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及评价指标体系
2011-03-26龚一萍
龚一萍
(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 言
“永远不变的是变化”。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和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属于企业能力理论研究的新阶段,是针对企业核心能力的不足而提出来的。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Hamel1990)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发表以来,企业核心能力成为企业能力理论的主流。然而,复杂多变的环境使企业的核心能力难以应对,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学者开始探讨动态环境、企业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把研究的注意力从核心能力转向动态能力。
在动态能力的研讨中,由于动态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能力概念,企业动态能力具有“内隐”性、不可操作性和难以检验性(Eisenhart&Martin,2000)[1]。学者们对它的研究大多囿于理论架构方面,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具体应用与度量研究相对滞后,致使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脱离实践,难以具体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因此,如何在理论架构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动态能力分解为可度量的具体内容,并进行量化分析;使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更具有实践价值,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是企业动态能力研究的着力点。
目前,学术界对企业动态能力度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研究有:Jantunen(2005)等人在研究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国际化绩效的关系时,用前三年企业重构活动的数量和成功率来测量动态能力[2]。Caloghirou(2004)等人通过调查希腊制造企业,分析产业因素、企业因素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并建立了用学习能力、协调能力与变革能力来测量动态能力的模型[3]。Ho Yung-Ching(2006)在其论文中综合了市场导向和知识管理的观点,构建了一个由团队协作、KMS(知识管理系统)、ICT(信息—沟通—技术)三个维度构成的动态能力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测量[4]。李兴旺(2006) 从动态能力的作用本原出发,认为动态能力可以通过环境洞察能力、价值链配置与整合能力、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来测量[5]。王核成(2005)从资源(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战略能力、价值链能力与主导能力来进行动态能力的测量研究,最后得出一个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竞争力模型[6]。贺小刚、李新春等(2006)专门针对中国的企业进行动态能力测量研究,提出从企业市场潜力、组织学习、组织变革、组织柔性、战略隔绝六维度来测量中国背景下的企业动态能力[7]。
度量企业的动态能力,关键不在于计量技术方面,而在于探求一种有效的度量路径与方法——首先必须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细分,使比较抽象的、具有“内隐”性的动态能力具体化,然后运用相关指标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量化。动态能力具体化是指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剖析,分解出它的子能力,使动态能力得以具体展现,再通过对子能力的度量来评价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是一个能力系统,这个能力系统是由若干个子能力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各子能力的强弱及其组合状态,对各子能力度量的总和即是对整个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动态能力的量化是指在企业动态能力具体化的基础上,设计度量企业动态能力及各子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有关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再运用相关指标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度量。
二、企业动态能力的具体化——子能力分析
什么是企业动态能力,提斯、皮塞罗和舒恩(Teece,Pisano&Shuen,1997)认为:所谓动态能力是指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并进一步说明,为了解决企业可能面临的核心知识和能力的惰性倾向,企业应及时创新,更新现有核心知识和能力,建立及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8]。Dosi(2000)认为动态能力是更新企业能力的能力,其目的是研究企业如何识别市场机会,合理配置、重构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赫尔法特和劳布切克(Helfat&Raubitschek,2000)提出了一个知识、能力和产品共同演进的模型[9]。佐罗和温特(Zollo&Winter,2002)将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而获得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行为模式[10]。艾森哈特和马丁(Eisenhardt&Martin,2000)则从组织流程的角度提出动态能力是企业利用资源——尤其是获取、整合、重置和释放资源——从而应对或者创造市场变革的流程[11]。
尽管学者们对企业动态能力有不同的诠释,但企业动态能力的要义还是凸显的。(1)强调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自身能力必须及时应对环境与市场的变化;(2)强调企业对资源、市场、能力等要素进行内部整合与外部重置的能力;(3)强调知识与学习的重要性,企业动态能力最终来源于知识与学习;(4)强调企业必须不断破除核心知识、惯例、能力惰性、路径依赖等倾向;(5)强调企业必须持续创新,不断更新自身的的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非物质性。动态能力是企业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非物质的;企业动态能力虽然离不开物质条件,但物质性要素,即便是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材料,其本身并不是动态能力;其二,可变性。企业动态能力不是一种“固化状态”的能力,而是一种动态的、对环境变化与市场机会的反应十分迅速、并不断改变自身能力的能力;其三,不可复制性。企业动态能力是建立在企业特有知识的基础上,这种知识是企业特有的;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使之无法复制。
