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初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

2011-03-20张海莲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

张海莲

(博爱县人民医院,河南博爱 454400)

绝大多数初产妇缺乏分娩知识,对自然分娩有恐惧感,误认为自然分娩痛苦大、风险高,认为剖宫产安全性高,因此在入院时心理上已倾向于选择剖宫产。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在不断上升[1]。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术后并发症及经济负担的增加造成不少负面效应。如何减少初产妇社会心理因素所致剖宫产的发生以降低剖宫产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博爱县人民医院 2008年起对初产妇开展激励式护理,发现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有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 6月 ~2009年 12月在博爱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中随机选择 60例产妇进行激励式护理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 60例产妇按一般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2组产妇年龄 19~42岁,平均 25.5岁。2组在产龄、文化层次、孕次、产次、孕周及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产妇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产妇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并做出评估,然后根据产妇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宣教,说明情绪对疼痛的影响,强调手术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

1.2.2 激励式心理护理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感支持,引导病人进行自我激励,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2.2.1 改变错误认知 绝大多数初产妇缺乏分娩知识,误认为自然分娩痛苦大、风险高,认为剖宫产安全性高。可采取集体干预或个体心理治疗的方法改变患者认知。讲解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大致过程以及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利弊,让产妇了解自然分娩的好处,即安全、损伤小、恢复快。而剖宫产近期可能发生麻醉意外,远期并发症有:再孕时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子宫破裂,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腹腔粘连等。同时,剖宫产出生的孩子可出现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如多动症、感觉失调综合征的比率比阴道分娩出生的孩子多。根据个体的情况引导帮助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

1.2.2.2 协助建立支持系统 启动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社会和家庭的支持是影响初产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良好的社会支持可对应激状态下的产妇提供保护,产前要对丈夫、公婆及父母等家庭成员进行有关的心理卫生宣教,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分娩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丈夫提供的支持可唤起产妇积极的反应,缓解其孤独、恐惧感。并允许产妇的丈夫或一位亲属共同陪伴,帮助产妇建立对自然分娩的信心。

1.2.2.3 放松疗法 许多产妇选择剖宫产,是因为害怕疼痛。针对产妇害怕疼痛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使产妇认识到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并使其了解自己的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讲述同等条件下已分娩产妇的成功经验,鼓励其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采用一些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指导产妇听音乐(根据产妇的文化背景,职业特点,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等选择相适应的音乐,原则上采用轻柔、欢快的音乐为主)或听有趣的故事,有意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同时指导产妇做深呼吸(双腿自然分开,双手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轻松放在下腹部且围成三角形,双手拇指约位于肚脐的正下方。深吸气时,使下腹部膨胀般鼓气,呼气时使下腹部恢复原状,嘱产妇恢复原状,直到持续 30 s左右不感疲倦为止),诱导产妇产生疼痛很快过去的意念。

1.2.2 评价指标 对2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Apgars评分法,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4~7分)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实验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分娩方式按照正常阴道产和剖宫产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2组分娩方式比较(n=60)

表1显示,实验组的初产妇绝大多数都能够自然分娩,而对照组剖宫产比率相对较高,两者差异显著。说明实施激励式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由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剖宫产,促进顺利生产。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剖宫产作为一种解决难产的手段,其安全性、快捷性、有效性已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但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因此,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尤其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是产科工作人员的重要课题。产时分娩模式向社会心理模式转变,人们开始重视对产妇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及社会经济负担,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促进人类生殖健康[3]。

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机体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2]。激励式护理干预针对产妇特定的生理及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及情感支持。护士在整个产程持续的生理、心理、体力支持,可激发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减轻产痛,从而减少由于产妇主观原因造成的难产和剖宫产。

[1]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16(5):259-260.

[2] 彭四平,童横庆.激励心理学:人类前进的推动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0.

[3] 桑末心.妇产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0.

猜你喜欢

初产妇剖宫产新生儿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