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中的“市场派”研究

2011-03-31孙秀丽段晓光

东岳论丛 2011年5期
关键词:民营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孙秀丽,段晓光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中的“市场派”研究

孙秀丽,段晓光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市场派”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的。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与深化,它逐渐取代了“计划派”而在改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派”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市场化、股份化和民营化的一些基本理论与主张,它在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国有企业改革;市场派;基本理论与主张;作用;缺陷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理论派别恐怕就是“市场派”了。这种“熟知”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其代表人物的社会知名度高,而且还因为其理论观点和主张通过主流媒体地广泛宣传而得到了极大普及,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进而对政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之大足以使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处处显示出浓重的“市场派”色彩。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通常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市场派”也称为“主流派”。

一、“市场派”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形成与发展轨迹

“市场派”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的。首先,从世界经济思潮的变迁来看:自二战以来,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曾在西方国家占据主流地位,但在面对上世纪 6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严重的经济滞涨局面时,却显得一筹莫展而毫无作为,导致人气逐渐丧失,社会影响力逐年下降,这就为沉寂多年的崇尚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重新抬头与崛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重新流行,其社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特别是其在西方政府决策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新自由主义思潮便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取代了凯恩斯主义而占据了主流地位,并进而流行于全球风靡于世界。崇尚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产生重大影响。其次,从全球市场化改革浪潮的兴起与泛滥来看:自上世纪 70年代开始,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率先进行了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这场改革的对象首当其冲的就是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将其私有化。因而,这场改革在西方也被人们称为“私有化”改革。进入 8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借助于当时拉美国家普遍发生的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利用经济援助和贷款的附加条件,强行向拉美国家兜售这种私有化改革,迫使这些国家先后不等地卷入这一改革,使这一改革逐渐向世界范围蔓延。90年代初,西方国家总结了在拉美国家推行私有化改革的“成功”经验之后,提出了著名的“华盛顿共识”。这一共识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内的十大政策工具,用于向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推销。“华盛顿共识”的提出将西方国家向全世界输出私有化改革范式化、统一化了。这一“共识”提出没过多久,西方国家又不失时机地向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俄罗斯东欧诸国进行了灌输。随着这些国家纷纷接受并采纳这一“共识”,一场大规模的私有化改革在这些国家也开展起来,市场化改革浪潮由此波及全球。这一世界性改革浪潮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形成的冲击力与影响力决不可低估。再次,从我国对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来看:我国自上世纪 50年代起便在苏联计划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期的计划经济实践,实践的结果证明,它并非是一种成功的经济运行方式。对比同时期世界其他采取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国家来看,我国计划经济的弊病明显: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不大,与世界各国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苏联和东欧等前计划经济国家也在上世纪 80年代末纷纷改弦更张,放弃计划经济试行市场经济,这对我国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触动。面对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前计划经济国家的改革以及我国计划经济并非成功的实践,人们不可能不进行反思,不可能不产生对别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的想法。于是,一种对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的社会氛围便逐步形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市场派”正是在这种国内外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市场派”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强大的,因而不可能也不允许有一个与之分庭抗礼的“市场派”存在的。但是,正如我们上文所分析的,由于这一时期“市场派”产生的国内外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它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出现就具有了客观必然性。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派”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尚未形成,仅表现为一个松散的持有相同学术理论观点的学者群体,还不具备向“计划派”发起全面理论冲击和对决的实力,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借助当时有利的社会大环境,不失时机地大胆地向“计划派”发起一次次局部的理论挑战与论争。这些理论交锋当时主要就是围绕着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来进行的,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最初,它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表述方式为市场的存在争得了合法地位,随着争论的进一步升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念逐渐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并取代了“主辅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念破除了将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认为计划与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这就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提出铺平了道路。可以看得出,由于受当时种种主客观条件的约束,这些争论大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框架之内进行的,因而不可能在理论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与进展。理论的局限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局限性。事实正是如此,从 1978年开始到 1992年结束的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徘徊在经营权层面上而无法再前进一步,改革的定位也仅是将国有企业改造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而不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在长达十几年的改革中,国有企业经历了扩权让利、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其经营自主权的确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改革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未能从根本上触及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改革也就理所当然地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突破。然而通过这一时期的理论交锋和取得的局部胜利,特别是随着同步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那些持有市场经济理论观点的松散的知识分子群体却因此而名声大噪,并逐渐聚合而形成了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不可小觑的理论派别——市场派。初出茅庐的“市场派”尽管气势夺人冲击力十足,但毕竟尚显稚嫩,还不具备从根本上撼动“计划派”在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实力。

