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多发性抽动的中医临床研究

2011-03-31凌子恒朱先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秽语抽动症多发性

凌子恒,朱先康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小儿多发性抽动为儿童神经精神系统常见疾病,临床特征为不随意的、反复出现的、不规则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表现为挤眉眨眼、咧嘴、耸鼻、扭脖、耸肩、踢腿、跺脚、异常发声、秽语等。以往有“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障碍”“习惯性抽搐”等病名,近年来多称为“多发性抽动症”。经积极治疗,大多数可缓解,少数病情迁延,现就本病的中医研究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韩新民[1]认为,病之本在肝但源于肾,主要病机是阴虚阳亢。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肝常有余,肾常虚,肾虚则肝木无制,阴虚则筋脉失养,从而导致阳亢而出现不可抑制的抽动,且抽动部位常不固定。肝风上扰,侵犯清窍则出现点头、眨眼,上壅咽喉则出现喉间发出“吭吮”之声。刘弼臣[2]对该病主张从肺论治,并且主张五行生克论传变。认为小儿气机紊乱与肺密切相关,小儿“肺常不足”,且肺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不耐寒热,易为外邪所侵,从皮毛而入,或由口鼻上受,肺首当其冲,肺在五行属金,若肺金有病,不能发挥正常克制肝木的作用,则肝木有余,肝木有余又可乘脾使土虚;肺金病,则肾水不足,不足之肾水又不能正常克制心火,使心火有余。这与小儿“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肾常虚”的特点基本一致,且有一定的联系性,进而导致一系列五行生克制化的异常循环。杨克勤[3]认为本病病在肝脾。小儿肝常有余,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喜条达,主疏泄,其声为呼,其变动为握,阴易虚而阳易浮,阳亢则能生内风,风性善动数变,故可见小儿眨眼、耸肩、摇头、皱眉、肢体抽动等内风所引起的证候。同时小儿脾常不足,饮食多肥甘厚味,易生内火,继而灼而生风,此类食品亦易生痰湿,痰郁化火,火灼而生内风,风性善行数变而发本病。另外,本病患儿发病前多有情志、精神方面的改变,多数患儿具有性格内向、急躁易怒、自卑、胆小等,日久伤肝,肝失疏泄,肝郁不舒而致肝风煽动发为本病。同时病程日久,阴血暗耗,阴虚则生内热,亦可灼津为痰,痰热内扰而发此病。何绍奇认为本病应属风病,多为痰火引动肝风,诚如张子和说:“莫治风,莫治燥,治得火时风燥了”。故其发病与体质、母孕期调养及后天诸如情志、饮食外伤等因素有关。综合各医家观点,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肝,同时与心、肺、脾、肾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理因素为肝风与痰浊。

2 治疗

2.1 辨证分型 安效先[4]治疗本病分以下4型:1)肝阳化风证:本证特点为上实下虚。治疗上宜平肝潜阳熄风。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钩藤、僵蚕、生白芍、全蝎、生龙骨、生牡蛎等。2)阴虚风动证:本证特点为肝肾阴精亏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治疗上宜滋阴潜阳熄风,以填补欲竭之真阴,从而平熄内动之虚风。方用三甲复脉汤或大定风珠汤加减,药用炙甘草、生地黄、生白芍、麦门冬、阿胶、火麻仁、生牡蛎、龟甲、鳖甲等。3)心肝血虚证:本证特点为血虚而肝失所养,筋脉拘挛。治疗上宜养血柔肝。方用酸枣仁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药用酸枣仁、茯苓、石菖蒲、远志、生白芍、炙甘草、怀小麦、大枣等。4)痰火上扰证:本证特点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上扰而见诸症,一般精神因素较明显。治疗上宜涤痰降火,平肝熄风。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橘红、半夏、茯苓、胆南星、炒栀子、石菖蒲、郁金等。徐秋萍等[5]将本病分4型:1)脾虚肝旺型:治以平肝熄风、健脾化痰为要。2)肝肾阴虚型:治以滋水涵木、平肝熄风。3)心肝阴虚型:治以养心柔肝、熄风止痉。4)肺虚肝旺型:治以祛风化痰通窍、平肝熄风止痉。张帆等[6]将其分为2类6型:1)实证。①肝郁化火;②痰火扰心;③外感风邪。2)虚证。①肝肾阴虚;②肺肾阴虚田;③脾虚肝旺。

