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对接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2011-03-31邓辅玉
邓辅玉
(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0067)
一、重庆市农村人才需求状况调查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
我们围绕重庆市农村的基本生活、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人才问题以及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问题设计编制了《重庆市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问卷》,问卷共28个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分成了4组,带领各自的小分队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调查走访了我市28个县、乡、镇,收集到有效数据292份,有效率达到95.8%。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和访谈纪录的整理分析,结果如下:
1.我市农村文化教育总体水平低。重庆市农村人口多,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渝东北、渝东南两大片区农村占比大、基础条件差,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低。调查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常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文盲占7.4%,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8.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7.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5%,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仅有7.3%。从中不难看出,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相对于留在农村的人来讲一般是略有文化、意识相对超前而具有一定才能的农村“人才”,他们流向了城镇成为打工一族。但是在城市中,由于他们知识根底浅,技术落后,向非农劳动力转变的难度较大,多数只能从事较脏、较累、较苦和待遇较低的工作。
2.农业实用人才匮乏。通过对15家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企业中的技术力量非常薄弱,特别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许多农民由于缺乏农业电气化、农村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方面的知识,制约了把原始生产资料转化为商品的收益。
3.教师、卫生人员缺乏。农村的学校和卫生所基础设施差,农村教师和乡村医生普遍比城里待遇偏低,即使来了大学生,也常因为交通、通信、生活工作环境差等原因而逐渐流失。同时,农村越来越需要合格的全科医疗人员,这些人员必须对急、危病症能够鉴别病情,及时进行准确的诊疗,必要时还要护送转诊。目前的矛盾是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比较低,农村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少,且分配不平均,发达地区比例相对较高,贫困地区为零。
4.农民盼望大学毕业生能够深入农村就业和创业。调查显示,90%的调查对象希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认为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很大帮助,表现在提高村民素质,带来新的思想观念,发展农业,提高教育水平上。农村接受大学毕业生时,主要考虑的是农业类、管理类、经济类、医学类和师范类的毕业生,其中对于农业类毕业生的选择比例最高为54.8%。
二、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农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高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责任感强,创新意识也强,敢为天下先,是改革的天然支持者。他们都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同时,在他们的熏陶和带领下可以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因此,他们比缺乏文化知识的同龄人更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前沿需要,在促进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着更突出更直接的作用。
(二)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农村是他们就业的新途径
1.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大学毕业生广泛参与。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强农业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基本保证。21世纪农业的发展对科技的依赖日益增强,绿色食品、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等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广大农村将会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有理想、有知识、有勇气的大学毕业生广泛参与和不懈奋斗。
2.乡镇企业和农村市场的发展需要大学毕业生一显身手。近几年来,我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部分乡镇企业生产要素供应不足,缺乏较高素质人才,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管理水平较低等,这些都制约了乡镇企业发展。为了保证乡镇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急需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大学生到乡镇企业不仅满足了这种需要,而且解决了大学生自身就业难的问题,同时,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积累了经验,为他们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市场的建立需要大学毕业生大展抱负。
3.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将使大学毕业生大有作为。目前,我市农村公共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如: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成了制约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体制不健全、社会保障缺乏,部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看病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农民因病致贫或返贫。因此,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更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作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接受过高等专业知识学习的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必将大有作为。
(三)高校“选调生”工作带来积极效应,取得了有效成绩
我市高校“选调生”政策实施以来,大批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被选调到广大农村地区。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热情和汗水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选调生”对农村基层传统管理思想带来的变化。他们所带去的新思想、新观念尤其是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并灌输到人们的大脑中,给农村基层管理者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以有力的冲击,使基层管理者法治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大大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二是“选调生”计划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素质“选调生”的到来,给农村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从“凭劳力种田”,向“靠科技致富”转变,让农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用新观念务农、新技术种田、新产业致富、新门路挣钱的甜头。三是“选调生”计划引入了干部竞争机制。选配高素质的大学生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不仅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解决了农村干部队伍来源不足、渠道单一的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与新农村建设对接模式探讨
如果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大潮中,一部分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员,带领农民走近知识、走向市场、走向富裕、走向文明,帮助农民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获取、吸收、交流、运用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就能够更好地改变农村的人才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随着重庆市取消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二元制,实行了统一的城乡居民户口,以及目前比较普及的人才档案代理机构的成熟,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造了较为良好的大环境。在此基础就大学毕业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接作如下思考:
第一,建立实践参与模式,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新农村建设。实践参与是指大学生以自己的专业、学识为依托,在学校、社团等相关部门的组织下,短时间内(一般不超过6个月)到农村去调查、参观、做技术性的指导、服务或组织管理工作,以期达到了解农村某个具体方面,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同时,增强学生对民情、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参与模式的典型。除此之外,大学生专业实习、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型社会调查等都是实践参与模式的一种。
第二,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立业、创业。就业取向模式是指大学生毕业后,自愿选择在农村就业,或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到农村从事长时间(两年以上)服务工作,把农村作为自己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简称“村官计划”“选调生”)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简称“三支一扶”)都是属于就业取向模式。高校要引导广大毕业生认清形势,端正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要组织在校学生到农村去了解“三农”,介绍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到农村建功立业;要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自己创业精神,向学生介绍在农村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使他们在农村不仅能找到就业机会,而且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为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途径。只要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合理利用,他们必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中坚力量。
第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模式延伸。如何有效地把现有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进行有效延伸,实现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一)探索村官职业化模式
“选调生”工作实施的时间不长,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和长期的制度性建设,“选调生”工作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一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职业化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村级组织能够及时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二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选配机制,让“大学生村官”被村民接纳和认可,接受村级组织的聘用和村民的“海选”,处理好“空降村官”和村民自治的关系;三是“大学生村官”应尽可能本地选拔,本地任职。目前,异地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占有相当比重。实践证明,从“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过程来看,选拔本村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在本村任职,更能发挥作用。
(二)探索畅通就业渠道模式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渠道不畅,说到底是两个原因:一是待遇问题,二是成长和发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市场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灵的,必须有公共财政和行政力量的支持。
1.多级政府统筹,解决编制和待遇。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人才引进专业化岗位的多少和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力度的多少,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或城市的郊区农村岗位可以适当多设置,资金由乡村级财政支付,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国家级贫困县、市级贫困县引进人才专业化岗位可以适当减少设置,并以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确定市级财政和实际财政支付的比例。
2.制定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在当前城乡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政策倾斜,使大学毕业生愿意从就业较难的城市走向就业比较容易、又有优惠政策的农村。例如,对于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可考虑减免助学贷款、设立大学生农村创业资金、优先录取为公务员、择优保送深造或考研加分、来去自由、延长带薪休假等。对于到农村创业的毕业生,在资本注册、税收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
3.妥善安排,合理使用。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专业、特长、兴趣以及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岗位,使他们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岗位相匹配,做到人岗适宜,让他们在适宜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环境下,发挥优势,施展才能,为农村的医疗、教育、农机推广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对那些工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表现突出的毕业生,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到领导岗位上担任实职。
4.调整教育布局。改变高校过于集中在大城市的局面,可在有条件的县、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动高校布局重心下移。促使高等职业教育以多形式通向农村、全面介入农村发展,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
5.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大学毕业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思维敏捷,头脑睿智,但他们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的方方面面不甚了解,遇到错综复杂的问题会束手无策,如果不进行业务培训,一些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因此,乡镇党委及用人单位要对选派到农村工作的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地把他们组织起来,请一些专家、教授和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田间秀才、土专家向他们传授科普知识,农村经济政策,农业实用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临床医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管理、医疗技术,拓展知识面,尽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
(三)探索人才考核管理模式
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管理办法。首先,明确管理办法。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由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组织人事部门实行双重管理,纳入公务员管理范围。乡镇党委和所在单位要与高校毕业生签订责任书或聘用合同,明确岗位目标和工作责职,组织人事部门要落实好录用、考核、培训等方案,加强对他们的宏观管理;其次,加大考核力度。根据毕业生的具体岗位,制定量化责任目标,定期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全面了解毕业生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在基层锻炼的第一手资料,以便锻炼期满后予以准确定位。在考核中,组织人事部门重在使用,同时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工资、奖金兑现、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1]黄奇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J].科学咨询,2009(02).
[2]李忠云.发挥科教支撑作用探索社会服务新途径努力开创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局面[EB/ OL].http://fuwu.hzau.edu.cn/2009/0624/85.html.
[3]高明国,赵庆海.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农村经济,2008(3):126-130.
[4]叶福明,路平,等.浙大湖州共创新农村建设/湖州模式[N].光明日报,2006-07-24.
[5]国万忠,袁艳平,等.拓展太行山道路优势,智力服务新农村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9(6):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