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天然气定价新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2011-03-31陈新华

电力与能源 2011年2期
关键词:定价天然气进口

陈新华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北京 100016)

天然气作为低碳高效的化石能源,在满足全球能源需求、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天然气行业也迎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代,通过液化天然气(LNG)和管道进口的气量也越来越多。受全球金融危机、LNG供需关系和美国页岩气产量的影响,最近几年国际天然气定价机制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为了探讨国际天然气定价的规律、全球LNG与管道气价格的关联、亚洲的LNG定价机制与油价脱钩的可能性、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价格的确定方式以及国内的天然气定价改革的方法等问题, 2011年2月18日,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携手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和复旦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知名国际天然气专家James Jensen先生在上海举办了“国际天然气定价与贸易新趋势”研讨会。本文将对会议讨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和看法做一介绍。

1 国际天然气的定价模式和体系

目前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价机制。2009年国际天然气联盟(IGU)梳理了全球现有以下8种天然气定价模式:①多种气源竞争定价(根据开放自由市场贸易来定价);②油价指数挂钩定价(根据长期供应合同中与油价挂钩的公式来定价);③双边垄断定价(前苏联、中欧和东欧跨国贸易中最常见的定价机制);④从最终产品价格逆推定价(卖方获得的价格反映出产品的使用价值);⑤监管(服务成本)定价(允许卖方收回成本并获得合理回报的定价方式);⑥监管(社会/政治)定价(价格由政府确定,考虑买方的支付能力、卖方的成本以及政府的收入要求);⑦监管(低于成本)定价(政府确定低于成本的价格来补贴买方,但是可能会补偿卖方的差价);⑧没有价格(低于成本但没有差价补偿)。在这8种定价模式中,前三种在跨国天然气贸易中经常使用,而后五种则多为天然气本土消费,定价通常低于市场价格。

目前全球存在4个相互独立的天然气定价体系:北美与英国定价体系、欧洲大陆定价体系、东北亚定价体系和前苏联定价体系,这些定价体系影响着全球大部分的天然气贸易。

1)北美和英国的定价体系 北美和英国天然气市场实行不同气源之间的竞争定价。过去,这个市场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三个国家的政府都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对井口价格进行了干预,但随着天然气市场与监管政策的发展,供应端天然气资源充足并出现多元竞争的格局,特别是四通八达的管输系统实现了非歧视性的“第三方准入”,用户能够在众多供应商中自由选择。在此基础上,天然气作为商品的短期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长期合同,在北美形成了以亨利枢纽(H enry Hub)为核心的定价系统,在英国定价系统中也形成了一个虚拟平衡点(NBP)。不过尽管采用相同的商品定价机制,北美与英国的天然气市场还是相互独立的。

2)欧洲大陆的定价体系 欧洲大陆的天然气贸易采用的是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政策。这一模式源于荷兰在1962年对格罗林根超大气田生产的国内天然气定价政策,即天然气价格按照百分比与柴油、高硫和低硫重质燃油的市场价格挂钩,为了分担风险再根据“传递要素”进行调整。随后,这一模式被一些出口合同所采用,并进一步影响到东北亚的LNG定价。为了建立统一的天然气市场,欧盟虽然出台了多个天然气法令,但由于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的分割,至今还没有做到像美国那样的自由准入和市场流动性。

3)东北亚的定价体系 东北亚(包括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与大陆)的LNG贸易定价体系源自日本。由于日本当年引进LNG主要是为了替代原油发电,因此在长期合同中采用了与日本原油加权平均价格(JCC)挂钩的定价方法。但是这一定价方式已经不符合日本和合亚太其他国家的市场现状,不过由于至今尚无供需双方都能接受的其他方式,东北亚地区的天然气定价目前只能通过设定JCC封顶价格和封底价格的方式来规避风险。

4)前苏联地区的定价体系 前苏联地区采用双边垄断(垄断出口和垄断进口)的定价模式,供应给非欧盟用户的天然气价格,通常通过政府间的谈判来确定。

2 国际天然气定价体系的变化和发展

自2005年以来,国际LNG市场经历了3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8月到2006年3月。在这个阶段中一些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导致天然气供应紧张的事件,例如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英国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西班牙水电短缺、欧洲大陆寒流以及亚洲市场需求,使得 LNG奇货可居,各地 LNG价格涨声一片。第二个阶段从2006年春季到2009年中旬。在这个阶段中虽然大西洋盆地地区的天然气市场短缺有所缓解,但是亚洲市场因为印尼的天然气供应出现问题和日本7座核电站的关闭,亚洲市场的天然气仍然存在严重短缺,特别是2008年油价连破新高,拉高了与其挂钩的合同气价,不过随后不久油价暴跌。由于亚洲的LNG合同价格采用类似“S曲线”的封顶机制,虽然天然气的现货价格暴涨,但是合同LNG价格总体上没有遭受高油价太大的冲击。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中旬开始至今。由于全球的经济衰退各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减少,又由于北美页岩气的出现替代了一些地区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原来为美国市场准备的LNG被销往亚洲与欧洲市场),加上液化能力的大幅提高LNG的产量增加,不仅缓解了此前的LNG短缺状况,而且还造成了LNG大量剩余。

