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寸心知
——谈谈语文教师的生命力
2011-03-23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特级教师李莉
■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特级教师 李莉
得失寸心知
——谈谈语文教师的生命力
■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特级教师 李莉
何在又何往?
一字答天问。
——编者画外音
我是一个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
一个教师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一个特级教师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魂萦梦牵,是我反复思考的。
我认为,教师的生命力在课堂,尤其一个年轻的特级教师的生命力,是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如果不坚守在课堂,不活跃在课堂,不坚持做教学研究,就会在学校、老师和学生中,被慢慢地淡化、弱化,慢慢地消失在学校师生的视线之中。这时,即便这个老师可能获取了更多光辉的“头衔”,可能罩上了更加明亮的“光圈”,但他作为教师的生命,作为特级教师的生命,没有了鲜活生命力的支撑,就会逐渐枯竭,逐步消失,直至死亡……
对于一个教师,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深深地、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所以,不论是在第一线当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时候,还是当了领导做了校长的时候,甚至是评为特级教师、湖北名师的时候,我从未真正离开语文课堂。一有机会,我就走进课堂,去听课,去上课。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语文教学,从来没有放弃过语文教学研究。甚至可以说,我投入了比常人更多的精力,花费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倾心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努力使自己的教学生命更鲜活、更旺盛。
语文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说具体一点,就是上课,就是研究,就是上各种各样的语文课,就是研究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教师的生命之花,正是通过这些,在课堂上绽放,教师的生命活力,也是通过这些在课堂上体现。
在教师绽开生命之花和焕发生命活力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有许多体会,其中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十二个字:“功在课前,活在课中,用在课后。”
一、功在课前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们的教学,其实和写诗是一个道理,到达一定层次以后,要想有大的突破和进展,就需要许多“课堂”之外的“功夫”。“功在课前”说的就是这个。
每次上课之前,我下功夫最大的,就是备课。所谓备课,我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
先说“备教材”。
“备教材”就是与文本对话,进行文本细读,读懂文本,吃透文本,找到文本的生命力所在,找到文本的神来之笔。同时,还要意识到“文本”成为“教材”之后的变化——这时的文本,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本了,它已经承载了新的任务——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这里既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总体目标、年段目标,还有本课的具体目标。因此,备教材,还要与教材的编者对话,明晰编者的编写意图。在吃透文本和明确编写意图后,进行预设——编写教案,进行教学设计,寻找与教材自身相适应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再说“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学生情况,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以促成课堂的高效。我意识到,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虽然有大体一致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但是今天的学生,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学生;外班的学生,不同于本班的学生;外校的学生,不同于本校的学生;外地的学生,不同于本地的学生……你认为难以理解的,可能他们觉得很简单;你觉得很简单的,他们觉得十分费解。所以,同一种教学设计,可能在这里取得良好效果,换一个地方,换一个班级,换一些学生,就可能出现一些障碍,一些困难。所以,了解学生就成了我经常做的一项工作,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
一次,我要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公开课。这是人教课标版四上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感人故事。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感人,字里行间无不令人深切地感受到跨越时空、超越友谊、胜似亲情的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又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献骨髓呀!不能不说,我们现代的孩子有许多突出优点,但也不能不承认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娇公主,常受关爱,却很少主动关心别人,让他们理解这种情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调动他们的情感,使她们进入文本,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我该怎么办?如何摸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我陷入了沉思……
又有一次,我要到浙江省杭州市上大型口语交际观摩课。我选的课题是《乐在杭州》,想叫杭州的孩子讲讲“上有苏杭,下有天堂”的杭州。这时,我考虑,学生肯定有话说,但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可能,那就是“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杭州虽然美,但因为司空见惯,久居杭州的孩子,恐怕也觉得平常,并不容易调动起激情来。
这怎么办呢?如何将杭州的学生调动起来呢?我又陷入了沉思……
看来备课备课,虽然要备教材,备学生,归根结底,到了最后,还是要“备自己”——这是更重要的呀!