经过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艰辛探索与曲折反复,“市场派”终于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障碍与瓶颈来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不从根本上破除计划经济的传统理念,不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与要求彻底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的。于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羽翼渐丰的“市场派”向节节败退的“计划派”吹响了最后决战的号角,发起了一场旨在彻底清除“计划派”在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实践上的影响,全面确立“市场派”在这一改革理论与实践上的主导地位的总攻势。在这场理论决战中“市场派”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有企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再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同,从而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胜利。以这次胜利为转折点,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市场派”从此取代了“计划派”而占据了主流地位。理论的突破必然带来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上的突破。于是,以此为契机,从 1992年开始,一场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场改革从局部试点开始,然后逐步推进扩大,用了大约十年的时间,终于到 2002年正式在国有企业中全面推开。但是,由于这场改革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同时进行,加之随后广泛开展的更为深刻的国有产权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触及了传统国有企业体制的实质,从而使这一改革充满了风险性与挑战性。

二、“市场派”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理论与主张

(一)市场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取向

1.市场是社会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市场派认为,“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的方式和手段”①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 40页,第 57页,第 63页,第 66页,第 162页。。所谓计划方式就是“按照预定计划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让指令性计划成为稀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②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 40页,第 57页,第 63页,第 66页,第 162页。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所谓市场方式就是按照市场价格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让市场机制成为稀缺资源主要配置者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从理论上来说,计划“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作出决策和执行决策时,会遇到难以克服的信息方面的障碍和激励方面的困难”③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 40页,第 57页,第 63页,第 66页,第 162页。,即采取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条件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它必然是低效的或无效的;而市场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却可以通过竞争性市场和灵敏反映各种资源稀缺程度的市场价格,将来自信息和激励方面的障碍轻而易举地加以化解,即采取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条件基本可以具备,因此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它是相对有效的。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也是如此:凡是采取计划方式配置社会资源的国家,经济效率都比较低下;凡是采取市场方式配置社会资源的国家,经济效率都比较高。正因为如此,所以几乎所有的曾采取计划方式配置社会资源的国家(当然也包括我们国家),都先后不等、程度不同地纷纷进行了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改革总的趋向是以市场方式取代计划方式。改革的实践证明:“任何真正的改革都必定是市场取向的”④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 40页,第 57页,第 63页,第 66页,第 162页。。如今放眼全球,市场作为社会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中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根本性缺陷及其根源。市场派认为,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计划方式配置全社会资源的必然产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系列根本性弊端:第一,政企不分,企业无权。对于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而言国家既是所有者又是直接经营者,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毫无生产经营自主权,其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均只能听命于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而这些行政主管机关往往是远离市场和企业的,它们根本无法及时准确掌握瞬息万变、数量惊人的市场供求和企业生产现状等方面的信息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反“决策不及时和发生重大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企业’不可能有效率地进行生产”⑤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70页,第 69页,第 10页。。第二,盈亏不负,企业无利。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仅是社会大工厂的一个车间或一个进行成本核算的基层生产单位,它“不具有自己独立的财产,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⑥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70页,第 69页,第 10页。,因而也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市场派认为,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根本性缺陷来自于以计划方式配置全社会资源的计划经济。这种计划经济的建立源自“社会大工厂”的设想。该设想认为,企业的规模可以无限扩张直至囊括整个社会,“并在实现社会公共所有制以后使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一个由行政性计划调节的‘大工厂’”⑦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70页,第 69页,第 10页。,所有的企业不过是这个大工厂的一个个车间,全社会的生产活动只能由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机关调度中心指挥。传统的国有企业正是按照这种设想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赖以生存的微观基础,因此,它自身所固有的一些根本性缺陷便由此而生。

3.国有企业改革的取向是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关键。市场派认为,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取决于三个因素:“(1)参与竞争、并对价格信号作出灵活反应的企业;(2)自由竞争、能够正确提供价格参数的市场;(3)以通过市场中介的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节体系”⑧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 40页,第 57页,第 63页,第 66页,第 162页。。在这三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它是价格信号的接受者和宏观调节的对象,失去了这个市场主体,价格信号和宏观调节将会变得无的放矢,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在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取向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如果国有企业在这一改革中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造就出真正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那么,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就无从谈起。

(二)股份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1.股份制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市场派认为,“股份制是企业的一种经营形式、财产组织形式,它本身并不反映有什么属性”①厉以宁:《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北京大学出版社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 12页。,它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比较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股份制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经过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的企业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成熟的企业组织形式,目前它在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②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174页。。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毫无疑问就必须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的建立就应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能背离市场经济各国所走过的共同道路。走这条道路必然就意味着我国在企业制度改革方面别无选择,只能走股份化的改革之路。