2.2 专方专药治疗 孙学锐等[7]以温胆汤加味加减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4例,总有效率91.6%。张雨雷[8]运用健脾宁抽合剂治疗36例,总有效率91.7%。舒兰等[9]以清解止抽口服液治疗30例,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能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毛三宝[10]以五虫定动汤治疗小儿抽动症32例,总有效率93.8%。李少春[11]自拟静宁汤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50例,与对照组口服泰比利相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0%优于对照组。李建来[12]以止抽散治疗小儿抽动症80例,痊愈37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脱落5例,总有效率87.5%。王亚雷等[13]以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取得较满意疗效。

2.3 中医外治疗法 夏粉仙[14]采用针罐结合法治疗小儿抽动症23例,主取肝俞、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内关、百会、神庭、印堂、神门。患儿抽动明显部位加局部取穴。肝俞、肾俞、脾俞均用提插捻转补法,其余穴位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起针后用闪火法将中号玻璃罐吸附在肝俞、肾俞、脾俞等穴,留罐5~10 min后起罐。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91.3%。徐世芬等[15]运用靳三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主穴取智三针:神庭和双侧本神。配穴:频繁眨眼配脑三针:脑户和双侧脑空;肢体抽动或异常发音配颞三针:耳尖直上发迹2寸处为第1针,第1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1寸为第2、3针;注意力不集中配定神针:印堂上5分,双侧阳白各上5分。治疗30例,总有效率83.33%。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伍大华等[16]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西药常规予氟哌啶醇0.05 g/(kg·d),分3~4次口服。同时给予平肝熄风、健脾化痰中药口服,总有效率达95.0%。乔磊[17]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西药以泰必利:剂量为每次50~100 mg,每日2次口服,3个月为1疗程。肌苷:治疗量为50~90 mg/kg,分3次口服,2周后有效者可逐渐减量。同时予以口服清心泻火,平肝熄风中药,总有效率100%。张祥慧[18]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4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氟哌啶醇0.25~0.5 mg/(kg·d)每晚口服;重视心理治疗:支持、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困扰,减少焦虑、抑郁情绪,适应现实环境。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熄风汤,结果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韩志琴[19]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2.5 精神心理治疗 杨霏霏[20]以松弛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短期内治疗可增强疗效,减轻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但若长时间治疗,患儿及家长则难以接受。李宜瑞[21]根据患儿常易兼有抑郁、焦虑等表现,在使用药物治疗同时,重视对患儿情志调摄及家庭有效的心理辅导,以消除患儿心理压力,松弛紧张的情绪,缓解焦虑,并适当对患儿进行鼓励,诱导患儿自信心的提高,舒缓和安定紧张情绪,有助病情减轻与康复。白海兰等[22]用药物与精神心理结合疗法治疗32例,治疗半年后,原用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如患有面颈部多发性运动肌不自主抽动的患儿13例症状消失,11例抽动频率明显减低;心理行为障碍,思维障碍,人格障碍,胡言乱语的3例症状全部消失,5例症状缓解。