所谓“备自己”,就是为上好这节课你做了哪些准备。
平时学习是一种经常性的准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了一位历史老师关于备课的一段话:“这节课实际备课我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但是我一生无时无刻不都在备课。”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用一生去备课。因此,不管多忙,我都要坚持学习,学习理论,掌握信息。
临阵上课也是学习。到了具体上一堂课的时候,我就要不断拷问自己:教材吃透没有?有无把握驾驭教材?相关的资料都查到了吗?教具,课件,准备好了没有?学生的情况摸透了没有?学生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在课前,我常常把自己当作学生,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再解答问题,在“生疑”、“解疑”、“再质疑”的反复思考过程中,不断拷问自己。细节决定一切。我深深知道,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因此,一定要潜心钻研,静心思考,下足功夫。
“功在课前”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保障。
如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我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的事迹和照片。李政道博士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征集到23份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请看他的照片,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吧!
另外,我和西大街小学的领导、老师、同学共同组织了一次捐赠活动。我们和学生一起冒着酷暑长途颠簸几个小时,几经辗转,把捐款送到湖北阳新沙村小学身残志坚的民办教师张挥林手中。这个活动,使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一次生动的教育。捐赠钱药与捐赠骨髓,二者虽然捐赠的东西不一样,但是,爱心是一样的,精神的崇高是没有差别的。这个捐赠活动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上《乐在杭州》的口语交际课时,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在武汉,组织老师和同学收集杭州的资料,包括名胜古迹(如西湖新旧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三潭映月、雷峰夕照等),民俗传说(白蛇传),特色小吃,地方特产(如西湖龙井茶,苏杭丝绸),居住环境,名人轶事,其中不仅有诗歌、童谣、歌曲、民间故事等,还有影像资料。看着资料,看着影像,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西湖之乐。
我多次游览东湖风景区,登上朱碑亭,录制朱总司令的题词,做成CAI。
我让学生以《乐在武汉》为题,制作了许多武汉的名片,也包括上述内容——名胜古迹,民间传说,特色小吃,地方特产……初步“试水”,体验这类话题的难易度,做到了心中有数。
我初步构想了这次口语交际课的结构,决定把武汉的东湖和杭州的西湖联系起来,以创设情境挑起矛盾作为教学的启动契机,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话语兴趣,尽展杭州的美。
以上准备,说起来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付出多少日日夜夜的辛劳!为了上好《学写儿歌》,我曾反复试验,反复修改教案,在湖北省小语学会30年庆典活动上的那堂课,用的教案是第24稿。24次的修改呀,其中的辛劳,可以想见。
二、活在课中
一个智者,贵有思想;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贵在思考。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活在课中”就水到渠成。
“活在课中”,就是把语文课堂变成智慧课堂,成为学生和老师共同增长智慧的地方,成为学生和老师共同幸福成长的地方——这是上课的一种追求。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做到有话可说。因为要在杭州上课,我有意选择了“乐在杭州”这一话题,让学生“说杭州、夸杭州、写杭州”,放飞童心,使作文和“和谐西湖,品质杭州”的城市理念相契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家和老师这样点评我的《乐在杭州》的教学:
(一)对比激情,情感激活
开课伊始,李老师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一个教学环境。“看东湖,夸西湖”课件中展示着武汉东湖的婀娜多姿,婆娑曼妙,不仅吸引着课堂上的孩子们,也吸引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正当大家陶醉其间的时候,朱老总的一句诗“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定比西湖强”,此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绪高涨,真实的生活体验被唤醒。瞧,课堂上,有孩子的不服气:“我觉得西湖虽然比东湖小,但西湖的传说比东湖多,比东湖优美。”有孩子的自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因为杭州有我们西湖。”有孩子的智慧火花:“老师我想把这句诗改一下,‘西湖暂让东湖好,将来定比东湖强’。”正因为情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他们有话可说。
