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1-03-22祁小伟
祁小伟
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祁小伟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发现由于大学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仅以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探讨对象,分析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一、财经类专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财经类专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只由财经类院校和综合大学设置财经类专业的基本格局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以工科院校,财经院校、综合大学和农、林、医、师范类院校为主的四分天下的新格局。这种变化虽然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专业规模的扩张、速度的加快没有得到与之相适应的师资力量与教学条件的同步配合,结果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下降。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要求,2008年8月,我国政府做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决策,对到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主题、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进行全面部署。《纲要》提出,今后十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更好地满足适龄青年和社会其他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财经类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规模增长和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此,调整和改革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刻不容缓。
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财经类专业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困扰,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过度专业化和偏重传授具体专业知识的倾向。2007年,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指引下,北京大学在实施了六年的元培计划试验班后,成立了元培学院。学生招收后不分专业,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然后在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第三学期末确定。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学制上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指导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年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各人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在3—6年内拿够学分、完成学业。在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带动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各类高校所接受,这是适应市场经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过度的专业化教育向厚基础、宽专业教育观的转变和由偏重传授具体专业知识向综合性和整体性素质教育的转变。财经类专业现行的学分制改革、人才的大类培养、大一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素质教育等都是“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下的重要举措。
(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式问题。长期以来,财经专业的教学方式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注入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其特点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头讲到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比较重视对知识内容的传达,往往要学生关注内容的细节,而不强调当中所蕴含的方法、精神。这种传统的注入式的方法具有教学效率高的优点,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注入式教学几乎是所有课程的唯一选择,课堂上除了老师的讲授以外,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财经院校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由于学生只是一味接受老师知识的灌输,很难深入到课程的现实意义层面上,而且学生的必修课很多,选修课少。学生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从而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影响很大。
其次,教师队伍问题。财经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看,师资队伍的现状不能完全适应专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增长速度与学生的增长速度不成比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不够健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高,缺乏责任感和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教师队伍数量的不足、领军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我国高校有一种普遍现象,即许多学术功底强和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师大部分喜欢分身从事学校的行政工作,这必然影响到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再次,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财经类专业教育中,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最主要的方式还是考试。当然,考试是检查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现行的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考核制度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如考试形式主要是采取笔试,考试内容基本上是以教科书上的内容为考试范围,考题中综合性的题目较少。这样的考试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却无法反映学生的能力。
三、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财经类专业教育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专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专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在教育观念上,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的最优选择。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它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一个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近年来,各类高校已经意识到专业划分过细所导致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社会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并开始引入通识教育,但在理解上存在误区,财经院校的普遍做法:一是增开几门课程,把通识教育简单理解成人文素质教育。而且这些课程大多停留在观念层面,忽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二是将通识教育简单化,导致通识课变成了通俗课、常识课、生存技能课,通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培养方式上,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广大教师面临并要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得到了充分发挥,但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促动是不够的。根据财经类专业的特点,课堂教学方式应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拓宽为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使课堂教学由老师对学生的单向性,转变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性。同时,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开展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师生观。受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教师总习惯于把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说话、行为往往采取一种生硬的姿态,这种师生观显然不利于培养性格活泼、心灵自由、人格独立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是一种艺术,教师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完全平等的位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特别是在课堂上、在讨论问题时更应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第二,教师需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否很好地衔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只有教师对自己所开设课程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现与探究过程,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在制度建设上,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制度创新,大学制度创新既包含宏观管理层面的内容,又涉及微观管理层面的任务。其中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积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要的契合度。
首先,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分配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做到因材施教,既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统筹安排,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促进创新氛围的形成。
其次,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变的特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不但可行而且必须。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机会多,如果把这部分时间仅仅看成是单纯的专业教育,不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通识教育就难以持久。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受学生的普遍重视,专业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通识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之中,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教师不但有可能而且有责任将通识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当然,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
第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要建设一个有良好学习风气,高雅文化品位,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学校要着力调动全员力量,不仅教师,而且管理和服务人员都要有育人意识。学校不但要将通识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还要落实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要紧密围绕培育人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目标,倡导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精神,使广大学生对所关心的问题锲而不舍地去探索,逐渐形成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具备完善的、有自由意志的人格;同时,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工作组织管理体系,以思想建设为重点,以健全激励机制为导向,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成长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