3 实验研究

王素梅等[23]用亚氨基丙二腈(IDPN)腹腔注射诱导的以头部抽动为主的动物模型,腹腔注射IDPN所诱导的拟多发性抽动症模型以头部运动过多为主,模型组小鼠自主活动与空白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点头次数除可反映小鼠自主运动外,还可表现小鼠的兴奋程度。也同时证明TS需较长时间治疗。朱先康等[24]使用定抽颗粒治疗IDPN小鼠腹腔注射拟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动物,结果表明:定抽颗粒能够明显减少IDPN致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小鼠刻板行为和运动行为、能降低模型小鼠自主活动数、能使模型小鼠脑内5-HIAA含量降低。刘初生等[25]通过对48例TS患儿的血浆多巴胺(DA)、游离性兴奋性氨基酸中谷氨酸(G1u)和门冬氨酸(Asp)水平进行观察,发现患儿血浆Glu和Asp的含量均有显著升高,说明兴奋性氨基酸等神经递质与TS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兴奋性氨基酸(EAA)主要指Glu和Asp及其它酸性氨基酸,Glu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递质,对神经元有较强烈的兴奋作用和神经毒性作用的过度活化能激起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从而导致神经元损害。崔霞等[26]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六君子汤组、泻青丸组。比较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血浆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模型鼠脑内NE的神经元活性增强,NE含量增加,参与了模型鼠抽动,健脾止动汤通过拮抗NE能神经元活性,降低脑内NE含量,产生抗抽动作用。夏桂选[27]研究异常淋巴细胞对本病的影响,通过对18例抽动障碍患儿外周血涂片研究发现,17例检出异常淋巴细胞,病毒感染与本病发病有一定关系,为“从肺论治”本病提供了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儿童心理压力加重,多发性抽动的患病率呈增加趋势。西医治疗多能快速控制症状,但是本病为慢性过程,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症状,而长期服药西药多存在不同的不良反应,中医治疗与之相比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从而为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开阔了思路。但中医中药治疗也存在问题,如关于本病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本病诸多中医药治疗方案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规范研究方法以及传统中药制剂及治疗方法患儿是否能较好的接受。反应本病程度主要是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而与中医治疗相关的中医抽动频率表还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变化[28]等。同时在治疗上应增强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正确认识儿童时期的心理活动特点,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

[1]刘成全.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验案[J].新中医,2007,39(8):86.

[2]于作洋.刘弼臣从肺论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81.

[3]杨克勤.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从肝脾论治[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891.

[4]彭征屏,冀晓华.安效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0):8-9.

[5]徐秋萍,陈琅.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常用辨证论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584-585.

[6]张帆,朱盛国,李艳.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5):52-53.

[7]孙学锐,徐荣谦.温胆汤加味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4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82.

[8]张雨雷.健脾宁抽合剂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10-411.

[9]舒兰,张邓莉,李英,等.清解止抽口服液治疗风热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5):61-62.

[10]毛三宝.五虫定动汤治疗小儿抽动症3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3):229.

[11]李少春.自拟静宁汤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8):1299.

[12]李建来.止抽散治疗小儿抽动症80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8(10):1708.

[13]王亚雷,徐强.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J].江西中医药,2008,39(10):35.

[14]夏粉仙.针刺加拔罐治疗小儿抽动症2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6):399.

[15]徐世芬,朱博畅.靳三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J].陕西中医,2009,30(12):1648-1649.

[16]伍大华,杨维华,王夏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2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6)48-49.

[17]乔磊.中西医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0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1083-1084.

[18]张祥慧.中西医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5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16(5):184.

[19]韩志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5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8):538-539.

[20]杨霏霏.抽动秽语综合征采用松弛疗法疗效评价[J].医学研究通讯,2005,34(4):79-80.

[21]刘志文.李宜瑞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6):419-420.

[22]白海兰,张洁.药物与精神心理结合疗法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8):699-700.

[23]王素梅,陈自佳,吴立群.复方中药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鼠行为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5):19-21.

[24]朱先康,韩新民,王敏华.定抽颗粒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16(2):399-402.

[25]刘初生,王俊红,刘弼臣.熄风静宁汤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血浆多巴胺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0,29(1):65-66.

[26]崔霞,卫利,吴立群,等.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1,18(1):1-4.

[27]夏桂选.异常淋巴细胞对从肺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意义[J].吉林中医药,2011,31(8):759-760.

[28]夏桂选,徐荣谦,利佳世,等.儿童抽动障碍中医量表初探[J].吉林中医药,2011,31(5):421-422.

猜你喜欢

秽语抽动症多发性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科学解读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
中医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86例临床研究
从模因论看英语秽语的传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