(二)从说学写,润物无声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李莉老师充分地发挥“从说学写”的优势,巧妙地将口语交际教学和作文教学整合,创造了课堂的精彩。“刚才有同学说西湖定比东湖强,强在哪里呢?”李老师一句巧妙的过渡一下子把学生语言的闸门打开,师生的交流渐入佳境。
“老师,我来介绍西湖醋鱼……”
“老师,我知道飞来峰的传说……”
李老师被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感染,言语之中居然也透着一种小家碧玉式的温柔。在这种畅达的交流中,李老师依然不忘注重言语的规范、思维的求异:“你能将这句话说完整吗?”“你们还能不能说出和前面不一样的句子?”孩子们在李老师的一颦一笑中实话实说——说得充分,说得精彩,也为写得漂亮奠定了基础。
(三)扶放相济,巧妙升华
作文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说是写的基础,只有将说写巧妙结合在一起才能奏出作文教学华彩的乐章。正当孩子们意犹未尽之时,李老师一句亲切的过渡语“你们能做一张介绍杭州的卡片,让李老师随身带着吗?”把孩子们带入了书面的表达之中。
“啊?把我们说的做成卡片写下来?”正当孩子们茫然困惑之时,李老师将事前对折放于孩子们桌上的纸片轻轻打开,原来纸片左边都是武汉的孩子们介绍武汉的小文章,孩子们一下轻松了许多。伴随着优美的古曲,眼前出现着一幅幅孩子们熟悉的画面,多数孩子文思泉涌,争相一吐为快。
的确,李老师引导学生由说到写,由仿到创,由潜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孩子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孩子们的实际。几分钟悄然而逝,正当听课老师以为点评完习作就下课的时候,没想到李老师又将朱老总的话出示,并提问:“如果让你把这句话改一下,你怎么改?”孩子们求异思维的火花再次迸发……
纵观课堂,李老师自始至终给孩子们提供心灵飞扬的广阔天地,为孩子们创造自由表达的快乐氛围,不限制孩子们的思路,孩子们说得有滋有味,写得轻松有趣!
我和学生确实都在成长,都在幸福地成长。
我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曾大胆尝试“抢答式”教学,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讨论,使课堂轻松和谐又充满活力。
我认为抢答插话不是坏事,是学生专心听讲、积极学习、渴望参与、主动思考的结果,是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勇于尝试的表现,是十分宝贵的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是创新素质形成的起点,它是“活在课中”的重要体现。
所谓“抢答式”教学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发言,甚至不举手就可抢答,即课堂上只要学生举手发言,不管对错,教师都给予肯定,即使回答错了也要肯定他能动脑筋思考、大胆举手的主动。
其次,认为自己想得好、想得对,老师又没给自己发言机会的时候,可自己站起来说。抢答时既要抢发言机会,又要互相谦让。同时教师有意将简单易懂的问题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将难度较大问题抛给大部分学生抢答,以优生带动全班,也可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机制一旦形成,学生上课无心理压力,机会均等,“抢”而不乱,言之有理。
最后,“活”而有序。教师灵活地驾驭、适时地点拨,学生踊跃、有条理地各抒己见。而为了能在课堂上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及时抓到发言机会就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逐步养成了“主动地预习;积极、大胆地参与;细致、用心地复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执教的《白杨》、《春》、《可爱的草塘》、《我的好朋友》等,就是“抢答式”教学模式“生本课堂”的大胆尝试。
三、用在课后
“用在课后”,就是把课内与课外融合在一起。把课堂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综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所追求的目标境界。因而,课前预习、搜集、整理信息为学习做好准备固然重要,感悟后能用到生活中则更为重要。每次教学后,我都会设计能将所学知识、所掌握的学习方法用在课后的延伸拓展训练内容,使课堂内外真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总之,“功在课前,活在课中,用在课后”催开了我的教学生命之花,大大增强了我的教学生命力。我将继续这样走下去。
特约编辑 刘中林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