从企业动态能力的内在构成分析,企业动态能力所分解为五大子能力:即环境感知能力、整合重置能力、学习吸收能力、组织柔性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企业动态能力是一个由这五大子能力、有机结合构成的能力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类子能力也是一个包含若干要素的小系统,见表1。
表1 企业动态能力的五大子能力及功能
(1)环境感知能力。环境感知能力是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的首要子能力。所谓环境感知能力是指企业及时感觉环境的变化、识别市场机会,了解潜在需要的能力。它包括环境洞察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洞察环境能力的重点是认识环境变化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市场感知能力表现为对商业环境变化的观察力和对市场新机遇的发现力。企业动态能力要及时应对环境与市场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环境洞察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敏锐反映环境的变化,了解商业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变动趋势,及时识别市场的潜在机会。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环境洞察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应是市场导向的,要求企业能及时发现市场价值,从变化中寻找市场的潜在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占据市场。在动态环境中,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目标指向、路径选择与策略等都依赖于对环境的分析和市场的判断。缺乏洞察环境、识别市场机会的能力,企业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与市场的变化,动态能力难以形成。
(2)整合重置能力。整合重置能力是指企业对内外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之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的整合重置能力包括内部整合能力和外部重置能力。内部整合能力表现为对企业目前的资源、能力等各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外部重置能力表现为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资产重组、价值链等合作方式,从而获得互补性、稀缺性的资源、技术或知识。企业的成长是内生性的,但并不是仅依赖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自身能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与知识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积累,所需要的技术也不再局限于自行研发,可以通过外部重置来获取。按照赫尔法特和彼特拉夫(2003)的观点,整合能够通过提高、复制和淘汰等途径来修补和配置企业现有的资源。企业整合重置能力是一种再构造能力,即企业对已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之能符合外部环境变化需要的能力,使企业的内外资源和能力形成一种“动态优化”状态。
(3)学习吸收能力。学习吸收能力是指通过获取、吸收、转化和利用现有知识资源来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企业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探索与利用,就是企业在自己内部不断创造新知识或把旧知识变为新知识。(Cepeda&Vera,2007)从知识管理角度研究了知识、学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并指出组织通过学习和创造新的知识、把新知识传递到组织层面并将其制度化,从而提升自己的动态能力[12]。学习与吸收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源泉,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需要新的思想、知识与能力,这些思想、知识与能力只能来源于学习与吸收。
面板数据模型一般有三种情形:混合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果模型。对于三种模型的选择可以用F统计检验和Hausman统计检验来进行筛选。F检验结果显示,混合回归模型要优于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要优于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因此实证最终结果选择混合回归模型。即如下模型:
企业动态能力要保持经久不衰,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学习与吸收过程。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学习与吸收——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由彼得·圣吉(Peter.Senge,1990)提出,并定义为“可以不断地加强创造未来能力的组织”。他认为学习型组织包括建立共同愿景、改变心智模式、团队学习、自我超越、系统思考五项要素。企业学习吸收能力的提升,需要培育一种开拓性的组织学习能力,即一种向企业提供新的思维与观念、侧重于变革创新的学习模式,它能够更新企业的心智模式,是提升企业学习吸收能力的关键。
(4)组织柔性能力。组织柔性能力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与工作模式的权变性,企业组织结构、工作规则和程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Zollo&Winter,1999)认为,组织结构要柔性化,这样才不至于僵化组织惯例,从而有利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激活和提升。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与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力保持一定的柔性非常重要,企业要在竞争者之前快速地实现转变,其管理制度、程序及方法都要具有灵活性;企业资源的整合重置、企业的变革创新等都需要组织柔性能力的支持。组织柔性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中一种重要的子能力,动态能力是一种“非固化”、具有柔性的能力,如果企业的组织与管理缺乏柔性,便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动态能力难以形成。
