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探究
——基于Super生涯发展理论

2011-03-31张小诗刘海军

关键词:生涯创新型个性化

王 辉,张小诗,刘海军

(东北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 110819)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对人才个性潜能的挖掘,体现了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重视。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势必要求高校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目标,以灌输式教学为基本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生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自我概念、生涯发展阶段等核心内容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基于Super生涯发展理论,对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展开深入思考,并对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个性化:Super生涯发展理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契合

1. Super生涯发展理论呈现生涯发展的个性化特征

Super(舒伯)是生涯发展研究领域中最具权威性的人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Super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人格理论等四个学术领域的内容,系统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和生涯发展的14项基本主张,从而构成了其生涯发展理论的基础。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三个要点包括:“自我概念”(self-concept);生涯发展阶段(career developmental stages)和生涯发展任务(career development tasks);生涯发展与生活角色(life roles)[1]。其中,自我概念是Super生涯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是指个人看待自己和自身境况的观点,包括个人如何选择,如何对选择进行调整,个人对其社会经济情况及与工作和生活有关的当前社会结构的评价[2]。Super认为:持续发展的正确的自我概念是生涯成熟和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

围绕着自我概念的形成,Super站在自我发展、角色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构建了一个纵向研究的理论体系,强调了个体差异以及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在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在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有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生涯发展需要、生涯发展路径和职业选择等。因此,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引入生涯发展观,强化大学生对自我兴趣、能力的认知,根据创新型人才个性化生涯发展的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进行引导,无疑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选择。

2. 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教育诉求

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内涵及特点的研究发现:创新型人才普遍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尝试挑战性任务的意愿等特质[3]。通过对比国内外关于创新型人才的文献发现,尽管在强调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上国内外的研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创新型人才的界定等问题的认识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国内研究往往比较重视对创新型人才品行和智力的考量,而国外则比较注重个性的发展、思想的独立性、创新能力的早期形成和兴趣的影响。不仅如此,很多国家也都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例如:20世纪初期西欧的新教育运动强调主体创新精神和社会合作性的培养[4];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堪称世界高教界奇迹的哈佛大学,在教学制度的改革中始终秉承“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共性要求),又强调个性发展(创新性等)”[5];日本教育改革的文件始终强调要以“重视个性”作为改革的基本原则,主张在“自由化”的基础上“扩大选择的机会”,促进学生活力和创造性的恢复[6]149;新加坡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中,也提出了教育不但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人的潜能,而且还要以培养“健全的人”为教育发展的目标[7]。

可见,创新型人才成长需要自由发展的空间。而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功能就在于使人的最深层也是最有价值的潜在能动力量——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存在,使每个受教育者的创新欲望得到点燃,创新信心得到增强,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在现代文化精神的指引下,注重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应成为当代教育的理念[8]。美国学者卡罗尔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与所学知识、概念、行为、学习环境、激励系统及习得性技能之间的一种合理匹配,而且是一种连续的过程”。因此,高校应遵循“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完美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模式。

二、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价值取向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强调了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个体差异对生涯发展的影响,说明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诸多差异是进行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前提。因此,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是指在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上,提升个体创新的自我意识,激发大学生创新的个性化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 个性化、主体性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

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重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按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创新个性,以达到发展兴趣、激发潜能的目的,但这种“因材施教”并不是提倡“个人主义”,而是全面追求健康和谐的个性发展。一方面,这种个性化培养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和内因;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心需要,激发其内在动力和积极性,挖掘其自身潜力,发挥其主体作用,促进其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个性化培养的本质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发展。同时,个性化培养不仅是创新智能方面的培养,而且应当是品德、体质、心理、思想、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培养。因此,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主张个体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适合自己的某方面突出地发展创新潜能。例如:清华大学充分尊重学科门类之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实施“清华学堂计划”,将院系实施的、已取得成效的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纳入计划,分学科设立尖子班,个性化因材施教,从而引导和激励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充分发展,使其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9]。

2. 基于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兴趣和发现优势区的自我概念形成

无数科学家的成长经历说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无不需要在立大志的基础上,激发自己的兴趣,找到创新的优势区。这也正是Super生涯发展理论中自我概念所呈现的要点,即多角度了解自己;具有大志和使命感;通过激励与成就感的积累获得效能感、满足兴趣;树立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能够为他人包括自然界做出贡献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应以基于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兴趣和发现优势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作为切入点。

首先,要有大成,必有大志。个性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每个人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应是较为个性化和适合自己的。基于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个性化理想的确立,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奋斗的方向和成长的动力。其次,好奇心和兴趣对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6]167。具有强烈兴趣的人能以苦作乐,激发潜能。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必须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好放到突出位置。再次,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一项高级层次的心理需求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而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客观存在优势的尊重和开发。因此,强调个性化培养,就是要从过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转变到关注他们的可能性发展,以促进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优势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活动。

