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2011-03-21李玉梅
李玉梅/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环保、能源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未来的世界贸易发展也必然会呈现出低碳化的特征,我国出口企业必须积极应对世界贸易低碳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低碳经济出现的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也是全球经济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经济增长点。从内涵上看,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两个方面。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在能源利用转型的过程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和维持全球生态平衡。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准备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所谓“碳关税”,是指对从国外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化工产品等,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因此,我国产品出口如何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低碳经济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产品出口影响巨大,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碳排放正成为欧美国家新的“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化解危机,在贸易利益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权衡取舍,加大资金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减少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鼓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还通过国际竞争促进出口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水平。我国出口企业应结合国内实际发展低碳技术,鼓励采用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低碳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和环境保护新技术,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3.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目前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资源短缺,能源利用率低。我国应利用低碳发展这一难得机遇,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带来的困境。
4.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目前,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欧美发达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我国产品处于低端位置,附加值低。我国出口产品的构成中,很大一部分是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多、简单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不具有竞争优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直接或间接出口大量能源资源,对本国环境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出口企业应利用这一契机,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加大产品的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的投入,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
1.导致我国产品的出口量减少。如果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等贸易壁垒,将增加我国产品的销售成本,使我国产品丧失价格的优势,将直接导致我国产品出口量的减少。
2.低碳经济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使我国制造的产品如果出口到欧美市场,就必须通过其标准认证,才能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例如,在家电出口方面,不少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为由,纷纷制定和颁布一系列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法规标准,推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这些绿色门槛不但遏制了我国家电产品出口,而且还与人民币汇率、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碳关税等问题相互交织,削弱了我国家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绿色壁垒将是我国家电出口中最为艰难但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家电出口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
3.低碳经济催生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据专家测算,日本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成本为234美元,美国为153美元,欧洲为198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为几美元至几十美元,减排的巨大差异使碳交易发展迅猛。随着未来碳排放权交易的日益扩大,碳排放权有可能会像劳动力、资本、技术、自然资源等其他要素一样跨国流动。碳排放表面上是应对气候变暖的手段,本质上则是各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碳排放量所得到的额度。今后,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摩擦、汇率等问题都会与碳交易市场高度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国际产业链条必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
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尚需时日,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较为不利。由于我国传统的商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具有比较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产出的高碳经济的特点,在各国进出口不平衡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发展经济仍是我国的首要任务,这就决定了尽管我国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污染,减少排放,但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会在短期内完成,因而能源构成和能源消费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善,因此我国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较为不利。
我国出口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发展低碳贸易,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我国出口企业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服装、家用电器、玩具、钢材、毛针织品、棉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产品大多价格低、附加值低,生产效率提高缓慢,而且越来越遭到反倾销和技术壁垒的威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从目前国际贸易局势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贸易中的份额正在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未来发展的空间不大。因此,应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大力推进企业的国际营销战略,为产品出口打开出路,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积极开拓新能源市场,提高能效水平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大,石油天然气短缺,水电核电的比重小,所以应该降低煤炭的比重,大力开发新能源。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从新能源市场格局来看,我国在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利用上有重要进展,在生物能源和新兴的生物燃料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我国应加强这些新能源的市场化开发,突破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技术的垄断,掌控未来新能源的国际话语权。
(三)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世界贸易结构将发生变化,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而低耗能、低污染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则趋于上升。我国应该不断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应发挥我国在旅游、运输、通讯、商业、金融、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等方面的优势。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润,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低碳革命”,鼓励低碳技术的发展
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对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已经制定了低碳发展的目标,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50%的宏伟规划。因此,我国出口企业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国外能效等级新标准的要求,制定低碳技术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寻求更高效和更安全的能效环保材料,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技术措施,不断减少低效产品的生产,以优质、环保的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博弈。
(五)加强国际合作,参与低碳经济 “游戏规则”的制定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构建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经济法律秩序的国际谈判,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争取掌握国际游戏规则中的话语权,明确发达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义务,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享低碳发展的经验。
展望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经济将主导世界贸易,并将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低碳经济的兴起将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新的课题。在国际贸易话语权架构上,欧美国家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国家地位有所上升。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新的更多的机遇,我国出口企业要通过商品结构调整、开拓新能源、发展服务贸易、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来促使我国产品出口的低碳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