(5)变革创新能力。变革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不断破除旧事物与传统惯例,不断创新、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变革创新能力包括变革与创新两方面,变革要求企业敢于“破除”,不断破除阻碍自身能力发展的核心刚性与组织惰性等障碍。创新要求企业全方位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在企业动态能力的子能力中,变革创新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能力,企业不断变革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从企业发展过程看,企业创新、动态能力、竞争优势、企业发展是一条“互动链”,创新是这条链的首要环节。企业首先必须创新,构建动态能力,才能保持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反过来,企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与动态能力的提升,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这条“互动链”中,创新是关键环节,缺乏创新,整个链条必然脱节,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财会中断。
五大子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企业动态能力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子能力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由于环境与市场的动态多变,企业首先要有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及时洞察环境与市场的变化,识别寻求机会;随之,企业须有较强的整合重置能力,对企业内外的资源与能力进行整合重置,使之能适应环境与市场的变化。而企业要适应动态环境与市场变化,又必须具有柔性能力,企业的战略计划、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应保持灵活性与弹性;最后,企业依靠变革创新能力,破除阻碍自身能力发展的核心刚性与组织惰性等障碍,不断变革创新,形成一种新的能力,即动态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所有能力都来源于学习吸收,取决于企业的学习吸收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动态能力与各子能力关联示意图
换一种说法,环境感知能力通过对动态环境的洞察和市场的识别,告诉企业应该“做什么”。整合重置能力告诉企业,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该“如何做”。组织柔性能力从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规则程序等方面给企业提供了“做的环境与条件”。学习吸收能力赋予并不断提升企业“做的能力”。而变革创新能力则是各子能力的综合体现,创新是企业各子能力“做的结果”。
三、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指标体系设计
度量企业动态能力,最为关键的是建立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指标体系。企业动态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1)评价指标的选择存在“黑洞”。在企业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中,有些能力要素可以运用具体的指标来度量,而有些能力要素则很难找到合适的度量指标;(2)指标设计的复杂性。不同行业的企业,其动态能力构成要素与能力特征不一,很难用统一的指标来度量。如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两者评价指标差异很大;(3)指标体系设计的技术性难题。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指标的模型建构、各指标的权重、指标值的确定等都是较为复杂的难题。
由于动态能力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存在“内隐”性、和难以检验性,以致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指标体系存在两方面的“软肋”,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其一,非计量指标占较大比重。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指标既有可以量化的计量指标,也有难以量化的非计量指标。这类指标应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要通过调查研究、“特尔菲法”、分析判断来确定;其二,非对称性。评价动态能力的部分指标与评价对象并非一一对应,有些评价对象很难找到相对应的指标,只能借助一些其它指标,从不同角度对评价对象进行不完全的、间接的度量。
(一)对企业动态能力总体度量的相关指标
迄今为止,很难找到专门评价企业动态能力总体的综合指标,对企业动态能力总体的评价,只能借助以下相关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度量。这些指标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动态能力,但与企业动态能力是一种正相关关系;通过这些指标的度量,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企业动态能力的总体状态,见表2。
表2 评价企业动态能力总体状态的相关指标
在上述指标中,生产性资产更新率反映企业生产性资产的更新程度,是企业能力更新的一种“物质”体现。R&D投入与创新收益增长率反映企业创新的投入与收益的增长,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两个指标是对企业动态能力较为直接的度量。市场占有增长率是从竞争优势(具有动态能力的企业才能保持竞争优势)的角度间接体现企业的动态能力。社会贡献率、总资产报酬率与人均增加值增长率是从效益与效率两方面,即从企业绩效方面反映企业的动态能力。总资产增长率与资本保值增值率就是从企业成长与发展(具有动态能力的企业才能不断发展)的角度反映企业动态能力的状态。
(二)度量企业动态能力子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在企业动态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子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非常重要。企业动态能力由五大子能力构成,企业动态能力实际上是各子能力的有机集合,两者是一种正函数关系,子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动态能力的强弱。因此,可以通过子能力的度量来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总体状态。只有合理设计各子能力的评价指标(见下页表3),对各子能力进行科学的度量并综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度量企业动态能力的总体状态。企业动态能力可表示为:
式(1)中,CDC为企业动态能力,E为环境感知能力,I为整合重制能力,S为学习吸收能力,O为组织柔性能力,C 为变革创新能力;λ1、λ2、λ3、λ4、λ5分别为环境感知能力、整合重制能力、学习吸收能力、组织柔性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的权重。
