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鸦胆子油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分析

2011-03-20高艳梅刘秋芳王天畅张勇彤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鸦胆子毒副作用毒副

高艳梅,刘秋芳,王 浩,王天畅,张勇彤,杨 茹,张 翎

(陕西省肿瘤医院放疗一病区,陕西西安 710061)

脑转移瘤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入颅内,肿瘤患者约15%~30%发生脑转移,一旦确诊,多为晚期患者,年龄偏高伴全身转移。单纯放射治疗对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有一定效果,但多伴有较严重的副作用。陕西省肿瘤医院对 4 a来收治的脑转移瘤采用放疗或放疗联合鸦胆子油注射液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证明鸦胆子油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 2006年 1月 ~2010年 3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70例原发灶均由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的脑转移瘤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 28例。年龄 20~80岁,平均 53岁。所有患者治疗前例行血常规、生化检查,无明显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KPS评分>5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每组 35例,均于治疗前复查脑部 CT,了解病变大小及侵犯范围,1、3个月后分别复查两次脑部CT与治疗前对照,观察疗效和毒副作用。

1.2 方法 实验组除对症支持治疗外,用鸦胆子油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3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评定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变情况,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指标等检查结果对照。所用药物及检查项目均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说明,并征得其同意。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①根据实体瘤的变化,按照NOP疗效评定标准[1],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并持续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及其垂直直径乘积缩小 50%,并持续1个月以上;稳定(SD):肿瘤最大直径及其垂直直径乘积缩小不足50%;进展(PD):肿瘤较治疗前增大 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或患者死亡。②根据KPS行为状态评分标准,治疗后KPS评分升高20分为显效;升高10分为有效;无变化或下降10分为无效。③体重变化标准: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大于1.5 kg为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大于l kg为有效;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增加小于1 kg为无效。④毒副反应评定标准:治疗前后各检查 1次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白细胞分级按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副反应分级标准。⑤免疫功能评定标准: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测定CD+3、CD+4、CD+8值。

2 结果

2.1 实体瘤变化 近期缓解率(CR+PR/n)实验组为71.43%,对照组为 62.86%,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实体瘤变化比较(n=35)

2.2 KPS行为状态影响 治疗后KPS评分升高合计实验组为82.85%,对照组为57.14%,两者比较, KPS行为状态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 2。

表2 2组KPS评分比较(n=35)

2.3 体重变化 实验组体重增加率为 85.71% (30/35),对照组为42.85%(15/35),2组比较,实验组体重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体重变化比较(n=35)

2.4 毒副反应 实验组中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及心电图改变,白细胞下降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2组治疗后白细胞下降程度比较(n=35)

2.5 治疗后T细胞亚群变化 治疗前后实验组及对照组T细胞亚群变化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比较(n=35)

3 讨论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癌症病人生存期的延长,以及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和应用普及,脑转移瘤的发病率和确诊率逐步提高,正确处理肿瘤脑转移,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亦是肿瘤临床应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肿瘤患者约15%~30%发生脑转移,尸检转移率高达 50%,国内外均认为以肺癌脑转移最多见,其次是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肿瘤和消化道肿瘤,亦有相当部分患者找不到原发灶,有部分脑转移瘤,手术后仍不能确定肿瘤来源。发病年龄高峰为 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一旦确诊,多为晚期患者,年龄偏高者往往伴全身转移。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放疗或 X刀治疗为主,对于无手术适应证的晚期患者,常以放疗及少部分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化疗为主。而传统的化疗方法有效药物少,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疗效差,毒副作用大,常引发骨髓毒性、消化道反应、免疫功能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等,目前国内外多数肿瘤学专家不再一味追求病灶的消失,而越来越重视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带瘤生存期的延长,因此寻找一种增强放疗疗效同时又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能减少毒副作用的药物是目前脑转移瘤治疗的研究方向之一。

鸦胆子油注射液是从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成熟果实中提取得到的脂肪油,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肝、脾、肺、心、肾、大脑、肠、胃及淋巴结,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瘤细胞内[2],主要作用有:①抑制癌细胞DNA合成;②影响肿瘤细胞质膜系统,使其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③增强免疫淋巴组织能力,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④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单独用药使肿瘤病人白细胞明显升高,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可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3]。本品分子量小,脂溶性大,能迅速进入癌细胞内,降低脑转移瘤患者的颅内压[4];此外鸦胆子油还有破坏肿瘤生物膜结构、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促进血栓形成起栓塞作用以及促进骨髓干细胞形成,与放疗和/或化疗联合应用有一定的防止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的作用。

本组观察了放疗加鸦胆子油注射液联合用于脑转移瘤患者后实体瘤变化、KPS评分、体重变化以及毒副作用,采用 70例原发灶均由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的脑转移患者,治疗前后复查脑部CT了解病变大小及侵犯范围,1、3个月后分别复查两次脑部CT与治疗前对照,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实体瘤大小变化本身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多数患者治疗后原有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较多,KPS评分升高合计实验组为82.85%,较单纯放疗组明显提高;实验组体重增加率为85.71% (30/35),对照组体重增加率为42.85%(15/35),2组比较实验组体重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组不良反应轻,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反应明显减轻。总之,鸦胆子油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毒副作用轻。

[1]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孙 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 汪秋红,李金才.鸦胆子油提取制剂及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2,45(10):762.

[4] 姜洪心.鸦胆子油乳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4):596.

猜你喜欢

鸦胆子毒副作用毒副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鸦胆子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