3. 以生涯成熟度为核心的创新潜能开发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前提。Super认为,在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完成适当的任务,即是生涯成熟,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历程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二是完成职业生涯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在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中引入生涯发展观,就是将个性化的创新教育融入到整个大学生活中,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和创新环境分析,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及早确立生涯目标,科学制定生涯规划,在生涯规划的系统实施和纠正调整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创新能力。鉴于此,以生涯成熟度为核心的创新潜能开发,应以“生涯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个体生涯成熟为目标,以培养个体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发展的角度对个体创新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解决。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实践模式

高校要树立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教育观念,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大学生创新的主体意识、自我责任意识,为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与个性的大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和成才之路。

1. 构建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目标的分阶段实施模式

根据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人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10]。学生在大学的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心理和学习特征,并且学生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应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即根据年级高低,培养目标和内容各有所侧重。如对低年级学生,侧重在创新意识的树立,促进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和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加深自我理解,重在激发并培养兴趣;对高年级学生,侧重在创新精神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结合各自的能力优势,开展创新活动,形成创新成果,并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设置不同的激励体系,体现全面发展的宗旨。

2. 构建启发式的多层次协同教学模式

启发式的多层次协同教学模式,是指以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分类、归纳找出学生发展的共性要求与层次差异,强调学生创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利于分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一方面,确立以功能性课程为主干、多元化课程并存的课程结构,开设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同时,立足传统科学知识体系,紧跟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课外活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教学环节中全面渗透创造教育,采用目标激发、典型激发、需求激发模式,使专业教育与创造教育“糅合渗透”。例如:浙江大学设置新生研讨课程,要求名师直接参与小班化研讨式教学,营造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互动型、自主式学习环境,通过主题下的交流互动,讨论式、研究型的学习,开展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等活动,改变“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促进启发式教学与主动性实践相结合。启发式教学要求以“探究”为本,注重对创新的孕育、萌芽、生成和壮大,需要教师倾听学生的创造性构想,激发、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用完美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用有效的方式去启发学生,怀着极大的热忱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精神以及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提倡“主动性实践”,在丰富实验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大量开设验证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的实践兴趣和自主性被充分激发,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造”的效果。如麻省理工学院通过设立本科研究导向计划和本科实践导向计划,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70%~80%的本科生有机会参与本科研究导向计划,由教授指导进行研究性实验;30%的本科生参加本科实践导向计划,可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或工程实际项目;还有少数优秀学生参加技术创业计划,可以创办小公司[11]。

3. 强化弹性多元的自主学习模式

学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础。要使学生获得和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夯实科学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将学习的自主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步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只有根据个体差异来选择学习内容,才可能创新。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基于客观事实或实际问题的积极思维和自觉实践[12]。对于学校而言,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加强考试方法和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大力完善选修课制度,研究、设计自选课程平台,增强教学过程的弹性与柔性。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普遍采用选课制和学分制,开设大量跨学科课程,强调学科的广度和深度,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分段完成学业。学生可以根据个性特征充分发挥潜力,各取所需,各得其所[13]。对于教师而言,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时间,培养学生潜在的自我学习、研究、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自觉进行探究学习,并加以精心地培养和正确地引导。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增强内在学习动机和丰富学习策略。增强学习动机主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乐趣以及肯定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丰富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学会向他人求教、学会从各种资源途径中获取学习资料以及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整等。

4. 完善个性化生涯发展辅导模式

根据Super生涯发展理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看法。因此,帮助学生加强对自我的剖析和对创新环境的认知是创新型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重要内容。个性化生涯发展辅导模式以学生个性成长与人格完善为导向,以未来社会需求、个人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为前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生涯发展分析与诊断、教育计划和辅导方案设计,从而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综合生涯管理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个性化生涯发展辅导模式注重在利用专业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对全体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其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入手,开展职业测评、职业素质拓展[14];在通过生涯规划课程或者团体咨询来解决一些普遍性的、共性的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个别咨询和专门辅导,给出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意见与建议;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跟踪服务。也可以采取导师制等有益的尝试,注重个性化的引导、教育,将其个性变成优势,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帮助学生确定创新意向,形成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并进行创新潜能开发。

参考文献:

[1] 胡习文. 试论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发展[J]. 教育与职业, 2008(33):176.

[2] 王玲,李定荣. 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意义与培养策略[J]. 江西教育, 2007(11):29.

[3] 邹美美,罗瑾琏. 创新型人才国内外研究进展[J]. 人才开发, 2009(8):13-14.

[4] 吴明海. 20世纪教育的历程与走向纵论[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6(2):91.

[5] 胡燕.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2008:26.

[6] 魏所康. 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7] 樊洁.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科技创业月刊, 2010(7):85.

[8] 骆建华. 论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阻力及个性化培养[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4):101.

[9] 赵秀红. 清华“学堂计划”让优秀学生领跑[N]. 中国教育报, 2010-06-10(1).

[10] 张再生,肖雅楠.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及中国本土新现象:隐喻视角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0(4):321.

[11] 涂娟娟. 我国高水平大学培养本科研究型人才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2009:34.

[12] 郑芳芳. 构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自主学习中心的可行性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

[13] 郭兴启,李菡,郭恒俊. 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 高等农业教育, 2009(2):90.

[14] 吴文斌. 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05.

猜你喜欢

生涯创新型个性化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我的教书生涯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吐槽退役生涯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