2.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好形式。市场派认为,“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③厉以宁:《我国所有制改革的设想》人民日报,1986-09-26。,而“产权改革应是所有制改革的核心”④厉以宁:《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 86页,第 79页,第 86页,第 44页。。股份制改革正是所有制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的重要内容。与“放权让利”等局限于计划经济框架内停留在经营权层面上的诸多改革不同,股份制是一种彻底冲破计划经济框架,重新塑造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改革,是一种深入到国有企业产权层面上的改革。所谓“产权改革是指:对模糊不清的产权进行界定,明确投资主体,明确产权的归属,明确资产经营的盈亏责任”⑤厉以宁:《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 86页,第 79页,第 86页,第 44页。。这种改革由于界定和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确立了企业市场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彻底解决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不负盈亏等一系列根本性弊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就明确产权关系而言,股份制是迄今为止我们所了解到的最好方式”⑥厉以宁:《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财贸经济,1988年第七期。。

3.股份化是整体搞好国有企业的最佳途径。市场派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几乎占据和覆盖了国民经济除农业之外的所有领域,由此导致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益的低下。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把国有经济保持在适当的、但必要的范围内”⑦厉以宁:《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 86页,第 79页,第 86页,第 44页。。所以,“国有企业改革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搞活,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⑧厉以宁:《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 86页,第 79页,第 86页,第 44页。这就是说国有企业改革同时也包含着从整体上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要素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从而达到使全社会资源优化组合的目的。显然,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下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世界的经验表明,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办法是股份制,因为股份制的利益机制使人、财、物必然向效益高的地方流动,解决高层次的资源配置问题必须靠股份制。”⑨厉以宁:《价格改革为主还是所有制改革为主》金融科学,1988年第七期。股份制“实行产权交易。产权通过有偿转让的方式,供求见面,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资源优化组合的目的”⑩厉以宁:《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中国统一战线,1998年第六期。。因此,对传统国有企业制度进行广泛的股份制改革即股份化,可以在明确企业产权的基础上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产权交易,由于这种交易能够突破地区和行业的障碍,使国有经济在各地区和各行业间顺利地实现进入和退出,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企业,更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益。

(三)民营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

1.股份化就是民营化。市场派明确指出,“股份化就是民营化,就是把官办变民营”⑪厉以宁:《价格改革为主还是所有制改革为主》金融科学,1988年第七期。。首先,股份制改革使“国家不能对股份企业直接进行干预,而只能通过股权,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⑫厉以宁:《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 35页,第 95页。,使企业真正成为“‘企业所有者所有,企业经营者经营’以区别于那种‘国家所有,国家经营’”⑬厉以宁:《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第 35页,第 95页。,从而使国有企业顺理成章地由官办变为民营。其次,股份制改革明晰了企业产权,为国有产权的转让和流动创造了条件,从而大大加快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进程。再次,股份制改革实施的股权多元化,吸引了多种经济成分的投资,形成的混合经济无疑也是民营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最后,伴随股份制改革形成和建立的产权交易市场,同样也存在着国有产权在市场流通中被民营化的可能。总之,股份化必然带来民营化。

2.现代企业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市场派认为,企业制度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激励机制问题,二是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企业制度是通过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现代企业理论有几个重要观点值得注意:第一,它强调企业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地匹配;第二,它提出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分配给企业中最重要的成员;第三,它认为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分配给企业中最具信息优势、最难以监督的成员;第四,让真正承担风险的资本所有者拥有成为企业家的优先权或选择经营者的权威①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46-47页,第 99页,第 291页,第 299页。。用这一理论来考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发现,我们的改革在解决经营者选择机制方面是不成功的。如果按照现代企业理论的要求来进行改革,那么国家就应当放弃企业资本所有者的身份,让那些拥有个人资产并真正能够承担风险的人成为企业资本的所有者,同时让他们也拥有成为企业家或选择经营者的优先权。这样长期困扰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经营者选择机制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显而易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民营化改革,“民营化是唯一出路”②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46-47页,第 99页,第 291页,第 299页。。

3.民营化是随着改革开放而自然呈现的一种发展趋势。市场派认为,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有经济中已经呈现出一种不可遏制的民营化发展趋势。对此,他们中有的人对这种发展趋势给出了“三个逻辑解释:一是地区间的竞争;二是资本结构的演变;三是从‘占有’到‘所有’的发展”③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46-47页,第 99页,第 291页,第 299页。。简单说就是,地方分权的改革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竞争,最终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民营化的竞争,即各地区为了提高本地的竞争力而竞相加快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改革进程;国有企业长期经营不善导致债台高筑,仅靠政府注入资金的债务融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被逼无奈只得面向民间开展股票融资,从而使国有企业不得不走向民营化;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是企业财产事实上的占有者,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未能削弱反而大大强化了这一状况,国家作为所有者已经很难监督他们的经营行为,与其自欺欺人不如承认既成事实,顺水推舟将国有企业正式民营化。于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国有企业民营化便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总之,市场派认为,国有企业民营化并非出自任何人的精心设计,而是多年改革不断摸索出的一条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逼出来的”④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 46-47页,第 99页,第 291页,第 299页。。

