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夹闭练习对脊柱术后患者拔除尿管的影响
2011-03-20杨京春刘名名
杨京春 刘名名
(北京积水潭医院特需一病房,北京100035)
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内科疾病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由于病情观察和诊疗等方面的原因,经常需要为患者留置导尿管,且留置时间较长。由于患者对留置尿管的心理依赖、体位、活动差等各种因素,致留置尿管拔除后极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原因是保留导尿使膀胱内尿液持续引流,膀胱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膀胱内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1]。目前,很多研究提倡按需夹管排尿法训练膀胱功能[2],在拔除尿管前定时夹闭、开放尿管,待尿液充盈膀胱时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以训练膀胱反射功能。这些研究多针对神经外科、内科等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而脊柱手术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同时拔除尿管,其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较短,对于这类患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解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尿管的想法与顾虑、以及拔除尿管的感受,同时减少护士不必要的工作量,我们对脊柱术后是否进行尿管夹闭训练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0年9~11月我院脊柱科择期手术需留置尿管的患者104例,其中男55例,女49例,年龄17岁~80岁,平均年龄(53.16±15.36)岁,平均尿管留置时间(37.44 ±15.84)h。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3例,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术式、留置尿管时间等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例(%)
1.1.1 纳入标准 病情平稳,且愿意合作的患者。
1.1.2 排除标准 有脊髓损伤、前列腺疾病史、泌尿系统疾病史、有精神障碍、不愿意合作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问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尿管的看法与感受及护士填写部分。(1)患者一般情况:参考相关文献自制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留置尿管经历;(2)患者对术后早期拔除尿管的看法及感受,包括第一次排尿的感受、有无疼痛、烧灼感等10题;(3)护士填写部分: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尿管拔除时间、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等。
1.2.2 实验方法 实验组53例患者在拔除尿管前不予夹闭尿管训练法,告知及时拔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拔管后及时排尿的必要性;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拔除尿管前夹闭尿管训练方法,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所有留置尿管拔除者拔管前自主活动好,能床旁活动。
1.2.3 评价方法 遵医嘱拔除导尿管后,观察并记录排尿情况。排尿成功:勿需任何诱导方法即能自行排尿或需要按摩、热敷腹部、冲洗会阴等诱导排尿成功者。排尿困难:出现尿潴留,需再次置入导尿管。尿失禁:膀胱不能维持其控制排尿的功能,尿液不自主地排出。尿急:排尿有紧迫感,不易控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一般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拔除尿管成功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表1~2)
表1 脊柱术后患者拔除尿管顾虑及拔除尿管的感受
表2 脊柱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情况例(%)
拔除尿管前顾虑及感受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拔除尿管后排尿成功48例(90.57%),排尿异常5例(9.43%),其中排尿困难2例,尿急3例;对照组排尿成功46例(90.20%),排尿异常5例(9.80%),其中排尿困难2例,尿急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上,实验组平均时间为(2.05 ±1.12)h,对照组平均时间为(0.82±0.45)h,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当某些疾病或手术的原因需留置导尿达到治疗和护理目的时,对于膀胱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应尽早训练以促进其康复。如不夹闭尿管,膀胱处于持续开放状态,失去了生理功能情况下的膀胱括约肌的规律性收缩和舒张,久之易导致膀胱挛缩,膀胱贮存功能废用,排尿反射中断,逐渐顺应有尿即流的“惰性状态”。在拔除导尿管后,不能及时建立起排尿反射,往往会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需要再次放置导尿管。因此,许多研究提倡采取夹闭尿管定时放尿,训练膀胱功能使膀胱括约肌收缩,维持平滑肌的张力。但这种较为机械的非个体化的放尿方法,未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别处理。由于所患疾病不同,患者膀胱功能受损程度也不一样,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也不相同。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拔除尿管后排尿成功48例(90.57%),排尿异常5例(9.43%),其中排尿困难2例,尿急3例;对照组排尿成功46例(90.20%),排尿异常5例(9.80%),其中排尿困难2例,尿急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对于尿管留置时间短、没有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未受损的脊柱手术患者,尿管拔除前夹闭尿管与否,不会影响尿管拔除的成功率,可以大大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本研究还显示,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拔除尿管前没有夹闭尿管,拔管时膀胱处于排空状态,导致第一次排尿时间高于对照组。由于排尿频率具有个体差异性,受个体膀胱容积大小、液体摄入量、有无排尿环境等因素影响,有些人每2~3 h排尿一次,有些人每天才排尿2~3次,排尿间隔在1.5~12 h都属正常现象[3]。本组患者排尿时间均属正常,只是实验组不能尽早发现拔除尿管后是否顺利排出小便。因此,护士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尽快排出小便,也可达到冲洗尿道的作用。
本研究还显示,拔除尿管前顾虑及感受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在拔除尿管前存在顾虑,实验组有41例(77.36%),对照组有40例(78.43%),这说明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健康教育,以减少其顾虑。因此,要求护士必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1] 刘桂芝.灌肠法处理功能性尿潴留[J].黑龙江医学杂志,2003, 27(1):21-22.
[2] 周素萍.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机对拔管后首次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59-60.
[3]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221.