走势。再加上国内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可以预测,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非织造布高成本将是发展的一个趋势。

在资金运作上,2011年以来,国家采用的稳健货币政策效应已经开始发挥,具体表现为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企业贷款年利率已达6% ~7%水平,沿海地区银行放贷从严从紧的趋势在加大,这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

3.3 转型升级问题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数据[4]显示:2010年1—8月非织造布及特种线绳出口59.39万t,出口总额17.37亿美元,同比增长41.54%;出口均价0.29万美元/t,同比增长3.57%。同期同类产品进口12.92万t,进口总额7.22亿美元,同比增长31.96%;进口均价 0.56 万美元/t,同比增长5.66%。虽出口形势良好,但进口产品均价增长较快,量价齐升,说明国内对高档非织造布及特种线绳需求仍较大。然而目前的行业现状是,产业基础大,但真正做高档产品的企业却少之又少,仅靠几家龙头企业带动是远远不够的。这主要是由其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在非织造布产业中,以民营资本为主导。虽机制灵活,但缺乏强而有力的智力加以支撑,企业间科技创新水准参差不齐,对行业信息的掌握和研判能力欠缺。为此,转型升级的难度仍较大,对这类企业来说,尚不如继续扩大规模来得容易。这也是造成当前行业内扩大规模之势不减、科研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若能把当前行业内蜂涌而上非织造布项目的精力、财力引导到如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上来,这将对整个非织造布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3.4 能源危机问题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能源危机时代,电荒、油荒、气荒等能源危机越演越烈。从国内整个工业大环境来讲,特别是电力危机尤为突出,而在短期内很难缓解或解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5]中指出,2011年全年,我国用电量预计在 4.7万亿 kW·h左右,尚有3 000万kW·h的缺口。据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缺口可能会更大,“电荒”影响范围可能会更广。究其原因:一是电力发展跟不上工业的扩张;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电比例不断增加;三是当前政府十分关注民生工程,特别是夏季,让电于民已较为普遍。为此,2011年工业用电形势相当严峻,甚至可能超过2010年,企业应尽早做好应对准备。

4 结语

当前我国非织造布工业整体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大发展正在悄然掀起。但经验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被大好形势冲昏头脑,产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一方面企业应尽早做好准备,实现“两手抓”:一手抓住行业形势积极向好的机遇,一手做好行业形势随时可能出现逆转或颠簸的准备;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蜂上项目不仅害人害己,而且也影响了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借用股市一句话,“行业有风险,投资请谨慎”,敬请投资者理性决策,三思而后行。

[1]朱民儒.转变产业用纺织品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C/OL].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2011-04-14].http://news.ctei.gov.cn/282713.htm.

[2]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2009—2010年非织造布产业的全球比照[C/OL].中国行业研究院.[2010-02-09].http://www.18report.com/news/9326.html.

[3]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需求+科技”拓展成长空间[J].纺织服装周刊,2011(5):24-25.

[4]钟新征.2010年1—8月产业用纺织品进出口分析[C/OL].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2010-10-11].http://news.ctei.gov.cn/257976.htm.

[5]新华社.浙江提前戴上限电“紧箍”[N].大众日报,2011-05-09(3).

A new round of great development of nonwoven industry era has come

He Jianjiang
(Hangzhou Xiaoshan Hangmin Nonwovens Co.,Ltd.)

2011 will be the crucial year for nonwoven industry transition in China.Experiencing the trials and hardships,nonwoven industry has steadily entered into the stage of the second innovation and change.After economic revival,the new round of great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has been quietly expected.But,the new risks will also be brewed.All the enterprises should prepare well,while grasp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nonwoven industry,inductry development,new problem

F407.81

A

1004-7093(2011)06-0029-04

2011-05-14

何建江,男,1979年生,主任。主要从事非织造布经营及生产技术基础数据研究。

猜你喜欢

织造布纺织品工业
Shinwa(K814) 推介水刺及纳米纤维非织造布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工业人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孖纺非织造布大有可为
俄罗斯计划2020年将非织造布产量扩大至20亿m2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
熔喷非织造布工艺与性能的关系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