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桑蚕血液型脓病发病率上升原因及改进对策
2011-03-31郑书平
郑书平
(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474676)
通过农村抽样调查,2008年以前淅川县桑蚕血液型脓病年平均发病率不超过 5%,而 2008年以后,平均发病率在 10%左右。特别是在夏秋季,有少数农户该病发病率达 30%~40%,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笔者通过调查和走访,将该县桑蚕血液型脓病发病率上升原因与同行共同探讨。
1 桑蚕血液型脓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分析
1.1 蚕桑效益下降,生产管理放松
当前农用物资普遍上涨,如化肥涨价,前几年50kg装碳酸氢铵,每袋 18元,现在为 40元;50kg装复合肥原价为 80元,现价为 150元;一块蜂窝煤,原价为 0.20元,现价为 0.6元;劳动力价格急速上升,前几年养蚕用一个工日工价为 8元,而现在为 40~50元。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蚕农生产积极性不高,因而放松了生产管理。如桑园有虫不治,年亩施肥量减少,有的农户甚至出现桑园抛荒现象,桑叶产量、质量严重下降;养蚕为了尽量减少用工,饲养粗放,用药不勤,减少除沙次数和给桑次数,造成蚕儿饥饿,严重影响体质。
1.2 劳动力不足,养蚕质量下降
通过对淅川县重点蚕区荆紫关镇和寺湾镇的调查,目前在家养蚕的男性劳力,年龄均在 50~70岁,女性劳力最年轻的为 49岁,大部分为 50~60岁,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蚕桑生产技术水平严重倒退。
老年人由于体力不足,眼睛视力差,有不少老人,小蚕期分不清蚕是否就眠,不知道何时提青分批,因而不仅使饲养量下降,养蚕质量也严重下降。
1.3 气象反常,管理不到位
近几年来常出现反常的气象情况,气温变幅大,旱涝不匀。如 2010年 4月初仍出现严重霜冻,影响桑芽生长;秋季雨水偏多,桑瘿蚊危害严重,夏秋蚕小蚕期采不到适熟叶,影响蚕儿体质也是导致发病原因之一。
其它原因如防病消毒不重视,病蚕随处乱扔,桑园除虫不及时,桑园害虫多,与蚕儿交叉感染等也是使脓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2 改进对策
2.1 加强蚕业市场行情宣传力度
当前虽然蚕业生产的成本在加大,但蚕茧、丝的价格也在较大幅度地上升,2008年每 kg鲜茧 20元左右,每吨干茧价格 5万元左右,吨丝价为 18万元左右;2010年每 kg鲜茧 30~36元,每吨干茧 10万元左右,吨丝价 28~32万元。据荆紫关镇调查,2010年亩桑产值 3000~4000元,亩桑产值仍为种粮产值的 2~3倍。
2.2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不少地区成立了蚕业合作社,和群众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有不少地方虽然也成立了服务公司,也搞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由于重经营轻服务,向蚕农收取服务费不少,向蚕农服务不多。据蚕农反映,蚕期中未见公司人员上门服务,发生蚕病时找不到公司技术人员,蚕茧收购时压低价格,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使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不论采取何种形式,最好能吸纳蚕农代表参加经营管理,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3 建好专业小蚕共育室,普及小蚕共育
在开始发展蚕业生产时,各地都很重视小蚕共育,技术也比较规范,蚕茧单产高,质量也好。但人们掌握了基本技能后,不少蚕农为了省几元钱(小蚕共育费)或者对共育室不放心,导致不少共育室解体。小蚕共育率下降,不但浪费了劳力、桑叶、燃料,而且小蚕饲养管理水平也随之下降,有的农户春、晚秋蚕小蚕期出现低温不加温,或者虽加温但不能达到目的温度,室内湿度也达不到目的湿度,小蚕选叶不严格,提青分批工作做不好,小蚕体质下降、多病,蚕茧产量、质量下降。因此建议政府扶持建好专业共育室,并由专职技术人员进行小蚕共育。
2.4 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
小蚕普及塑料薄膜防干育,大蚕推广室外大棚育。大蚕室外大棚育每人能养 2~3张蚕种,而室外普通育 1人只能养 1张蚕种。当前在劳动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推广大蚕室外大棚育很有必要。同时必须规范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工作。
2.5 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产业附加值
如淅川县寺湾镇,在不影响养蚕的前提下,开发了桑芽菜、桑叶茶、桑椹酒,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开展蚕桑综合利用,可变废为宝,提高亩桑效益,激发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