全球天然气供应过剩,使原本相互独立的英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天然气市场体系间建立了价格互动。中东的LNG因北美页岩气的开发而不得不降价出口欧洲,通过欧洲的LNG接收站以及英国与欧洲大陆的管道连接,使得降价效应进一步波及到北欧,为与油价挂钩的天然气长期合同和双边垄断性合同交易带来了价格竞争,并影响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卡塔尔向欧洲出口的大量LNG(例如2009年卡塔尔卖到英国和比利时的LNG比2008年增加了近5倍),这些LNG取代了部分供应给欧洲大陆的管道天然气,导致管道天然气价格的降低。例如从2008年到2009年,俄罗斯输送到德国东部边境的天然气价格下跌了25%,俄罗斯不但因此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被迫就一些天然气合同进行了重新谈判,天然气的定价也因此成为了俄罗斯与欧盟之间严重摩擦的源头。在这种局面下,俄罗斯企图通过减少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来提高天然气的价格,乌克兰的应对措施是通过截留途径该国的中转气来弥补经济损失,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欧盟的供气安全,促使欧盟采取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措施,试图通过NABUCCO管道采购里海天然气,与俄罗斯通过绕开乌克兰的 SOUTHSTREAM管道方案形成竞争。

传统的天然气贸易模式通过长期合同将气源和用户绑在一起,但是近年来LNG市场出现了两个有趣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LNG供应项目各股东的天然气资源不再需要通过合资公司绑在一起卖,即股东可以把自己的份额气卖给自己选择的客户。第二个变化是客户不再受固定终点站条款限制,即购买来的天然气除了自己使用外也可以转卖给别人,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然而由于亚洲主要的进口市场还未自由化,对于 LNG长期贸易合同,亚洲的终端用户无法将天然气商品的竞争机制引入传统的合同价格体系中,另一方面亚洲也没有类似亨利交割点等商品价格指标,使用的外国指标并不反映亚洲市场的情况,因此目前只能维持油价指数挂钩定价,并对定价公式做一些调整。在欧洲的LNG贸易中,英国虚拟平衡点或电网竞争价格等一些商品市场的指标,在某些情况下已被引入LNG合同价格的升降体系中。

卡塔尔可以给欧洲供气,也可以给亚洲供气。卡塔尔销往欧洲的LNG可以挤压欧洲的气价,并进一步挤压俄罗斯与中亚销往欧洲的气价,迫使中亚的天然气往中国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的区域天然气系统,中东、欧洲、俄罗斯、中亚、亚洲这4个地区的气价可以通过卡塔尔LNG的走向与价格而产生联动。如果将这四个地区的整体比作北美,将卡塔尔比作美国的亨利交汇点,再使用基础差价的定价理论体系,那么在理论上可以测算各国际贸易点的天然气动态平衡价格。这个理论模型值得研究。

北美的页岩气革命给当地提供了大量天然气产量,使得很多本来要销往美国的LNG被转卖到欧洲,挤压了欧洲的气价。目前已经有人建议在美国墨西哥湾岸区建设天然气液化工厂向欧洲或亚洲出口LNG,虽然该项目的经济性在欧洲市场还很难与卡塔尔气源竞争,但如果巴拿马运河得到扩建,LNG运输采用卡塔尔的Q级的船只(20多万m3),该项目在亚洲市场将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也有人建议将阿拉斯加的天然气运到Valdez港口,在那里再建一个天然气液化站出口到亚洲。这一项目必须建设足够大的管道和液化气厂实现规模经济,才可能有足够的竞争力,而且美国还会考虑到由此带来的供应其他48州的机会成本,这种建议的可行性存在问题,因此,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美国还将游离于国际天然气定价体系之外。

3 中国进口天然气价格体系的调整对策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有国产天然气、进口LNG和进口管道气三种来源,天然气供应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与定价机制。其中国产气基于成本加成原则定价;进口LNG合同价格与原油价格(JCC)挂钩,并通过引入S曲线等封顶机制,规避了一定的市场风险;进口管道天然气来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其定价方法被国际天然气联盟描述为“双边垄断”的政府谈判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三种定价机制都没有与其他能源挂钩,而且进口气与国产气的价差也造成了一系列市场衔接问题,这些不同的定价模式对我国天然气市场的监管和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尽快理顺天然气定价机制,建立一个国产气和进口气之间、天然气与其他能源之间可以互相关联、有序联动的定价体系。

欧洲大陆市场跟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与我国一样欧洲大陆天然气本土资源缺乏只能依赖进口,欧盟的进口比例已超过60%,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其次,欧洲内部的管网目前也没有完全联网因而缺少流动性,无法做到像英美市场那样进行不同气源之间的竞争。但欧洲大陆通过从其他替代能源的价值倒推的“净回值”定价方法,从天然气市场起步阶段就使气价与整个能源体系挂钩,不但充分体现天然气买卖双方的利益,保证了本土资源的有效开发,而且也使进口的天然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根据我国的国情,欧洲大陆的定价体制更值得借鉴和参考。

4 结论

天然气的应用在环境保护与低碳转型方面具有优势,进口天然气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天然气进口价格采用JCC比价方式确定,进口价格过高导致天然气竞争力下降,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新的天然气进口模式是必要的,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和推动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的合理竞争,是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净回值价格体系的定价方式,将天然气价格与作为竞争的能源如煤、石油产品和电力等的价格紧密联系起来,避免了单纯与油价挂钩而造成的价格虚高,保证了天然气在能源市场的合理竞争,采用净回值为基础的定价体系对我国的天然气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欧洲的涉外天然气贸易实践表明,净回值价格体系是成熟的,它代表了天然气在能源市场中的替代价值,体现了天然气买卖双方利益,比较符合市场规律,因此得到国际市场的支持。我国在进口天然气时,依据国内市场建立自身净回值价格体系具备一定的国际基础,并存在被国际市场接受的可能性。

在当前油价较高的背景下,在亚太地区的LNG贸易实现净回值价格体系还有一定难度。目前可通过对JCC油价指数挂钩公式的调整(改变斜率,改变常数,油价封顶)等方法,降低LNG的采购成本,并在LNG采购合同中,争取转卖到其他目标市场的灵活性。

猜你喜欢

定价天然气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