从表3中可以看出,企业动态能力子能力的指标体系更为复杂。其一,指标体系庞大。每一个子能力都包含众多的要素,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相应的指标进行评价,以致形成一个庞大的指标体系。因此,如何筛选指标项目非常重要。子能力指标的选择应该“少而精”,具有针对性;其二,难以量化的非计量指标较多。由于非计量指标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中弹性较大;因此,运用非计量指标进行评价,关键是要严格定义指标的内涵,并给出评价参考标准。非计量指标的设计要特别重视专家意见法、调查分析等定性方法的运用;其三,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评价不同子能力选择那些指标要考虑其构成要素。相对而言,变革创新能力与学习吸收能力可以量化的因素更多一些,应尽可能运用可以量化的计量指标来度量。而环境感知能力、整合重制能力与柔性能力,难以量化的因素更多一些,则主要运用非计量指标来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要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完成对企业动态能力度量的研究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本文只能对动态能力的度量及其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一种理论层面的分析和框架式的讨论。对于度量企业动态能力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值的定值等,是后续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四、结 论
(1)由于动态能力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存在“内隐”性、和难以检验性,而且企业动态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不断变化的主观性能力;因而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只能是一种模糊的、不精确的评价,很难像度量企业经济效益那样,达到一种比较客观、比较精确的效果。
(2)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首先要使抽象的动态能力具体化。即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剖析,分解出它的子能力,通过子能力的分析使动态能力得以具体展现。然后,在企业动态能力具体化的基础上,设计度量企业动态能力及其子能力的指标体系并进行量化,再运用相关指标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度量。
(3)企业动态能力是一个由五大子能力(即环境感知能力、整合重置能力、学习吸收能力、组织柔性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有机结合构成的能力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环境感知能力是企业及时应对动态环境的前提条件,学习吸收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源泉,变革创新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的核心与关键。
表3 企业动态能力子能力指标体系
(4)度量企业动态能力,关键是建立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指标体系。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指标既有可量化的计量指标,也有难以量化的非计量指标。在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中,创新能力与学习吸收能力可量化的因素相对较多,尽可能运用计量指标来度量。而环境感知能力、整合重制能力与柔性能力,难以量化的因素较多,主要运用非计量指标来评价。
(5)目前,尚未建立起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指标体系,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门指标。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只能是双管齐下:一是借助一些原有的评价企业的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不完全的、间接的度量;二是针对企业动态能力的一些主元素,专门设计一些新的指标、特别是评价子能力的指标,使评价企业动态能力的指标体系逐渐完善。
[1] Kathleen M Eisenhardt,Jeffrey A Martin.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105-1121.
[2] Jantunen A.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J].Journalof International Ntrepreneurship ,2005,(3):223-243.
[3] Caloghirou Yetal.Firm Ospecific Effects on Performance:Cont Rasting SME sand large Osized Firm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2nal,2004,22(2):231-243.
[4] Ho Yung Ching,Tsai Tsui Hsu.The Impact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With Market Orientation and Resource Based Approaches on NPD Projec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2006,(8):215-229.
[5] 李兴旺.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6] 王核成.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竞争力及其演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7] 贺小刚,李新春.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3):94-103.
[8] Teece,Pisano,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09-534.
[9] Helfat,Raubitschek.Product Sequencing: Coevolution of Knowledge,Capabilities and Produc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961-979.
[10] Maurizio Zollo,Sidney G Winter.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961-979.
[11] Kathleen M Eisenhardt,Jeffrey A.Martin.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105-1121.
[12] Cepeda G,Vera D.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7,60(3):42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