三、“市场派”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与缺陷

(一)“市场派”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1.大胆引进西方经济理论,不断推动改革理论创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30多年的历史充分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每前进一步,无不得益于理论上的创新。没有理论创新,就不会有真正的改革。然而在这种理论创新中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它与西方经济理论的大量引进和流行不无关系。毫无疑问,在深厚的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价值。正是市场派大胆冲破禁忌,通过大量介绍和引进西方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及时更新人们的传统观念,进而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彻底突破计划经济框架的全新的改革思路,才最终使国有企业走上了一条真正的改革之路。

2.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开启市场化改革之路。上世纪 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迈开步伐,就面临着一场席卷全球的市场化改革浪潮。市场派敏锐地觉察到了这是一个尽快摆脱计划经济束缚,彻底走上市场经济之路的绝佳时机。于是他们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顶住当时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压力,最早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取向问题,开启了市场化改革之路。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是一条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之路,而市场经济是被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遵循的一条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大势所趋。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和发展趋势,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才真正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3.不尚空谈“虚”“实”结合,适时为改革提供具体的配套措施。市场派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上,而且也体现在改革的实践上,即不仅提出改革新的理论和思路,而且还根据改革的发展进程和需要,具体设计改革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使整个改革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市场派之间关于改革的主线之争,无论是主张价格改革为主线,还是主张所有制改革为主线,争论双方都既提出了改革的理论和思路,也相应提出了具体的配套改革政策与措施。这种“虚”“实”结合的特点,在改革推进的每一个阶段和发展的每一步进程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力排众议坚持改革,成功奠定我国市场经济之基。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可以发现其中无不充满了艰辛与波折。每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总会发生一场场大小不一的理论纷争,而改革也总会随之发生某种程度的停滞或倒退。市场派往往会在这种紧要关头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顶住社会上的各种风险和压力,竭尽全力为改革辩护,驳斥对改革的无端指责,消除对改革的误解,阐明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正是市场派的这种坚持和力排众议,才使得国有企业改革多次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为成功推进和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打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市场派”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缺陷

1.过度迷恋市场经济,相对排斥政府干预。市场派出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感与否定,在表达和阐释自己的理论主张时往往过度强调甚至夸大市场经济的作用与功能,以致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一种理论上的极端:将市场经济奉为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万应灵药,对政府的干预一般持反对的态度。这事实上是在主张一种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与当今世界颇为流行的新自由主义不谋而合,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急于推进产权改革,较少关注社会公平。市场派特别重视所有制改革,对产权改革更是推崇备至,将其视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但是,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由于涉及国家特别是企业职工在内的众多利益群体的经济利益,因此这项改革急需体现社会公平。然而,市场派出于急于求成的心态,致使他们始终将关注的目光主要投放在这场改革的结果上,而基本忽略了这场改革的社会公平性。忽略社会公平的这场改革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在实践中频频发生一些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的现象:国家和广大企业职工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侵害甚至剥夺,而少数人却从巨额国有资产流失中大发横财一夜暴富。这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一致讨伐市场派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其他理论流派批判市场派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本能偏好私营经济,严重歧视国有企业。市场派从彻底否定计划经济出发,认定作为计划经济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必定是无效率的,从而对其产生一概而论的偏见与歧视,进而严重低估了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功能。相反,他们对私营经济却有着一种本能的偏好,这是因为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天然的微观基础,一般是具有较高效率的,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育和正常运行。这种偏好与歧视无形之中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和强化了国有企业改革中“化公为私”的私有化倾向。

4.高度重视改革进程,比较漠视负面效应。市场派追求的改革目标是以市场经济彻底取代计划经济,最终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他们时刻关注改革的动向与进程,高度重视改革进展的顺利与否,而对于伴随改革出现的权钱交易、贪污腐败、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失业人数持续增加等负面效应,却相对比较淡漠,甚至认为这是改革应付的必要代价。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所以他们面对大量出现的改革负面效应不愿正视,态度消极,一直拿不出有效的且具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与方案,这势必会引起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社会群体的反感与愤怒,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其他理论流派的指责提供了口实。

[1]邹东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杨启先,石小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彭森,张小冲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柳欣,刘刚:《中国经济学三十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5]张卓元,郑海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30年回顾与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左大培:《混乱的经济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1)05-0145-06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不同理论流派的比较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08JDB021)的阶段性成果。

孙秀丽,山东女子学院教授;段晓光,山东女子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民营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德国民营化的宪法界限——一个纲要性的概说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责任缺失问题探析
——以十堰公交公司民营化为例
民营化视角下辅警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研究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